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

善知识梵语巴利语),又译善友,在藏地格西,原指良、良伴或良师,在佛教中指能够引导众生离恶修善,入于佛法的人,尤其是佛、菩萨和高僧大德[1]

词源

可以译为好的、微妙的、贤善的。义为友谊、朋友,友爱的;如在印度神话中有密多罗(Mitra)即友爱神;而弥勒菩萨之所以又叫慈氏菩萨,就因为他的名字“弥勒”(梵语巴利语)义为仁慈的、慈爱的,即和“友爱”同源。

概论

善知识为具有善性与智能之人,能于我为益,导我趋入善道,证入三乘菩提[2]。善知识约略可分数种:

  1. 外护善知识者,令我得安稳修道。
  2. 同行善知识者,与我切磋策励。
  3. 教授善知识者,示教利喜于吾。
  4. 实际实相善知识者,助吾证入三乘菩提。

参考文献

  1. . 星云文集《六祖坛经讲话》第二般若品讲解. 佛光山. [2012-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中文). 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
  2. 《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法华疏云:『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CBETA, X57, no. 980, p. 960, b19-20 // Z 2:7, p. 410, b1-2 // R102, p. 819, b1-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