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波蘭關係
中華民國—波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波蘭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29-1949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
波蘭 |
中華民國 |
---|---|
代表機構 | |
波蘭臺北辦事處 | 駐波蘭台北代表處 |
代表 | |
處長 高則叡[1] | 代表 吳尚年 大使[註 1][5] |
政治
外交
1929年9月18日,波蘭與中華民國簽署《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6]
1930年9月22日,商談互派使節。1931年,於首都華沙設立中華民國駐波蘭共和國公使館、於首都南京設立波蘭共和國駐中華民國公使館,並互派公使。
1940年8月18日,因上年納粹德國與蘇聯佔領波蘭,駐波蘭公使館關閉。
1942年6月24日,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係。兩國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中華民國大使館原設於英國首都倫敦,即波兰流亡政府所在地,先後由駐荷蘭公使、駐比利時大使金问泗兼管館務,在納粹德國投降後,於1946年遷回波蘭,由臨時代办代理館務。兩國大使皆只派駐一任,其餘皆為臨時代辦。
1949年10月5日,波蘭與中華民國斷交。[7]10月11日,駐波蘭大使館關閉。
當時中華民國尚能有效統治中國大陸部分地區,加上1950-1990年代東西方陣營的「冷戰」期間,中華民國在意識形態和制度上均偏向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復加上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國家的封閉,導致從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幾乎沒有官方往來。
1952年7月22日,經過制憲,波蘭共和國更名為波蘭人民共和國。
1971年10月25日,身為共產陣營成員及蘇聯衛星國之一的波蘭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裡的「中國席位」(中國代表權問題)。
1989年的「東歐劇變」使波蘭轉型為民主國家並重新對外開放,雙方始恢復往來。
1994年10月,波蘭海關總署署長暨眾議院議員史庫瓦致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錢復慶賀國慶。[8]
1997年7月,波蘭發生嚴重水災,中華民國政府捐贈2萬美元協助賑災。[9]
2006年4月,波蘭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決議,支持台灣專家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會議。[10]
2013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第19次大會(UNFCCC COP19)在華沙舉行,台灣派出代表團,以及立法院與非政府組織團體等80餘人共同參與。[11]
2018年10月,波蘭「」的電視節目公開支持台灣獨立,表示「2018年是波蘭獨立100週年,我們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波蘭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30日發布聲明表示,波蘭政府於政策面始終遵照中國規定的原則,但也說明波蘭憲法保障所有公民的言論自由,對於電視節目內容並不會給予評論或建議。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賴清德30日在立法院則說,這代表「德不孤必有鄰」,認同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12]
2019年10月,波蘭眾議院副議長特勒斯基、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洛基等官員、學界和工商界代表出席駐波蘭台北代表處在華沙舉辦的國慶酒會。[13]
2020年4月1日,對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宣布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外交部指出,其中700萬片給波蘭在內的9個欧洲联盟成员国以及瑞士與英國、300萬片給美國、100萬片給中華民國的邦交國。[14]
2021年9月4日,波蘭宣布捐贈台灣40萬劑AZ疫苗用以對抗疫情,是繼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後,第四個宣布捐贈台灣疫苗的歐盟成員國,中華民國總統府與外交部對此表示感謝。[15]波蘭外交部在Twitter亦發布訊息,並附上波蘭與中華民國國旗圖案,但此文章在隔日已消失。[16]5日,疫苗運抵臺灣,衛生福利部長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與波蘭駐臺代理處長李波()前往機場迎接。[17]6日,波蘭外交部長饒兀在訪問立陶宛的記者會中表示「波蘭的立場很明確。我們承認一個中國政策,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7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此指出,饒兀的發言是應記者提問而重申波蘭政府的一貫立場,其政策方向並無改變。[18]
2022年2月16日,波蘭外交部次長普希達克茲接受印度媒體訪問時表示,波蘭遵守一個中國政策,但尊重其他主權國家的外交政策以及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定。波蘭正就如何鼓勵商人與台灣合作尋找新的可能性,並稱台灣是一個大的經濟體,波蘭與台灣在經濟層面上具有合作潛力。[19]
2024年1月13日,中華民國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束後,波蘭數位部次長葛拉馬提卡、參議院副議長卡敏斯基表達祝賀。[20]
人員互訪(1996年至今)
僅列舉部分名單: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陳建仁[21]、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22]、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23]、外交部長胡志強[24]、教育部長鄭瑞城[25]、內政部政務次長楊寶發[26]、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27]、吳自心[28]、財政部常務次長許虞哲[28]、經濟部政務次長張昌邦[24]、卓士昭[29][28]、經濟部常務次長楊偉甫[28]、王美花[30]、外交部常務次長史亞平[11]、國際貿易局長陳瑞隆[24]、黃志鵬[31]、民用航空局長張國政[32]、人事行政局長陳清秀[33]、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邱坤良[31]、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兆玄[26]、李羅權[27]、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34]、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許嘉棟[35]、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理事長王鍾渝[28]、台北市長柯文哲[註 2]、台北市議會議長陳健治[26]、吳碧珠[32]、國立台灣大學校長陳維昭[34]、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張俊彥[34]。
波蘭:前總統華勒沙[35][33]、克瓦希涅夫斯基[38]、前國防部長奧耐斯科維茨[34]、總統府國務次長拉曼托維奇[26]、經濟部次長布拉斯吉克[39]、多諾契克[40]、柯洛雷[25]、迪哈[28]、科什辛基[38]、財政部次長卡披薩[25]、瓦查克[28]、衛生部次長福隆查克[25]、環境部次長雅慈芙絲卡[11]、企業暨技術部次長科什辛基[28]、科學暨高等教育部次長歐爾窩夫斯卡[41]、勞工暨社會政策部次長鐸達[7]、經濟發展暨技術部次長皮丘沃克[註 3]、農業部檢疫總署長Pirsztuk[28]、企業發展局長奧萊施楚克(Malgorzata Oleszczuk)[30]、金融監理局主任委員赫札諾夫斯基[30]、參議院副議長別朗[43]、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尼秀斯基[32]、基耶瑞斯[27]、齊莫謝維奇[29]、參議院衛生委員會主席錫德羅維齊[31]、眾議院副議長查庸茨[24]、尼秀斯基[25]、萬德利赫[29]、葛謝奇恰克[7]、饒吉謝芙絲卡[23]、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李斯克[25]、謝蒂納[11]、眾議院衛生委員會主席科帕奇[31]、科學院長Kuźnicki[24]、克萊博(Michael Kleiber)[33]、商業總會長阿倫達爾斯基[28]、華沙大學校長魏格蘭斯基[34]。
經濟
波蘭是中華民國在東歐第1大貿易夥伴(不包括俄羅斯)。
貿易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於首都華沙設立台灣貿易中心。[49]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也於華沙設立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50]
由於波蘭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因此限制波蘭豬肉進口,該等管制措施成為波蘭關切問題。目前波蘭提出申請洋蔥、藍莓鮮果實輸入臺灣,以及申請以區域化方式(zoning)將波蘭列為禽流感非疫區,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進行风险评估中。[30]
年分 | 貿易總額 | 年增減 | 排名 | 出口至波蘭 | 年增減 | 排名 | 自波蘭進口 | 年增減 | 排名 |
---|---|---|---|---|---|---|---|---|---|
2019 | 1,185,300,861 | ▼4.659% | 40 | 899,457,178 | ▼9.409% | 29 | 285,843,683 | ▲14.178% | 47 |
2020 | 1,237,501,539 | ▲4.404% | 38 | 863,351,614 | ▼4.014% | 28 | 374,149,925 | ▲30.893% | 45 |
2021 | 1,654,330,723 | ▲33.683% | 35 | 1,241,740,447 | ▲43.828% | 27 | 412,590,276 | ▲10.274% | 50 |
2022 | 1,723,973,436 | ▲4.210% | 40 | 1,291,739,844 | ▲4.027% | 27 | 432,233,592 | ▲4.761% | 50 |
2020年的兩國貿易主要項目如下:
出口至波蘭的主要項目為:集成电路;鋼鐵製螺釘、螺栓、螺帽、鉚釘或墊圈;記憶、錄音或錄影裝置;車輛之零件與附件、車用之電氣照明或信號設備、特定用途機器之零件與附件;電話機與其他傳輸或接收聲音、圖像或其他資料之器具;自動資料處理機、磁性或光學閱讀機;不鏽鋼扁軋製品、电动机與发电机、橡膠或塑料加工機、診斷或實驗用有底襯之試劑或配製試劑;手工具、噴燈、老虎钳、夹子、砧、手提鍛爐、磨輪;電路開關或連接器、家具及其零件;变压器、靜電式變流器與電感器;其他塑膠製品與其他材料制成品、出口未超過5萬新臺幣之小額報單與其他零星物品、手用扳手與扳鉗、鋼鐵製之其他管與空心型、電音響或視覺信號器具、座物、非動力之兩輪與其他自行車、铁或非合金鋼製線、密合墊或接合墊;液體或粉末之發射、散播或噴霧用機具、滅火器、噴槍、噴水蒸汽機或噴砂機與類似噴射機器;經表面處理之鐵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縫紉機;競技運動或戶外遊戲用物品與設備、游泳池與袖珍游泳池等。[52]
自波蘭進口的主要項目為:精炼銅與銅合金、醫藥製劑、車輛之零件與附件;電話機與其他傳輸或接收聲音、圖像或其他資料之器具;載貨用機動車輛、蓄電池;煤、褐煤、泥煤所製之焦炭與半焦炭、干馏碳;家具及其零件、新橡膠氣胎、小客車與其他主要設計供載客之機動車輛、醫學用儀器與用具、淀粉或菊糖、電路開關或連接器、巧克力與含有可可之食品;鐵屬廢料、重熔用廢鋼鐵鑄錠;涡轮喷气发动机、螺旋槳推動用渦輪機與其他燃氣渦輪機;控電或配電用板或櫃;烘焙食品、米紙或糯米紙;燈絲燈泡、放電式燈泡、發光二極體燈泡、弧光燈;電热水器、電加熱器、電熱美髮器與烘手機、電熨斗、其他家用電熱器具、電熱電阻器;自動資料處理機、磁性或光學閱讀機;特定用途機器之零件與附件、帶羽毛或羽絨之鳥皮與鳥之其他部分、美容或化粧與保養品;離心分離機、液體或氣體過濾與淨化機具;物品用栓塞、旋塞、阀與類似用具;變壓器、靜電式變流器與電感器;進口未超過5萬新臺幣之小額報單與其他零星物品、紡織材料填充料及其製品;無線電廣播或电视之傳輸器具、攝影機、数码相机等。[53]
投資
根據波蘭國家銀行統計,2019年自臺灣累計匯入資金為5,570萬美元;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截至2020年,臺商在波蘭總投資金額為4,682.3萬美元,計有11件;根據駐波蘭代表處估計,臺商在波蘭總投資金額為2.23億美元,計有31件。[28]
臺商波蘭子公司大部分經第三地轉投資,以銷售自家公司電子產品為主,計有宏碁、華碩、晶元光電、台達電子、訊舟科技、研華科技、技嘉科技、翰福科技、宏正自動科技等,僱用員工皆在40人以下;僱用員工較多主要以組裝制造业為主,有飛磁(鐵芯)、昶虹(主板)、德淵(热熔胶)、愛地雅(自行車)、冠捷科技(电视)等,其次為筆記型電腦維修業,有宏碁、仁寶電腦、微星科技等;其他以資金在波蘭自創公司,有SpecTec、FEN、POHUA、Bosmann、劍麟、英瑞等,僱用人數皆在30人以下。仁寶電腦、微星科技的歐洲維修中心分別設於波蘭的羅茲、弗罗茨瓦夫;華碩、訊舟科技、技嘉科技也在波蘭設有維修中心。目前已成立波蘭臺灣商會。[54]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截至2020年,波蘭在臺灣總投資金額為66.8萬美元,計有39件。[28]
交流
學術
中華民國教育部自1991年7月設立「獨立國家國協及東歐地區國家來華留學獎學金」,其中包括波蘭。後改為教育部的「華語文獎學金」,以及外交部的「台灣獎學金」,提供波蘭學生申請赴台研習中文或攻讀碩博士。教育部並派任數名華語文教師至波蘭的大學任教,協助推廣正體中文;自1997年,波蘭亦提供獎學金名額給台灣學生赴波蘭進修,例如「波蘭政府獎學金」與「暑期波蘭文研習獎學金」。[26][43]
台灣在波蘭的留學生人數近年來成長迅速,以就讀醫學院居多。截至2017年,台灣在波蘭留學生約750人;波蘭在台灣留學生則約290人。由於交流日益密切,自2006年設立駐波蘭代表處文化組。[32][43]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國際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等機構提供名額,給波蘭派員赴台參加國際技術合作訓練。[31]
司法
協定
日期 | 簽署 | 備註 |
---|---|---|
1929年9月18日 | 《中波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 [註 4] |
1933年4月18日 | 《中波外交官用品相互免稅辦法換文》 | |
1995年10月 | 《國立臺灣大學與華沙農業大學學術合作意願書》 | [26] |
1996年7月2日 | 《台北商品檢驗局與波蘭測試檢驗中心瞭解備忘錄》 | |
1997年6月12日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波蘭國家科學院科學合作協議》 | |
1999年1月 | 《台波2,000萬美元中小企業轉融資貸款協定》 | [註 5] |
2006年11月8日 | 《臺波關於洗錢及資助恐怖主義金融情報交換合作瞭解備忘錄》 | [註 6] |
2008年4月7日 |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華沙證券交易所合作備忘錄》 | [註 7] |
2009年7月22日 | 《臺灣海關與波蘭海關間關於打擊關務詐欺行為瞭解備忘錄》 | [註 8] |
2011年10月13日 |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與波蘭電子暨通訊公會合作備忘錄》 | |
2011年11月11日 | 《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與波蘭資訊暨外人投資局合作備忘錄》 | |
2012年8月31日 |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波蘭共和國國家科學中心科學合作協定》 | |
2012年12月7日 | 《臺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波蘭共和國國家研究發展中心科學與技術合作協定》 | |
2013年9月23日 | 《台灣區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與波蘭燈具協會合作備忘錄》 | |
2013年10月22日 |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與波蘭手工艺協會合作備忘錄》 | |
2013年12月1日 | 《資訊工業策進會與波蘭波茲南物流研究院合作備忘錄》 | |
2014年3月13日 |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與波蘭肉品協會合作備忘錄》 | |
2014年4月2日 | 《台灣高雄港與波蘭格但斯克港合作備忘錄》 | [註 9] |
2014年5月30日 | 《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與波蘭僱主協會合作備忘錄》 | [註 10] |
2014年10月21日 | 《駐波蘭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與駐台北華沙貿易辦事處關於青年文化與教育交流計畫協定》 | |
2015年2月11日 | 《台波空運協定》 | [註 11] |
2015年3月6日 |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與波蘭僱主協會合作備忘錄》 | |
2015年11月27日 | 《台波駕照相互承認之瞭解備忘錄》 | [註 12] |
2016年2月3日 | 《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與波蘭成衣製造商協會合作備忘錄》 | |
2016年10月21日 | 《台波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防杜逃稅協定》 《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與波蘭認證中心合作備忘錄》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波蘭資訊暨外人投資局合作備忘錄》 | [註 13] |
2017年6月3日 | 《臺波專利審查高速公路合作備忘錄》 | [43][註 14] |
2017年6月21日 | 《臺波建立農業諮商機制之瞭解備忘錄》 | [43] |
2017年10月12日 | 《臺波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 《台波光電產業合作備忘錄》 《中華民國教育部與波蘭亞當密茨凱維奇大學臺灣研究講座計畫備忘錄》 | [43] |
2018年3月6日 | 《台波金融科技合作協議》 | [66] |
2018年6月22日 | 《臺波科學及高等教育合作協定》 | |
2018年9月11日 | 《投資臺灣事務所與波蘭投資貿易局促進投資備忘錄》 | |
2019年6月17日 | 《臺波刑事司法合作協定》 | [62] |
2020年7月23日 | 《臺波畜產科技交流瞭解備忘錄》 | [註 15] |
2020年9月15日 | 《臺波中小企業、新創企業及創新瞭解備忘錄》 | [註 16] |
2021年10月18日 | 《中華智慧運輸協會與波蘭智慧運輸協會合作備忘錄》 | |
2022年5月17日 | 《臺波電動車及環境保護研發合作備忘錄》 《臺波優良實驗室操作合作備忘錄》 《臺波電動車合作備忘錄》 | [67] |
簽證
歐洲申根區給予持有載明身分證字號的中華民國護照之中華民國國民可以申根區免簽證入境,停留日數與申根區合併計算,每6個月期間內總計可停留90天。2020年3月13日起,波蘭對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實施邊境管制,自俄羅斯或白俄羅斯以陸海空入境波蘭者,須具備波蘭公民身份、持工作許可或於波蘭就學等要件。[68][69][70]
交通
航空
2015年2月、3月,兩國異地簽署空運協定。[65]但目前雙方的航空公司均未開闢航線。
客運
兩國無直航班機,可經由(不計航點遠近,截至2023年7月12日):
事件
2020年4月22日,LOT波蘭航空首次直航台灣,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對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中華民國政府日前宣布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其中波蘭獲贈50萬片,根據波蘭媒體報導,該架波音787-8有可能是前往台灣載送醫療物資回波蘭,但由於中國大陸不准該機經過领空,因此繞道中南半島再飛往台灣,比預計落地時間延遲許多。[74]23日,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該機載送的是波蘭在台灣自行採購的醫療物資,但不含口罩。台灣捐贈的50萬片口罩已於10日運抵波蘭。[75]
駕車
兩國相互承認駕駛執照。持有本國駕駛執照依相關規定並繳納規費後,不需通過筆試及路考即可換發波蘭或中華民國汽車駕駛執照。[77]
注釋
- 2012年9月1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辦事處設總領事、副總領事,對外仍稱處長、副處長。[2][3]
代表處館長為特任或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者任大使銜代表、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者任公使銜代表;辦事處長為簡任第十二職等者任總領事銜處長、副處長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者任副總領事銜副處長。[4]
註:部分駐外機構名稱雖使用「辦事處」,但層級等同「代表處」,館長為代表。 - 此行會見姊妹市-華沙市長葛羅喬維茲華茨,這是1995年締結姊妹市以來首次有台北市長造訪華沙。[36]並前往格但斯克,拜會波蘭前總統華勒沙,雙方談及兩岸關係、轉型正義,華勒沙還表示,未來如果台灣有需要在國際上發聲的,他願意幫忙。[37]
- 率領貿易訪問團搭乘波兰空军的灣流G550型行政專機抵台,出席第10屆「台灣-波蘭經貿諮商會議」。[42]
- 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1930年7月1日附加議定書。
- 由中華民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與波蘭財政部工業發展署共同簽訂。
- 全稱《在臺北(臺灣)與在華沙(波蘭)主管機關間關於洗錢及資助恐怖主義金融情報交換合作瞭解備忘錄》。
- 2014年9月11日續簽
- 2015年9月24日續簽
- 兩國財政部次長在臺北共同主持「第3屆臺波次長級關務合作會議」,於會中簽訂。
- 2015年6月2日續簽
- 兩國代表機構分別於2月11日及3月5日完成異地簽署並生效。[65]
- 2016年2月15日換文
- 1996年7月草簽[26]
- 2017年7月6日波蘭簽署。2017年8月1日生效。
- 由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與波蘭國家動物生產研究所共同簽署。
- 由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與波蘭企業發展局共同簽署。
- 斜體 表示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而暫停臺灣航點。
參考資料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2-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1).
- . 公眾外交協調會 (新闻稿).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 陳培煌. . 中央通訊社.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 . 中華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8-06-13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 . 全國法規資料庫. 1929年9月18日.
-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1-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0-21).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4年10月12日 [2020年4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 公眾外交協調會.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7月 [2019-06-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3-24).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6年5月11日 [2019年7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5日).
-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02).
- 綜合報導. . 自由時報. 2018年10月31日 [2018年10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2日).
- 林育立. . 中央社. 2018年10月9日 [2019年10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 張庭瑋. . 上報. 2020年4月1日 [2020年4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4日).
- 陳家祥. . ETtoday新聞雲. 2021年9月4日 [2021年9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20日).
- 張方瑀. . ETtoday新聞雲. 2021年9月5日 [2021年9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20日).
- 李鼎強、李國正、林志偉、黃俊維. . TVBS新聞台. 2021年9月5日 [2021年9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20日).
- 呂伊萱. . 自由時報. 2021年9月8日 [2021年9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20日).
- 綜合報導. . 中央廣播電臺. 2022年2月18日 [2022年5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16日).
- 歐洲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4-01-14.
- 歐洲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年11月17日 [2022年10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6日).
- 康子仁. . 中華日報. 2024年3月24日.
-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30).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7).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10).
- 雙二組駐外服務小組. (PDF).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署. 2021年1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12月29日).
-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13).
-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15-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3).
- 陳家祥. . ETtoday新聞雲. 2018年2月2日 [2018年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 陳家祥. . ETtoday新聞雲. 2018年2月2日 [2018年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9).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0年8月23日 [2020年6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0日).
-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13).
- 黃雅詩. . 中央社. 2022-05-19 [2022-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0).
-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02).
- .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1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 . Facebook. 2018年6月29日 [2018年9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21日).
- 楊之瑜.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20年1月3日 [2020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3日).
- 歐陽夢萍. . 中央廣播電臺. 2022年3月7日 [2022年3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20日).
-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1月13日).
- .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1月13日).
- .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2021-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2).
-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2).
-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0年8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12月30日).
- 黃雅詩. . 經濟日報. 2022年5月17日 [2022年5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17日).
- 綜合報導. . 自由時報. 2018年8月7日 [2018年11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1日).
- MUZIK閱聽古典樂. . 聯合新聞網. 2019年7月10日 [2019年7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26日).
- 楊漢聲. . 中時電子報. 2019年7月24日 [2019年7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 黃明堂. . 自由時報. 2019年7月23日 [2019年7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27日).
- 中央通訊社. . 聯合新聞網. 2018年1月19日 [2018年1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5日).
- 中央通訊社. . 聯合新聞網. 2018年4月21日 [2018年4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5日).
- . 中華民國法務部. 2019年6月19日 [2021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4月18日).
- 歐洲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年1月31日 [2021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3日).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 . [201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 [2019-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 . [2022-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1).
-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7-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6).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7-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 綜合報導. . 民視新聞. 2020年4月22日 [2020年4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 中央社. . 聯合新聞網. 2020年4月23日 [2020年4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3日).
- 中央社. . 聯合新聞網. 2020年6月5日 [2020年6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20日).
-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