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
叶问(英语粤拼:Ip Man,1893年10月1日[注 1]—1972年12月2日),原名叶继问,香港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叶溢(Ip Yat),广东佛山人,共有一妻一妾,三子二女合共五名子女。[3]为咏春发扬人,师承陈华顺及师伯梁璧,于1950年代在香港发扬咏春拳,被称为「打手王」。他是武术家兼武打演员李小龙师父。叶问生平惟一入室弟子[注 2]为招允,生前曾送他牌匾「咏春正统」,今牌匾仍挂在招允之子招鸿钧武馆上[4]。招允的惟一入室弟子为尹冠中[5],也自成一个门派[6]。叶问除了武术家身份之外,也具有中华民国国军上校军衔。
叶问 | |
---|---|
![]() | |
英文名 | |
本名 | 叶继问 |
出生 | [注 1]![]() | 1893年10月1日
逝世 | 1972年12月2日![]() | (79岁)
死因 | 头颈癌 |
墓地 | 粉岭 |
别名 | 叶溢(香港身分证上之用名) |
籍贯 | 南海县罗村镇联星谭头村 |
职业 | 武术家、中华民国国军上校 |
知名于 | 咏春拳 |
头衔 | 一代宗师 |
政党 | ![]() |
配偶 | 张永成 |
儿女 | (长子):叶准 1924年8月25日 (二子):叶正 1936年7月7日-2020年1月25日 (83岁) (三子):叶少华[2] 1955年(68—69岁) |
亲属 | 师:陈华顺、吴仲素、梁璧 |
生平
叶问于1893年间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佛山镇桑园大街叶家庄,庄内有芸草书塾,叶问在此启蒙开学。叶家庄左边大祠堂于1906年租予咏春拳名师陈华顺[7],所以得以跟随陈华顺习武,并得到二师兄吴仲素指导,从此对功夫极度热爱。两年后陈华顺中风回乡,吴仲素迁到普君墟线香街设武馆。
叶问有姐允媚嫁与香港庞姓商人,因为政局不稳定其父于1909年把叶问送到香港读书。 此时叶问得以跟随师伯梁璧学习[8]。不幸梁璧于1911年去世[9]。1917年[10]叶问留在香港圣士提反书院与表兄们一起读书。
1924年毕业到日本神户深造未果,遂在兄长的家居住,等待到民初政局稳定后再返回佛山,和张永成结婚。叶问的发妻张永成是清末光绪维新的外交官张荫桓的后辈亲属[11],张永成于1960年病逝佛山。
叶问回国后衣食无忧,对咏春极富热忱,闲来与二师兄吴仲素及几位同好互相研习,亦师亦友。
1926年叶问回国加入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花捐局(向妓院收取花捐税)。
空闲时间,吴叶两人时常到姚林开设的鸦片烟俱乐部聚会,和很多富家子弟相熟并进行较技,叶问等人开始闻名。抗战初始,姚林之子姚才、富家子弟阮奇山此时才追随吴仲素学习咏春拳[注 3]。所以在吴仲素拳系内,叶问年龄虽然比较年轻,亦是师兄无疑。
有传言自1937年抗战开始,叶问转到侦缉队工作,参加国民政府举办的中国国民党中央运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情报训练班,在1938年到贵州省中部的息烽军官训练学校受训。毕业后回到佛山做情报工作,职衔是佛山侦缉大队的书记[12]。后随伍蕃任广州防务稽查长。[13][14]然而,其子叶准于著作《叶问.咏春》中表示绝无此事纯粹子虚乌有。
从叶问与李小龙的合照看,目测其身高在一米六左右。
家庭
香港教拳生涯
积极前期(1950-1954年)

来港之初,得到好友港九饭店职工总会秘书李民(天培)的介绍,先安顿在深水埗大南街之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寄居,当时梁相本为该会主席,梁相自幼习武,于工余在会馆授拳,教授蔡李佛、龙形摩桥,梁相得知叶问曾习武而与其讲手过招,因而拜服于其咏春功夫成为在港首名弟子,二弟子骆耀,亲外甥卢文锦、徐尚田、前下属招允等几位弟子。不料却自此将咏春拳发扬光大。1952年,梁相连任失败,叶问迁往海坛街授徒。
叶步青、黄淳梁(于1953年初)加入海坛街习武。1954年,梁相重掌饭店总会,又搬回。因公会只可于工余使用,所以众师兄弟约在1956年相议设立固定馆址,终在利达街设帐,李小龙此时加入。
这时所传的咏春拳有其系统,符合科学解释的所谓梁赞式(梁壁所传)。梁赞两子自小追随父亲学习拳术,但长子梁春早逝,而次子梁壁本身对拳术发展并无兴趣,亦没有学习其他武术,纯粹是父亲由易至繁所授的拳术技巧,集合顺序编排成现有系统。叶问亦未有习其他派别功夫,亦声明不会改变传统拳套。
消沉中期(1954-1962年)

1954年叶问开始无心教授并开始吸食鸦片,梁相和骆耀等时常好言相劝,最终(1955年)导致徐尚田以书面劝说,当时的主要弟子除了伍灿之外,都在信中签署联名。
当时的梁相、骆耀、徐尚田和叶步青一起在上海街叶步青家中学至木人桩中段。叶步青在香港是第一个学习木人桩者。在其家安装的木人桩亦是叶问来港所接触的第一台木桩。
叶问看到书信后,一言不发,并找到伍灿帮助,即日迁移到上海女子位于李郑屋邨的住处,后来生了儿子叶少华。
梁相身为大师兄,叶问认为徐尚田上书一事,必是梁计策。梁于是离港到澳门工作一年,事件平息后再回来解释。
其他弟子都来交心并愿意追随终身,全套108式桩法和八斩刀法皆在此时传出。李小龙和梁绍鸿是此处的早期学生,伍灿为助教,邻近巴士职工多人来习武,邹子传于此时加入。由于李郑屋邨住处地方狭窄,并无处可放置木人桩设备,这时期的学生鲜能接触木桩长棍。
1962年,得悉两名儿子来港,又在一群弟子关怀之下,决心戒掉鸦片烟,并迁到大埔道兴业大厦。
半退休时期(1963年后)
正室两名儿子叶准和叶正于1962年到港,晚间居于父亲教拳处,日间出外工作,当时相处并不和睦。邓生探长得到师父王柱(梁相大弟子,咏春四虎中的短脚虎)引见执弟子礼,令到当时观塘的警务人员诸如彭锦发和萧煜民等下属亦加入学习咏春拳。这时叶问的生活较为好转,可是教拳稍为有心无力。邓生、彭锦发和篮贤发等警察子弟发起成立联谊会,在会中教拳,待经费自给自足之余,部分赠与老人家用作退休生活。
邓生成立体育会
邓生认为咏春拳是值得发扬的实用武术,故倡议组织及规划整理咏春拳的内容,并且联系师公梁相及各位师叔公辈会面,希望能成立联谊会,并且选择年青有现代教育根基可以代表咏春派的新一辈教练,意图推广与青少年和学生们。因为利益和辈份的问题,选择谁人主理总教一职,困难重重。
师公指点徒孙(1968年)
叶问于1965年迁到二子叶正位于通菜街的居所(有传是邓生的物业,叶准结婚迁入,称要付出租金),实际上已封馆不再授徒。这时只教相熟好友。郭强(梁相第二弟子,四虎中的长脚虎,梁挺二师兄)于1968年介绍梁挺予师公,当场拜见师公叶问,并且呈上礼数讨师公欢心。以「问公」称呼叶问的梁挺称:「问公系我师公。」不过后来(1969至1971年间)获得叶问亲身指导及点拨拳术,也常与叶问到茶楼饮下午茶 (详见 [16] )那个时候,吴华森亦在亚皆老街设馆,这几个徒孙(亦是梁相的徒弟)时常与师公叶问饮茶。
外传梁挺是叶问徒弟,可能属误传,叶问门下十分尊师重道,徒孙若改拜师父的师父为师,系严重违反伦理行为,梁挺为人尊师重道,当不至于犯此师门大忌。为何外界传闻梁挺是叶问徒弟,黄淳梁百思不解,咏春人士对是否有人造谣攻击梁挺改拜师父,又陷害忠直善良的梁相于不义,不知目的何在?
外界亦有另个看法,主张梁挺真得改向师公叶问拜师,并有人愿意作证,此举导致叶问儿子及部分其他叶问徒弟不满,不认原系师姪辈分的梁挺是师兄弟。
叶问大徒弟梁相的徒弟郭强、即「新杏林中药局」东主兼中医师解释道:「当年60年代,我和他(梁挺)都叫问公师公,一日为师终身为师,那时后生,经常去探问公..... [17]
指点徒孙武功,在叶问宗师门下系属平常,但不能就此指点后辈武功就认定后辈确实已被宗师叶问收为徒弟。
1969年叶问首次亦唯一一次出席浸会学院由徒孙梁挺主办的咏春拳表演大会,列席嘉宾包括叶问徒孙,即梁挺同门师兄弟邓生、吴华森、布建华(历任咏春体育会拳术班教练)和古生等人。
梁相与咏春四虎
梁相于1952年港九饭店职工总会改选落败,故叶问要迁往海坛街。梁相本职厨师,约于1954年开始业余授拳,后来被油麻地庙街大发财麻雀学校聘任为火头。此时在麻雀馆工作的郑氏兄弟相随学拳。梁相当时亦跟随叶问在学习当中,时常与咏春四虎一同与师公见面。咏春四虎即王柱(短脚虎)、郭强(长脚虎)、郑北(笑面虎)和郑福(玉面虎)。其中郑北(笑面虎)和郑福(玉面虎)因为工作情况,很多机会与人交手,故有庙街二虎之名。双番北(郑北在麻雀馆的别号)在1950年代一晚离开麻雀馆遭遇数人(怀疑出千)突袭,可幸随手取得长竹,三两招内,凶徒四散。六点半棍,开始闻名。至今旧麻雀馆前的摊贩老人仍然时常当掌故说出。
梁相曾于1955年至1956年在澳门工作,四虎寄业问公。梁相1956年回港,在自由道正式设帐。梁挺两兄弟先后在这里学习。都是舅父郑福引领向梁相拜师的。
庙街二虎正是梁挺的舅父。1960年郑福引领梁挺向梁相拜师,此期师兄弟包括郑传勋、郭强中医、梁锦棠 (咏春)、布建华,稍后有吴华森、陈春保、张国基和梁冠等。
大寿

分别于1962年时庆祝61岁及1972年于油麻地弥敦道平安酒楼庆祝71岁大寿,与圣士提反书院入学纪录1917年18岁互相符合,故其在香港身份证所申报的出生日期及追随华公时的年龄,5岁或13岁,引起争议。
咏春体育会

叶问宗师晚年最大的心愿便是集合同门组织成立一个联会以发扬咏春拳。1966年起倡议,1968年以咏春联谊会名义向香港警务处注册成立社团,于弥敦道成立,后迁往旺角水渠道的自置会址,1974年更名咏春体育会,正式注册成为非牟利的有限公司。
叶问国术总会
叶问宗师与两名儿子及一些后期弟子的弟子曾启东,于1970年根据香港政府武馆法例,组织叶问国术总会,目的以团结同门及推广咏春拳,发扬中国功夫文化。
出生年份争议
关于叶问出生年份,主要有1893年及1899年之说。但当时出生亦有虚报年龄或出生年份不明之可能性。
认为1893年论点:
- 叶问如果1899出生,1909年时只有10岁根本无法跟随师兄学习咏春拳术7、8年,故1893年出生,1909年时16岁较为合理。
- 叶问先跟随师父陈华顺,授业大师兄吴仲素学艺,后再跟梁璧深造,若1909年时只得10岁(1899年说)已经深造拳术,机会较小,1909年时16岁较为合理。
- 叶问于1909年被送到香港读书,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否独自一人。如是,10岁的叶问独自一人到香港读书可能性较低,16岁较为合理。
- 叶问与阮奇山(1887年出生)、姚才(1890年出生)并称咏春三雄,3人经常交流切磋,1893年出生的话年龄较为接近,可能性较高。
认为1899年论点:
相关文献
- 咏春拳源流,叶问撰。[29]
- 叶问咏春发展五十年(Ip Man Ving Tsun 50th Anniversary)- 包含全球叶问咏春门人撰文,有传记、逸事、武术心得等。
- 叶问咏春世系图谱(Ip Man Ving Tsun Genealogy)- 记载巳入典的同门、师傅、教练等。
影视媒体形象
年份 | 媒体作品 | 演员 |
电影 | ||
---|---|---|
1976年 | 《李小龙传奇》 | 叶准 |
1993年 | 《李小龙传》 | 王洛勇 |
1999年 | 《1959某日某》 | 叶准 |
2008年 | 《叶问》 | 甄子丹 |
2010年 | 《叶问2》 | |
《叶问前传》 | 杜宇航 | |
《李小龙》 | 黄志伟 | |
2013年 | 《一代宗师》 | 梁朝伟 |
《叶问:终极一战》 | 黄秋生 | |
2015年 | 《叶问3》 | 甄子丹 |
2019年 | 《叶问之九龙城寨》 | 唐文龙 |
《叶问4:完结篇》 | 甄子丹 | |
《宗师叶问》 | 杜宇航 | |
2020年 | 《少年叶问之危机时刻》 | 赵文浩 |
2021年 | 《叶问宗师觉醒》 | 谢苗 |
电视剧 | ||
1992年 | 《李小龙传》 | 徐二牛 |
2008年 | 《李小龙传奇》 | |
2013年 | 《叶问》 | 郑嘉颖 |
舞台剧 | ||
2009年 | 《叶问传—问手》 | 苏育辉 |
注解
- 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1893年10月1日,实际生年或在其后六至七年。请参考本文「出生年份争议」标题。
- 「入室弟子」指跟师傅关系最紧密的弟子,可以登堂入室,也是从师傅学得最多的弟子。传统中国武术,师傅不愿把自己的武学心得尽教他人,但又不想自己的武术失传,因此会选一个弟子继承自己的绝学,那弟子就是入室弟子。其他「非入室弟子」其实一直未能学满师。
- 阮奇山,姚才等人一早已经学习冯少青系的咏【永】春,已经打出了名堂,投吴仲素实在是想兼修别系来丰富自己的拳艺。
参考数据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叶问 |
- 引用
- . 明报周刊,第2173期. 2010年7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8日).
- (外甥):卢文锦1933年5月25日 甄子丹《叶问》三部曲隐瞒了多少真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2019-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4).
- . www.wingchunkingswaycc.com.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7).
- .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5).
- . www.koonchung.com.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 叶问[2008年甄子丹、熊黛林主演的电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叶问在7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学习咏春拳。当时陈华顺年事已高,与叶问年龄相差数十岁之多,故叶问也以华公相称
- 梁璧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6-03-15.无法提供有效证据,大陆网站时间错误与梁璧后人提供数据不相同。叶问1909年时只有10岁根本无法跟随师兄学习咏春拳术7、8年 梁璧(1845年-1911年),.....人称“先生璧”,清末政治不稳,从佛山到香港、于上环乍畏街经营绸缎布匹生意。
- 梁璧与叶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梁赞在清朝光绪甲午年五月二十七日(1894年6月30日)去世,.....梁璧于清宣统辛亥年九月二十二曰(1911年11月12日)去世,落叶归根,与父亲梁赞同葬在佛山石湾。
- 圣士提反书院入学纪录
- 沈旭晖. . 明报. 2010年4月25日 [201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3日).
- . Blacksmith Books. 2009年7月日 P.65_1945年.....师父在国民党.....任职佛山警卫部.
- . 网易. [200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 黄守宜. . 台湾《看杂志》. [200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6).
- 梁挺. . 良仕行. 2000: p56 [2013-01-20]. ISBN 9789627284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 . 香港《苹果日报》 (苹果日报). 2010-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1).
- 柯景惇. . 香港《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 2010-03-02 [2015-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 戊申年(猴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 己酉年(鸡年);清宣统元年
- 辛亥年(猪年);清宣统三年
- 梁璧生死年份由梁璧后人提供。
- 丁巳年(蛇年);民国六年
- 莫沛安《新武侠杂志》1973年. 存盘于2022年2月23日
- . 小念头及木人桩. Youtube. 1972年10月 [201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 . 《世界电影》杂志,第528期. 2012年12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8).
- . [2015-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 . [2015-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 《民国秘史之江湖传奇》 第三章 武林奇人_叶问 P193.[吕宁]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6
- 叶问, , [201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1)
- 文献
- 1972年2月号『新武侠』武术杂志,叶问宗师访问记,记者力士。
- 1976年1月24日,星岛体育第十版,湘文。
- 咏春传正统,第四集,叶问宗师,梁挺。
- 叶问.咏春,汇智。
- 咏春善战者,伍志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