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渡宫
关渡宫,位于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北投区关渡,俗称关渡妈祖宫、关渡天后宫。 为主祀天上圣母妈祖之台湾民间信仰庙宇,兼容佛教与道教,为北台湾历史最悠久、香火最鼎盛的妈祖庙,早期有「南有北港妈、北有关渡妈」一说,尊崇北港朝天宫与关渡宫天上圣母。关渡宫与北港朝天宫、鹿港天后宫合称「台湾三大妈祖庙」。
台北市关渡宫 | |
---|---|
![]() 关渡宫 | |
基本 | |
位置 | ![]() 台北市北投区知行路360号 |
主神 | 天上圣母妈祖 |
例祭 | 农历三月廿三 |
创建时间 | 开基妈祖金身来台时间:1661年 正式建庙: ![]() |
地图 | |
北台湾各地都有迎请关渡妈祖做客的习俗与传统。甚至扩展到中台湾与南台湾,民间相传,关渡宫以开基大妈与开基软身二妈最为灵验,也为各地信徒主要迎请巡庄绕境的神像。
沿革
庙方表示该庙是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佛教禅门临济宗石兴禅师,从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湄洲天后宫分灵妈祖金身来台(今开基大妈),以茅草建屋,奉祀于干豆(关渡)山区[1],是为「干豆门天妃庙」、「干豆门天后宫」等,但是黄富三〈北台首座妈祖庙关渡宫之起源与角色〉一文认为此一说法欠缺历史文献支持[2]。
目前就史料《诸罗县志》来说,「干豆门天妃庙」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大鸡笼社通事赖科鸠众所建于山上;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时重修,易茅以瓦,建材自厦门运来,诸罗县知县周钟瑄命名曰「灵山庙」[2][3]。该庙原建于山顶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迁到山麓;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因庙宇方位不正,再次重修;道光三年(1823年)因风雨侵袭毁损,再次重修[3]。
台湾日治时期,明治卅年(1897年),关渡富商林大春因讲究风水学,收购庙地,改建为自己之住宅。后林大春捐了两百八十银元,并鸠资迁移「灵山天妃庙」到风水上称作「万水归堂穴」的现址,坐西朝东,易名为「关渡祖宫」。
大正十一年(1922年)再次重修,更名为「关渡宫」。
奉祀神佛

关渡宫一楼正殿奉祀天上圣母、观世音菩萨、文昌帝君。左侧有「延平郡王三将军庙」,奉祀延平郡王与其属神三位将军(三将军众说纷纭,一说是刘国轩、何斌、石将军;但也有说陈永华、甘辉、万礼、黄道周、郑经、郑克臧之中的任意三人),林衡道则认为三将军是黄府助顺三位将军。其原庙在1961年风灾摧毁,檀越迁庙于此,意同于关渡宫的侧殿。
右侧奉祀建庙人物。旁殿奉祀药师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二楼的「广渡寺」奉祀西方三圣、地藏菩萨与故董事长及其祖先牌位。
注脚
- . [2013-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0).
- 黄富三. . 2004.
- 简有庆. . 博扬. 2012年3月: 35-42. ISBN 978-986-6543-56-2.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台北市民政局编,《台北市寺庙概览》,1994年,台北市,台北市民政局
- 黄富三,〈北台首座妈祖庙关渡宫之起源与角色〉2004,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