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 (佛教)

在佛教中,不信梵语),是没有信心,缺乏信仰的意思,特别是用来指对于佛、法、僧三宝四圣谛缺少清净的认知,没有正确了解[1]。是一种心所,说一切有部将其归于大烦恼地法[2]

概论

在梵文中,不信(),是()加上反义前缀词a-形成的名词,是信的反义字。其意为缺少信心,没有信仰,会使心不清净[3],造成心的不澄明状态,带来烦恼,可以由信来对治[4]

注释

  1. 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62:「云何不信?谓于佛、法、僧,心不清净;于苦、集、灭、道,生不顺解。」
  2. 玄奘译《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卷2:「十大烦恼地法云何?谓不信、懈怠、失念、心乱、无明、不正知、非理作意、邪胜解、掉举、放逸。」
  3. 玄奘译《阿毘达磨界身足论》卷1:「不信云何?谓不信、不信性、不现信性、不印不可、不已委信、不当委信、不现委信,令心不净,是名不信。」
  4.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不信者谓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