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

美容指为了追求「美」而对于身体所进行的物理性之修缮巧饰之行为,通常指容貌上的。

美容有三个定义:

  1. 其一是专指对容貌(面貌)的美化工作。
  2. 其二泛指所有令容貌及身体更美的行为。
  3. 其三被泛用到交通、建筑、市政等等方面。如汽车美容。

本条目指第一及第二项。

历史

我们现在每天出门前必做的事情——洗脸,是文本记载的最早的美容行为。以中国为例,亦有不少文献透露出古人对审美的价值观与追求方式,如《诗经》云:「素以为绚兮」,素者,白也;然而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天生丽质地拥有白皙肤色,于是人们开始用米制作成一种可以增白的粉敷面,在夏商时期,经过进一步改良,敷面的材料换成了铅,原来含有重金属化妆品古亦有之。此外,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1]。白色、红色完美结合的描述还有《汉孝惠皇后外传》:「不傅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2],红色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单是意境,足以美得令人心醉。于是,胭脂就这样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到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面脂、唇脂、发蜡。

除了外部的美容行为,文史数据表明,西周时对损美性皮肤病就有了内治法,战国时《山海经》记载了一些美容的药物可以治疗痤疮狐臭、疣等。

方式

主要分为侵入式与非侵入式。

非侵入式美容

包括但不限于:

  • 蒸面
  • 深层洁面(Exfoliation),又称去角质
  • 保湿修护:敷面膜、涂抹具保湿修护成份的保养品,相关成份常见如玻尿酸
  • 剃毛
  • 有机皮肤护理
  • 化妆
  • 美发、护发
  • 塑身

广义的非侵入式方法还包括按摩SPA疗程,如:

侵入式美容

包括但不限于:

医疗美容

随着医学及科技发展,加上侵入式美容往往比非侵入式美容更快速见效,现代产生了美容医学、医疗美容(简称:医美)行为,并衍生出相关产业。依据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说明,「医疗性美容」是指通过手术、药物或物理等侵入性手段,改变人体外部型态、色泽、美观等,以符合当事人主观上对美的定义。[3][4]

发展

缘起于整形手术的医疗美容,如今在许多国家都非常普遍。依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SAPS ) 提出的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实施的医疗美容手术就比前年增加了 100 多万宗。[5]

最受欢迎的医美项目
术式 2015年 2014年 成长百分比
隆胸 1,488,992 1,348,197 10.4%
抽脂 1,394,588 1,372,901 1.6%
眼睑整容 1,264,702 1,427,451 -11.4%
微腹部整形 758,590 682,568 11.1%
最受欢迎的医美项目(非外科手术)
术式 2015年 2014年 成长百分比
肉毒杆菌素注射 4,627,752 4,830,911 -4.2%
玻尿酸注射 2,865,086 2,690,633 6.5%
脱毛 1,099,053 1,277,581 -14%
光子嫩肤(雷射) 568,672 - -
非手术减肥 425,315 - -

在亚洲,日本、韩国和泰国一直被认为是医疗美容产业特别发达的国家,如今中国医美市场已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巴西。[6]

参考数据

  1. . fanti.dugushici.com.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2. . zh.wikisource.org.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中文(繁体)).
  3.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4. .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中文(台湾)).
  5. ISAPS. .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美国英语).
  6. .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8-04-21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