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贤
戒贤(梵语:,529年—645年),音译罗跋陀罗(罗义为戒律,跋陀罗义为贤者),东印度三摩呾咤国之王族,属于婆罗门种姓。为印度大乘瑜伽行派著名论师。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的住僧。 [1]
| ||
---|---|---|
出生 | 529年 | |
圆寂 | 645年(115—116岁) | |
国籍 | 印度 | |
宗派 | 唯识派 | |
师承 | 护法 | |
徒弟与学生 | 玄奘 | |
著作 | 《佛地经论》 |
佛教 |
---|
![]() |
佛教大纲 ![]() |
生平
戒贤出身于东印度王族,投那烂陀寺出家,师事护法,曾代师与外道辩论而获胜[2]。他长期主持那烂陀寺,弘扬唯识派学说,为玄奘大师的印度教授师。他判佛教为有、空、中三时,主张五种姓说。
与其师护法英年早逝形成鲜明对比,戒贤大师很长寿,在玄奘到达那烂陀寺时,戒贤已是106岁高龄,他殚精竭虑、不辞辛劳,用几年的时间,将自己的知识悉数传授给玄奘,由玄奘传来中国,而后又传到高丽和日本。
师承
- 护法 (人名)
著述
着有《佛地经论》。
相关条目
注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