客家菜

客家菜,主要指客家人的饮食,因客家地区主体分布于闽粤赣交界处,故又称东江菜闽西赣南。因为客家族群多迁徙且居住华中华南丘陵的丘陵山地地区,迁徙行程中只能以保存食物,劳动出汗多亦需补充分以维持体力,因此饮食倾向多油多咸的重口味菜,并且好用各式处理过的腌制菜类(如酸菜福菜梅干菜、大叶品种的芥菜)作为食材入菜。不过目前已有偏向少油少咸的改良式客家菜。

客家菜
客家语汉字
客语白话字

客家人勤俭刻苦,平时省吃俭用,只在年节与朔望祭拜祖先神明,或是婚丧喜庆宴客才会宰杀牲畜。为了不浪费食材,极讲究妥善运用牲畜之各个部位作成佳肴。演变至今,已形成「四炆四炒」的八道宴客标准菜色。

所谓的「」,是指大锅烹煮、持久保温。典型的「四炆」系指酸菜(或咸菜)炆猪肚、炆爌肉排骨菜头、肥汤炆笋干四道菜;而典型的「四」系指客家炒肉(又称客家小炒)、猪肠炒姜丝、鸭血(亦有用猪肚者)炒韭菜猪肺凤梨木耳(俗称咸酸甜)四道菜[1]

著名客家菜

其他客家菜

小吃

参考文献

  1. . [200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