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
李小龙(英语:,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2]),本名李振藩(也有作镇藩、震藩),已故著名华裔动作片演员、武术家、监制及武术指导。他是截拳道的创始者,混合武术概念的先驱之一。李小龙是香港粤剧丑生李海泉之子,他有两个姐姐(李秋源、李秋凤)、一个哥哥(李忠琛)和一个弟弟(李振辉)。
李小龙 | |||||||||||||||
---|---|---|---|---|---|---|---|---|---|---|---|---|---|---|---|
![]() 1971年拍摄《唐山大兄》时的李小龙 | |||||||||||||||
男艺人 | |||||||||||||||
本名 | 李振藩、李镇藩 | ||||||||||||||
罗马拼音 | Lee Jun-Fan Lee Siu-Long | ||||||||||||||
英文名 | Bruce Lee Lee Siu-Long Lee Jun-Fan | ||||||||||||||
昵称 | 细凤(乳名) | ||||||||||||||
别名 |
| ||||||||||||||
国籍 | ![]() ![]() | ||||||||||||||
民族 | 汉族 | ||||||||||||||
籍贯 | 广东省佛山市 | ||||||||||||||
出生 | [2][3]![]() | 1940年11月27日||||||||||||||
逝世 | 1973年7月20日![]() | (32岁)||||||||||||||
墓地 | ![]() | ||||||||||||||
职业 | |||||||||||||||
语言 | 粤语、英语、少许国语 | ||||||||||||||
教育程度 | 大学 | ||||||||||||||
母校 | 华盛顿大学 | ||||||||||||||
宗教信仰 | 无 | ||||||||||||||
配偶 | 莲达·李·卡德威尔 (1964年结婚—1973年结束) | ||||||||||||||
儿女 | |||||||||||||||
父母 | 李海泉 何爱瑜 | ||||||||||||||
亲属 | (兄)李忠琛 (弟)李振辉 | ||||||||||||||
出道地点 | ![]() | ||||||||||||||
出道日期 | 1941年 | ||||||||||||||
出道作品 | 《金门女》 | ||||||||||||||
代表作品 | |||||||||||||||
活跃年代 | 1941年-1973年 | ||||||||||||||
签名 | ![]() | ||||||||||||||
网站 | Bruce Lee Foundation 李小龙官方网站 | ||||||||||||||
相关团体 | 振藩国术馆 | ||||||||||||||
|
李小龙 | |||||||||||
简化字 | |||||||||||
---|---|---|---|---|---|---|---|---|---|---|---|
| |||||||||||
Lee Jun-fan | |||||||||||
汉语 | |||||||||||
|
李小龙本名李振藩(英语:),李振藩的汉字拼音“Jun-fan”最初写成“震藩”;然而,“震”与他祖父的一部分名字“李震彪”相同,因避讳而改为谐音“振”。生于美国三藩市东华医院,年少时期在香港九龙生活读书,拜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其后以咏春为本,化而创立自己的截拳道。自少因父参与演出20多部香港电影。1961年至1964年,他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主修戏剧[7]及哲学[8]。在美国,他开武馆授徒边磨炼武术,又客串演出多部美国电视剧。他尝试改变亚洲人在美国视频中的形象,但最终连其译为功夫的电视剧也由外国演员主演。1970年,李小龙获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老板邹文怀邀请,在失意好莱坞之下,回到香港主演以功夫为题的动作电影《唐山大兄》而大获好评,李小龙迅速展开其知名度。此后他主演了《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及《死亡游戏》,此4部半动作电影震撼了整个影坛,而且在国际上迅速声名鹊起。
32岁的李小龙于1973年7月20日参与演出《死亡游戏》期间,猝死于丁佩在香港九龙九龙塘的家中,事件引起极大震撼。最新研究指出,李小龙的死因是喝了太多水,肾脏无法排出多余水分,因此引发低血钠症而逝世[9]。然而,李小龙去世后其声威依然不减,他的银幕形象对全球华人以至世界各地均有影响力,他的名字是武打电影甚至是中国武术的象征[10],电影不少带有汉族文化色彩。李小龙亦带领香港电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香港电影累积丰厚的资本、技术和观众,并为香港电影在1980年代开始风靡全球、成为东方荷里活奠定基础。
生平
家庭背景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为香港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母亲何爱瑜为香港富商何东爵士同母异父之弟何甘棠之养女。李小龙有两姊李秋源、李秋凤、兄李忠琛(林燕妮、张玛莉之前夫)及弟李振辉。妻子莲达与其诞下儿子李国豪和女儿李香凝。[11]
童年

1939年,李海泉偕妻子及三个儿女从香港远赴三藩市唐人街演出粤剧。
1940年,李小龙生于旧金山唐人街的东华医院,该年为庚辰年,中国人称为龙年,且小龙生于辰(龙)时,后呼应其乳名“细凤”,而艺名「李小龙」为《细路祥》作者袁步云取名,在1950年公映的《细路祥》首次使用[12](然而《细路祥》一片的片头字幕与当年在报章上所载之名字却是“李龙”),而李小龙的英文名“Bruce”的起名者则据说是东华医院的医师格洛弗。[13]
1941年,李小龙跟随父母返回香港,开始时与兄长入读嘉诺撒圣玛利书院。1949年因应天主教香港教区要求,所有男生都需转往德信学校继续学业,及后再转读喇沙书院。尽管少年李小龙家境比较富裕,但由于中国发生「第二次国共内战」,大量中国人逃入当时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令香港变得挤迫。[14]李小龙读至中四因打架及旷课被赶出校,转到圣芳济书院继续学业。李小龙自幼身体孱弱,其父为了儿子体魄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以锻炼身体。
1956年16岁时,李小龙重返校园,他在一次帮派冲突中受挫,于是到油麻地利达街拜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在一次访问中说出13岁时跟随叶问学习)。虽然咏春练习并不固定[15],但李小龙曾因咏春练习单调而放弃,后因与街头流氓打架时使出一招咏春的日字冲拳击倒对方而重新回到咏春门下。在叶问门下学武期间,李小龙曾遇到重重阻力,但李小龙坚持不懈,继续学习。[16][17]授业师兄(相当于教练)为有“讲手王”之称的黄淳梁。半年后,叶问搬迁到李郑屋邨,李小龙比较少到这里。在拳术方面,多与同样曾习西洋拳的黄淳梁练习。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功力拳、蔡李佛、太极拳、谭腿、少林拳、戳脚、节拳等拳种。叶问试图让青少年们参加有组织的拳击,以此阻止他们参与街头帮派的冲突。作为叶问为数不多的亲授学生[18],李小龙1957年夺得香港校际拳击比赛少年组冠军。[19]
童星时期

1941年,李小龙仅3个月大就在粤语片《金门女》中亮相[20][21]。1948年,李小龙以「李鑫」的艺名,客串参演了俞亮导演的《富贵浮云》,而该片广告亦标明「新李海泉」客串演出[20][21]。翌年,他先后以「小李海泉」及「新李海泉」客串参演《梦里西施》(1949年)及《樊梨花》(1949年),到了第四部客串的电影《花开蝶满枝》(1950年),他以「李敏」为艺名参与演出,当年的电影广告更特别标明「神童小李海泉客串」,可见当年李小龙的童星演出已相当出色[20][21][12]。
李小龙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的电影是1950年公映的《细路祥》,片中饰演一个从好变坏,又从坏变好的孤儿,获得一致好评[20][21],并奠定了他的童星地位,当时广告上称他为「李龙」。随后李小龙还参演了《凌霄孤雁》(1950年)[21]。翌年,李小龙参演的《人之初》再次获得好评,他在剧中饰演一名误入歧途的不良少年[20][21],影评人向宸曾在《文汇报》撰文,指李小龙「配称粤语片『天才童星』,粤片工作者应该好好重视他。」[12]
在1953年至1955年期间,李小龙先后参演中联影业公司的七部电影,分别是《苦海明灯》(1953年)、《慈母泪》(1953年)、《父之过》(1953年)、《千万人家》(1953年)、《危楼春晓》(1953年)、《无风》(1954年)、《爱 (上下集)》(1955年)及《孤星血泪》(1955年),大部分角色均为「乖仔」。随后先后参演《守得云开见月明》(1955年)、《孤儿行》(又名《苦命女》,1955年)、《儿女债》(1955年)、《诈癫纳福》(1955年)、《早知当初我唔嫁》(1956年)等粤语片[20][21][22]。1957年公演的《雷雨》是李小龙参演唯一的「文艺片」,片中他饰演善良的二少爷,更是他在电影上首次有恋爱的戏份[20][21][23]。同年公映的《甜姐儿》,客串演出的他只与女主角文兰跳了一场恰恰舞,却受到观众的注目。
1960年上映的《人海孤鸿》是李小龙赴美求学前的最后一部粤语片[20][21],片中饰演一个战争孤儿「阿三」,与饰演孤儿院院长的吴楚帆(他亦是本片监制及编剧)有不少对手戏,演出极为出色,影评人石琪甚至称此片「无疑是李小龙的代表作……主要是形象鲜明、迫真」[23]。

此外,李小龙酷爱跳恰恰舞,少年时期曾获全港恰恰舞邀请赛冠军,在港期间曾以教授著名拳师邵汉生恰恰舞,来换取对方教他中国拳法,不过他并没有学。1960年代,李小龙在美国也曾教过一些当地人跳恰恰舞,据闻他的恰恰舞老师是一位名叫Terry的菲律宾人。而李小龙在《甜姐儿》与《早知当初我唔嫁》,都有跳恰恰舞的镜头,后者更是教导粤剧名伶任剑辉跳舞[23]。
留美时期
李小龙在一次街头斗殴中打伤了三合会老大的儿子,遭到黑帮声明追杀,有感于当时香港环境复杂,李海泉经过此事后下定决心送李小龙回到出生地--美国留学,以期修正他好斗的性格,经过熟人安排后,于1959年4月29日晚,家人决定坐船将他送往美国。李小龙于1961年考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主修戏剧,并副修了哲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25][26][27]。就读的同时,他也结识了未来的妻子琳达。1962年4月,李小龙大二期间租用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在振藩国术馆中,他主要教授他在当地的朋友。他的第一位学生是曾练习柔道的格鲁夫,第一位教学助手是木村武之。两人后来也向他人传授李氏功夫。[28]他边教边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法造诣更为精深。

1964年,他应艾德·帕克之邀出席美国加州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赛,表演了双指伏地挺身(俯卧撑),即使用同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双脚分开大约一肩宽。李小龙还表演了寸拳,细节如下:李小龙站直,右脚靠前,右膝微微弯曲,面前站立一人。李小龙右臂部分扩展,右拳距离对方胸部约一英寸。在没有收回右臂的情况下,李用力打出一拳,同时保持姿势基本不动,将对方击退,摔倒在后面的椅子上,这张椅子放在对方身后以防止摔伤,但强大动能让对方摔倒在地。对方为来自加州斯托克顿市的志愿者鲍勃·贝克。贝克回忆道:“我告诉李小龙不要再做这种示范。在他击打我后,我的胸部疼痛得难以忍受,不得不在家休假。”
正是通过1964年的空手道大赛,李小龙结识了跆拳道大师李俊九。两人成为朋友,作为武术家,双方都从这段友谊中获益。李俊九详细教授李小龙侧踢,李小龙则授予李俊九“无预兆”出拳。
1964年8月,李小龙在加州奥克兰的4175 Broadway街成立「振藩国术馆」,向非华裔教授武术。[29][30]
1964年,李小龙在加州奥克兰唐人街与黄泽民进行了一场极富争议的对决。黄泽民是形意拳、北少林拳以及太极拳的一把好手。据李小龙称,一些华人向他下达了最后通牒,命他停止向非华裔教授武术。李小龙不为所动,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次对决。比武前双方约定:如果李小龙输了,他就要关闭自己的武馆;如果他胜出,他将得以继续教授白人以及其他任何人。[31]黄泽民对此说表示否定。他表示自己是接受了李小龙在一次剧院表演之后向自己提出的挑战,而他对白人以及其他的非亚裔并没有区别对待之意。[32]
李小龙就此次对决称:“挑战书上有唐人街上所有师傅的名字,但我并不害怕。”[33]
比武的见证人包括琳达,詹姆斯·李(李小龙的同事,仅与李小龙同姓,无血缘关系)和太极拳教练威廉·陈。黄泽民和威廉表示对决持续了20到25分钟[34];而李小龙,詹姆斯以及琳达却认定比赛在三分钟内就以李小龙的决定性胜利结束了。琳达称:“这场毫无保留的比赛在开始后总共进行了3分钟。李小龙将他打倒在地,问他:‘想放弃吗?’那人答道:‘我认输。’”[31]
黄泽民在《太平洋周报》这份旧金山的中文报纸上发表了他对比武的回忆,同时对李小龙发出了第二次挑战。[34]李小龙没有答复。此事就这么平息了。李小龙依然向白人教授武术。


他被电视剧《蝙蝠侠》制作人多兹尔赏识,邀请试镜。1966年4月30日,李小龙与美国广播公司签订了30集电视剧《青蜂侠》的演出合约,担演配角「加藤」,但只能播出一季共26集。其后以「加藤」角色演出2集《蝙蝠侠》,又在电视剧《无敌铁探长》(1967年)和《新娘驾到》(1969年)中客串,也在电影《丑闻喋血》(1969年)中担演一个小角色[20]。
1967年7月9日,李小龙正式在洛杉矶中国城的振藩国术馆,确立其武道哲学截拳道之名称,是李小龙最后亲自开馆授徒的武馆,武馆位置在628 W College St, Los Angeles,截拳道英文拼音是李小龙请教UCLA语言学教授后确定的。在早期李小龙在洛杉矶教的主要是咏春功夫,后来开始融入一些全新的内容,比如腿法以及将格斗哲理运用于技击之中的方式,此时他的技击术开始变化,但这种变化并非简单地增加或混合某些不同的技术、方法和结果,而是使技术变得更富效率且更符合哲理。在当时拦截是李振藩技击术的基石,主动的以攻为守的拦截可运用多种方法去实现。它不是阻挡的意思,但它可作为一种积极的防御方法来化解迎面而来的打击。拦截意味着在对手进攻之当时或进攻之前阻止他,大多数技击术是建基於单纯的进攻和被动的防守之上,而在当时拦截已成为截拳道的首要技击原则之一。
李小龙还出席了1967年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赛,并进行了各种表演,包括对USKA世界空手道冠军摩尔表演了“无敌拳”。李小龙告诉摩尔,他会对着摩尔的脸打出一记直拳,而摩尔要做的就是试图阻挡这记直拳。李小龙后退几步,询问摩尔是否做好准备。当摩尔点头确定时,李小龙滑步向前进入攻击范围,并对着摩尔的脸打出一记直拳,在打中前停止。在八次尝试中,摩尔一次也没能拦下李小龙的拳。[35]
直到1968年,李小龙再次参与电影工作,先后在马丁主演的特务片《风流特务勇破迷魂阵》,及奎恩主演的电影《春雨漫步》担任动作指导。1969年公映的电影《丑闻喋血》是李小龙在成年时期首部参演的作品,剧中他饰演反派角色「黄宏度」,其后他于电影《血洒长街》(又名《盲人追凶》1970年)担演一个小角色。1970年,李小龙曾创作以民初时代为背景的中国武侠片电影剧本《无音箫》,并成功觅得美国影星柯本合作,但因李小龙回港拍摄《唐山大兄》而搁置[36]。
后来李小龙被江湖中人王俊开枪袭击,身中两弹,因为0.22口径手枪子弹杀伤力不大,李小龙当时穿皮夹克,没受伤害。但是李小龙经此事后决定离开美国,远走香港。[37]
回港发展


1970年代,邵氏兄弟曾通过李小龙好友小麒麟接洽邀他回港拍片,但当时李小龙提出视频制作成本不能低于60万港元、要担任视频的武术指导、有权修改剧本,以及由他邀请的外国演员要以美金支薪等要求,令邵氏高层无法接受,最终合作未能成事。其后,邵氏行政总裁邹文怀离职出走,另组嘉禾,并派导演罗维的太太刘亮华到美国邀请李小龙回港发展[12]。
- 《唐山大兄》(1971年)
《唐山大兄》是李小龙旅美回港后所拍的第一部视频。他饰演的唐山青年郑潮安,在泰国曼谷冰厂工作,与实际为贩毒分子的冰厂大老板进行殊死的斗争,片中李小龙迅猛的三脚回旋连环踢、凌空飞脚以及高亢的啸叫等武打噱头皆极具个性,令观众如痴如醉,功夫热潮因而掀起。该片创下了香港开端口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300万港元。
当时粤语片正陷于低潮,几乎停止生产。他替罗维拍《唐山大兄》及《精武门》,原版都是国语对白,后来嘉禾重新发行才配上粤语。在此形势下,李小龙凭借着一身好武艺与个人银幕魅力,不仅在七十年代初期掀起一股电影热潮,将观众拉回戏院中,让衰退的香港电影工业重新找到一线生机,使嘉禾公司奠定基础;亦使「功夫片」复苏,赋予新的面貌与活力。他的电影也身价百倍,轰动了全球,让人们对香港电影刮目相看。
- 《精武门》(1972年)
李小龙在片中饰演霍元甲弟子陈真,他在追查中得知师父是被日本人毒死的,他大闹日本武馆,砸烂污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和“狗与华人不得入内”的牌匾。
片中李小龙不使用蹦床等辅助工具及替身,且首次将双节棍搬上银幕,并道出一句经典对白:「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自此成为了一大经典。该片票房收入超过400万,位列当年卖座港产片的亚军,并且荣获了第10届金马奖最佳技艺特别奖。
- 《猛龙过江》(1972年)
李小龙与嘉禾公司合组协和公司,《猛龙过江》是他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视频。李小龙在片中饰演一个来自香港乡村的功夫高手唐龙,远赴意大利帮助一家中餐馆的女老板(苗可秀饰)铲除当地恶霸。主要的打斗部分被安排到罗马斗兽场,《猛龙过江》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远赴欧洲取景的视频。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创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记录,并荣获第11届金马奖的优等剧情片奖。
- 《龙争虎斗》(1973年)
李小龙与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合作拍摄,亦是李小龙在好莱坞电影中第一次担任主角,也是他的遗作,从而使李小龙一跃成为世界级国际影星。片中李小龙扮演一个少林寺武功高手,只身闯入荒岛去收服一名少林叛徒,李小龙将角色冷漠严峻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深入孤岛地下室,与赶来的打手对打,该片打斗场面及使用武器较多,是系列中最卖座的一部。片中,李小龙展示出少林齐眉棍、菲律宾短棍、双节棍等绝技。
1973年5月10日,李小龙在拍摄本片时曾於戏场内昏迷。[39]
- 《死亡游戏》(1973年)
讲述一位强者为了夺得传说中的稀世珍宝而勇闯七层宝塔,经过一轮恶斗后到达塔顶,却只换来一句古老的谒语:「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岂料一语成谶,该片成了李小龙的未竟遗作。
逝世

1973年5月10日下午5时,李小龙于片场为电影龙争虎斗配音时突然呕吐及抽筋[41],陷入半昏迷,呼吸困难,情况一度危殆,被送入浸会医院抢救[41]。2小时后逐渐苏醒,经医生诊断证实为发高热及低血压,事后李小龙对医生说:「当我在片场突然晕倒后,就甚么都不知道了。[4]」之后转到九龙法国医院,留院一星期后出院[41],经医生检查一切如常,只是并未照X光检验脑部,李又再全情投入电影工作。
1973年7月20日下午3时,嘉禾电影负责人邹文怀到达李小龙位于九龙西九龙塘金巴伦道41号的家中洽谈拍摄中电影死亡游戏的事宜[4]。至17时,李小龙与邹文怀转到位于九龙塘笔架山道67号碧华阁2楼A3室的台湾女星丁珮家中[4][5],商谈合作拍摄《死亡游戏》。19时30至45分左右[4],邹文怀原本该与李小龙及丁珮共同到日式「金田中餐厅」与澳洲影星拉辛比晚膳,然而因李感到头痛,需要休息一会,故此邹先行赴约。在邹离开前不久,丁珮将一粒自己平时惯用的止痛药给李小龙服用[4],李随即进入丁珮房间床上躺卧睡眠,并关上房门,丁珮在客厅与邹交谈一会。随后邹独自离开应约,丁则在厅中看电视[4]。约20时30分,丁首次进入房内查看,发现李正在熟睡,接着致电餐厅知会邹文怀,邹回应给李多休息一会[4]。约21时,丁第二次入房,这时李仍处熟睡状态,且无法叫醒,遂第二次拨电告知邹[4],此时邹已接近完成晚饭,并谓会回来查看。21时30至45分[4],邹回到丁珮家中,发现李毫无反应,心感不妙,遂致电丁的私人医生协助。22时10分[4],住在附近的私人医生赶到,为李小龙立即检查,发现他没有脉搏、心脏停止跳动,毫无生命征兆,遂于22时30分电召救护车,救护员到场为李小龙施行人工呼吸并用手急救两分钟[42],后转用氧气机协助其呼吸,并继续为他进行心肺复苏法等急救,但没有效果后立即将李送往医院。23时送抵伊利沙伯医院后虽经证实瞳孔放大,对光线毫无反应,心跳、呼吸完全停止,惟仍被抢救一段时间,包括在左胸注射强心针并作心肺复苏法,并为他进行电击治疗、心脏除颤器电击治疗[42],但情况依然无改善,直至23时38分终由米高医生宣布死亡及签发死亡证[42],正式向外界声明其死亡,享年32岁,李小龙兄长李忠琛及嘉禾电影负责人邹文怀赶到医院了解情况[43]。7月21日0时过后,警员抵达丁珮家中调查[4],并取走李小龙饮过的杯及服过的药作进一步化验。
7月24日10时遗体由医院运往殡仪馆[43],18时李小龙于大角咀九龙殡仪馆通宵设灵[43],翌日早上10时大殓、12时出殡[43],灵堂主横匾为「艺海星沉」[43]、左右两旁的副横匾则写有「哲人其萎」及「典型尚在」[43],曾经到场致祭的包括苗可秀、李香琴、谭炳文、新马师曾、沈殿霞及罗维等[43],附近街道挤满近3万名市民[44],有人甚至冒险爬上大厦外墙悬臂式招牌[43],希望送别一代武术巨星并作最后致敬,人群中有12人晕倒[45],在家属同意后,遗容经电视台转播[43]并由报章刊载。遗体于7月26日随飞机空运到美国西雅图湖景公墓土葬[44],当1993年3月31日其儿子李国豪于拍摄电影时意外身亡后,亦一同葬于李小龙墓旁。1973年9月3日,李小龙的死因聆讯在荃湾裁判法院开审,经过7天的审理并传召大量证人后,9月24日3名男性陪审员一致裁定李小龙「死于非命」[4],死亡原因为对止痛药物产生高度敏感速致脑水肿,而该种药物对一般人而言不会产生高度敏感。虽然李生前有服食大麻习惯,验尸解剖时亦发现胃部有少量大麻[4],但法庭认为大麻并不会致命。
虽然死因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但当化验报告出来以后,其死因为『对头痛药物过敏』,发现他的脑部肿胀和带有瘀血和动脉瘤。好友罗礼士在1975年确认李小龙的真正死因是从1968年起,他因为举重意外而脊椎脱位,需要长期服用肌肉松弛剂,但是再加上家中助手给他服用的头痛药物产生化学作用。[46]
截拳道


李小龙意在破除一些武术旧习,走出一条新路。他认为“截拳功夫”这一名称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于是改名“截拳道”。他对于这个名字依然不满意,因为这一名称依然具有一些限制。[47]
弟子
截拳道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有格鲁夫、伊诺山度、严镜海、木村武之、李凯、巴斯蒂罗、黄锦铭、艾伦·乔(Allen Joe)、莲达(其妻)、卡里姆·阿布都-贾霸等等。
香港足迹
李小龙襁褓时家族从美返港,居于九龙西油麻地茂林街5号。后来香港沦陷,1941年一家搬迁到弥敦道的218号2楼,该处昔日是一幢西式唐楼,当年他们李家五姊弟就在那里居住,后来该地点重建成恒丰酒店[48],对面的弥敦道223号新乐酒店则是李小龙家族每周日家庭聚餐的地方。李小龙早期入学的柯士甸道103号德信小学,校舍保存至今。后来他转校至喇沙书院,当时喇沙原址被英军用作军营,故他就读时校舍迁至何文田巴富街。另一所是于1956年入读的大角嘴区圣芳济书院,1973年曾应邀返该校作校运会颁奖嘉宾。
李小龙主演电影《龙争虎斗》取景地点屯门区青山禅院,是少数在港拍戏兼保留至今的场地。[49]
李小龙在1972年入住过九龙塘金巴伦道41号,该独立别墅从一位美籍商人手中购得,当时名为「栖鹤小筑」。在李小龙去世后,业主邹文怀等人以85万元出售给余彭年,余氏再出租成为计时收费的“时钟酒店”,名为罗曼酒店,2008年市值计约价值1亿港币。2008年四川地震,余氏打算将包括李小龙故居等五块地皮出售,部分作为赈灾用,在李小龙迷组织及一批电影文化界人士关注之下,最终没有售出。[50]
根据莫沛安记载,叶问葬礼他没有到,黄淳梁有。小麒麟认为,不是因为门户问题,而是因为十二月初 他正在拍摄《死亡游戏》没有留意此事。忙碌过后,李小龙亲自拜会叶准[51]。
影响
李小龙的事业成就对影坛以至文化方面都有影响,他开创了华人进军荷里活的先河,他将中国武艺带到西方国家让外国人认识和学习功夫以及发展出MMA FlGHTING,同时令动作片(或称「功夫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片种之一。
李小龙的出现一改华人在外国人眼中剃发易服的形象,很多西片自此都将华人设置为武术高手出场,使得西方人以为华人都是武术高手。李小龙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中占有一席位置,是黄柳霜、刘玉玲和成龙以外的4位华人之一;在香港星光大道中更竖立了一座铜像及纪念牌匾。
趣闻
- 洪金宝忆述因误会而与李小龙切磋的过程。李小龙回港参观洪金宝拍片时,洪金宝曾邀请他出手见识看看,当洪一起脚时,李小龙的脚已经在洪金宝面前。[52][53][54]
- 五十年代后期,香港卫生环境不太好,卫生局为了防止市民胡乱弃置老鼠的尸体而引起鼠疫,便在马路边的电灯柱,离地面约一米高的位置挂一个小木箱,供市民放置死老鼠。李小龙就读的圣芳济书院附近老鼠箱比较多。李小龙每天放学由诗歌街步行到旺角,到黄淳梁师兄家中练拳,就会在途中边行边练拳,见一个老鼠箱就打一拳,久而久之那段路上几十个老鼠箱全都被李小龙打烂了。卫生局便把烂了的老鼠箱换掉,但不到两天新的老鼠箱又被李小龙打破。黄淳梁得知此事后跟小龙说:「别再打烂老鼠箱!如果再发现有老鼠箱被你打烂,我就通知旺角道街坊,把找到的老鼠尸体送到你家,等你自行处理。」之后,卫生局在新的老鼠箱粘贴「破坏政府公物者,罚款二十元」的标贴。小龙见到告示后,再也不敢打老鼠箱了,转而打铁做的电灯柱。
- 李小龙的姊姊李秋源早前在一个李小龙相展上表示,弟弟一直不懂踏单车,亦不会游泳,以前李小龙跟家人去游泳时会恶作剧地被姊姊把他的头按进水里。
- 李小龙的弟弟李振辉接受《华西都市报》专访时透露,李小龙的弱点是最怕蟑螂,他指:以前在家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大家都睡了。从他的房里传出「啊!」的尖叫,我们跑过去,他已经跳到了桌子上,再一看,地上有一只蟑螂。这是他的恐惧,每次见到蟑螂,他都会这样反应。真不可思议。之后他还把蟑螂串成珠子戴在身上,克服恐惧感。
- 有一次李小龙偕同影圈人物前往尖沙咀旅游区一家酒吧小饮,当时男女客人对小龙反应不一,有一沾风采为荣,故意三番两次走近李小龙所坐之台。但有几名孔武有力之人,却不折服有意挑战,一试是否为真功夫。由于在美国,李小龙已有此种经验,对挑战者一概不理,但在此种情形下,挑战者一定愈发嚣张,他与友人几乎是无法闲谈,因此友人劝李小龙略作表演。李小龙在无可奈何下,向侍者拿一罐未开罐头放在桌面上,李小龙以食指作一伸指距离,突然发劲,曲指一伸竟然插入铁罐内,而指丝毫无损,李小龙略拖小技,「指插穿铁罐」果然技惊四座,使愤愤不平者亦折服,从此便可安宁小饮,不再被骚扰。
- 伟大的美国世界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曾评价李小龙截拳道武术格斗理念超越了属于他的时代,大有英雄相惜之意, 实际上李小龙生前观看过阿里大量比赛录像学习效仿阿里的灵活蝴蝶步伐 [55]
- 曾在嘉禾公司电影老板家里工作的马姐透露,每当李小龙到访的时候,他身上的跌打酒味道已经令到大家不用见到李小龙本人,都知道他已大驾光临。
作品
电影
年分 | 上映日 | 电影 | 角色 | 职务 | 合作演员/备注 |
---|---|---|---|---|---|
1941年 | 金门女 | 幼时王莱露 | 演员,客串[20][21] | 赵月娴、陈丽湘、刘杏裳、李沛、陈丽坤;演出时三个月大,艺名「小李海泉」 | |
1948年 | 11月24日 | 富贵浮云 | 牛仔 | 罗品超、小燕飞、李海泉、半日安、胡美伦、伊秋水;艺名「李鑫」 | |
1949年 | 5月6日 | 梦里西施 | 罗丽娟、李兰、廖侠怀、谢君苏、红光光;艺名「小李海泉」 | ||
11月24日 | 樊梨花 | 秦小梨、陆飞鸿、少昆仑、林家仪;艺名「新李海泉」 | |||
1950年 | 2月20日 | 花开蝶满枝 | 杨维汉、小燕飞、陈露华、陈天纵;艺名「新李海泉」/「李敏」 | ||
5月31日 | 细路祥 | 细路祥 | 演员,领衔主演[20][21] | 伊秋水、李海泉、冯峰、陈惠瑜、袁步云、高鲁泉、汤园、王桂林、冯素波;广告艺名「李龙」 | |
6月23日 | 凌霄孤雁 | 童年凌霄雁 | 演员[20][21] | 白燕、张活游、陈露华、林莺、林坤山、马笑英 | |
1951年 | 4月12日 | 人之初 | 牛仔 | 演员,客串[20][21] | 吴楚帆、黄曼梨、张瑛、丽儿、李兆芬、碧茜 |
1952年 | 谁为吾拳 | 江华鸿之徒小海 | |||
1953年 | 4月30日 | 苦海明灯 | 童年天生 | 张瑛、吴楚帆、白燕、张活游、梅绮、李清、黄曼梨、容小意 | |
6月28日 | 慈母泪 | 童年王国梁 | 红线女、张瑛、黄楚山、杨帆、罗衍达、艾雯 | ||
9月27日 | 父之过 | 大眼狗 | 黄楚山、庞碧云、蒋桂林、黎明、冼干持、钱大叔、柠檬、小麒麟、徐新月、南红、小红荳、庞碧明、李文巨 | ||
10月8日 | 千万人家 | B仔 | 卢敦、黄曼梨、容小意、冯应湘、紫罗莲、吴楚帆、周志诚、容玉意、李清、李月清 | ||
11月27日 | 危楼春晓 | 华仔 | 张瑛、吴楚帆、紫罗莲、黄曼梨、黄楚山、叶萍、梅绮 | ||
1954年 | 无风 | 演员[20][21] | |||
1955年 | 1月1日 | 爱 (上集) | 马师侯之子 | 吴楚帆、白燕、张活游、马师曾、红线女、黄曼梨、黎灼灼、李月清、容小意、小燕飞、江端仪、紫罗莲、李清 | |
1月8日 | 爱 (下集) | 马师侯之子 | 吴楚帆、白燕、张活游、马师曾、红线女、黄曼梨、容小意、石坚、小燕飞、李清 | ||
2月11日 | 孤星血泪 | 童年王复群 | 吴楚帆、张活游、容小意、梅绮、萧亮、刘克宣、黄楚山、叶萍、周志诚、高鲁泉、王菲菲 | ||
6月24日 | 守得云开见明月 | 洪仔 | 芳艳芬、江一帆、胡枫、朱丹、谭倩红、杨业宏、马笑英 | ||
9月8日 | 孤儿行 (又名《苦命女》) | 少年吴中兴 | 邓碧云、梁醒波、凤凰女、刘克宣、黄楚山、林妹妹、马笑英、张雪英、蓝菲 | ||
10月21日 | 儿女债 | 阿仔 | 黄曼梨、黄楚山、张活游、紫罗莲、容小意、李清、林妹妹 | ||
1956年 | 2月25日 | 诈癫纳福 | 杨小龙 | 新马师曾、胡枫、白露明、林家仪、朱丹、马笑英 | |
12月22日 | 早知当初我唔嫁 | 张少佳 | 芳艳芬、任剑辉、胡枫、朱丹 | ||
1957年 | 3月14日 | 雷雨 | 周冲 | 白燕、张瑛、梅绮、卢敦、黄曼梨 | |
12月6日 | 甜姐儿 | 同学 | 演员,客串[20][21] | 张瑛、文兰、梁醒波、吴回、叶萍、丁樱、李鹏飞、张英才、方华 | |
1960年 | 3月3日 | 人海孤鸿 | 阿三 | 演员[20][20][21] | 吴楚帆、白燕、冯峰、李月清、李鹏飞 |
1968年 | 12月30日美国 | 风流特务勇破迷魂阵 | - | 空手道顾问[20][21] | 迪安·马丁、埃尔克·萨默、莎伦·泰特、关南施 |
1969年 | 9月19日西德 10月22日美国 | 丑闻喋血 | 黄宏度 | 演员[20][21] | 詹姆斯·葛纳、盖尔·亨尼卡特、卡罗尔·奥康纳、丽塔·莫瑞诺、莎朗·法雷尔 |
1970年 | 6月17日美国 | 春雨漫步 | - | 武术指导[20][21] | 安东尼·奎恩、英格丽·褒曼、弗里茨·韦弗 |
1971年 | 10月31日 | 唐山大兄 | 郑潮安 | 演员[20][21] | 田俊、衣依、苗可秀、李昆、韩英杰、刘永、金山、林正英 |
1972年 | 3月22日 | 精武门 | 陈真 | 演员、武术指导(无列名)[20][21] | 苗可秀、田丰、田俊、李昆、魏平澳、冯毅、桥本力、罗拔·贝加(Robert Baker) |
12月30日 | 猛龙过江 | 唐龙 | 导演、演员、武术指导[20][21] | 苗可秀、罗礼士、黄仁植、罗拔窝、玛丽莎·隆戈、魏平澳、黄宗迅、刘永、小麒麟、胡奀、乔恩·T·本 | |
1973年 | 3月1日 | 麒麟掌 | - | 武术顾问[20][21] | 小麒麟、孟秋、金霏、仓田保昭、陈菁、程世英、黄仁植、池汉载 |
12月18日 | 龙争虎斗 | 李先生 | 演员、武术指导[20][21] | 尊·萨逊、吉姆·凯利、石坚、罗拔窝、杨斯、钟玲玲、安娜·姬贝莉、茅瑛、乔宏、洪金宝、董玮 | |
- | 死亡的游戏 (原装版本) | 海天 | 导演、演员、武术指导[20][21] | 田俊、解元、伊鲁山度、渣巴、池汉载
| |
1977年 | 3月23日 | 最后精武门 | 陈真 | 演员、武术指导[20][21] | 何宗道、巨龙、金琪珠、崔旻奎、李芸敏、郭武星、韩明焕、马道植、金王国、郑奎永、柳贤、崔亨根 |
1978年 | 3月23日 | 死亡游戏 (公映版本) | 卢比利 | 唐龙、吉格·扬、迪恩·贾格尔、歌莲简、晓奥勃连、米路佛、罗拔窝、伊鲁山度、渣巴、池汉载、洪金宝、元彪 | |
1981年 | 3月21日 | 死亡塔 | 李振强 | 唐龙、黄正利、杜伟和、李海生 |
电视剧
参演年分 | 剧名 | 角色 | 演出集数 | 备注 |
1966年 | 青蜂侠 | 加藤 | 26 | 1966-09-09至1967-03-17[20] |
1966年 | 蝙蝠侠 | 加藤 | 3 | "The Spell of Tut", 1966-09-28 "A Piece of the Action", 1967-03-01 "Batman's Satisfaction", 1967-03-02[20] |
1967年 | 无敌铁探长 | Leon Soo | 1 | "Tagged for Murder", 1967-10-26,客串[20] |
1969年 | 白朗黛 | Karate Instructor | "Pick on Someone Your Own Size", 1969-01-09,客串[20] | |
1969年 | 新娘驾到 | 阿尹 | "Marriage, Chinese Style", 1969-04-09,客串[20] | |
1971年 | 血洒长街(又名《盲人追凶》) | Li Tsung | 4 | "The Way of the Intercepting Fist", 1971-09-16 "Spell Legacy Like Death", 1971-10-21 "Wednesday's Child", 1971-11-11 "I See, Said the Blind Man", 1971-11-18[20] |
纪念
- 1995年正值李小龙55岁冥寿,亚洲电视制作《《精武门》电视版》。
.jpg.webp)
- 2001年,香港嘻哈团体大懒堂制作嘻哈音乐1127一曲,这歌名的数字其实是李小龙的诞辰,用嘻哈音乐来致敬李小龙。收录在《LMFAMIGLIA》专辑中。
- 2001年,台湾男歌手周杰伦创作歌曲《双节棍》致敬与纪念李小龙,此歌曲收录在其创作专辑《范特西》中。
- 2005年11月27日,一尊高2米,按照电影《龙争虎斗》造型的李小龙铜像在香港星光大道揭幕,以纪念李小龙65岁冥寿。
- 全球最大的李小龙纪念馆于2008年11月9日在其祖籍广东省佛山市均安镇开幕,总用地面积3.7万平方米,分为纪念馆、演艺广场、雕塑广场等。[58]
- 2009年,台湾艺人康康出版,《我爱李小龙》一书,内容介绍个人李小龙周边收藏。
- 台湾邮局于2011年1月6日代售推出李小龙70周年典藏组,限量纪念发行。
- 2011年,台湾艺人康康与王石明,在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举办《李小龙的电影美学与时代意义》收藏展
- 「武‧艺‧人生──李小龙」:于2013年7月20日(即李小龙逝世40周年当日)揭幕,为期13年至2026年,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展出其逾600件文物,包括戏服、亲笔绘图和笔记等。展览场地总面积达850平方米,设立有多组特别建置,包括布置了李小龙5出经典武术电影的重要场景、仿真李小龙的健身室及书室。展览亦特设了收藏家系列,定期更换和展出来自不同收藏家借出的珍藏。
- 2013年7月20日正值李小龙四十周年忌辰,亚洲电视《星动亚洲》特别节目《传奇40年 - 李小龙》-李小龙逝世四十周年纪念特辑,于亚洲电视及YouTube全球同步直播。
- 2013年11月27日李小龙73岁冥寿,香港团体发起《全球签署兴建李小龙纪念馆活动记者招待会》,吴思远、米雪、元华、冼灏英、韦然、方文,以及获李小龙遗孀认可的「香港振藩截拳道总会」主席陆地等名人一起联署支持在香港兴建李小龙纪念馆。
- 香港有机会在大磡村创建李小龙纪念馆,2014年5月底立法会议员陈婉娴与规划署及房屋署等多个政府部门会面后引述官员称会在大磡村预留地方兴建李小龙馆和电影数据馆九龙分馆,配合包括已故著名影星乔宏故居的「大磡村三宝」等三幢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打造成电影文化旅游点。[59]
- 2020年11月23日起,九巴一辆富豪B8L巴士(WF6188/V6B71)被披上全车身广告,以纪念李小龙诞辰80周年。其后(VD5513/AVBWU715)、(LY6518/ATE232)及(WW4116/E6X133)亦披上相关广告。
文化描写

因为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武术特色,有许多作品以李小龙为人物原形。
漫画
- 《李小龙》:香港漫画家上官小宝的同名武侠漫画,于1970年出版。
- 《北斗之拳》:日本格斗漫画,主角拳四郎的很多地方都是模仿李小龙,如格斗时的吼声,还有他使用的武器(双节棍)等。
- 《抓狂一族》:日本搞笑漫画,主角之一春卷龙以李小龙为蓝本。
- 《通灵王》:日本少年漫画,配角之一李白龙以李小龙为蓝本,及其师父沙问,与李小龙师父叶问相差一字。但漫画中的死因为枪杀。
- 《库洛魔法使》:1996年至2000年连载的少女漫画及电视剧,剧中有位香港出生的男主角「李小狼」,被指其出身和名字皆与李小龙有渊源。
- 《火影忍者》中的李洛克,除了外表跟李小龙极相似外,其出生日期跟李小龙乃同一日,而且只使用体术。
- 《死神》:反派组织十刃中的一员「少龙」有中国风外型。
- 《游戏王》:主角武藤游戏的偶像是李小龙,而其中一回以格斗游戏为主题的故事也出现外表类似李小龙的反派角色。
- 《尚气》:漫威漫画中的中国功夫英雄,其设计初期以李小龙为蓝本。
- 《猛龙顽驮无》:(李小龙+九龙高达)被喻为「影舞乱梦武尊」、「集白龙的仁德、青龙的怪力、赤龙的智略于一身」, 出身「黑虎流」, 霸龙顽驮无师弟。开创独门派别「猛龙门」。黑刃丸师父。曾以「独孤求败」身份活跃。
- 《马少飞随心画册》:香港插画家马少飞所绘,描绘李小龙栩栩如生。
动画
游戏
- 《双截龙系列》:由于日本Technōs Japan开发群是李小龙的影迷,所以在设置上可见到李小龙与截拳道的影子。例如两位主角分别叫作「李比利」(Billy Lee)与「李吉米」(Jimmy Lee),而李小龙英文名为「Bruce Lee」。
- 《World Heroes》系列:日本ADK公司制作的格斗游戏,其中一名角色金龙,无论相貌动作还是功夫都与李小龙无异。
- 《Big Bang Beat》:日本制作的格斗游戏,有一位使用截拳道的高中生堀田大悟,出招时的吼叫声跟李小龙如出一辙。
- 《街头霸王》系列:日本卡普空公司制作的格斗游戏,有一位使用截拳道,来自香港的格斗家飞龙,其样貌几乎与李小龙一致。
- 《饿狼传说》系列:日本SNK公司制作的格斗游戏,有一位使用截拳道,以双截棍及腿为招式的香港警察 Hon-Fu 韩虎,其原型为李小龙及香港电影警察故事中的成龙,来参考角色设置[60]。
- 《Bruce Lee》:索尼爱立信上的一款3D手机游戏。
- 《铁拳》:日本南梦宫的一款3D格斗游戏,有一位使用截拳道的厨师出生的格斗家Marshall Law,出招时的吼叫声和穿着的衣服都跟李小龙如出一辙。
- 《真人快打》系列:美国游戏厂商Midway的一款格斗游戏,故事大纲与《龙争虎斗》一片结构相似。男主角Liu Kang的设置以李小龙为基础。
- 《龙之追寻》(Bruce Lee: Quest of the Dragon):美国游戏,游戏平台为XBOX。游戏玩家可操作李小龙,是一款动作过关游戏。
- 《传奇的回归》(Bruce Lee: Return of the Legend):美国游戏,游戏平台为GBA。游戏玩家可操作李小龙,是一款动作过关游戏。
- 《生死格斗》系列:日本特库摩知名3D格斗游戏,里面的Jann Lee,跟李小龙神似,从小被人欺负看李小龙电影,而变强,招式也跟李小龙差不多。
- 《光辉岁月》:香港手机游戏,配角之一唐龙,以李小龙《猛龙过江》的角色名称『唐龙』来命名,在《热血高校》和《狮王争霸》的关卡出没,以首领角色出现。
- 《热血无赖》:日本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推出的开放世界游戏,该游戏中的“Hai Tien Jumpsuit”和“Shen Zen”套装则在致敬《死亡游戏》和《精武门》中李小龙的造型。
- 《英雄联盟》:角色『李星』其中造型『龙的传人』在中国龙年过年推出,该造型向李小龙致敬。
- 《王牌对决》:是一款网络游戏,里面可使用稀有英雄,外型极酷似李小龙。
- 《VR快打》系列:日本SEGA制作,游戏角色莎拉·布莱恩以及杰克·布莱恩兄妹(国籍美国),两人都是使用截拳道。向李小龙致敬。
- 《EA SPORTS UFC》: 美国EA Sports制作,UFC(终极格斗冠军赛)擂台上可使用李小龙。
- 《功夫全明星》: 台湾昱泉国际制作,一款以中华功夫为题材的3D手机游戏,一名游戏角色比利,角色名以电影死亡游戏的主角名称相同,以李小龙为原型。
- 《超级功夫全明星》:台湾昱泉国际制作,功夫全明星原制作团队制作的3D手机游戏,游戏里的角色有精武门的陈真,外型如李小龙。
- 《少林大战武当》(Shaolin vs Wutang)系列:一款独立开发的格斗游戏。本作武打音效来自电影真实配音,致敬 70、80 年代的经典功夫电影。本游戏出自一位热爱功夫片的独立开发者之手。游戏能操控会使用截拳道的李小龙造型角色外,也能操控类似武打巨星成龙或是李连杰、甄子丹等角色。
- 在线大逃杀游戏《永劫无间(NARAKA: BLADEPOINT)》由 24 Entertainment 开发。与知名武术家李小龙合作活动,游戏加入近战武器双节棍,推出李小龙合作时装。官方也公开李小龙CG化的游戏预告视频。
影视
- 《李小龙传奇》:1976年香港电影。何宗道主演,叶准饰演叶问。该片对李小龙的练武秘闻、内心世界、死因之谜等都有全面反映。主演何宗道的演技和身手在片中也发挥到顶峰状态。
- 《李小龙与我》:1976年香港电影。丁珮自组公司与邵氏合作,丁珮亲自演出,李修贤饰演李小龙。
- 《李三脚威震地狱门》:1977年香港电影。由梁小龙主演。
- 《肥龙过江》:1978年香港动作喜剧片,由洪金宝导演和动作设计,倪匡编剧。主角阿龙由洪金宝饰演,学习截拳道且爱模仿李小龙。
- 《拷贝人李小龙:三龙怒火》:1981年外片。
- 《非洲和尚》:1991年作品,已故著名非洲演员历苏,电影里被李小龙附身,来扮演李小龙做武打动作。
- 《龙在江湖》:1992年亚洲电视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由戚其义执导,吴大维主演。
- 《李小龙传》:1993年美国传记电影,由柯恩执导,由李截主演。讲述李小龙从年轻时赴美发展并结识妻子琳达,而后回到香港成名,开创截拳道的故事;李截本人主演本片后也开始学习截拳道,并且取得导师资格。
- 《臭屁王》(又名《蜡笔小小生》):1999年朱延平导演的作品:其中一段由学生阿武(金城武饰)因阿珍而与混混争执,达叔吴孟达为帮他遂以催眠大法令阿武回到前世,变成李小龙打败混混。
- 《影城大亨》:2000年电视剧,由欧锦棠饰演雷龙,影射李小龙。
- 《少林足球》:2001年香港电影,周星驰导演。少林队守门员的四师兄,陈国坤饰演。招式为鬼影擒拿手。造型和形象参考李小龙。
- 《追杀比尔》:2003年美国动作电影,女主角邬玛舒曼杀入日本黑帮的黄黑运动服造型就是参考李小龙的遗作《死亡游戏》;不过女主角手中的武器是使用武士刀,与李小龙的双节棍截然不同。
- 《李小龙传奇》:50集电视连续剧,陈国坤主演,讲述李小龙传奇的一生。2008年由CCTV-1黄金档首播并创收视率新高,不仅取得了平均收视率11.25%,最高收视率14.86%的骄人成绩,还获得了八年来CCTV平均收视、最高收视、最高份额、平均份额四项第一。
- 《李小龙》:2010年电影,由李治廷主演。内容为在港时期的李小龙的青春岁月。此电影亦是为李小龙诞生70周年致敬。
- 《叶问》系列:蒋岱言在《叶问2》(2010)中饰演童年李小龙;《叶问3》(2015)及《叶问4》(2019)中则由陈国坤饰演。
- 《龙之诞生》:2017年美国动作电影,李小龙在旧金山与少林派黄泽民比武的真实事迹为蓝本改编,由伍允龙扮演在美国时期的李小龙。
- 《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2018年电影,日本武打童星今井龙星在戏外喜欢模仿表演李小龙,在戏里饰演小武痴,一展武术身手。
- 《从前,有个好莱坞》:2019年电影,塔伦提诺编导作品。由麦克·漠饰演李小龙。
特摄
- 《超人力霸王雷欧》:本作超人力霸王雷欧的王牌招式雷欧飞踢是参考李小龙的飞踢而来。而里面也出现雷欧手持双节棍与怪兽对打一幕。
- 《兽拳战队激气连者》:2007年2月18日起于朝日电视台放映的日本特摄剧集,激兽拳的七名创始者,师承兽拳创始人李小隆一一獣拳创始人,七拳圣和三拳魔的师父,使用激兽犀牛拳。形象原型是李小龙。
- 《假面骑士Fourze》:2011年9月4日起于朝日电视台放映的日本特摄剧集,里面有一位的可以变身为假面骑士Meteor,修行截拳道武术的高中生朔田流星。
广告
- 《松下电器Viera 3D电视》的中国内地广告。
- 《桦达硬喉糖》广告。
- 《芬达》日本版广告,其中1个版本为老师装扮成李小龙于电影《龙争虎斗》的半裸型态授课[61]。
- 《葡萄适》2000年代香港广告,首次以3D动画重现李小龙的动态。[62][63]
- 《联想集团家悦E家用教育电脑》中国内地广告,其中1幕为老师装扮成李小龙于电影《死亡游戏》的黄色紧身服型态教授物理科(然而此广告有抄袭《芬达》日本版广告之嫌疑)。[64]。
- 《真功夫餐厅》商标形象:以中餐蒸品为产品,管理模式学习麦当劳肯德基式的快餐经营,餐厅商标形象采用酷似李小龙招牌动作的剪影形象。2019年,女儿李香凝向中国内地「真功夫」快餐店集团索偿,由于该集团使用酷似李小龙形像商标作招徕时间长达15年,被Bruce Lee Enterprises,LLC(李小龙有限责任公司)诉至上海二中院[65]。
- 《Johnnie Walker广告》2013年推出的一个酒商广告,制作者以3D技术使李小龙「复活」,并由李小龙介绍生前他提倡的哲学思想。
- 《NOKIA N96》手机广告。内容为李小龙使用双节棍来打桌球。
- 《味丹真面堂》 - 李小龙篇。
备注
参考数据
引用
- . [2013-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3).
- Bruce Lee Foundation - Biography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0-08-22.
- . [2009-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 . 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一页. 1973年9月25日.(繁体中文)
- . 中原地产. 2019年11月7日 [2020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7月9日).(繁体中文)
- . [202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 . www.washington.edu. [202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5).
-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 2017-09-04 [2021-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1).
- 王祖鹏.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2-11-22 [202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2) (中文(台湾)).
- . 中国新闻网. 2010-11-28.
- 这一信息由李振辉在有线电视纪录片《最强家庭:李小龙》3分35秒时给出。该节目于1999年10月26日在福克斯家庭频道播出。
- 余慕云(2000)「李小龙与电影」《不朽的巨龙-李小龙电影回顾展》页16,2000年11月
- Lee, Grace. . United States: CFW Enterprise. 1980.
- Bruce Lee: the immortal Dragon, January 29, 2002, A&E Television Networks
- Black Belt: Bruce Lee Collector's Edition Summer 1993
- Thomas 1994,第26页
- Sharif 2009,第56页
- Black Belt: Bruce Lee Collector's Edition Summer 1993 p. 19
- Black Belt: Bruce Lee Collector's Edition Summer 1993, p. 18
- . 香港电影导演会. 2024-01-22 [202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英语).
- . Angelfire. 2024-01-22 [202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7 (英语).
- 香港电影数据馆(2000)「李小龙电影年表」《不朽的巨龙-李小龙电影回顾展》页47,2000年11月
- 余慕云(2000)「李小龙与电影」《不朽的巨龙-李小龙电影回顾展》页17,2000年11月
- . 香港文汇报. 2018年9月18日.
- . Washington.edu. [January 22,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1).
- Little 2001,第32页
- Thomas 1994,第42页
- . The Bruce Lee Foundation. [2015年5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19日).
- Bruce Thomas. . Frog Books. 2005: 83. ISBN 978-1-58394-125-6.
- . [2016-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 ''Bruce Lee: The Immortal Dragon'', January 29, 2002, A&E Television Networks
- Dorgan, 1980
- . Rainbow Publications Inc. 1993: 117.
- Dorgan,1980
- . [2014-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 余慕云(2000)「李小龙与电影」《不朽的巨龙-李小龙电影回顾展》页18,2000年11月
- 身中两弹离美 再没回三藩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星岛日报
- 徽标 协和电影公司
- 7月8日为“李小龙日”重温李小龙的光影传奇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0-08-17.半岛网-半岛都市报2008-07-08 15:45
- . 中原地产.(繁体中文)
- . 无线新闻. 1973年7月21日 [2014年6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29日).(粤语)
- . 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一页. 1973年9月5日.(繁体中文)
- . 无线电视. 1973年7月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繁体中文)
- . 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一页. 1973年7月26日.(繁体中文)
- . 大公报第四版. 1973年7月26日.(繁体中文)
- . [201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 Thomas,1993, p. 81
- 李振辉寻找哥哥足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2010年11月14日
- 70冥寿 生前事迹串连10景点重踏李小龙足印苹果日报2010年11月27日
- 李小龙故居被拍卖售屋金额作为赈灾善款【星岛网讯】2008-05-23
- 尖山《新武侠杂志》1973年. 存盘于2022年3月24日
- . 东方日报. 2015年4月25日 [2015年7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4日) (粤语).
- . [2015年7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4日) (粤语).
- . [2015年7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4日).
- 麦海云. . 武侠世界. 1979, (1030): 36.
- . [2024-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5).
- . DVD Talk. [201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1).
- (繁体中文) 全球最大李小龙纪念馆顺德开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8年11月11日,雅虎新闻,引自《明报》,于2008年11月11日查阅
- (繁体中文) 李小龙纪念馆拟落户大磡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东方日报2014-05-30
- . [2016-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7).
- .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 . [202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3).
- . [202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8).
- .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3).
- . 东网. 2019-12-25 [202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书目
- Bishop, James. . Dallas: Promethean Press. 2004. ISBN 0-9734054-0-6.
- Bolelli, Daniele. . Blue Snake Books. 2008 [June 13, 2020]. ISBN 978-1-58394-219-2.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14, 2020).
- Campbell, Sid. 1 illustrated. Frog Books. 2003 [March 16, 2016]. ISBN 1-58394-089-8.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6, 2019).
- Campbell, Sid. illustrated. Blue Snake Books. 2006 [March 16, 2016]. ISBN 1-58394-148-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6, 2019).
- Clouse, Robert. illustrated. Unique Publications. 1988. ISBN 0-86568-133-3.
- Dennis, Felix. illustrated. Wildwood House. 1974. ISBN 0-7045-0121-X.
- Dorgan, Michael. . EBM Kung Fu Academy. 1980 [December 27,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8, 2018).
- Glover, Jesse R. . Unspecified vendor. 1976. ISBN 0-9602328-0-X.
- Lee, Bruce. reprint. Ohara Publications. 1975. ISBN 0-89750-048-2.
- Lee, Bruce. M. Uyehara , 编. illustrated. Black Belt Communications. 2008. ISBN 978-0-89750-170-5.
- Lee, Linda. . Warner Paperback Library. 1975a. ISBN 0-446-78774-4.
- Lee, Linda. . United States: Ohara Publications. 1989 [March 16, 2016]. ISBN 0-89750-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5, 2019).
- Little, John. . Tuttle Publishing. 2001 [March 16, 2016]. ISBN 0-8048-3263-3.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5, 2019).
- Little, John. illustrated. McGraw-Hill. 1996. ISBN 0-8092-3194-8.
- Little, John. . Tuttle Publishing. 1997 [March 16, 2016]. ISBN 0-8048-3133-5.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5, 2019).
- Little, John. illustrated. Tuttle Publishing. 1997 [March 16, 2016]. ISBN 0-8048-31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5, 2019).
- Little, John. . Bruce Lee Library 2 illustrated. Tuttle Publishing. 1997 [March 16, 2016]. ISBN 0-8048-3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5, 2019).
- Little, John. . Tuttle Publishing. 1998 [March 16, 2016]. ISBN 978-0-8048-3129-1.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5, 2019).
- Little, John. illustrated. Tuttle Publishing. 2002 [March 16, 2016]. ISBN 0-8048-34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6, 2019).
- Polly, Matthew.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8. ISBN 9781501187643.
- Rafiq, Fiaz; Lee Inosanto, Diana. . Birlinn. 2020. ISBN 9781788853309.
- Sharif, Sulaiman. . new media entertainment ltd. 2009 [March 16, 2016]. ISBN 978-0-967754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5, 2019).
- Thomas, Bruce.
. Berkeley, California: Frog, Ltd. 1994. ISBN 1-883319-25-0.
- Thomas, Bruce. illustrated. Blue Snake Books. 2006 [March 16, 2016]. ISBN 1-58394-173-8.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5, 2019).
- Uyehara, Mitoshi. illustrated. Black Belt Communications. 1993. ISBN 0-89750-120-9.
- Vaughn, Jack. . Black Belt Communications. 1986 [March 16, 2016]. ISBN 0-89750-106-3.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6, 2019).
- Yılmaz, Yüksel. . İstanbul, Turkey: Beyaz Yayınları. 2000. ISBN 975-8261-87-8.
- Yılmaz, Yüksel. . İstanbul, Turkey: Yalın Yayıncılık. 2008. ISBN 978-9944-313-67-4.
外部链接
![]() |
维基语录上的李小龙语录 |
![]() |
维基语录上的李小龙(英文)语录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李小龙(分类) |
- The Official Bruce Lee site 李小龙官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英文)
- Bruce Lee Foundation 李小龙基金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英文)
- Bruce Lee的Facebook专页(英文)
- Bruce Lee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数据(英文)
- 李小龙在香港影库上的简介
- 李小龙在豆瓣电影上的简介 (简体中文)
- 李小龙在时光网上的简介(简体中文)
- 中文电影数据库-李小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裴开瑞:〈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李小龙的Instagram帐户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