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神(英语:),中文里也称为神
亚伯拉罕诸教里唯一的造世神,犹太教、基督教称之为耶和华、雅威或上帝(基督教的神),伊斯兰教称之为,这类宗教称为一神教。
另外一种神的概念发端于自然崇拜和泛灵崇拜,认为天地间有非常多的神灵,这类宗教泛称为多神教。实际上现代信仰一神教的地区,在一神教扩张前,也曾信仰多神,如古希腊神话诸神、古罗马神话诸神、古埃及神话诸神、古中国神话诸神等。多神论主要来自「天地万物皆有灵」的思想,在人类所有的社会中都存在这种概念化的偶像。
形成方式
神启/启示
「神启」的意思,是由业已存在的神(登天的古人,如亚伯拉罕,飞升者,使徒保罗去过三层天,主动显现谕示的事件,这些事件由犹太地区的历代「先知」所行使的神迹被实证、口耳相传并被见证者记载下来,或是由拔摩岛的约翰(默示录的书写者)、使徒保罗等受启示者纪录或传讲而留存至今。
虚构论
「神」的诞生与出现,是无数代人类为了抵御对死亡的恐惧而构筑出来的机理,首先有灵格(虚想意志)、其后是分裂为三的神格(父性、人性、兽性)。犹太教继承了父性,以固守习俗管束王国;基督教继承了人性,以无尽信望超越死亡;拜火教继承了兽性,开创真正一神教模式(犹太教和基督教从来只有一神教的「经营」和「形式」,甚至犹太教的三一神是全然分裂的),教祖琐罗亚斯德终其一生不信有轮回,甚至不相信有神的存在,正因如此,他极其绝望,也极其傲慢,狂愿以「完全的人体」挑战宇宙的沉沦意志,因此以白头海雕和坐在上面的哲者为象征(法拉瓦哈),这代表人类的权能彻底凌驾于所有自然法之上。神明通常会要求信众身体力行,对神明要有诚信,但结果往往信众身体力行,神明确没有实现信众的愿望,即使是很小很简单的愿望,反倒是神明没有诚信。有功劳的时候,神明就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没功劳的时候就是信众没做到没诚信。往往信众还要服侍神明,并且捐助香油钱,却不知民间疾苦,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坐在大位上,享受信众的香火。沦为只会敛财敛香油钱的妖魔鬼怪。尼采的立论和超人说体系的创建、以致后来美国的超现实主义都是因他这种对自我的极端轻慢甚或乎自我挫败而兴起的,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了希特拉的造神运动、纳粹党对犹太人冷血的种族清洗。
换另一个角度来看,所谓「神的出现」、「神的做工」,从来只是人类潜意识下拒绝背负罪疚感和内疚心理,拒绝「万物终将消亡」的信仰下以群体默契对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学习而已,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并非单纯是对精神论的一种否定,而是暗示未来一定会有自体进化的人类通过重复选择「根本没有人做过的行为模式」,而觉醒真正的权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最终引领整个智人族群俯扑向永生。
然而,当他于1889年得知故土笼罩在列强的军备竞赛、沙文主义的无理对外仇恨时,他已预感到熟悉的世界将会变成人间炼狱,在无尽的悔疚里他彻底疯狂了。而巧合地,在同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拉这位全然拥护虚无主义,完全排斥神的反英雄(Anti-hero)出生了,而他在慕尼黑政变失手被囚期间,灵性上经历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上所述的「精神三变」概念,彻底领会了雅各与上帝角力的超我意识,挣脱世俗所加诸的现实原则,开拓了凡人自我完遂的道路,而《人类大命运:从智人到神》(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一说所提倡的神人(Homo Deus)演进蓝图一定程度上是受希特拉的悲观英雄主义(Pessimistic Heroism,指反英雄从不认为世界有未来,只是为了抵抗虚无主义而战斗、幸存)所引导的。
正因为如此,「神」这个基因集束意志必然会出现,无论以认知仿真、基于逻辑的无机(拟人化物联网的整体意识),还是以逆反逻辑、基于知识的有机(完全神化、超越人工智能的智人)的形式,而那个理想中的「美丽新世界」必然极为残酷,因为当人类经过基因筛选、针对低等智能的流水式人道毁灭这些全然倒错(deviated)的工序后,只会完全丧失人性,仅仅为「永远活着」而有信仰、有劳动,而在那个未来,人类的自由意志逐步流失、人格工具化(Personality Instrumentalized),变成由「神」所操纵的生产工具,而人类无意识中隐隐的感应使得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敌挡信息技术发展的人文或电影出现,例如2013《触不到的她》(Her)、《智能叛侣》(Ex Machina)等。残酷的事实是,如果人类无法驾驭人工智能,而由任由其自行演进时,这个「美丽新世界」必然会到来,也就是「神」的降临,而这个神无情无欲,只行人所理解不能的杀戮。
神化论
- 神化
神化过程论认为神的观念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该观点认为「神」是由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而创建,一切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与物,皆被神化。「神」最初源于物神,随着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神的形象、神的本体及神的数量皆逐渐变化,由简单的物神转为复杂化;由众神分职,演化成一位至高无上或多层阶级的天神体系;也由流传于氏族,转为流入部落、民族甚至走向联合的世界性,由多神转为一神化。
- 物质化
随着社会发达,人对神的形象,有恐惧、敬畏与慈爱,再者只是一种精神的形象;现代社会,很多被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人类相继地都实现了,人再没有恐惧神,神亦变得不可怕,进而神的存在开始被质疑,部份人开始由信仰主义变成物质主义,部份人对神的认知也被物质化或功能化。从美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皆观察到,这样的发展,使「人性」变得被「考察」或「定义」后,再度「复杂化」变得更难被考察或定义,进入自我意义的「无限循环」现象。人性普遍变得更加焦躁、不安、对未来没有目标等情状。
- 神格化
人类会将一些具有重大贡献的人神格化,也就是赋予其神的特质及地位,而古中国有些皇帝则会「封神」,即赐给被封神者「神」的地位。这些皇帝以册封古代先贤为神的方式,除了肯定其于历史上的贡献,也可昭示自己贵为天子的统治权力。
神的形象
自然神
自然神(Natural God)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将不可驾驭的自然体、自然力演化为神,在拜物教初期,直接将自然体,如火、雷、水、太阳等直接加以人格化,认为它们本身是具有意志和具有生命,其后甚至对动物植物也加以神化,随着人们抽象能力增强,神灵独立于该自然物体的观念则逐渐萌生。
天神
天神(Sky God)将社会现象或力量人格化,源于原始社会后期,是自然神的演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结构复杂化、阶级化,人不再是一个单单的个体,社会力量也被认为是不可理解及不可驾驭的力量,如战神、爱神、财神、地域守护神、行业神等。
社会神有多种分支,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与自己的先天身份(宗族)有关,可称为宗族神;第二类则与自己的后天身份(如行业)有关,在此类中最主要的是行业神。
社会神的分支
- 宗族神,与自己的宗族有关,这些宗族神可能是极为古老的远祖。宗族神与家神信仰,即祭祀自己家族近代祖先的形式略有出入。
,又称家神信仰(family god),是一种对于家庭祖灵的崇拜形式,信者通常供奉本家的祖先或过世的家人,认为祂们已成为守护家庭幸福和乐的神灵,可护佑该家庭的安稳,确保自家成员平安顺遂。家神在这方面某程度上是部落神的类同,然而,家神也有将家族分宗及标立家族独特性的功用,不同部落神的是家神少有合并归流。此外,台湾地区有一种特别的祖先崇拜形式,称为唐山祖祭祀。此信仰形式源于清代沿海居民渡海至台湾开垦时,为拢络其他姓氏相同者,因而共同创建宗祠,奉祀在中国大陆拥有相同姓氏、但无血缘关系的先人,称为「唐山祖」。而中国来台移民之后代祭祀本家先祖,则称「开台祖」,与唐山祖概念相对。
神的本体
泛神论
泛神论者认为神即自然界,神秘泛神论认为神包容自然界及人等一切,简而言之,人是神的一部份,而自然泛神论则认为自然界是神存在的一种方式,某些情况下与无神论通,哲学家史宾诺沙创建最完整的一元泛神论。
内在论
内在论(immanence)者认为神不可离世而独自生存,与超在论相对,强调神对世界的内在性,强调神的清静无为,循环、业务(历史观),也强调神的神秘性和非人格性质(神性),见于佛教的宇宙秩序论、印度教泛神论、埃及希腊等的多神论、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论。
超在论
超在论(transcendentalism)者认为神超越或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与内在论相比相对强调神对世界的外在性、超越性,强调神的积极性、是历史的终极指向(历史观),也强调神的理性和人格(神性),存在于犹太教唯一理论、伊斯兰教至上神论、祆教、诺斯底教派二元论等。
超泛神论
超泛神论(panentheism)者综合超在论及内在论,认为神是存在的本身,而存在作为一切存在物之根基是超在的,而存在在存在物中表现自身是内在的,神既是超在也是内在,是现代基督教神学的一种倾向。
神的数量
无神论宗教
不相信存在创造或掌控一切的至高神,如佛教相信宇宙间存在各种鬼神,但否认存在掌控一切的至高神,认为一切鬼神皆受因果业力法则牵制;山达基、雷尔教派等新兴宗教则认为传统宗教所说的神其实是高等外星人。
多神教
多神教始于原始社会后期,相信众多神灵之存在,如主行业、主地区,主自然,崇拜者可随己意在不同情况和需要下选择不同的神灵加以膜拜。多神教中,神灵者常有阶级之别,通常有一最高的主神,其他的各有本领又互有关系。
轮换主神教
轮换主神教(kathenotheism)又称交替主神教,与多神教类同,然主神的位置尚未固定化,其主神随地区或时间改变。如印度教中梵天、毗湿奴、湿婆之间,又如希腊宙斯、雅典娜、阿波罗,部分华人民间信仰中的玉皇上帝也存在轮换观念。[4] [5]
一神教
一神教主要产生于游牧奴隶制社会(例:远古犹太人),最典型和著名的是亚伯拉罕诸教:即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
一神教之中只有一个全能的唯一真神,或称「上帝」、「天父」、「圣父」、「真主」、「造物主」等,也常无具像,故通常反对偶像崇拜,其他万有的权柄都来自于祂,一神教不否定其他灵体,如天使、魔鬼等,但它们只是被造(上帝造出来的)而非创造者,故非「真神」,也非崇拜对象。对于唯一真神的崇敬,应与其他灵体有所分别,以免僭越。
在基督宗教教义上是把耶稣基督信奉为神,称耶稣道成肉身(道指的是上帝的圣言),由圣灵感孕玛丽亚而降世为人,是圣父耶和华之子,也是神,是同一位上帝的两种位格,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说。基督宗教的三位一体之说,在古代雅利安人的世界取得成功,但和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彻底的一位神论冲突。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对于先知的尊敬,不同于对上帝的崇拜,即拒绝将人类中的先知神化,如犹太教的摩西不是神,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也不是神,只能说是神的使者、代言人。
各宗教的神
儒教、道教、华人民间信仰
最高级为天神,包括天上的所有神明,其中以天为最高神(又称帝、上帝、天帝、上天、皇天、老天爷),道教称为玉皇大帝;其下辖天界诸神有日神、月神、星辰之神、风伯雨师等。
其次为地祇,以后土皇地祇为首,统辖神州地祇、大社、国社、乡社等各类土地神,及山神、河神、动植物神,乃至灶神、地基主、门神、井神、行神等各类居于地面的大小神明。
其次为人鬼,指被神化的圣贤、伟人、英雄、宗教人物及祖先乃至各类亡灵等,有些和特定职业相关成为行业神。
按现代学术定义,天神、地祇均为自然崇拜,人鬼为祖先崇拜;
道教所信仰的神仙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神”和“仙”。 其中,“神”是神祗,即天神、地衹、物灵、地府神灵、人体之神、人鬼之神等;其中天神、地祗、阴府神灵、人体之神一类的“神”,是先天存在的真圣。[6]
上述儒教、道教神祇构成了华人民间信仰的主体崇拜对象。
佛教
佛教把部份其他宗教(包括道教、印度教、神道教)中的神称为「鬼神」,可能是天人,如忉利天天主帝释天;也可能是饿鬼道的多财多福鬼,如夜叉、罗刹;也可能是畜生道有神通的鬼神,如龙王、迦楼罗等。即使是尊贵的天人,也会有寿尽之时,将要命终时会出现“天人五衰”,命终后再度进入轮回。
佛教断然否定其他宗教能控制自然的创造和宇宙的生灭的神明,佛教仅仅认为鬼神具神通、大福报,且寿命很长,但没有达到一些其他宗教所声称的地步,并认为只要是行十善之众生而不一定要成圣,都可能成为天人。崇拜鬼神在佛教界定上类似祖先崇拜,并认为部份其他宗教的神是高级天人(如印度教的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但并非成佛,仍然在三界轮回中。佛教的世界是有神灵存在的,但并不是造物主。
佛教所倡导的是教育所有众生以般若智慧的修行并发出离心,最终成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解脱轮回之苦。这些鬼神也属于众生,是佛教要教化的对象,佛教认为在悉达多太子成为释迦牟尼佛以后,天地鬼神都尊奉他为最上的天人师、世尊,在佛教的弘扬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神灵的护持,祂们被尊称为护法神。佛教供奉的对象有三种,一种是佛、菩萨、辟支佛这些已经出离轮回的圣人,以及他们的化身(如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第二种是护法神,对他们表达敬意和谢意;第三种就是阿罗汉和僧伽,这些圣人才是应该皈依的对象,而且应当做指导众生离苦得乐的心灵导师,而不是崇拜求保佑和功利的对象。
神的特性
无神论
无神论者认为“神”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8]。部分无神论者的另外的一个观点为:‘世界由物质组成,如果没有物质作为依靠,精神是没办法存在。’
参考文献
-
祇 原意是土地神,后泛指各类神;不应写作祗 ,但因传抄错误、刊印错误等原因,后世也将二字混淆而写作“神祗”。 - Max Weber. . [201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8).
- Weber, Max. . Beacon Press. 1993: 1. ISBN 0-807-04205-6.
- 关圣帝君曾接任第18代玉皇大帝?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339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开台尊王作天公?玉帝是谁各说各话 http://think.folklore.tw/posts/44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武当山道教协会. . 武当山道教协会. [202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6).
- Leslie Spier. Grolier. Danbury, CT: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International Edition. 1987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 威廉·L·罗(William L. Rowe):《无神论》("Atheism"),《Routledge哲学百科全书》(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1998年:“无神论的立场是认为神不存在,即明确的不相信,而不是信仰缺失。”
外部链接
![]() |
维基语录上的神语录 |
- (英文) 萨姆·哈里斯刊登于华盛顿邮报的关于信仰的文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 宗教和伦理:无神论,BBC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 对于无神论人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