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板
起源

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时期楚国镂空俎

《七十一番职人歌合》中的日式四脚俎,约1500年
中国古代割肉所用的砧板称为俎,形如几案,多为木制,少有铜铸,长方形,两头有足。先秦时也是古代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2] 这种俎亦传至其他汉字文化圈地区。日本的俎自平安时代起出现了一种表面弯曲的形制。
制作材料
古代有石砧板、木砧板,还有木制漆饰和青铜铸造的,但其砧面多以长方形为主。普通黎民百姓使用的是简朴的石或木砧板,帝王贵族、富贾豪绅则使用华丽的木漆砧板或特制的青铜砧板。 最近科技进步,更出现钛砧板。
文物
参考数据
- 砧,注音ㄓㄣ,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
- . 人民日报. 2000-11-23 [2014-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