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九桥

汀九桥英语:)位于香港新界青衣西北角,是世界首条三塔式斜拉索桥。大桥由德国舒拉兹波格曼结构工程师设计[1]。大桥之两个主跨分别长448米及475米,连引道全长为1,875米。大桥属于3号干线,连接汀九青衣。桥面为三线双程分隔快速公路。车速限制每小时80公里。汀九桥属青马管制区范围,管制区人员获授权运行《青马管制区条例》。

汀九桥
汀九桥连接汀九(图左)和青衣
22°21′51″N 114°04′47″E
承载 香港3号干线
跨越蓝巴勒海峡
国家/地区香港
地点荃湾区汀九丽都湾以东
葵青区青衣西北
维护单位青马管制区
设计参数
桥型斜拉桥
全长1,177(3,862英尺)
高度195(640英尺)
最大跨度475(1,558英尺)
桥上净空62(203英尺)
三线双程
历史
开工日1995年3月
开通日1998年5月6日1998-05-06
统计
通行费免费
地图
青衣东北公园望向汀九桥
兴建中的汀九桥 (1997年)

概要

汀九桥使来自新界西部其他地区的车辆,能方便和快速地到达青屿干线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通往大屿山香港国际机场,同时也分流新界荃湾乡郊、屯门和元朗来往荃湾葵青九龙港岛中上环商业区的车流。值得一提,香港的的士司机和电台交通情况报告节目大多都叫该桥为「新汀九桥」,以免跟屯门公路一条同样称为汀九桥的高架桥混淆。此桥亦是新界的士可通行的跨海大桥之一。此外香港政府规划署所制定的都会区以汀九桥以东为界线属维多利亚港范围,故此荃湾海岸线一带亦成为维港之内,航行船速亦与港外有所不同。

兴建

政府于1993年3月,就青朗公路的30年专营权进行招标,而投标公司可以选择竞投大榄隧道、汀九桥其中一项,或整条公路的专营权[2]。最后,政府仅批出大榄隧道的BOT专营权,而此桥则改由政府直接兴建,并改为免费通行桥梁。

汀九桥于1995年3月动工,当时工程名为「汀九大桥」,经过38个月的施工,于1998年5月6日下午2时正式激活。汀九桥并不属于「香港机场内核计划」的十大项目之中,但因为它和大榄隧道落成通车的日子与新建的香港国际机场激活日期相近,而该大桥的兴建,除舒缓新界西的交通负荷外,更方便通勤来往机场、九龙西、香港岛与新界西其他地区,因而被称为「第11项机场内核工程」。

支撑着汀九桥的三支单柱桥塔,分别座落于蓝巴勒海峡中的人工岛、汀九岬及青衣岛西北岸,分别高194米、167米及162米。重量方面,结构重量8,900公吨,混凝土重量则为29,000立方米。大桥的设计,可承受每秒达95米(时速342公里)的风速,但在实施强风管制措施、交通意外和渣打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期间,会全线封闭、或只封闭中线、或者只开放予车身高度1.6米以下的车辆使用。

大桥数据

从荃湾西远眺汀九桥
  • 主跨:448米 + 475米
  • 总长:1,177米
  • 最高桥塔高度:195米
  • 净高桥底通航:62米
  • 设计及建造期:38个月
  • 造价:17.35亿港元
  • 承建商: 汀九联营(成员包括西班牙的耀勤及安驻有限公司,德国的旭建有限公司、新西兰的德能有限公司及香港的保华建筑有限公司

桥身

汀九桥采用单支柱式桥塔设计
  • 设计和一般的斜拉桥有很大的分别
  • 桥塔采用单支柱形式,而不是典型的A或H字的形状
  • 因单支柱桥塔稳定性较低,所以设计师在桥塔上多加了一对横梁,再用拉索把桥塔顶部及下面部份连起来,以加强其稳定性
  • 斜拉索由桥顶经桥身下的钢横梁再向下伸延至桥塔在42米(主水平基准面以上)的部分
  • 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100公里
  • 现时限制行车速度:每小时80公里
  • 桥身组件:174件
  • 每段组件长度:13.5米
  • 桥面钢梁重量:9,200公吨
  • 桥面混凝土重量:29,000吨
  • 最大位移距离[3]
    • 中跨垂直位移:1,600毫米
    • 中跨横向位移:400毫米
    • 青衣端纵向位移:390毫米

拉索

日落下的汀九桥
  • 桥身由384条拉索承托
  • 拉索由钢束组成,数目由17条至58条不等,每根钢束直径为15.7毫米,由7条镀锌钢丝结合而成。基本上,拉索的斜度愈大,钢束的数目就愈多。
  • 拉索外面有一个白色的保护外壳。
  • 中央塔顶连接汀九及青衣塔桥面的8条465米长纵向斜拉索,使桥塔有足够的稳定性以抗衡可能面对的极端台风荷载
  • 拉索总重量:2670吨

事件

  • 2010年10月29日早上,汀九桥上一部电单车与两架货车相撞,电单车上夫妻被抛到路面,再被另一辆货车辗过[4]
  • 2015年11月7日下午1时许,一辆行走140M路线的专线小巴驶至桥面时,与因坏车停下的货柜车相撞,再冲前6米才停下。小巴右边车身被割开,事件导致司机死亡以及8名乘客受伤[5]
  • 2017年3月27日早上7时许,汀九桥出九龙方向发生5车相撞。肇事车辆包括2辆私家车及3辆轻型货车,发生车祸后,车辆阻塞中线和快线,交通极为挤塞,运轮署表示,龙尾一度到达屯门公路近三圣及青朗公路近高埔新村,大榄隧道往九龙方向亦要实施间歇性封闭[6]
  • 2023年5月11日下午约1时半,一名中途跟车工人表示不适下车休息后跳桥堕海,水警及消防接报后在海面搜索,最终在桥底寻获事主的尸体。[7]

途经之公共交通服务

交通路线列表
巴士

参考数据

  1. .
  2. . No. March 1993. 香港工程师学会: 33-34.
  3. (PDF). [2012-03-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12-16).
  4. . 苹果日报网站. 2010-11-15 [201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0).
  5. . 苹果日报网站. 2015-11-08 [2017-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6. . 香港经济日报 TOPick网站. 2017-03-27 [2017-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5).
  7. . 星岛日报. 2023-05-11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汀九桥
干线标志 香港3号干线
西区海底隧道  西九龙公路  青葵公路(包括长青桥  长青隧道  长青公路  青衣西北交汇处  青朗公路(包括汀九桥大榄隧道
干线标志 青马管制区 干线标志
3号干线:青朗公路(只限汀九桥部分) - 青衣西北交汇处 - 长青公路 - 长青隧道 - 青葵公路
8号干线:北大屿山公路(只限欣澳以东部分)- 青屿干线(包括汲水门大桥马湾高架道路青马大桥
其他道路:马湾路青衣北岸公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