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

扳手,又称扳仔是一种工具,用以转动螺栓螺帽及其他难以用手转动的对象。也被称为“扳头”[1]。在香港,扳手也被称为士巴拿,该词为英国英语中「spanner」一词的音译;扳手在美国英语则称为「wrench」。更高品质的扳手通常材质为-合金工具钢,通常是落锤锻造的,耐腐蚀,易于清洗。[2]

一组公制扳手,一端为开口,另一端梅花。 这种类型大都通常被称为组合扳手。

诸如钳子等铰链工具通常不会被认为是扳手。

历史

使用扳手或需要扳手的设备的相关应用,历史学家早在十五世纪就已经注意到了。[3]

原理

扳手是以杠杆原理为作动机制的工具。

常见扳手

名称 说明 备注
开口扳手/香港用语:梗头此类扳手的末端有U形开口,方便握紧螺栓或螺帽的两个边;此类扳手通常是双头,每头的开口有不同大小。固定
梅花扳手此类扳手的末端有封闭型开口,可以握紧螺栓或螺帽的各边。封闭型开口通常是六角形或十二角形,可以转动六角形的螺栓或螺帽;其中十二角形开口能以十二个角度套住螺栓或螺帽,于空间窄小的地方尤其有用。其他种类的闭口扳手包括八角形开口、梅花形开口等。固定
两用扳手/香港用语:令梗此类扳手为双头扳手,一头是开口,另一头是闭口;两头的尺寸大小相同。在香港亦称为「令梗」。固定
活动扳手/香港用语:昔士一种可自由调节开口大小的开口扳手,按调节钮的设计和特性,再细分为月牙型扳手、水管扳手等。活动
套筒扳手此类扳手末端为中空的套筒,可以套住螺栓或螺帽的一端。套筒有时附有把手,和万向接头及插座配合其他工具使用。优点是夹座内置棘轮这种单向机构,可直接来回摆动而不必放开,故有“喀哩喀哩”的绰号。插座
内六角扳手/香港用语:六角匙常见为L型粗钢线,钢线的切面为正六角形,有各种不同大小。这类扳手适合转动六角形凹槽的螺丝与螺栓。
内三角扳手一种小型的扳手,弯头,切面为正三角形,外有圆形护套,常用于火车门的开关。实际上是一种通用钥匙
外三角扳手切面为正三角形,与上述内三角扳手作用相似。
星形扳手另一种用以转动凹槽螺丝的扳手,切面成星形,常见于自动组合器械。
带状或炼状扳手由一条金属带或皮带或铁链,系着一柄把手组成,用以握紧并转动光滑的圆柱形对象。
管子扳手又名管钳,其活动腭两边皆有锯齿状之硬齿,能将光滑之管壁钳住。
气动扳手由压缩空气为动力,可提供较手动扳手大的扭力。
螺丝扳手中间可挟持刀具,以两侧长柄转动操作,可进行切削螺纹及各类孔加工作业亦称绞杠
力矩扳手 可以以特定力矩紧固螺母的扳手

尺寸名称

两个扳手,两个公称尺寸58,其中叠加了一个图,显示了当它们的实际尺寸明显不同时,两者都能被标记为相同的逻辑(跨平面距离与螺钉直径)。

尺寸通常由尺寸指定,例如跨平面距离(内六角形尺寸)。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根据“螺纹”的名义尺寸来定义扳手的公称尺寸是很常见的。

参见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扳手

参考来源

引用

  1. (htm). 中国知网: 1. 1974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中文(简体)).
  2. . [2010-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0-18).
  3. Henry C. Mercer, Ancient Carpenters' Tools: Illustrated and Explained, Together with the Implements of the Lumberman, Joiner and Cabinet-Maker, 1928, reprint Courier Corporation - 2013, pages 271-27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