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
总统(英语:),日本及朝鲜半岛称为「大统领」[注 1](日语:/ Daitōryō ?;:/ Daetongnyeong ?),是共和制国家的元首称呼之一。
政治系列的一部份 |
行政机构 |
---|
最高领导人 |
|
国家元首 虚比特首 |
政府 |
|
|
政党 |
|
政体设计 |
政府类型 |
列表 |
政治主题 |
名称起源与演变
总统的英语译称「」,在英文中是指领导者或领导人(由拉丁文 pre-“之前”+sedere“坐”而来),在罗马帝国时期为副执政官或行省总督的职位,并非执政官。在法国大革命时政府称为督政府或执政府。
但「President」不一定是政治领袖,而且经常与「Chairman」交替使用,某些机构或团体的负责人(主席、会长、理事长、委员长、议长等),公司的总裁和大学的校长也使用这称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982年宪法》恢复设立国家主席职务后,其官方英文译名由“”改为“”。自此,国际上遵循中国的外交文档,称中国国家主席为“President”,相当于西方国家的“总统”。不过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的2019年报告建议:美国不应该再称呼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为“”,应该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职衔“”(总书记)称呼他。[1][2]2020年8月,美国有国会议员推动一项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在官方文档中,以“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CP”(中共中央总书记),而非“President”来称呼中国最高领导人。[3]不过迄今为止,美国官方文档(例如美国国务院文档)仍将中国最高领导人称为“President”。
汉语旧称
清朝末年曾音译为“伯理玺(xǐ)天德”、「普利玺天德」[4]。
旧称统兵的首领为总统。1853年起,清军临时设江南大营包围太平天国五十万太平军,江南大营的清兵司令张国梁即职称为总统。民国初年及北洋政府时期,皆冠以「大」字以区别或彰显之;如「中华民国大总统」、「临时大总统」、「非常大总统」。
1931年制订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采用委员会制,仅设国民政府主席作为象征元首。
1936年制订的五五宪草中,始称「总统」,不再冠以「大」字,沿用至今。
各国制度
- 在总统制国家,总统兼任政府首脑,直接领导行政机关,不设总理,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最典型的案例为
美国,其他如
墨西哥、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印度尼西亚(1966年以后)、
菲律宾(1978年以后)、
土耳其(2018年以后)以及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不少国家,皆实行总统制。部分国家设总理,但实际上是总统制,如
、
秘鲁。
- 在议会制国家,总统作为国家元首通常只是虚比特首,真正行使行政职权的是总理(部分共和国或称部长会议主席),总统由议会组成的选举团选出,如
德国、
希腊、
匈牙利、
印度、
以色列、
意大利、
拉脱维亚、
巴基斯坦、
。
- 在议会制国家,总统作为国家元首通常只是象征性职位,但由直选产生,因此拥有部分外交权力,如
奥地利、
保加利亚、
捷克、
斯洛伐克、
芬兰、
冰岛。
- 在总统领导的议会制国家,总统兼任政府首脑,直接领导行政及立法机关,不设总理,总统由民选的议会选出,如
白俄罗斯、
南非、
博茨瓦纳、
秘鲁。
- 在半总统制(又称双首长制)国家,总统与总理职权的划分,依其国情的不同,实行「合法性二元化」措施,总理代表行政机关向议会负责,但总统的权力普遍较总理大,总统拥有国防及外交权力,且拥有解散国会的权力。最典型的例子是
法国,其他如
台湾、
波兰、
葡萄牙、
俄罗斯、
乌克兰、
罗马尼亚、
塞尔维亚等也可视为半总统制。
- 在委员制国家,“瑞士联邦主席”(也有翻译成总统)在法律上与总统制类似,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但其实际权力及地位都不比其他委员高,如同议会制下的国家元首。现今实行这一制度的只有
瑞士和
圣马力诺两国。
-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元首一般不称总统,因为一党执政的原因,其地位和权力比不上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总书记、第一书记,除非兼任),部分国家元首甚至是虚比特首。
中国、
越南、
老挝、
古巴称其国家元首为国家主席,
称其国家元首为国务委员会委员长。
东德、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等称国务委员会主席。曾经使用“总统”为国家元首名称的社会主义国家有
古巴(1959-1976)、
苏联(1990-1991)、
捷克斯洛伐克(1948-1989)、
东德(1949-1960)、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74-1989)、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45-1990)和
波兰人民共和国(1947-1952、1989-1990)。
- 在不同国家设置上,总统职位可任职一定年期,可连任或不可连任,或任职一定年期后不能再出任。
终身总统
终身总统,是指在共和制度下经宪法、法律、选举制度或国会决议保障其「终身执政」的总统、或与其相当之职位(国家元首、最高领导人)等。终身总统可被视为事实上的君主,其中一部分终身总统有指定继承人的权利。终身总统的历史可溯源自罗马共和国独裁者凯撒。传统上独裁官只有6个月任期,但凯撒在公元前45年自称为永久独裁官。后来在法国大革命后的混乱时期,拿破仑亦于1802年成为终身执政。1804年经修宪,拿破仑正式成为法兰西皇帝。
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统列表
肖像 | 知名领袖 | 职务名称 | 职务开始 | 职务终结 | 所属国家 | 现今职务名称 | 现今所属国家 |
---|---|---|---|---|---|---|---|
![]() |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 苏联总统 | 1990年3月15日 | 1991年12月25日 | ![]() |
俄罗斯联邦总统 | ![]() |
![]() |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 | 1974年3月28日 | 1989年12月22日 | ![]() |
罗马尼亚总统 | ![]() |
![]() |
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 | 索马里总统 | 1969年10月21日 | 1991年1月27日 | ![]() |
索马里总统 | ![]() |
![]() |
马蒂厄·克雷库 | 贝宁总统 | 1975年11月30日 | 1980年9月29日(1990年3月1日恢复) | ![]() |
贝宁总统 | ![]() |
![]() |
米奇斯瓦夫·拉科夫斯基 | 波兰人民共和国总统 | 1989年7月19日 | 1989年12月31日 | ![]() |
波兰总统 | ![]() |
![]() |
古斯塔夫·胡萨克 |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 1948年6月14日 | 1989年12月29日 | ![]() |
捷克总统 斯洛伐克总统 |
![]() ![]() |
![]() |
威廉·皮克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统 | 1949年10月7日 | 1960年9月12日 | ![]() |
德国联邦总统 | ![]() |
![]() |
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托拉多 | 古巴总统 | 1959年7月18日 | 1976年12月2日 | ![]() |
古巴共和国主席 | ![]() |
![]()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南斯拉夫总统 | 1945年11月29日 | 1980年5月4日 | ![]() |
塞尔维亚总统 等 |
![]() 等 |
脚注
注释
- 惟有在用于称呼中华民国(台湾)总统时,多数日本媒体仍称作「总统」()。
参考数据
- Kate O’Keeffe and Katy Stech Ferek. . 华尔街日报. 2019-11-14 [202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英语).
- Ben Wolfgang. . 华盛顿时报. 2019-11-28 [202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英语).
- . 苹果日报 (香港). 2020-08-21 [202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中文(香港)).
-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美洲各国及欧洲之瑞士与法国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伯理玺天德无权焉。」;严复《<法意>按语》:「虽伯理由于公推,议院有其聚散,而精神之贯彻始终则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