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县
宝安县是中国广东省一个已撤销的县。东晋时设置,唐朝废。明朝时,以故地置新安县,属广州府。民国初年,复称宝安县,后属惠阳专区管辖。1979年,该县撤销改置深圳市,其后在1982年至1992年曾恢复建制。清廷割让香港前,宝安县和新安县辖地包括现在的香港全境、深圳市大部分地区[lower-alpha 1]等,故此香港原居民及深圳原居民均将籍贯列作「广东宝安」或者「宝安」。
宝安县(331–757,1914–1979,1982-1992) 新安县(1573–1914) | |||||||||||||||||||||||
---|---|---|---|---|---|---|---|---|---|---|---|---|---|---|---|---|---|---|---|---|---|---|---|
东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县 | |||||||||||||||||||||||
331年-757年 1573年-1979年 1982年-1992年 | |||||||||||||||||||||||
![]() 1866年(清同治七年)新安县全图,由意大利米兰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佛伦特里(或称安西满神父、和神父)绘制,中英对照。 | |||||||||||||||||||||||
历史 | |||||||||||||||||||||||
• 设置宝安县 | 331年 | ||||||||||||||||||||||
• 升格为深圳市 | 1979年3月5日 | ||||||||||||||||||||||
| |||||||||||||||||||||||
今属于 | ![]() |
沿革
先秦至元朝
秦至东晋初年,宝安县属南海郡番禺县,宝安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正式建县,晋成帝分南海郡地侨置东官郡,辖宝安县等六县,东官郡与宝安县治所均设在南头城。隋朝时改为南海郡辖。[1]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废宝安县,改名东莞县,属广州。
明朝
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南头乡绅吴怍代表居民向广东海道副使刘稳陈请要求复县,县名“新安”,取“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万历元年(1573年),东莞县的南部分(七都~十三都)拆出新安县,居民7608户,33971人。下属乡名不变。
万历年间的行政区划
全县分为三乡(归城乡,恩德乡,延福乡)七都,县衙驻原“东莞守御千户所”(今南头古城)。
其中恩德乡辖1~3都及5都(约今深圳市宝安区除石岩外剩余区域,南山区,香港除大埔区,北区外其他地区)
归城乡辖六都和七都(约今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龙华区,盐田区,大鹏新区,龙岗区布吉,平湖,东莞市塘厦镇,凤岗镇,清溪镇,香港的北区,大埔区,沙田区北部,西贡区西北角)
延福乡辖四都(今光明区大部分,宝安区石岩街道)
上述行政区划延续到清朝中期改制。
清朝
清朝康熙年间,为对抗台湾的明郑政权,将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再迁30里。迁海导致新安县人口仅剩下2千余人。1666-1669年间并入东莞县3年之久。康熙七年,广东巡抚王来任上书迁界之害。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下令复界、复立新安县。由于人口流失严重,新安县政府大力招垦,吸引嘉应州(梅州市)、惠州、潮州等地客家人入籍新安县。
鸦片战争之后的南北分治

1839年,清廷和英国之间的贸易磨擦终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1841年,清廷被英国打败,英国皇家海军、驻华商务总监查理·义律与清廷大臣琦善谈判后签订《穿鼻草约》,将香港岛割让予英国。同年1月26日海军军官爱德华·卑路乍乘HMS硫磺号登陆今上环水坑口街一带,并占领香港岛,义律出任香港的行政官。[2]翌日,英军在岛上升起英国国旗。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新安县的红香炉岛(香港岛)遭割让予英国[lower-alpha 2]。咸丰十年(1860年),清廷根据北京条约,割让本县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予英国。自香港开端口57年后,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大幅度租借新安县深圳河以南土地和大屿山等岛屿,唯当时未有把同属新安县深圳河以南的万山群岛纳入租借范围内,使之行政区划与新安县大陆部份分隔开来。除此之外,九龙寨城在大清外交官员据理力争下,仍归清廷驻军管辖,使之成为位处英国殖民地的大清外飞地。
1899年4月14日,英国接管新界时,原居民发起抵抗战争——新界六日战,于4月19日才正式接管新界。由于英国政府认为战争是由新安县官员策划,因此在5月16日派兵入侵寨城,将寨城内的清廷官员赶走[3],并一度占领深圳墟[4]。新安县在59年间(1841年至1899年)失去了合共约一半的土地。
民国时期
民国三年(1914年),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全国省市名称统查后,为避免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恢复使用古名——宝安县。抗日战争期间,县境为日本占据,县治曾经迁移至东莞县石马镇。抗日战争时期,广九铁路路西至珠江沿岸,以及深圳河、大鹏湾沿岸是中共领导的东江纵队的活动区。1946年6月30日,东江纵队主力在鲨鱼涌登船北撤山东解放区后,留下分散隐蔽的人员在中共(广九铁路)路东县委书记蓝造领导下继续活动。1947年春成立中共江南工委,创立惠(阳)东(莞)宝(安)人民护乡团,团长兼政治委员蓝造,以坪山、大鹏湾沿岸为游击根据地。1948年4月惠(阳)东(莞)宝(安)人民护乡团改变为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江南支队。1949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1949年10月19日,东江第一支队进入南头,中国共产党正式接管宝安县。
1946年时行政区划
1946年,宝安县将原37个乡、3个镇缩编为2个镇20个乡。
一区辖南头镇(包含原十约镇、九街镇、南园乡、南厦乡)、沙河乡、西乡乡(包含原西乡乡、上川乡、八合乡)、固戍乡(包含原固戍乡、黄田乡、西乡的井湾村)、凤凰乡(包含原德星桥、凤石乡、雍睦乡的灶下村)、沙井乡(含原沙井乡、塘涌蓢乡、新桥乡的东山和塘下)、新桥乡、松冈乡(含原一、二、三乡)、公明乡(含原四、五、六乡)和雍睦乡
二区辖深圳镇(含原深圳镇、靖安乡、雍和乡)、沙头乡(含原福民乡、五合乡、亲睦乡)、布吉乡(含原布吉乡、保和乡)、平湖乡、观澜乡、龙华乡、石岩乡(即原乌石岩乡)
三区辖东和乡、南平乡、王母乡、大鹏乡(即原鹏一乡)和葵沙乡(含原葵华乡、沙溪乡)。(约为今日的大鹏新区+盐田区)
1947年,宝安县增设莲城、南屏、万山3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军第130师第390团发动内伶仃岛之战,中华民国国军败战,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内伶仃岛,再于同年5月发动万山群岛战役,至8月占领了整个万山群岛。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控制宝安县全境,宝安县城南门校场北侧建有“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5]。此后,宝安县历属珠江专区、粤中行政区、惠阳专区、佛山专区、惠阳地区。
1953年,县人民政府考虑到深圳墟连接广九铁路,交通便利,将宝安县城从南头搬到深圳墟;同年4月7日,万山群岛被划出宝安县,改由珠海县管辖。1958年,惠阳县的龙岗、横岗、坪山、大鹏、葵沙、南平等乡划入宝安县[6]。
1979年,宝安县进行撤县设市,升格为深圳市,并配合改革开放政策设置深圳经济特区,同时将原本的宝安县西北面的一处改为深圳市辖属的宝安区。1981年,中国国务院决定恢复宝安县建制,辖深圳市辖区中深圳经济特区以外的部分。1982年12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恢复宝安县建制,隶属深圳市。1992年11月11日,中国国务院再次批准撤销宝安县,分设隶属于深圳市的宝安、龙岗两区,宝安区于1993年元旦挂牌办公。
英文名称
新安县的英文名称曾经使用粤拼Sun On及San On等,中华民国易名宝安县后改为Po On,中国共产党接管宝安县后改为其普通话拼音Bao'an。
社会
墟市
根据清嘉庆廿四年(1820年)的《新安县志》记载[7] ,当时已存在或当时被废的新安县墟市。墟市遍布于当时的新安县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和香港境内。
墟市名称 | 现时位置 | 参考/备注 |
---|---|---|
城内四牌楼市 | ![]() |
/ |
南头旧市 | ||
南头中市 | ||
南头新市 | ||
西乡大庙前市 | ![]() | |
茅洲新市 | ![]() | |
茅洲旧市 | ||
白龙冈墟 | 今「白龙冈」名叫白龙岗。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是当时添加的。 | |
碧头墟 | / | |
黄松冈墟 | 今「黄松冈」名叫松岗。[8] | |
和平墟 | ![]() | / |
桥头墟 |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是当时添加的。 | |
福水墟 | / | |
白灰洛 | ![]() | 今「白灰洛」名叫白灰围。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于当时已被废。 |
周家村墟 | ![]() |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于当时已被废。 |
蛋家蓢墟 | ![]() | 今「蛋家蓢」名叫「万丰社区(村)」[9]。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于当时已被废。 |
沙井墟 |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是当时添加的。 | |
清平墟 |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是当时添加的,并注明:「在新桥村侧」。 | |
新墟 |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是当时添加的,并注明:「在沙井村内」。 | |
云林墟 | ![]() | / |
升平墟 | ![]() |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是当时添加的。 |
望牛墩墟 | (待考) | / |
下步墟 | ![]() |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于当时已被废。 |
月冈屯墟 | ![]() | 今「月冈屯」名叫「蔡屋围」[11]。 |
圆朗墟 | ![]() | 今「圆朗」名叫「元朗」。 据《新安县志》引述旧《新安县志》记载,本墟曾称作「大桥墩墟」。 |
深圳墟 | ![]() | / |
石湖墟 | ![]() | 据《新安县志》引述旧《新安县志》记载:「旧志天岗,今移石湖」。 |
大步墟 | ![]() | 今「大步」名叫「大埔」。 |
清湖墟 | ![]() |
/ |
平湖墟 | ![]() | |
永丰墟 | (待考) | |
塘头下新墟 | ![]() | 今「塘头下」名叫「塘头」。 |
乌石岩墟 | 今「乌石岩」名叫「石岩」[13] 。 | |
葵涌墟 | ![]() | / |
王母墟 | ![]() |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是当时添加的。 |
大鹏城西门街市 | ||
碧洲墟 | ![]() | |
盐田墟 | ![]() |
/ |
清溪墟 | (待考) | |
长洲墟 | ![]() | 据《新安县志》记载,本墟是当时添加的。 |
注:上表中,「当时(或等同意思)」是指编写清嘉庆廿四年版《新安县志》之时,即约(1820年);「今(或等同意思)」指现在。
注有「待考」者,则未知今所属地。若有能人义士知晓,烦请添加。
地理
参考文献
- 晋设东官郡郡治设南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2006年12月25日
- . [201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1).
- 刘蜀永. .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6-07-11: 38–39. ISBN 9789620440168.
- 张连兴. .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2-07-01: 168. ISBN 9620432495.
- 记者:王剑锋. . 深圳新闻网,来源:深圳特区报. 2009年7月15日 [2013-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5日) (简体中文).
- . 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网站,来源:区人民政府、区地志办. 2019-08-22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简体中文).
- 王崇熙,清嘉庆廿四年(1820年), 《新安县志》【卷之二-墟市】
- . 晶报 (深圳). 2018-10-16 [2018-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 石泰康. . 宝安日报. 2011-08-17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 . 2013-09-17. 深圳市档案局. [2019-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 .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2010-05-27.
- .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晶报 (深圳). 2011-05-17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 《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志」:「有府二:曰绥南、番禺;有经略军,屯门镇兵」
- 王崇熙《新安县志》(卷四):「马鞍山在县东八十里,枕东洋,形如马鞍」
- 清嘉庆 《新安县志》山水略:「梧桐山在县东六十里,三峰秀拔,周匝数十里。」
- 清嘉庆 《新安县志》卷四:「大鹏山在县东一百六十里,一名七娘山,大鹏所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