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洲区
芦洲区(台湾话:),旧称「鹭洲」[1],位于台湾新北市北部偏西,台北盆地西北侧,属于台北都会区卫星都市之一,区内人口2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7万人,在全国所有乡镇市区中,人口密度高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永和区[2]。1997年之前为台北县芦洲乡,1997年人口突破15万人而改为县辖市,即芦洲市,2010年12月25日,随台北县升格为新北市,改制为芦洲区。区鸟为白鹭鸶、特色植物为芦苇。
芦洲区 Luzhou District 旧称:和尚洲、河上洲、鹭洲[1] | |
---|---|
市辖区 | |
![]() 芦洲区位于新北市内北部偏西 | |
![]() 芦洲区位置图 | |
坐标:25°05′N 121°28′E | |
国家 | ![]() |
上级区划 | 新北市 |
下级区划 | 38里727邻 |
政府 | |
• 区长 | 陈炳仲(芦洲区区长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7.4351 平方公里(2.8707 平方英里) |
海拔 | 1 公尺(3 英尺) |
人口(2024年2月)(75,359[2]户) | |
• 总计 | 199,893[2]人 |
• 排名 | 台湾的第27位/新北市的第9位 |
• 密度 | 26,885人/平方公里(69,632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邮递区号 | 247 |
户政数据代码 | 65000140 |
毗邻 | 五股区、三重区,台北市士林区 |
网站 | http://www.youtube.com |

历史
芦洲区旧称「河上洲」、「和尚洲」或「鹭洲」[1],第一者得名缘由系因芦洲区早期为由大嵙崁溪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河上洲」;第二者得名缘由是因清乾隆年间,竹堑城隍庙僧梅福,向清廷禀请以关渡妈祖庙之业产获准,于芦洲区水湳一带征收租谷,因此境内百姓称之「和尚厝」,且因和尚与河上两字发音相近,因此又称「和尚洲」;第三者得名缘由为芦洲区早期原为一河洲,凡洲渚有水处芦草丛生,而在芦花盛开时节也因众多白鹭栖息其间,蔚为景观,因而得名「鹭洲」。1947年4月1日与三重分治时,因鹭洲地区当时芦苇丛生,并同时取自「芦荻泛月」之说,故改名为「芦洲」[3]:11。
1895年日本治台后,芦洲属台北县芝兰二堡。1897年,属台北县士林办务署。1898年,属台北办务署。1901年,芦洲属台北厅士林支厅。1920年,废厅制,鹭洲属台北州新庄郡。鹭洲分为和尚洲溪墘、和尚洲中路、和尚洲南港子、和尚洲水湳、和尚洲楼子厝、二重埔、三重埔等7个大字[4]:138。
战后1945年,隶属台北县新庄区鹭洲乡。1947年4月1日,将二重埔、三重埔等地划出为三重镇,并将鹭洲乡改名为「芦洲乡」。1950年,裁撤新庄区署,芦洲乡改由台北县直辖[4]:138。芦洲乡分为楼厝村、保和村、得胜村、仁复村、溪墘村、中路村、正义村、水湳村、水河村、保佑村等10个村[5]。1997年10月6日,芦洲乡改制为县辖市「芦洲市」[4]:138。期间境内村里数历经数次变更[5],至1998年2月起,芦洲市的行政区划辖有38个里[4]:138。2010年12月25日,台北县升格改制为直辖市新北市,芦洲市改为「芦洲区」[6]。
芦洲古名一览

古时候的芦洲,原本是邻近淡水河畔的一片低平沙洲。水泽遍布,河岸两旁芦苇丛生,每当芦花盛开时,花絮纷飞,白茫茫的景观,煞是好看。夜晚月上树梢,芦花泛着淡黄月色,微风吹拂,犹如浪花飞舞,颇有思古之幽情,因此常令骚人墨客徘徊流连,当时亦有「芦荻泛月」之美称,列为淡北八景之一。
- 河上洲:本地过去是由河流冲积而成的沙洲,水患频仍,居民必须时常与河争地,低洼的地势宛若居于河上,所以芦洲最早名为「河上洲」。
- 和尚洲:「和尚洲」一名,初见淡水厅志。清领时期雍正年间,大约十八世纪中叶,当时地主多将土地献予庙宇再行租回,假藉佃农身份以减免应向政府所纳税粮,因此芦洲的土地多由关渡一带僧侣掌管;而僧侣称和尚,所以一般人亦称本地为「和尚厝」。又「河上」与「和尚」音相近,彼此相混合,因此又有「和尚洲」之称。
- 鹭洲:芦洲原为一河洲,凡洲渚有水处,常吸引鹭鸶聚集,成群的鹭鸶翱翔于芦花水泽间,蔚为景观,故亦有「鹭洲」的别称。
- 咸草埔:「咸草埔」一名,初见淡水厅志地图,当时在水湳一带曾栽植大量的蔺草(咸草),可能是芦洲旧地名之一。
大事纪
- 1871年,涌莲寺落成。
- 1897年2月,淡水国语传习所和尚洲分教场设立。
- 1945年,台北州新庄郡鹭洲改称台北县新庄区鹭洲乡。
- 1947年4月1日,与三重分治,更名芦洲乡。
- 1997年10月,改制为县辖市。
- 1998年2月9日,增设成功里、永德里(永乐里(1至5、19至29邻)、永安南路二段356巷86、88、90号画分为成功里;永康里1至4邻、21邻部分(长安街267巷7弄2、4、6、8号)、23至34邻画分为永德里)。
- 2010年8月10日,新北市立图书馆芦洲儿童亲子分馆(原为台北县立图书馆芦洲儿童亲子分馆)激活[7]。
- 2010年11月3日下午2点,捷运芦洲线正式激活。
- 2010年12月25日,因台北县升格为新北市,改制为芦洲区。
- 2012年5月23日,鹭江国小校门迁移,地址从民权路1号改为「民族路7号」,行政划分仍隶属于鹭江里15邻[8]。
- 2014年12月25日,因首任芦洲区长黄丽足退休,第二任区长由原万里区区长赖俊达转任[9]。
- 2015年10月,人口突破20万人[2]。
地理环境
地形
芦洲区位于台北盆地西北部,淡水河下游西岸。东北隔淡水河与台北市士林区社子岛相望,西接五股区,东南与三重区毗邻,地势低平,由东南向西北渐低,略向西北倾斜。芦洲区为大汉溪与新店溪两溪冲积沙洲,土壤肥沃,适于农耕。
芦洲区与三重区右岸的东面与西面分别被淡水河与二重疏洪道包围,形同一个岛,并称为三芦地区。
区内有3大重划区,分别是灰瑶重划区、集贤重划区与南港子重划区[10]。
水灾问题
早年的芦洲因地势低平且缺乏防洪设施,易受到淡水河的潮汐影响,淹水问题相当棘手;每逢大雨台风道路时常积水及膝,严重时甚至以渡轮才能出入。直到二重疏洪道及相关防洪设施完工后,芦洲才脱离淹水的恶梦,新北市政府对于芦洲区昔日因为淹水而废耕的农业区已经规划妥完整的全方位都市计划,该计划推动后,芦洲区将会有一个崭新的水岸城镇面貌[11]。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51 | 11,968 | — |
1956 | 13,185 | +10.2% |
1961 | 15,853 | +20.2% |
1966 | 18,757 | +18.3% |
1971 | 26,396 | +40.7% |
1976 | 34,247 | +29.7% |
1981 | 48,568 | +41.8% |
1986 | 71,042 | +46.3% |
1991 | 112,560 | +58.4% |
1996 | 146,144 | +29.8% |
2001 | 169,316 | +15.9% |
2006 | 189,403 | +11.9% |
2011 | 198,373 | +4.7% |
2016 | 200,702 | +1.2% |
2021 | 201,489 | +0.4% |
来源:
|
根据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3年底芦洲区户数约7.5万户,人口约20万人[12],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正义里与仁复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15,848人与2,172人,其中正义里也是新北市人口第六大里[12]。
政治
历届首长
- 芦洲乡长时期
届次 | 姓名 | 备注 |
---|---|---|
1 | 李干财 | |
2 | 李干财 | |
3 | 李干财 | |
4 | 李军民 | 过世 |
4 | 李庭昌 | 补选 |
5 | 陈万富 | |
6 | 李庭昌 | 过世 |
6 | 陈万富 | 补选 |
7 | 蔡丰荣 | |
8 | 李文彬 | |
9 | 李文彬 | |
10 | 李章夫 | |
11 | 周庆阳 | |
12 | 周庆阳 |
- 芦洲市长时期
届次 | 姓名 | 备注 |
---|---|---|
1 | 周庆阳 | 改制后首任 |
2 | 黄剑辉 | |
3 | 李翁月娥 | |
4 | 李翁月娥 |
- 芦洲区长时期
届次 | 姓名 | 备注 |
---|---|---|
1 | 黄丽足 | |
2 | 赖俊达 | |
3 | 施得仰 | |
4 | 庄茂坤 | |
5 | 陈炳仲 |
区政组织

芦洲区公所是新北市政府在芦洲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运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新北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副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6]。
行政区
现今芦洲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47年4月1日,将原属鹭洲乡的二重埔及三重埔等地划出三重镇,并将鹭洲乡改名「芦洲乡」。1950年,裁撤区署,芦洲乡改直隶于台北县[15]:153。1997年10月6日,芦洲乡改制为「芦洲市」[15]:155。2010年12月25日,台北县改制为直辖市,芦洲市改组为市辖区「芦洲区」,隶属新北市[6]。
芦洲区共辖38里[16],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4]:140-143:
芦洲区行政区划 | |||||||||||
![]() | |||||||||||
次分区 | 里 | ||||||||||
---|---|---|---|---|---|---|---|---|---|---|---|
溪墘区 | 溪墘里 | 树德里 | 仁义里 | 得仁里 | 恒德里 | 仁复里 | 民和里 | 得胜里 | 仁德里 | ||
中路区 | 中路里 | 中华里 | 光华里 | 光明里 | 中原里 | 忠义里 | 长安里 | 九芎里 | 永安里 | 延平里 | |
南港子区 | 正义里 | 南港里 | 永乐里 | 永康里 | 成功里 | 永德里 | |||||
水湳区 | 水湳里 | 水河里 | 保新里 | 保佑里 | 忠孝里 | ||||||
楼子厝区 | 楼厝里 | 复兴里 | 福安里 | 鹭江里 | 保和里 | 玉清里 | 信义里 | 仁爱里 |
警政治安
-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芦洲分局
- 芦洲分局芦洲派出所
- 芦洲分局三民派出所
- 芦洲分局集贤派出所
- 芦洲分局延平派出所
- 芦洲分局交通分队
公家机关
经济
书局
生活
芦洲监理站
芦洲监理站(Luzhou Motor Vehicle Supervision Station)承办所有公路机动车辆驾驶执照、行车执照之申请与换新、与交通罚款缴纳业务,但有关机动车辆驾照之测试仅限于一般机车驾驶执照测验;若为汽车驾驶执照测验及超重型机车驾照之测验,则不在此监理站之业务范围内,预估此监理站服务区域人口数量高达上百万人。
芦洲运动中心
芦洲国民运动中心邻近捷运芦洲线的终点站-芦洲站,该建筑是一栋环保节能绿建筑,中心座落在鹭江国中的东北角校园内[20],位于芦洲区长乐路及光荣路一○一巷交叉口,距离芦洲长荣路及永康街商业区宽阔步行人行街道仅约200公尺距离,基地面积高达四千九百九十四平方公尺,兴建面积约一万一千三百平方公尺;其中地下一楼设停车场,一楼为温水游泳池、SPA水疗池、三温暖蒸气室等,二楼为撞球室、棋艺阅览室、儿童游戏室等,三楼具有羽球场、攀岩区、韵律教室、体适能教室及飞轮教室等,四楼设置桌球室与壁球室,五楼预计规划为综合球场,屋顶则另外设置一座户外射箭场,于2014年8月31日激活,成为新北市第二个多功能国民运动中心。
羽球馆
- 芦洲羽球馆:位于芦洲区信义路34巷[21]。
市场
餐厅
- 海霸王芦洲店
- 芦洲大风车餐厅
- 芦洲晶赞宴会广场(已歇业)
饭店/旅馆业
- F HOTEL
- 成旅晶赞饭店
- 乐颐饭店
- 集贤商旅
- 香奈儿汽车旅馆
- 嘉年华汽车旅馆
公园绿地
活动中心
- 永安儿童公园市民活动中心
- 仁德市民活动中心
- 正义市民活动中心
- 民生市民活动中心
- 仁义市民活动中心
- 集贤市民活动中心
- 重阳市民活动中心
- 得仁市民活动中心
- 溪墘涌莲市民活动中心[27]
艺文展览与表演
- 芦洲神将文化祭
- 新北市立图书馆芦洲集贤分馆艺文中心:位于芦洲重阳大楼7楼(集贤路245号7楼),艺文中心原为芦洲市立艺文中心,2010年12月25日因升格改制更名,并于2012年元月起由公所移拨新北市立图书馆,并入芦洲集贤图书馆。空间规划包含艺文展览空间、多功能视听室、故事屋…等区,主要办理美术展览、讲座、电影欣赏、彩虹故事屋等艺文与阅读推广活动。
- 林建生纪念图书馆
- 芦洲功学社音乐厅
- 芦堤音乐广场
- 捷运芦洲站-邓丽君纪念铜像
名胜古迹
李氏古宅(附设:李友邦纪念馆)
芦洲李宅台湾籍第一位将军抗日名人李友邦曾居住过此地[28],大厝为清朝附贡生人称李老师的李树华所创建,于1903年落成,其基地之所有权人为李灯辉和李树华二人所有。当地人称之为「李祖厝」,位于芝兰二堡中路庄七番地,李氏族人称其为田仔尾,又称「田野美」。原建筑为「编芦苇夹泥墙」式构造,宅前有池塘一座及一条小运河可通淡水河,李宅至今维护良好为台湾传统闽南式家族聚落之典型建筑。
李宅可说是三合院式建筑,各建筑物之间的中庭度甚小且廊道四通八达,亦是长廊光影取景点。很多朋友长这么大可能只听过阿嬷时期的八脚眠床,里面是个暗室,利用午后阳光通过窗户洒进房间,古早的梳妆台,使用慢快门拍摄出古意盎然唯美浪漫房间。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前厅、中厅、后厅、半楼仔、屏门、石磨、灶脚、饭厅、古井,值得细细品味。 位于芦洲国中隔壁。
涌莲寺
涌莲寺座落于芦洲得胜里得胜街、成功路交叉口,为芦洲地区信仰中心,1871年建造,今貌乃十年前改建。寺高四层,整体构筑雄伟,气势滂薄,尤其是出檐构造,作工细腻繁复,色彩光鲜明亮,极尽富丽堂皇;寺顶剪黏也颇具巧思,人物走兽,搔手弄姿,体态不一。该寺创建至今已一百多年,可说是历史悠久,考其源流,则益发思古之叹。
1861年,南海普陀山隐秀寺两比丘大机、咸林携观音佛祖神像乘船至江浙一带化缘,不料途中遇见台风,船便飘到台北渡船头附近(即今台北桥一带),于是二人暂建二茅舍奉祀,因佛祖神威大显,信众日增,原茅舍不敷需要,乃于1871年兴建庙宇,1961年又重建殿堂,至于涌莲寺今日所见规模,则是在1981年扩建而成。
每年农历九月十七、十八、十九日,佛祖出家纪念日的祭典期间,涌莲寺会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并于九月十八日举行全区的遶境,就是所谓的「芦洲大拜拜」,当天全区阵头庙宇齐至,热闹非凡,为芦洲每年最大的地方盛会。
2016年,涌莲寺以一万两黄金打造观世音菩萨像,市价计算约四亿二千五百万元,并开放信众参拜,该座金观音目前是全台最重的黄金打造神像。
保和宫
日治时代明治43年(1910年),在前清贡生李树华(芦洲李宅的建造人)约集族内先贤研商讨论,即将建筑庙宇将供奉保生大帝,并命名「保和宫」,这段建庙的历史与沿革,在庙内的「芦洲保和宫建设记」石牌上有详细的记载。
保生大帝分灵到芦洲建宫,名为「保和宫」,经费由楼仔厝角、水湳角、溪墘角、土地公厝角、三重埔角、八里角、社子的仑仔顶角等七角头共同负担。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诞辰。由境内七角头主持猪公比赛,为芦洲、八里、五股、三重等地区香火鼎盛的庙宇之一。
保佑宫
芦洲保佑宫又称王爷宫、保佑宫主祀之池府王爷神尊、为芦洲陈氏先祖『第五世祖 陈德元』、原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盟盛乡仁德里溪南社中甲厝人氏供奉池府王爷、于康熙元年(公元1660)年间、携眷渡海来台辟垦、为求营生顺遂平安、乃恭请池府王爷圣像随身庇佑、因为池府王爷神威显赫、恩泽四方、信众日增、于康熙庚寅年间(公元1710)捐献给众善信、第一次建草庙为保佑宫、保佑宫既是芦洲最早创建木造寺庙、亦为早期芦洲地区信仰中心。
忠义庙
日治时代1910年代,自保佑宫分灵创建,主祀池府王爷,原本位在五股洲子尾(洲后村),因创建二重疏洪道而迁至现址。
芦洲区紫禁城博物馆
于1997年成立,创馆馆长为王两传先生,博物馆靠近芦洲区得胜街119巷口的公有立体停车塔。
媒体
有线电视
- 全联有线电视
- 天外天有线电视
- 全国有线电视
教育

大学
- 国立空中大学(校本部暨台北学习指导中心)
高级中等学校
- 新北市立三民高级中学:2000年改制为完全中学。
- 新北市私立徐汇高级中学:天主教耶稣会教会学校,1963年在台复校,全国唯一一所私立男校。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 新北市芦洲区芦洲国民小学:1897年创校,邓丽君母校。
- 新北市芦洲区鹭江国民小学:1981年8月创校,为本区第二所国民小学。
- 新北市芦洲区成功国民小学:1988年7月创校。
- 新北市芦洲区仁爱国民小学:1991年4月创校。
- 新北市芦洲区忠义国民小学:1999年创校,位于南港子重划区。
其他教育
- 芦荻社区大学(校本部位于鹭江国小四维楼,设有芦荻社区灶咖、三民高中、鹭江国中等分校区)
- 新北市芦洲区乐龄学习中心 (鹭江国小乐龄中心)
图书馆
- 公立图书馆
- 新北市立图书馆芦洲长安分馆
- 新北市立图书馆芦洲永平分馆
- 新北市立图书馆芦洲永安图书阅览室
- 新北市立图书馆芦洲集贤分馆
- 新北市立图书馆芦洲儿童亲子分馆
- 新北市立图书馆芦洲仁爱智能图书馆
- 私立图书馆
- 林建生纪念图书馆
交通

公车
路线 | 起点站 | 终点站 | 所属公司 | 备注 |
---|---|---|---|---|
815 | 三重 | 故宫博物院 | 中兴巴士 | |
816 | 三重 | 捷运士林站 | ||
928 | 三重 | 八里 | 淡水客运 三重客运 | 经台64线快速道路 2012年5月11日调整路线并由淡水客运 及三重客运联合调度发车 |
927 | 三重 | 八里 | 首都客运 淡水客运 三重客运 | 经台64线快速道路 2012年5月11日调整路线并由首都客运、淡水客运及三重客运联合调度发车 |
橘13 | 三重 | 五股 | 首都客运 | |
264 | 芦洲 | 板桥 | 台北客运 | |
806 | 芦洲 | 板桥 | ||
925 | 芦洲 | 林口 | 经三重交流道 (国道1号) | |
926正线 | 板桥 | 三重 | 经新北大桥 该路线已于2017年11月10日起停驶 | |
926副线 | 板桥 | 三重 | 经新北大桥 | 该路线已于2017年11月10日起停驶 |
橘10 | 泰山 | 捷运三民高中站 | 指南客运 | |
14 | 芦洲 | 台北车站 | 大都会客运 | 2006年4月1日起绕驶芦洲重划区。为芦洲区班次密集的路线之一 |
274 | 芦洲 | 台北车站 | ||
306 | 旧庄 | 芦洲 | ||
508 | 芦洲 | 惇叙工商 | 大都会客运路线不经芦洲区中正路 | |
橘17 | 新北产业园区 | 捷运三民高中站 | ||
橘18 | 芦洲 | 五华街 | ||
221 | 芦洲 | 台北车站 | 三重客运 | |
225 | 芦洲 | 民生社区 | 2012年10月20日起绕驶芦洲重划区 | |
232正线 | 芦洲 | 捷运善导寺站 | 经中兴桥 | |
忠孝干线 | 芦洲 | 松山车站 | 经忠孝桥,2018年4月由232副改为忠孝干线。为芦洲区班次密集的路线之一 | |
232快速公车 | 芦洲 | 松山车站 | 经中山高速公路、建国高架桥 | |
261 | 芦洲 | 市政府 | ||
306 | 芦洲 | 凌云五村 | ||
508 | 泰山公有市场 | 惇叙工商 | 三重客运路线经芦洲区中正路 | |
508区间车 | 芦洲 | 惇叙工商 | 三重客运路线经芦洲区中正路 | |
704 | 八里 | 北门 | ||
704区 | 八里 | 捷运芦洲站 | ||
785 | 观音山 | 北门 | 原公路客运1205 ,2013年1月1日改制新北市区公车并添加路线编号 | |
806 | 芦洲 | 板桥 | ||
811 | 芦洲 | 联合医院中兴院区 | ||
857 | 淡海 | 板桥 | ||
红9 | 芦洲 | 捷运剑潭站 | ||
蓝1 | 芦洲 | 台北车站 | 2012年12月25日起绕驶芦洲重划区 | |
橘19 | 五股 | 三重 | ||
橘20 | 观音山 | 芦洲 | ||
橘25 | 芦洲 | 捷运三重国小站 | 2012年6月1日通车[31] | |
捷运机场线先导公车 | 芦洲总站 |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 | 2014年10月24日通车,2015年4月1日起起点站更改为芦洲总站,于2019年4月8日起停驶 |
跳蛙公车
- 捷运芦洲站-内湖科技园区:由大都会客运经营,预计2019年1月21日开始通车,交通局表示,「捷运芦洲站-内湖科技园区」跳蛙公车路线,平日固定行驶3班次,分别为6:30、7:15及8:00由捷运芦洲站单向发车,不提供站票服务,路线由新北市芦洲行经国道1号至台北市内湖区,途中停靠「捷运芦洲站」、「捷运徐汇中学站」、「捷运三和国中站」、「格致中学(三和路)」、「丽宝大楼」及「公馆山」站,预估行驶时间为35分钟,可大幅缩短芦洲至内湖科技园区搭乘时间,另享有与双北公车及捷运双向转乘优惠,并可使用公共运输定期票搭乘。[32]
- 南港经贸二路-芦洲长安街:将从2019年9月11日开始营运,起点为捷运南港软件园区站。
注:跳蛙公车是一种只停靠大站,不停靠小站的公车,专为通勤族,节省上班时间而设计的公车,通常只会在尖峰时段行驶。
区公所免费社区巴士
新北市升格后,免费社区巴士正式定名为「新北市新巴士(New Taipei City Bus)」,新北市政府交通局除延续免费搭乘的服务外,更以「全心服务、跨区服务」作为全面推展的愿景。芦洲区101年并添加「八里线」假日观光接驳,102年全面比照公车装设车机,纳入新北市公车动态信息系统,使民众可于网站及APP软件查找新巴士动态信息,以提升新巴士服务水准及民众搭乘便利性。
新巴士路线查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北市政府公车动态信息系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公共自行车
道路系统
国道及快速公路
主要道路及桥梁
芦洲区隔着淡水河与台北市士林区社子次分区相望,但全境并无桥梁能够联通,必须仰赖三重区之桥梁;而三重区必须仰赖芦洲区的桥梁连接五股、八里地区。
- 重阳桥:早年芦洲地区无桥梁直通台北市,必须经由市道103号(三重三和路一段)接台北桥。1991年元月重阳大桥通车后,居民可利用市道103甲(集贤路)直接上桥进入台北市士林区。[33]
- 成芦桥:早年因二重疏洪道开发所以台北县政府,现(新北市),逾民国91年开通,而此桥位于市道103号上,跨越二重疏洪道[34],两端连接芦洲区三民路与五股区成仔寮成泰路五股侧连接成泰路处即为市道107号,成为两方的重要梁。
市道103号中山一路:芦洲通往五股、新庄、三重的其中一条道路,为纪念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而命名。[33]原为溪墘路(部分路段),1967年10月因门牌整编改为「中山路」。1978年4月10日,中山路1~20号整编改为中山一路[35][36]。
市道103号三民路:通过芦洲区行政中心,连接成芦桥和中山一路,是台北及三重通往五股成州及八里必经道路。台北捷运芦洲线在此路上设有三民高中站及芦洲站。
市道103甲集贤路:连接中山一路及位于三重五华地区的重阳桥,是芦洲出入台北市的重要道路,也是芦洲最宽敞的道路[33],沿路有学校、商业用地、公园等,许多饭店也在此营业。台北捷运芦洲线在此路与中山一路口设有徐汇中学站。
- 市道108号永安南路二段:连接中山一路至中原路永安大桥为芦洲连接64快速道路、中山高速公路的重要道路。
- 环堤大道:原为永安南路二段356巷,后改名,是往三重、五股的主要道路(门牌号码:单号1(鸭母港抽水站)、365(成芦抽水站),双号2~226)
- 长荣路:南港子重划区主要道路,连接三民路和光华路。[33]此路原为光华路后半段和三民路577巷,因重划区开发而改名。
次要道路
- 中山二路:芦洲通往五股的其中一条道路。
- 中正路:通过旧芦洲聚落中心,曾为邓丽君故居所在(已拆除,介于芦洲天主堂与国泰世华银行大楼之间的建地),国立空中大学即在此路上,与三民路交叉路口则为捷运中和新芦线芦洲站所在[33]。
- 长安街:灰磘、芦洲一期重划区地区的主要道路,地标有成功国小、芦洲忠义庙,并有市场及夜市。(门牌号码:单号1~307、311~361巷1~39号、367~381、387、389,双号2~222、230~282、288~292、328~334)
- 得胜街:通过旧芦洲市区,连接中山二路、成功路,为涌莲寺所在地,设有芦洲庙口形象商圈,上午清晨有早市、黄昏开始有夜市,为一行人拥挤的徒步街道,车辆仅能于下午两、三点左右及午夜之后通行该街道;收藏中国古代文物的紫禁城博物馆也座落于该街道上。
- 九芎街:通往灰磘、南港子地区的其中一条道路,连接长安街、中山二路、永安南路二段。
- 光华路:通往灰磘、南港子地区的其中一条道路,连接中华街、长荣路、中正路。
- 民族路:呈倒C字体走向,是楼厝地区与水湳地区的主要道路。
- 水湳街:水湳地区主要道路,原为民族路375巷、民族路490巷、民权路91巷,1999年变更为水湳街[37],连接民族路、仁爱街101巷。(门牌:单号1~399,双号2、6~172之1)
- 仁爱街:水湳地区的道路,原为仁爱路,1999年因门牌整编降格为仁爱街,仁爱路前半段改为民族路436巷。[37]秀才厝遗址位于此街[38]。
- 长乐路:南港子重划区内道路。连接光荣路、光复路、光明路。
- 鹭江街:此路为民族路40巷及信义路189巷链接后,于1999年10月25日因门牌整编统一变更为鹭江街。[37]
- 保和街:原为三民路157巷,1999年10月25日因门牌整编变更为保和街。[37]
- 正和街:原为中正路59巷,1999年10月25日因门牌整编变更为正和街。[39]
- 民生街:原为和平路17巷、成功路30巷,1999年变更为民生街[37]。
- 光复路:南港子重划区内道路,直通芦洲国中后门,连接中原路、长兴路。
- 中央路:原为中山二路74巷,后因门牌整编变更为中央路。[37]
- 重阳街:路名取自中国传统节日(新北市仅芦洲区设有这条街),原为集贤路221、269巷,1999年变更为重阳街。[37]
- 重阳一街
- 重阳二街:部分路段原为集贤路241巷,2000年1月变更为重阳二街,连接永安北路二段[37]。
- 永安北路一段:通往信义路、三重区永福街
- 永安北路二段:通往集贤路、三重区仁勇街(双号门牌为芦洲区,单号门牌为三重区)
- 国道路二段:原为永安南路一段1巷1弄,2014年12月31日整编为「国道路二段」。
- 复兴路:餐饮店与商家聚集,也是芦洲外食族的中心。
- 三民路生活圈:包括中正路、民权路、民族路、复兴路、得胜街等路段。
观光
- 商场
- 庙口形象商圈(芦洲夜市):以涌莲寺为中心,东西分别向得胜街、成功路延伸
- 徐汇商圈
- 永乐商圈
- 集贤商圈
- 复兴路商圈
- 信义路商圈
- 中原商圈
- 中正路商圈(靠近涌莲寺)
- 中山市场
- 永平市场
- 永安市场
- 黄昏市场(光华路)
- 佳玛百货芦洲店:位于芦洲区光明里
- 广场
- 徐汇广场
- 新北微风运河广场:位于芦洲二重疏洪道
协会
特产
台湾北部可与南部台南担仔面齐名的面食就在新北市芦洲区,「北切仔面、南担仔面」乃是台湾传统两大有名面食。
关于芦洲的更多信息
秀英花复育计划
三重社区大学复育秀英花,推动在二重疏洪道全面复育,三重社大校务委员张明祥表示,秀英花原名「素馨花」,与茉莉、黄枝、树兰、桂花,都属于制作花茶原料。秀英花在日治时代在芦洲与三重地区大量种植,因为经济作物散发淡雅香气,品质优良,是提炼香水,与冬茶、春茶制花茶的原料,外销全世界。刘世伟向经济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争取,希望大范围复育,获得支持,目前已于2017年3月23日踏勘,盼望未来建设出万顷花田美景。三重社区大学近年复育秀英花,校长刘世伟、与新北市立图书馆芦洲永平分馆主任谢雪君、紫禁城博物馆馆长王两传等人,发起「三芦香花文史工作团」,串连在地与中央资源,获得立委高志鹏等人协助,计划向经济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争取,在二重疏洪道复育,盼造出万顷白色秀英花海,成为机场捷运周边的著名地景。(规划中)[41][42]
芦洲鸭母港沟整治工程
新北市芦洲鸭母港沟多年前因为随着地方发展,水质受到污染,不仅河水脏臭,民众捂鼻尽速通过,还被讽为新北「四大黑龙江之一」,近年在水利局大力整治下,改善鸭母港沟的流速,并且在上游设置水质净化设施,让鸭母港沟重现早年的清澈,连白鹭鸶、翠鸟、喜鹊、乌龟、小白鹭等生物也穿梭河道中觅食,成为在地民众亲子共同欣赏河景的好去处。[43]
注释
参考数据
- 引用来源
- . 新北市芦洲区公所.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中文(台湾)).
- . 内政部户政司.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中文(台湾)).
- 芦洲乡志编辑委员会. . . 台北县: 台北县芦洲乡公所. 1993 (中文(台湾)).
- 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应用史学研究所. (PDF). . 台北县: 台北县芦洲市公所. 2009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7) (中文(台湾)).
- 施添福 2008,第445页.
- . 新北市芦洲区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中文(台湾)).
- .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 .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30).
- .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1).
- 杨伟光.芦洲灰瑶重划区 中古市场交易热 公寓每坪12万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2004-07-17
- 详见芦洲都市计划南北侧农业区新未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中文(台湾)).
- 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应用史学研究所. (PDF). . 台北县: 台北县芦洲市公所. 2009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7) (中文(台湾)).
- . 内政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04-29].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台湾)).
- 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应用史学研究所. (PDF). . 台北县: 台北县芦洲市公所. 2009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2-23) (中文(台湾)).
- . 新北市芦洲区公所.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中文(台湾)).
- 祁容玉. . 联合报. 2018年10月23日 [2018年12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6日).
- 王晓晴. . 亲子天下. 2013-05 [201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 苏岱仑. . Cheers快乐工作人杂志30期 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201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 . [201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 叶冠妤. . 自由时报. 2017年3月11日 [2017年3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23日).
- 记者赖筱桐. . 自由时报. [2022-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 记者赖筱桐. . 自由时报. [2023-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 . [2013-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30).
- . [2013-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30).
- .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7).
- 许雅文、刘汉麟.李友邦将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公民新闻.2009-07-06
- .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30).
- 黄村杉. . 台湾好新闻 / Yahoo奇摩新闻. 2019年1月1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19日).
- 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应用史学研究所. (PDF). . 台北县: 台北县芦洲市公所. 2009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7) (中文(台湾)).
- 历史门牌查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北市民政地理信息系统)
- 中山一路的门牌历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36号),新北市民政地理信息系统
- 村街路门牌查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999年10月25日芦洲部分巷道变更为路
- 陈仪珊、吴仁捷、何玉华.改建惹祸?芦洲百年秀才厝遭纵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时报.2008-02-23
- 《芦洲正和街 何时设路牌》,联合报,2001年6月23日第18版(台北县重新区新闻)
- 卢明正.1919食物银行首间实体店面 服事新贫近贫家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全球华人新闻网.2015-12-11
- 黄旭升. . 中央社新闻. 2017年3月22日 [2017年3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25日).
- 黄旭升. . 中央社新闻. 2017年3月29日 [2017年3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29日).
- 记者翁聿煌. . 自由时报. [202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6).
- 书籍
- 芦洲乡志编辑委员会. . 台北县: 台北县芦洲乡公所. 1993 (中文(台湾)).
- 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应用史学研究所. . 台北县: 台北县芦洲市公所. 2009. ISBN 978-986-01-8889-9 (中文(台湾)).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13. ISBN 978-986-03-7769-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