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腹泻(俗称拉肚子广州话俗称肚屙台语俗称疶屎中医称之为泄泻英语:来自希腊语,包含两个字根:「διά /dia,经过」,以及「ῥέω/rheo,流动」)的定义是在24小时之内有软便或水便的状况而且排便三次以上,症状常持续好几天而且可能因为体液流失的关系而产生脱水现象。如果脱水的情形继续恶化,接下来可能会出现排尿量减少、肤色苍白、心跳过速、或者对外界刺激反应不佳。另外,对以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软便可能是正常的现象[2]

腹泻
轮状病毒的电子显微照片,其是近4成5岁以下儿童因腹泻住院的病因。[1]
类型消化道疾病[*]医学征象[*]feces and droppings symptom[*]疾病
肇因轮状病毒属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传染病学、​胃肠学
ICD-11ME05.1
ICD-10A09 , K59.1
ICD-9-CM787.91
OMIM
DiseasesDB3742
MedlinePlus
eMedicineped/583
MeSHD003967

最常见的原因为肠道感染,可能是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也就是一般所谓的「肠胃炎」。主要是通过与病人的密切接触(例如:通过与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触到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触的物体表面)、吃或喝到污染的食物或饮料等途径传染。另外也可能是全身性感染的其中一个表现。非感染性原因例如:乳糖不耐症发炎性肠道疾病、药物、大肠激躁症、急性中毒等因素[3]。另外依症状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腹泻(小于两周)、持续性腹泻(二至四周)、慢性腹泻(大于四周)[4]。急性水样腹泻其中一个原因为霍乱弧菌感染。出血性腹泻,也就是粪便中带血,又称为「痢疾」(Dysentery)[2]。大部分情况不需做粪便培养确定病原[5]

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方式包括:改善环境卫生、确保饮用水的洁净以及勤洗手。让婴儿持续哺乳至少六个月,并施打轮状病毒疫苗也是推荐的预防方式[2]。在治疗方面,给病人服用口服脱水补充液(干净的饮用水加上适量的盐、、以及锌片[6],如果说买不到口服脱水补充液,可以参考配方自行配制[7],口服脱水补充疗法在过去25年内拯救了五千万名孩童免于因腹泻造成的脱水或电解质不平衡而死亡[1]。一般建议腹泻患者仍可正常进食(如果是哺乳中的婴幼儿则照常哺乳)[2]。徜若病人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则可能需要静脉输液,但这情形并不常见,绝大多数的案例都能经口补足流失的水和电解质。腹泻的病人很少需要抗生素,但在极少状况下仍需要依情形给予抗生素(例如腹泻中带血、伴随高烧、旅行后随即发作的严重腹泻、或是在粪便检体中见到或培养出特定的细菌或寄生虫)。乐必宁(Loperamide)对减缓肠道运动可能有帮助,但并不被建议用在严重腹泻的患者身上[5]

全球每年有17至50亿例的腹泻病例[2][3],尤其常发生在开发中国家的儿童身上(平均约一年3次[2])。2012年全球五岁以下儿童死因当中腹泻排名第二(有76万名儿童死于腹泻,占11%[2][8])。经常发生的腹泻也会造成五岁以下的儿童的营养不良及其他长期问题[2](如生长迟缓或智力发展迟缓[8])。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报告,全世界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有百分之二十是腹泻所引发的脱水现象造成的。每年有一百八十万孩子死于腹泻[9]

参见

参考文献

  1. (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11-08).
  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pril 2013 [18 June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3. Doyle, edited by Basem Abdelmalak, D. Joh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82–287. ISBN 1107018676.
  4. Longo, Dan; Fauci, Anthony; Kasper, Dennis; Hauser, Stephen; Jameson, J.; Loscalzo, Joseph. . McGraw-Hill. 2011: 第40章. ISBN 9780071748896.
  5. DuPont, Herbert L.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04-17, 370 (16): 1532–1540 [2021-12-30]. ISSN 0028-4793. PMID 24738670. doi:10.1056/NEJMra13010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9) (英语).
  6. ACEP. . Choosing Wisely. [18 June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7. Long, Sarah S.; Pickering, Larry K.; Prober, Charles G. .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2-08-30: 96 [2021-12-29]. ISBN 978-1-4557-398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9) (英语).
  8. . CDC. January 24, 2013 [18 June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9. 施莱茵. . VOA. Mar 25, 2009 [2009-03-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