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即中华民国第十四任总统副总统选举,于2016年(民国105年)1月16日举行,与第9届立法委员选举同日举行,为中华民国第6次正、副总统公民直选,将采用普通直接平等无记名单记相对多数投票制度。第12、13任总统马英九将于2016年5月20日任期届满,因已连任一次,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及其增修条文规定「总统、副总统之任期为四年,连选得连任一次」,无法再度竞选。

中华民国第十四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2016年1月16日
已登记选民18,782,991(696,536)
投票率66.27%(8.11%)
 
获提名人 蔡英文 朱立伦 宋楚瑜
政党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亲民党 亲民党
竞选搭档 陈建仁
无党籍
王如玄
无党籍
徐欣莹
民国党 民国党
民选得票 6,894,744 3,813,365 1,576,861
得票率 56.12% 31.04% 12.83%


选前总统

马英九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当选总统

蔡英文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本届选举总共有三组候选人,依号次排序分别为:中国国民党提名的朱立伦王如玄(简称「朱玄配」)、民主进步党提名的蔡英文陈建仁(简称「英仁配」)、及亲民党提名的宋楚瑜徐欣莹(简称「宋莹配」)。三党均提名不具该党籍的副总统候选人,其中王如玄、陈建仁皆为无党籍,徐欣莹则为民国党籍。本届选举,朱立伦同时以执政党党魁及新北市市长身份带职参选,蔡英文、宋楚瑜、徐欣莹皆以在野党领袖身份竞选,徐欣莹同时亦是立法委员,王如玄曾任行政院劳委会主委,而陈建仁则在登记前辞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

本届选举呈现继2012年总统选举以来,三党主席二度同台角逐的局面,亦是总统开放民选以来,首度出现正副搭档皆属不同党籍[1]、性别[2],及首次未有曾担任过首都台北市市长的总统候选人。而国民党在选前三个月废止提名原先通过初选的时任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更创下国内政党总统提名人撤换的首例[3]。本届选举中,两岸关系、民生经济、与候选人的个人诚信问题皆成为竞选期间的主要议题。竞选期间全国民意调查显示,英仁配以稳定幅度的差距保持领先态势。

中央选举委员会在1月16日下午4时开票,随着最后一票在基隆市安乐区投票所开出,在夜间10时多正式宣布选举结果[4]。英仁配最终以689万4,744票当选为第十四任总统、副总统,得票率56.12%;朱玄配获得381万3,365票次之,得票率仅31.04%;宋莹配则以157万6,861票垫后,但比上届多获得超过120万票,得票率大幅上升10.07%至12.84%,打开民进党第二次执政的局面,并创下该党历年最高得票,民进党各县市得票与对手的差距皆是所有选举最高的。然而这也是中华民国历届总统全民直选投票率最低的一次,维持2000年总统选举后投票率持续下滑的趋势,此次超过8%的下滑幅度更是打破历届大选纪录。朱立伦创下自2000年总统选举以来国民党得票数与民进党差距最大的纪录,也是他从政以来的首度败选。

本届选举是中华民国政治史上第三次政党轮替,蔡英文在历经上届败选后,于本届重披战袍,最终当选为台湾史上首位女性最高统治者[5],也是中华民国首位女性、未婚、拥有客家血统原住民血统的总统,东亚史上继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以来的第二位女性民选总统[6]。陈建仁为中华民国首任无党籍副总统。民进党夺回失去八年的政权,在此次选举后,同时掌握立法院过半席次,首度完全执政。蔡英文、陈建仁于同年5月20日宣誓就任

背景

政治情势

中国国民党籍总统马英九2012年总统选举顺利连任后,持续推动两岸协商谈判[7]、并进行两岸领导人会面[8] ,同时和新加坡[9]新西兰[10]日本[11]菲律宾签署经济或渔业协定[12]。然而,在核四发电厂运转[13]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14]自由经济示范区[15]十二年国教[16]高中历史课纲微调等政策上[17],则引发国内正反意见热烈讨论。

此外,瘦肉精美牛事件[18]油电双涨[19]证所税争议[20]毒淀粉事件[21]洪仲丘事件[22]阿帕契打卡案[23]林益世索贿案[24]台北双子星弊案[25]九月政争[26]顶新黑心油事件[27],使得许多民众对马英九政府丧失信任。而周子瑜国旗事件[28],更是对选情带来突变的影响。

随着民怨迭起,一名义务役士官洪仲丘遭到体罚死亡,引爆了保护国军人权白衫军运动;而国民党强制推动服贸,又引爆了太阳花运动,种种社会运动,改变了台湾政坛的情势[29]。执政的中国国民党也在2014年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中,面临史无前例的严重挫败,对国内政治环境造成莫大的冲击[30]

2015年4月15日,最大在野党民主进步党正式提名党主席蔡英文卷土重来参选,迈向「最后一哩路[31]」;而亲民党宋楚瑜也于8月6日,宣布第三度问鼎大位;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原本在7月19日提名跨过初选「防砖门槛」的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但在10月17日又在国民党中央发动的换柱行动中被废止提名,改为征召兼任党主席的新北市长朱立伦[32][33],掀起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的序幕。

近年政党得票

2012年正副总统选举[34],中国国民党提名的「马吴配」以51.60%过半票数当选,民主进步党提名的「英嘉配」则以45.63%次之。而在同日举行的不分区立法委员选举,台湾团结联盟、亲民党双双跨过5%的门槛取得席次,分别拿下9.57%、5.86%的票数。中国国民党也在此次选举后,持续掌握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立法院,维持「完全执政」的局面。然而在2014年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民主进步党以47.55%的得票率领先,中国国民党则下滑至40.70%。

中华民国近年选举政党得票
选举项目年别 国民 民进 台联 亲民 无党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2012年正副总统选举 6,891,139
(51.60%)
6,093,578
(45.63%)
369,588
(2.76%)
2012年立法委员选举
(区域)
6,228,671
(48.12%)
5,753,242
(44.45%)
145,507
(1.12%)
498,820
(3.85%)
2012年立法委员选举
(不分区政党)
5,863,279
(47.59%)
4,556,424
(34.62%)
1,178,797
(9.57%)
722,089
(5.86%)
2014年直辖市及县市长选举 4,990,677
(40.70%)
5,830,106
(47.55%)
1,434,851
(11.70%)
2014年直辖市及县市议员选举 4,488,789
(36.86%)
4,515,532
(37.08%)
224,904
(1.85%)
190,107
(1.56%)
2,442,281
(20.05%)

近年政党版图

2012年正副总统选举浊水溪再度成为台湾政党版图「南绿北蓝」的分界线。浊水溪以北依然维持蓝天,浊水溪以南则全面改换为绿地。而在东部外岛,除宜兰县由民主进步党胜出外,其余地区皆由中国国民党领先。但在同日举行的区域立法委员选举,民主进步党的得票率却在台中市领先,并收下台东县澎湖县2席立委;连江县则由无党籍人士攻下。

然而,自上届大选,国内政治版图已经发生巨幅震荡,在2014年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大安溪以南除南投县蓝营守住,其余县市全面倒向绿军[30]。被视为蓝军大本营的桃竹苗,则转由蓝绿均分,桃园市新竹市同时绿化[35]。而原属蓝营优势区的大台北东台湾及福建金马地区,亦转由民进党、国民党、无党籍三分天下。民进党取得基隆市宜兰县的执政权。台北市花莲县金门县则分别由无党籍人士夺下。相隔17年后,绿营再度地方包围中央,抢得选战主导权。


中华民国近年选举政党版图
2012年总统副总统选举各乡镇市区得票率 2012年立法委员选举
2014年直辖市及县市长选举
各选举区当选人党籍或各地区得票最高的政党:

选务工作进行进程

正副总统候选人

资格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依据《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第二十二条,共有中国国民党、民主进步党、台湾团结联盟及亲民党符合资格,可直接提名一组人参选。而依据《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第二十三条,其他政党及无党籍之候选人则须需要经过征求连署,并获得「最近一次立法委员选举选举人总数百分之一点五者」,即连署人数达26万9709,方可登记为候选人。

依照《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二条规定,已经连选连任的时任总统马英九不得再参选连任,而时任副总统吴敦义仍可竞选连任。

资历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候选人资历
号次 1 2 3
党籍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亲民党 亲民党
候选人 朱立伦
朱立伦

蔡英文 当选中华民国第14任总统

宋楚瑜
背景
  • 法学界:大学教授、国际谈判代表
学历
经历
  • 行政院简任秘书(1974-1977)
  • 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1977-1979)
  • 总统府简任秘书(1978-1981、1984-1989)
  • 行政院新闻局局长(1979-1984)
  • 中国国民党文工会主任(1984-1987)
  • 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1987-1989)
  • 中国国民党中常委(1988-1999)
  • 中国国民党秘书长(1989-1993)
  • 台湾省政府主席(1993-1994)
  • 台湾省省长(1994-1998)
  • 亲民党主席(2000-现任)
  • 台北市政府首席顾问(2014-现任)
出生地  中华民国台湾省桃园县[注 1]
1961年6月7日(54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市[注 2]
1956年8月31日(59岁)
 中华民国湖南省湘潭县[注 3]
1942年3月16日(73岁)
居住地  中华民国新北市[36]  中华民国新北市  中华民国台北市
2016年中华民国副总统候选人资历
号次 1 2 3
党籍 无党籍 无党籍 民国党 民国党
候选人
王如玄

陈建仁 当选中华民国第14任副总统

徐欣莹
背景
学历
经历
  • 新女性联合会理事长(1994)
  • 台北市政府顾问(1996-1998、1999-2008)
  • 台北县政府就业歧视评委(1996-2000)
  • 台北市就业歧视评委(1998-2008)
  • 行政院妇女权益促进会委员(1998-2003)
  • 妇女新知基金会董事长(1998-1999)
  • 现代妇女基金会董事(1999-2008)
  • 台北律师公会常务理事(1999-2002)
  • 性别人权协会顾问(2002-2008)
  • 总统府人权咨委(2004-2005)
  • 行政院劳动委员会主委(2008-2012)
  • 新竹县议员(2005-2012)
  •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咨委(2008-2011)
  • 中国国民党代表(2009-2015)
  • 立法委员(2012-现任)
  • 中国国民党中常委(2013-2015)
  • 民国党主席(2015-现任)
  • 立院新联盟干事长(2015-现任)
  • 新竹县重大工程监委
  • 中国国民党新竹县副主委
  • 竹北市青年志工协会理事
  • 内政部地政司卫星测量研究员
出生地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市[注 4]
1961年10月2日(54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高雄县[注 5]
1951年6月6日(64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新竹县新竹市[注 6]
1972年4月23日(43岁)
居住地  中华民国台北市  中华民国台北市  中华民国台北市

财产申报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候选人财产申报[37][38][39][40][41]
号次 候选人 候选职务 党籍 土地 建物 汽车 存款 有价证券 租金 投资 保险 贷款
1 朱立伦 总统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14笔3笔6,910万元7,385万元基金2,888万元
王如玄 副总统 无党籍 4笔7笔2,859万元100万元购屋投资760万元、
债权10万美元、
其他财产258万元
17笔665万元
2 蔡英文 总统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4笔2笔5,342万元413万元每月
9万元
1,091万元
陈建仁 副总统 无党籍 4笔7笔2辆505万元1,410万元美元积极型组合式
商品12万美元
8笔622万元
3 宋楚瑜 总统 亲民党 亲民党 1,623万元
徐欣莹 副总统 民国党 民国党 1辆1笔53万元

候选人产生过程

政党初选过程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政党内部初选过程
政党 获提名人 过程 状态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洪秀柱 依据中国国民党全国党代表大会于2015年4月8日公布的提名办法,党内初选采用「党员投票三成、民调七成」方式产生总统候选人[32]。党中央于2015年4月20日至5月16日办理领表和党员连署,而在5月17日至18日提名登记期间,共有时任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及前卫生署长杨志良完成登记。5月20日,中常会确定洪获35,210份联署通过15,000份门槛,而杨则获5,234份联署未通过门槛,产生洪秀柱同额竞选的状况,党员投票也因而中止[42]。党中央于6月12日至13日完成初选民调,由全国意向、典通、联合报等三家民调机构运行,采对比式跟支持度各半计算,由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以平均46.204%支持率通过30%门槛,并于7月19日由全国党代表大会通过提名[43]

然而在10月17日,临时全国党代表大会废止洪秀柱提名,改为征召兼任党主席的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参选[44]。2015年11月18日,朱立伦宣布由前劳委会主委王如玄担任副手人选,「朱玄配」正式成军[45]

废止提名
朱立伦 提名完成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蔡英文 依据民主进步党临时全国党代表大会于2011年1月22日表决通过,党内初选采用「全民调」方式产生总统候选人[46]。党中央于2015年2月12日至2月16日办理初选登记期间,仅党主席蔡英文一人登记。由于本届出现同额竞选的状况,原本预计于2015年3月16日至18日期间办理的总统初选全国民调也因而中止。中央党部并于2015年4月15日正式公告提名蔡英文[31]。2015年11月16日,蔡英文宣布由国际知名流行病学家陈建仁担任副手人选,陈亦同时辞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英仁配」 正式成军[47]
提名完成
 台湾团结联盟 台湾团结联盟 (支持蔡英文 虽然台湾团结联盟本届具有总统候选人政党提名资格[48],但为集成在野力量,党主席黄昆辉于2015年6月29日宣布,台联不提名候选人,并全力支持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49] 不提名
 亲民党 亲民党    宋楚瑜 本届选举亲民党亦有总统候选人政党提名资格,党主席宋楚瑜并于2015年8月6日宣布参选[50][51]。2015年11月18日,宋楚瑜宣布由兼任民国党主席的新竹县立法委员徐欣莹担任副手人选,「宋莹配」正式成军[52]
提名完成

连署过程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连署过程
被连署人 党籍 过程 状态
施明德  无党籍 前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前民主进步党主席施明德于2015年5月21日宣布以独立参选人身份投入公民连署,并表示社会迫切需要「罗宾汉」 总统[53]。施明德以「和解是台湾唯一的路」为由,提出「联合政府」的主张,对各党各派进行集成,并且采内阁制为中央政府体制,以公投的方式修改宪法[54]。施明德亦主张以「大一中架构」,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上共组一个不完整的国际法人,以共识决处理双方关切的事务[55]。然而,施明德于2015年9月15日举行记者会,发表「30万的门槛,我跨不过去」为题的声明,宣布退出选举[56] 宣布退选
许荣淑夏涵人   人民最大党 人民最大党主席、前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许荣淑于2015年7月7日宣布投入公民连署,并获台湾进步党健保免费连接中山党支持,以「迎接新生命、创造新社会」为竞选主轴[57]。许荣淑强调自己将用「一生最后的力量,改造历史」,并提出实施总统制、废除两院、废除区域选区制等修宪主张。许并表示将实行党产归公、军警人员全面退出政党、不再重南轻北、及改革社福及行政救灾系统[58]。中央选举委员会于2015年9月22日公告许荣淑、与搭档夏涵人为本届被连署人。然而,由于许荣淑、夏涵人最后并未将连署书送审,因此失去参选资格。 连署失败
张东山林丽容   全民幸福政党大联盟
  正党
全民幸福政党大联盟主席张东山、与搭档正党主席林丽容于2015年9月22日,由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告为本届被连署人[59]。提出「军营盖国宅、青年助创业」的主张,并表示将成为「中间选民的代言人,济弱扶倾的运行者」[60]。然而,由于张东山、林丽容在连署截止日2015年11月6日前,仅提出72份连署书,未达26万9709人连署门槛,因此失去参选资格。 连署失败
蓝信祺朱淑芳  无党籍       民国70年代曾名列枪击要犯[61],有杀人、公共危险、走私枪械前科[62][63],现经营跨国婚姻代办,自称「大日昭明皇帝」的无党籍人士蓝信祺,与搭档、其母朱淑芳于2015年9月22日,由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告为本届被连署人[59]。蓝信祺主张全民依其所创「宇宙生命宪法」拥护他称帝,全民实施蓝宣称之长生不老神功,以及类似社会主义,万物由政府配给,人人齐头式平等的制度[64]。但连署期间因多次公开发表狂妄言论,遭控告恐吓公众、违反选罢法等罪,由警方侦办[65],后未被起诉。高龄85岁的朱淑芳于连署期间则均因病于高雄荣民总医院住院治疗。然而,由于蓝信祺、朱淑芳最后并未将连署书送审,因此失去参选资格。 连署失败
林幼雄洪美珍   台湾政党主席大联盟 台湾政党主席大联盟支持的国立台南大学音乐系教授林幼雄、与搭档洪美珍于于2015年9月22日,由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告为本届被连署人[59]。林幼雄以「全民发威,台湾起飞」为竞选主轴,提出「教育救国、礼乐兴邦」的主张,并表示将「全方位带动人民福祉,促进国运昌隆兴盛」[66]。然而,由于林幼雄、洪美珍最后并未将连署书送审,因此失去参选资格。 连署失败

连署结果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连署结果[67]
组数 候选人 党籍 连署人数 状态
总统 副总统 送审份数 删除份数 合格份数
1张东山林丽容  全民幸福政党大联盟
  正党
72 0 72
2蓝信祺朱淑芳 无党籍未送审 0 0
3林幼雄洪美珍  台湾政党主席大联盟未送审 0 0
4许荣淑夏涵人  人民最大党未送审 0 0
连署时间 2015年9月23日至11月6日
送审份数总计 72
合格份数总计 72
合格率 100.00%
门槛 269,709

选举议题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议题候选人立场
选举议题 国民 朱立伦
无党 王如玄
民进 蔡英文
无党 陈建仁
亲民 宋楚瑜
民国 徐欣莹
竞选口号
  • 「ONE TAIWAN 台湾就是力量[68]
  • 「一起找出路」[70]
  • 「改变,从自己开始[71]
竞选歌曲
两岸关系
  • 「两岸同属一中,内涵有所不同[78]」→
    「九二共识,一中各表[79]
  • 「合作双赢,求同尊异[80]
  • 维持两岸现状[81]
  • 「确保台海和平稳定[81]
  • 「中华民国宪政体制[81]
  • 「在九二共识前提下,维持中华民国现状[82]
  • 「两岸永续和平发展[82]
  • 「两岸一家亲[82]
  • 「对等、互惠、透明[82]
修改宪法
  • 「权责相符,推动内阁制[83]
  • 「18岁公民权[83]
  • 「不分区门槛降至3%[83]
  • 「推动不在籍投票[83]
  • 「18岁公民权,20岁被选举权[84]
  • 「落实人权保障,人权条款入宪[85]
  • 「废除考监两院,落实三权分立[85]
  • 「公民修宪提案,降低修宪门槛[85]
  • 联立制,不分区门槛降至3%[85]
  • 「凝聚共识,权责相符[82]
  • 「民主制衡,责任政治[82]
  • 「国情咨文报告[82]
能源政策
  • 「没有核安,没有核四[86]
  • 「推动绿能,节能减碳[87]
  • 「2025非核家园,核废料移往国外[88]
  • 「2025非核家园[89]
  • 「促进绿能,节能减碳[89]
  • 「促进有益电能,降低环境污染[89]
  • 「稳健减核[90]
  • 「发展绿能、再生能源[90]
  • 「发展有益电能、能源[90]
教育改革
  • 「政党不要介入课纲[91]
  • 「改正黑箱违法课纲[92]
  • 「暂缓一年、公开透明[82]
年金改革
  • 「总额制精神」[93]
  • 「世代正义、职业正义」[93]
  • 「集成为单一基础年金[95]
  • 「政府担负最后偿付责任[95]
  • 「可携式制度设计[95]
  • 「定期考核机制[95]
经济政策
  • 「争取加入TPP、国际贸易组织[96]
  • 「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96]
  • 「富人加税,薪资阶级减税[97]
  • 「修正公司法,盈余先加薪[97]
  • 「提高劳保投保上限[97]
  • 「争取加入TPP、国际贸易组织[96]
  • 「以创新来强化全球竞争力[96]
  • 「绿能、硅谷、生技、国防、智能计划[69]
  • 「强化内需产业,增强经济动能[96]
  • 「重视在地经济发展[96]
  • 「最低工资法、派遣专法[69]
  • 「争取加入TPP、国际贸易组织[96]
  • 「带领计划产业,抢攻国际版图[96]
  • 「信息、云端、绿能发展[98]
  • 「促进弱势产业转型[96]
  • 「加强中小企业、制造业体质[96]
  • 「修正公司法、企业分红员工[98]
财税政策
  • 「证交税0.25%,证所税0.05%[99]
  • 「采核实申报则所得税率15%[90]
  • 「取消外资免交证所税[90]
  • 「废除IPO、大户条款[90]
  • 「证交税0.3%[90]
  • 「证所税就源扣缴0.1%[90]
  • 「亏损、多缴,可全额退税[90]
  • 「废除IPO、大户条款[90]
  • 「证交税0.3%,不课证所税[90]」或
    「证交税0.15%,证所税设算或核实申报[90]
  • 「所得课说,损失扣抵3-5年[90]
住宅政策
  • 「住宅租金补贴[90]
  • 「利用房价高之空屋,增加社会住宅[90]
  • 「修改住宅法,爱心房东减税[90]
  • 「兴建公共住宅,提供租金优惠[90]
  • 「社会住宅只租不卖[90]
  • 「公办都更,加速私办都更效率[90]
  • 「政府发布公有地盖青年住宅[90]
  • 「青年住宅只租不卖[90]
  • 「租金75%;储蓄25%,期满归还[90]
青年政策
  • 「给补助不如给机会[100]
  • 「员工加薪,企业抵税[90]
  • 「结合就业、青年创业、福利[90]
  • 「推广国发天使基金[69]
  • 「松绑募资平台法规限制[69]
  • 「鼓励企业暑期实习[98]
  • 「增加就业技能教育训练机会[98]
  • 「提升就业媒合功能[98]
原住民族
  • 「推动原民青年返乡[101]
  • 「支持教育文化传承[101]
  • 「总统向原民道歉[101]
  • 「落实原民自治,复兴族语教育[101]
  • 「创建长照体系,发展部落产业[101]
  • 「承认平埔身份[101]
  • 「南回基础工程建设[101]
  • 「落实原住民族基本法[98]
  • 「重建原乡产业、增加就业[98]
  • 「确保原乡医疗服务[98]

洪秀柱废止提名前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议题洪秀柱废止提名前立场
选举议题 国民 洪秀柱 选举议题 国民 洪秀柱
竞选主轴
  • 「The Way 确定一条正确的道路[102]
竞选歌曲
课纲微调
  • 「调得还不够[103]
两岸关系
年金改革
  • 「改革高端公务员年金[109]
  • 「改善基金投资绩效[109]
修改宪法
  • 「恢复阁揆同意权[110]
  • 「朝向内阁制发展[111]
  • 「不在籍投票[112]
  • 「降低投票权年龄[113]
能源政策
  • 「反反核[108]
  • 「先增绿能,再减碳减核[114]
经济政策
  • 「争取加入TPP、国际贸易组织[96]
  • 「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96]
  • 「松绑自由贸易港区法规[96]
  • 「政府产业伙伴关系[96]
财税政策
  • 「证交税0.25%,证所税0.05%[90]
  • 「采核实申报则所得税率15%[90]
  • 「取消外资免交证所税[90]
  • 「废除IPO、大户条款[90]
青年政策
  • 「员工加薪,企业抵税[90]
  • 「增聘失业青年,企业抵税[90]
  • 「松绑都更条例[115]

竞选过程

重大事件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竞选过程
日期 事件 备注
2015年4月15日蔡英文获民进党提名由民主进步党中央运行委员会公告[116]
2015年5月29日至6月9日蔡英文访问美国蔡英文进入美国白宫国安会国务院,创下美方接待总统候选人最高规格的案例[117]
2015年6月12日至13日洪秀柱通过国民党初选洪秀柱以46.204%的民意调查平均支持率跨过30%门槛[33]
2015年6月17日洪秀柱通过国民党核备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鼓掌通过[118]
2015年6月19日蔡英文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蔡英文登上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封面人物,以「她将可能领导华人世界唯一民主」为标题[119]
2015年6月29日蔡英文获台联支持台湾团结联盟宣布不提名总统候选人,全力支持蔡英文[49]
2015年7月9日洪秀柱调整两岸论述洪秀柱宣布不再提「整个中国,一中同表」,改为「九二共识,三个内涵[120]」。
2015年7月19日洪秀柱获国民党提名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鼓掌通过[121]
2015年8月6日宋楚瑜获亲民党提名以「跨出这一步,一起找出路」为主题,召开记者会宣布参选[50]
2015年8月9日至9月1日宋楚瑜下乡展开纵贯线之旅宋楚瑜下乡拜访多位地方政治人士,并表示将「找回老朋友」[122][123][124]
2015年8月12日陈菊担任蔡英文竞选主委时任高雄市市长陈菊担任蔡英文全国竞选总部主任委员。[125]
2015年8月22日洪秀柱获新党支持新党宣布全力支持洪秀柱[126]
2015年8月30日至9月3日中国北京九三阅兵典礼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会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127]
2015年9月2日至8日宋楚瑜暂时停止竞选行程宋楚瑜宣布暂停公开行程,重新盘整竞选策略[128]
2015年9月3日至5日洪秀柱暂时停止竞选行程洪秀柱在中和圆通禅寺闭关三日后,举行「坚持走对的路」记者会[129][130]
2015年10月6日至9日蔡英文访问日本蔡英文进入内阁府厅舍,并拜访自民党民主党总部,获日方高规格接待[131][132]
2015年10月10日候选人出席双十国庆大典蔡英文、宋楚瑜、洪秀柱、朱立伦出席国庆大典[133]
2015年10月17日洪秀柱被国民党废止提名由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表决废止[134]
2015年10月17日朱立伦获国民党征召由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鼓掌通过[134]
2015年10月18日蔡英文全国竞选总部成立蔡英文全国暨台北市竞选总部成立,超过一万人参加开幕活动[135]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会面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及中共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新加坡会面[136]
2015年11月10日至16日朱立伦访问美国朱立伦进入美国白宫、国安会、国务院,亦获美方以最高规格接待[137]
2015年11月11日民进党提名不分区立委由民进党中央运行委员会公告,国立台湾大学公卫教授吴焜裕列第一位[138]
2015年11月16日陈建仁担任蔡英文副手国际知名流行病学家陈建仁,辞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担任蔡英文的副总统候选人[139]
2015年11月17日蔡英文登上经济学人年刊封面蔡英文登上英国《经济学人》年刊封面,与各国元首及重要影响力人物并列[140][141]
2015年11月18日徐欣莹担任宋楚瑜副手民国党主席兼新竹县立法委员徐欣莹,担任宋楚瑜的副总统候选人[52]
2015年11月18日王如玄担任朱立伦副手前劳委会主委王如玄,担任朱立伦的副总统候选人[45]
2015年11月21日国民党提名不分区立委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通过,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列第一位[142]
2015年11月21日宋楚瑜全国竞选总部成立宋楚瑜全国竞选总部成立,超过一万人参加开幕活动[143]
2015年11月24日亲民党提名不分区立委亲民党召开记者会公布,由新庄选区立法委员李鸿钧列第一位[144]
2015年11月24日宋莹配完成登记由亲民党提名,中央选举委员会受理[145]
2015年11月25日朱玄配完成登记由中国国民党提名,中央选举委员会受理[145]
2015年11月27日英仁配完成登记由民主进步党提名,中央选举委员会受理[145]
2015年12月4日洪秀柱担任朱立伦顾问团长前中国国民党总统候选人、时任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担任朱立伦联合顾问团总团长[146]
2015年12月4日胡志强担任朱立伦竞选主委前台中市市长胡志强担任朱立伦全国竞选总部主任委员[147]
2015年12月5日朱立伦全国竞选总部成立朱立伦全国竞选总部成立,超过一万人参加开幕活动[148]
2015年12月10日蔡英文名列金融时报年度女性蔡英文名列英国《金融时报》评选年度女性,以「将成为华人世界最有权势女性」为标题[149]
2016年1月15日周子瑜国旗事件周子瑜因曾在镜头前手摇中华民国国旗,遭艺人黄安检举「支持台独」。在持续压力下,周于经纪公司发布的视频中公开道歉,引发台湾网友群起声援[150]

政见发表会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政见发表会
参与候选人 电视政见时间 制播电视台
总统(一)2015年12月25日(五)晚上8时民视
总统(二)2015年12月30日(三)晚上8时华视
副总统2016年1月4日(一)晚上8时公视
总统(三)2016年1月8日(五)晚上8时台视
中央选举委员会依照「总统副总统选举候选人电视政见发表会实施办法」,主办电视政见发表会。候选人在每场各发表政见3次,每次时间为10分钟。除电视直播外,也会同步网络直播以及将视频上传至YouTube[151]

电视辩论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电视辩论
参与候选人 电视辩论时间 制播电视台
副总统2015年12月26日(六)下午2时三立
总统(一)2015年12月27日(日)下午2时公视
总统(二)2016年1月2日(六)下午2时三立
:本届总统副总统选举候选人电视辩论会由公共电视台三立电视台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联合报苹果日报中央通信社沃草、及Google联合主办。

民意调查

宋楚瑜宣布参选前

亲民党提名宋楚瑜前,蔡英文、洪秀柱全国民意调查支持度。

宋楚瑜宣布参选后,洪秀柱废止提名前

中国国民党废止洪秀柱提名前,蔡英文、洪秀柱、宋楚瑜全国民意调查支持度。

洪秀柱废止提名后

中国国民党废止洪秀柱提名后,蔡英文、朱立伦、宋楚瑜全国民意调查支持度。

选举预估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得票率预估。

选举结果

全国得票统计

中华民国第十四任总统、副总统选举结果
号次 候选人 政党 得票数 得票率 当选标记
1 朱立伦王如玄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3,813,365票 31.04%
2 蔡英文陈建仁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6,894,744票 56.12% 当选
3 宋楚瑜徐欣莹 亲民党 亲民党   1,576,861票 12.83%
选举日期2016年1月16日选举人数18,782,991人
投票率66.27%投票人数有效:12,284,970人
无效:163,332人

[152]

各县市投票结果

第14任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选举各县市投票结果
县市 选举人数 朱立伦王如玄 蔡英文陈建仁 宋楚瑜徐欣莹 无效票 投票率 前二名
得票差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台北市 2,175,986 546,491 37.49% 757,383 51.96% 153,804 10.55% 22,540 68.03% 210,892
新北市 3,204,367 709,374 33.34% 1,165,888 54.79% 252,486 11.87% 26,481 67.23% 456,514
基隆市 306,548 68,357 35.29% 93,402 48.22% 31,955 16.49% 2,432 63.99% 25,045
宜兰县 369,211 59,216 25.38% 144,798 62.06% 29,288 12.56% 3,188 64.05% 85,582
桃园市 1,627,598 369,013 34.39% 547,573 51.03% 156,518 14.58% 11,898 66.66% 178,560
新竹县 412,731 94,603 35.28% 114,023 42.52% 59,510 22.20% 3,803 65.89% 19,420
新竹市 328,580 71,771 32.42% 113,386 51.22% 36,198 16.35% 3,138 68.32% 41,615
苗栗县 448,520 107,779 37.55% 130,461 45.45% 48,788 17.00% 3,652 64.81% 22,682
台中市 2,138,519 430,005 29.82% 793,281 55.01% 218,810 15.17% 19,800 68.36% 363,276
彰化县 1,022,962 193,117 28.80% 378,736 56.47% 98,807 14.73% 10,921 66.63% 185,619
南投县 415,122 83,604 32.08% 136,104 52.23% 40,868 15.69% 3,649 63.65% 52,500
云林县 566,207 86,047 24.93% 218,842 63.41% 40,236 11.66% 4,997 61.84% 132,795
嘉义县 430,885 65,425 23.38% 182,913 65.37% 31,469 11.25% 4,295 65.93% 117,488
嘉义市 210,758 38,822 27.95% 83,143 59.86% 16,926 12.19% 1,492 66.61% 44,321
台南市 1,528,246 219,196 22.07% 670,608 67.52% 103,432 10.41% 12,457 65.81% 451,412
高雄市 2,254,324 391,823 26.00% 955,168 63.39% 159,765 10.61% 18,117 67.64% 563,345
屏东县 689,170 121,291 26.99% 285,297 63.49% 42,768 9.52% 5,595 66.01% 164,006
台东县 179,547 43,581 44.62% 37,517 38.41% 16,565 16.96% 1,208 55.07% -6,064
花莲县 267,862 73,894 47.72% 57,198 36.94% 23,751 15.34% 2,342 58.68% -16,696
澎湖县 84,222 12,564 29.48% 21,658 50.81% 8,401 19.71% 643 51.37% 9,094
金门县 111,386 24,327 66.10% 6,626 18.00% 5,852 15.90% 599 33.58% -17,701
连江县 10,240 3,065 68.60% 739 16.54% 664 14.86% 85 44.46% -2,326

选举结果地图

开票特别节目

2016年投票日下午,民生社区活动中心八楼的台北市松山区576投票所

无线电视台

  • 台视:决战2016 开票看台视
  • 中视
    • 数字台
      • 15:30:2016总统暨立委大选 开票看中视(新闻台同步播出)
      • 17:00:2016大选 最新开票看中视 (新闻台同步播出)
    • 新闻台:新总统 新国会 最新政局剖析(开票当天22:00播出)
  • 华视:大选看华视台湾向前行
  • 民视
    • 无线台、四季台:民视最速报 开票大揭晓、民视晚间新闻 开票大揭晓
    • 新闻台、交通台:决战2016 大选最前线、民视六点晚间新闻开票最速报
  • 公视:决战2016总统立委选举特别报导
  • 客家电视:决战2016 大选看客家[153]

有线电视台

卫星电视台

  • 寰宇新闻二台:《大选看寰宇 翻转2016》特别节目

海外频道

广播电台

各界反应

选前台湾海外政治观察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前海外政治观察
中国大陆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于2015年6月18日表示,「我们不介入、不评论台湾选举……台湾的任何政党和个人,只要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155]。」
 美国 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AIT Director)梅健华于2015年6月17日表示,美方「一贯立场是不介入、干涉任何海外民主选举,美国政府并无偏好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一切由台湾民众自己决定[156]。」
 日本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代理细田博之亲自接待到访的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157]

选后台湾海外政治观察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后海外政治观察
中国大陆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台办)表示,近8年来两岸和平稳定的良好局面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国台办称其「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因台湾地区的选举结果而改变」,「我们愿意与所有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党和团体加强接触交流」。[158]
 美国 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美国祝贺蔡英文博士于台湾的总统大选中赢得胜利;也祝贺台湾人民再度展现其健全民主制度的实力,再次进行和平的治权转移。柯比说美国「期待与蔡英文及各政党领袖合作」;「希望马总统的政府与即将上任的政府能进行建设性的合作,以确保治权顺利转移,并持续促进区域的和平与稳定」。[159]
 日本 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对蔡英文当选表达祝贺之意,也肯定这次选举的顺利实施,显示出台湾的民主制度运作成熟稳固。[160]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答询时,对蔡英文当选表示「由衷的祝贺之意」。[161]
 英国 英国外交大臣表示,台湾今天举行的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见证了台湾民主政治的蓬勃发展。这次选举过程顺利且成熟,对此他由衷恭喜台湾人民,并祝贺蔡英文和她的政党,赢得台湾人民的支持。[162]
 德国 德国在台协会处长欧博哲表示,以德国同胞们之名,恭祝蔡英文当选中华民国台湾的总统。对于未来您肩负艰巨的任务,全心祝福您一切顺利。自由、民主、法治国家以及维护人权是德台双方治理国家的基石与先决条件,然而您个人与您的政策充分地展现了上述价值观。上帝祝福您与所有的台湾人。[163]

外交部长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表示此次自由及公平选举过程彰显民主已深植台湾,且民主价值在台湾享有崇高的地位。[164]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国总统胡安·奥兰多·埃尔南德斯视频蔡英文,祝贺她当选总统;强调未来期待与新政府强化两国关系。[165]
 欧洲联盟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费代丽卡‧莫盖里尼表示,台湾人民于今日投票,对民主、法治及人权的尊重是成功选举的关键。[166]
 新加坡 新加坡外交部表示欢迎台湾选举结果,并对蔡英文的当选和她领导的民主进步党选举胜利表达祝贺。身为长期的伙伴和友人,新加坡期待和新台湾政府能维持已有的密切合作关系。[167]
 菲律宾 马尼拉经济文化办事处培瑞斯表示致贺,并期望「台湾选出新总统,我期望菲律宾与台湾之间,能有更密切的往来与关系。」并「谨代表菲律宾人民与MECO,我要向总统当选人蔡英文、副总统当选人陈建仁,以及其他各职位当选人,致以温馨的祝贺。」

菲律宾驻台代表白熙礼表示,我们祝贺蔡英文博士当选总统。此次选举再次展现了台湾强健的民主进程,而这也是菲律宾所共同享有的进程。[168]

 法国 法国外交部表示,恭贺所有当选人,并希望两岸持续对话合作。在台湾举行的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在自由及民主的方式下进行,法国向所有当选人表达祝贺之意。[169]
 印度尼西亚 国家通信社安塔拉表示,台湾民众渴望改变是蔡英文胜选原因。蔡英文赢得压倒性的胜利,让台湾民众选出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南韩女团台湾成员周子瑜遭指台独一事选前占据台湾新闻媒体版面,她的道歉视频选前在网络上疯传,候选人纷纷作出回应。这也对选情造成影响。[170]
 瑙鲁 瑙鲁总统瓦卡表示,恭贺民主进步党主席蔡英文当选中华民国第14任总统。英文胜选,清楚显示台湾人民对蔡英文领导中华民国能力深具信心。[171]
  澳洲外交暨贸易部代表澳洲政府表示,恭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中华民国第14任总统,并赞扬大选顺利举行,将使台湾民主更强化、成熟。此将为台湾民主治权第三度和平转移。[172][173]
 加拿大 加拿大外交部通过加拿大驻台北贸易办事处发表声明,恭贺台湾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顺利成功,并强调台加双方共享民主、自由与人权等价值。加国向支持台湾民主制度进展,欣见台湾人民选出首位女性总统。[174]

后续政治影响

中央政府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败,失去执政权,显示选民对蔡英文的支持度较高,同时也较不认同国民党现在的方向。

朱立伦于18日国民党中常会上正式宣布辞党主席,由副主席黄敏惠代理[183]。宣布参选的党员,依宣布参选时间为:台北市议员李新、台北市议员钟小平、前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前台北市市长郝龙斌立法委员陈学圣、前大林镇镇长候选人简志伟、前新北市议员陈明义、国民党代理主席黄敏惠、国民党中常委林荣德。另外,曾担任国民党中评委[184]新党党主席郁慕明也表态参选,并力邀曾担任国民党秘书长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参选,但根据现行国民党党章规定,除非两人恢复国民党党籍,否则并无参选资格。钟小平、简志伟因无担任中央委员以上之经历而无参选资格。郝龙斌在黄敏惠参选后随即宣布退选。陈明义于领表后24小时内宣布退选。林荣德于2月17日时宣布退选[185]

领表截止时共6人完成领表,创下国民党自成立以来,参选党主席人数最多的纪录。但于陈明义、林荣德相继退选后,仅剩4人竞选。

绝大部分表态的参选者皆具有新党党籍或渊源,例如:李新(?-2001年)、钟小平(?-2002年,资格不符)、洪秀柱(新党前身新国民党连接成员)、郝龙斌(1994年-2006年1月,已表态弃选)、郁慕明(1993年-,资格不符),使国民党会不会「新党化」成为议题。[186]

本次补选以针对当年总统大选败选后国民党的党内改革,以及主席的年龄、世代交替为主要议题。选举结果,前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在第一轮投票以过半票数,高票党选中国国民党自创党以来首位女性党魁[187]

2016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补选选举结果
号次 候选人 政党 得票数 得票率 当选标记
1 陈学圣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6,784票 4.86%
2 李新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7,604票 5.45%
3 黄敏惠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46,341票 33.21%
4 洪秀柱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78,829票 56.48% 当选
选举日期2016年3月26日选举人数337,351人
投票率41.61%投票人数有效:139,558人
无效:800人
  • 标示粗体者为时任代理主席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民进党于今次选举中获得胜利,同时达到行政及立法也属于同一党的「完全执政」局面。

他为了使新上任的行政团队可以立即上路,所以起用游锡堃、谢长廷时代的前财政部部长林全为行政院院长。3月15日,蔡英文宣布决定由林全出任行政院院长,迈出蔡英文政府组阁的第一步[188]

随后,林全开始进行内阁成员的征询行动。4月期间,林全分批公布新内阁阁员名单[189][190][191][192][193]。然而为求稳健,新内阁的组成遭批为「老男蓝」[194],在新内阁的组成到就任期间也因为新阁员频频放话而遭到批评[195]

另外,民进党内在管碧玲提案及众人劝进下,蔡英文也声明将续任党主席[196]

其他政党

对台海两岸关系的影响

相关条目

注释

  1. 朱立伦出生时桃园县尚未改制为直辖市。
  2. 蔡英文出生时台北市尚未改制为直辖市
  3. 宋楚瑜出生时中华民国治权仍及中国大陆
  4. 王如玄出生时台北市尚未改制为直辖市。
  5. 陈建仁出生时高雄县尚未改制为直辖市。
  6. 徐欣莹出生于当时仍是县辖市的新竹市。

参考文献

  1. 许依晨; 黄国梁. . 联合晚报. 2015-11-18 [2015-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中文(繁体)).
  2. 钟丽华; 苏永耀. . 自由时报. 2015-11-19 [2015-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中文(繁体)).
  3. 刘丽荣. . 中央通信社. 2015-10-17 [2015-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0) (中文(繁体)).
  4. . 中华民国中央选举委员会.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7) (中文(繁体)).
  5. . 快点TV. 2016-01-16 [2016-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中文(繁体)).
  6. . 东方报业集团网站. 2016-01-16 [2016-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 (中文(繁体)).
  7. 严思祺. . BBC中文. 2015-05-14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6) (中文(繁体)).
  8. . 苹果日报.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6) (中文(繁体)).
  9. .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3-11-07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中文(繁体)).
  10. . 中华民国经济部. 2013-07-10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1) (中文(繁体)).
  11. 杨宜敏. . 自由时报. 2013-05-11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12. 林上祚. . 联合报. 2015-11-19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4) (中文(繁体)).
  13. . 台湾苹果日报. 2013-02-25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中文(繁体)).
  14. 郑琪芳; 林诗萍. . 自由时报. 2013-08-24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中文(台湾)).
  15. 谢莉慧. . 新头壳. 2014-04-30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繁体)).
  16. 陈至中. . YAHOO奇摩新闻. 中央通信社. 2014-09-10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6) (中文(繁体)).
  17. 王祥维. . 公视新闻网. 2015-04-20 [2017-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中文(繁体)).
  18. 萧照平. . 中广新闻网. 2012-04-27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中文(繁体)).
  19. . 中央广播电台. 2012-05-18 (中文(繁体)).
  20. 陈一姗. . 天下杂志. 2015-11-18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中文(繁体)).
  21. 邱俐颖; 徐子睛. . 中国时报. 2013-06-06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中文(繁体)).
  22. . 关键评论网. 2014-02-02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中文(繁体)).
  23. . 美国之音. 2015-04-04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中文(繁体)).
  24. . 台湾苹果日报. 2012-06-27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5) (中文(繁体)).
  25. . 台湾苹果日报. 2013-03-29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1) (中文(繁体)).
  26. 严思祺. . BBC中文. 2013-09-10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中文(繁体)).
  27. . 联合新闻网. 2015-05-03 [2015-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7) (中文(繁体)).
  28. 赖映秀. . 东森新闻云. 2015-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0) (中文(繁体)).
  29. 苏芳禾. . 自由时报. 2015-03-23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6) (中文(繁体)).
  30. 管婺媛; 江慧真. . 中国时报. 2014-11-30 [2015-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中文(繁体)).
  31. . 民主进步党. 2015-04-15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中文(繁体)).
  32. 刘品希. . 中央广播电台. 2015-04-08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中文(繁体)).
  33. 刘丽荣. . 中央通信社. 2015-06-14 [2015-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5) (中文(繁体)).
  34.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15-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9) (中文(繁体)).
  35. 彭清仁. . 中国广播公司. 2014-12-01 [2015-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4) (中文(繁体)).
  36. 吴家翔; 曾佳俊. . 苹果日报. 2015年3月20日 [2015年10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17日) (中文(繁体)).
  37. 颜至阳. . 风传媒. 2015-11-25 [2015-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6) (中文(繁体)).
  38. 唐诗. . 民报. 2015-11-25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30) (中文(繁体)).
  39. . Yahoo!奇摩. 2015-11-25 [2015-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 (中文(繁体)).
  40. 林修卉. . 苹果日报. 2015-11-27 [2015-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1) (中文(繁体)).
  41. 陈雅芃. . 台湾苹果日报. 2015-11-24 [2015-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 (中文(繁体)).
  42. 林楠森. . BBC中文. 2015-05-25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中文(繁体)).
  43. 谢明明. . 中央日报. 2015-06-14 [2016-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中文(繁体)).
  44. 杨毅. . 中国时报. 2015-10-15 [201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中文(繁体)).
  45. 刘品希. . 中央广播电台. 2015-11-18 [2015-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中文(繁体)).
  46. . 民主进步党. 2011-03-17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中文(繁体)).
  47. . 民主进步党. 2015-11-16 [2015-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繁体)).
  48. 何哲欣. . 苹果日报. 2015-02-15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1) (中文(繁体)).
  49. 苏芳禾. . 自由时报. 2015-06-29 [2015-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30) (中文(繁体)).
  50. 胡治言. . 苹果日报. 2015-08-06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繁体)).
  51. . 苹果日报. 2015-08-06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中文(繁体)).
  52. 王照坤. . 中央广播电台. 2015-11-18 [2015-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中文(繁体)).
  53. 林修卉. . 苹果日报. 2015-05-19 [2015-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中文(繁体)).
  54. 陈辉模. . 新唐人. 2015-05-21 [2015-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中文(繁体)).
  55. 施明德. . 施明德Facebook. 2015-05-23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4) (中文(繁体)).
  56. 郑宏斌. . 联合报. 2015-09-15 [2015-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6) (中文(繁体)).
  57. 张筱笛. . 自由时报. 2015-07-08 [2015-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8) (中文(繁体)).
  58. 陈雅芃. . 苹果日报. 2015-07-07 [2015-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8) (中文(繁体)).
  59.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15-09-22 [2015-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繁体)).
  60. 林丽容. . 林丽容个人网页. 2015-09-24 [2015-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6) (中文(繁体)).
  61. . 台湾记忆-国家图书馆. 台湾电视公司. 2015-09-22 [2015-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繁体)).
  62. . 国家图书馆数字影音服务系统. 台湾电视公司. [2015-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繁体)).
  63. . 国家图书馆数字影音服务系统. 台湾电视公司. [2015-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繁体)).
  64. 蓝信祺. . 蓝信祺Facebook. 2015-09-24 [2015-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4) (中文(繁体)).
  65. . 三立新闻网. 2015-11-06 [2015-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繁体)).
  66. 林幼雄. . 林幼雄Facebook. 2015-09-20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4) (中文(繁体)).
  67. 李淑华; 谢佳珍. . 中央通信社. 2015-11-17 [2015-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中文(繁体)).
  68. 王寓中; 邱燕玲; 苏芳禾; 郑鸿达. . 自由时报. 2015-11-02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7) (中文(繁体)).
  69. . 蔡英文竞选办公室.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0) (中文(繁体)).
  70. 何孟奎. . 联合新闻网. 2015-08-06 [2015-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中文(繁体)). 「…以童趣笔法写着「一起找出路」口号…」
  71. . 宋楚瑜竞选办公室. 2015-11-22 [2015-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2) (中文(繁体)).
  72. 郑永德. . Hi Net 新闻网. 2015-12-19 [2015-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5) (中文(繁体)).
  73. . ETtoday新闻云. 2016-01-06 [2016-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9) (中文(繁体)).
  74. 邱婉柔. . TVBS新闻网. 2015-09-04 [2015-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3) (中文(繁体)).
  75. . 民主进步党高雄市党部Facebook. 2016-01-13 [2016-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1) (中文(繁体)).
  76. . 三立新闻网. 2015-10-11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3) (中文(繁体)).
  77. 苏芳禾. . 自由时报. 2016-01-01 [2016-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2) (中文(繁体)).
  78. . 苹果日报. 2015-05-04 [2015-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8) (中文(繁体)).
  79. . 苹果日报. 2015-07-09 [2015-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3) (中文(繁体)).
  80. 彭显钧; 王寓中. . 自由时报. 2015-10-19 [2015-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9) (中文(繁体)).
  81. 林修卉; 陈雅芃. . 苹果日报. 2015-06-01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中文(繁体)).
  82. 蔡佩芳. . 联合晚报. 2015-08-06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中文(繁体)).
  83. 陈煜. . 风传媒. 2014-12-12 [2015-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中文(繁体)).
  84. 何孟奎. . 经济日报. 2015-06-15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中文(繁体)).
  85. 郑宏斌. . 联合报. 2015-03-30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7) (中文(繁体)).
  86. 李定宇. . 苹果日报. 2014-04-25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中文(繁体)).
  87. . 新北市政府. 2014-04-08 [2015-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中文(繁体)).
  88. 赖于榛. . ETtoday新闻云. 2015年11月2日 [2015年1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2日) (中文(繁体)).
  89. 吕欣憓. . 中央通信社. 2015-05-22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中文(繁体)).
  90. 何孟奎. . 经济日报. 2015-08-23 [2015-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31) (中文(繁体)).
  91. 陈雅芃. . 自由时报. 2015-08-13 [2015-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4) (中文(繁体)).
  92. 陈雅芃. . 苹果日报. 2015-07-05 [201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8) (中文(繁体)).
  93. 林安妮; 潘姿羽. . 经济日报. 2015-11-09 [2015-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中文(繁体)).
  94. 郑宏斌. . 联合报. 2015-07-17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4) (中文(繁体)).
  95. 周志豪. . 联合报. 2015-10-01 [2015-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5) (中文(繁体)).
  96. 胡宥心. . 联合报. 2015-08-13 [2015-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中文(繁体)).
  97. 王鸿国. . 中央通信社. 2014-12-28 [2015-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中文(繁体)).
  98. . 宋楚瑜Facebook. 2015-11-20 [2015-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4) (中文(繁体)).
  99. 罗𬀩智. . 风传媒. 2015-08-19 [2015-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5) (中文(繁体)).
  100. 廖壬楷; 赵丽妍. . 中央通信社. 2015-10-22 [2015-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4) (中文(繁体)).
  101. 林羿萱. . MATA TAIWAN. 2015-11-11 [2015-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0) (中文(繁体)).
  102. . THE WAY 道路 洪秀柱.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0) (中文(繁体)).
  103. 邱珮文. . 新头壳. 2015-06-18 [201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8) (中文(繁体)).
  104. 苏圣怡. . 苹果日报. 2015-05-01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4) (中文(繁体)).
  105. 何哲欣; 张文馨; 黄信维. . 苹果日报. 2015-07-10 [201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0) (中文(繁体)).
  106. 胡宥心; 周志豪; 杨湘钧. . 联合报. 2015-07-10 [201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1) (中文(繁体)).
  107. 谢佳珍. . 中央通信社. 2015-06-10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3) (中文(繁体)).
  108. 林庭瑶. . 联合报. 2015-06-15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中文(繁体)).
  109. 胡宥心; 谢梅芬. . 联合报. 2015-07-14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4) (中文(繁体)).
  110. 李鸿典. . NOWnews. 2015-06-07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8) (中文(繁体)).
  111. 周怡孜. . 风传媒. 2015-06-15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8) (中文(繁体)).
  112. 洪秀柱. . THE WAY 道路. 2015-06-20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5) (中文(繁体)).
  113. 赖映秀. . ETtoday新闻云. 2015-06-07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中文(繁体)).
  114. 戴雅真. . 中央通信社. 2015-07-03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中文(繁体)).
  115. . 联合报. 2015-08-31 [2015-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中文(繁体)).
  116. 叶素萍. . 中央通信社. 2015-04-15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中文(繁体)).
  117. 何孟奎. . 联合晚报. 2015-06-07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中文(繁体)).
  118. 刘丽荣. . 中央通信社. 2015-06-17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中文(繁体)).
  119. 叶素萍. . 中央通信社. 2015-06-19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中文(繁体)).
  120. 何哲欣; 张文馨; 黄信维. . 苹果日报. 2015-07-10 [201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0) (中文(繁体)).
  121. 刘丽荣. . 中央通信社. 2015-07-19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中文(繁体)).
  122. 陈筑君. . 旺报. 2015-08-10 [2015-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30) (中文(繁体)).
  123. 李明贤. . 中国时报. 2015-08-25 [2015-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4) (中文(繁体)).
  124. 王绍宇. . 中时新闻网. 2015-08-19 [2015-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0) (中文(繁体)).
  125. 林修卉. . 苹果日报. 2015-08-12 [2015-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中文(繁体)).
  126. 周毓翔; 邓博仁. . 中国时报. 2015-08-22 [2015-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1) (中文(繁体)).
  127. 陈言乔; 程嘉文. . 联合报. 2015-09-04 [2015-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30) (中文(繁体)).
  128. 周志豪. . 联合报. 2015-09-04 [2015-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中文(繁体)).
  129. 杨毅; 刘宗龙; 林淑燕; 林柏安. . 中国时报. 2015-09-06 [2015-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8) (中文(繁体)).
  130. 魏莨伊; 王长鼎. . 联合新闻网. 2015-09-07 [2015-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中文(繁体)).
  131. 郑宏斌; 林上祚. . 联合报. 2015-09-30 [2015-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1) (中文(繁体)).
  132. 郭琼俐. . 联合报. 2015-10-10 [201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中文(繁体)).
  133. 陈怡诚; 黄世麒; 邱文秀; 任凤仪; 杨兆元; 刘宗龙. . 中国时报. 2015-10-10 [2015-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3) (中文(繁体)).
  134. 王寓中. . 自由时报. 2015-10-17 [2015-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中文(繁体)).
  135. . now新闻台. 2015-10-18 [201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中文(繁体)).
  136. . ETtoday新闻云. 2015-11-07 [2015-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繁体)).
  137. 郑崇生. . 中央通信社. 2015-11-13 [2015-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3) (中文(繁体)).
  138. . 民主进步党. 2015-11-11 [2015-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繁体)).
  139. 叶素萍; 戴雅真. . 中央通信社. 2015-11-16 [2015-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6) (中文(繁体)).
  140. . 自由时报. 2015-11-17 [2015-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中文(繁体)).
  141. 梁姗桦. . 风传媒. 2015-11-18 [2015-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中文(繁体)).
  142. 林思慧. . 中时新闻网. 2015-11-21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2) (中文(繁体)).
  143. 郑媁. . 联合报. 2015-11-22 [2015-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中文(繁体)).
  144. 胡宥心. . 联合报. 2015-11-24 [2015-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 (中文(繁体)).
  145. . 中央选举委员会新闻稿. 2015-11-27 [2015-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中文(繁体)).
  146. 林思慧; 黄忠荣; 张铠乙. . 中国时报. 2015-12-03 [2015-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中文(繁体)).
  147. 黄国梁. . 联合晚报. 2015-12-04 [2015-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6) (中文(繁体)).
  148. 杨文君. . 中央广播电台. 2015-12-05 [2015-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149. 谢汶均. . 经济日报. 2015-12-13 [2015-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3) (中文(繁体)).
  150. 戴雅真. . 中央通信社. 2016-01-16 [202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1) (中文(繁体)).
  151.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15-10-20 [2015-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中文(繁体)).
  152. . 选举数据库. [2024-01-20] (中文(台湾)).
  153. . 客家电视.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8) (中文(繁体)).
  154. . 国家通信传播委员会. [2016-02-05] (中文(繁体)).
  155. 周慧盈. . 中央通信社. 2015-06-18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5) (中文(繁体)).
  156. 许雅筑. . 联合报. 2015-06-17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3) (中文(繁体)).
  157. 林修卉. . 苹果日报. 2015-06-17 [2016-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7) (中文(繁体)).
  158. . 新华网.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1) (中文(简体)).
  159. John Kirby.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6-01-16 [2016-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8) (英语).
  160. . 日本外务省.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4) (日语).
  161. 张茂森; 林翠仪; 苏芳禾; 萧婷方. . 自由时报. 2016-01-19 [2016-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0) (中文(繁体)).
  162. Foreign & Commonwealth Office and The Rt Hon Philip Hammond MP. . gov.uk.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6) (英语).
  163. . German Institute Taipei 德国在台协会.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4) (中文(繁体)).
  164. . 德国外交部. 2016-01-16 [2016-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英语).
  165. . 联合新闻网. 中央通信社.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7) (中文(繁体)).
  166. 陈培煌. . 苹果日报.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7) (中文(繁体)).
  167. . Singapor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4) (英语).
  168. 林行健. . 中央通信社.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8) (中文(繁体)).
  169. 曾依璇. . 中央通信社.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8) (中文(繁体)).
  170. 周永捷. . 中央通信社.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8) (中文(繁体)).
  171. . 中央通信社. 2016-01-16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8) (中文(繁体)).
  172. . 中央通信社. 2016-01-17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8) (中文(繁体)).
  173. .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2016-01-16 [2016-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7) (英语).
  174. .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6-01-17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6) (中文(繁体)).
  175. 毛治国. . 天下杂志. 2016-01-16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中文(繁体)).
  176. 赖于榛. . ETtoday新闻云. 2016-01-18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3) (中文(繁体)).
  177. 颜振凯. . 风传媒. 2016-01-07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0) (中文(繁体)).
  178. 吕雪彗. . 工商时报. 2016-01-18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中文(繁体)).
  179. 陶本和. . ETtoday新闻云. 2016-01-18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3) (中文(繁体)).
  180. . 关键评论网. 2016-01-17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9) (中文(繁体)).
  181. 郑宏斌; 郭琼俐. . 联合报. 2016-01-17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0) (中文(繁体)).
  182. . 凤凰网. 2016-01-17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8) (中文(简体)).
  183. 刘丽荣. . 中央通信社. 2016-01-18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3) (中文(繁体)).
  184. 张嘉文. . 中评社. 2016-01-26 [2016-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繁体)).
  185. 施晓光. . 自由时报. 2016-02-17 [202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1) (中文(繁体)).
  186. . 中央日报. 2016-01-27 [2016-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3) (中文(繁体)).
  187. 张文馨. . 苹果日报. 2016-03-26 [201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6) (中文(繁体)).
  188. 陈信翰. . 中时电子报. 2016-03-15 [2016-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2) (中文(繁体)).
  189. 林河名. . 联合报. 2016-04-08 [2016-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1) (中文(繁体)).
  190. 郑宏斌; 李顺德. . 联合报. 2016-04-13 [2016-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8) (中文(繁体)).
  191. 王艺菘. . 自由时报. 2016-04-15 [2016-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7) (中文(繁体)).
  192. 何孟奎. . 经济日报. 2016-04-20 [2016-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中文(繁体)).
  193. 崔慈悌; 郑任南. . 中时电子报. 2016-04-28 [2016-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6) (中文(繁体)).
  194. 陈昭南. . 风传媒. 2016-05-07 [2016-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2) (中文(繁体)).
  195. 周志豪. . 联合报. 2016-04-18 [2016-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2) (中文(繁体)).
  196. . 自由时报. 2016-03-02 [2016-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中文(繁体)).
  197. 崔慈悌. . 工商时报. 2016-01-19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1) (中文(繁体)).
  198. . 央视. 2016-01-21 [2016-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1) (中文(简体)).
  199. 周毓翔. . 中时新闻网. 2016-01-21 [2016-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2)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维基新闻专题报导: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