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区

林园区台湾话),旧称「林仔边」,日治时期改称「林园」,前身「林园乡」,位于台湾高雄市最南端,高屏溪的出海口,北毗大寮区,西倚凤山丘陵小港区,东隔高屏溪邻屏东县新园乡,西南滨台湾海峡与屏东县琉球乡(小琉球)遥遥相望。

林园区
Linyuan District
旧称:顶林仔边
市辖区
林园区位于高雄市最南端
林园区位于高雄市最南端
林园区位置图
坐标:22°31′N 120°23′E
国家 中华民国
上级区划高雄市
下级区划24517
政府
  区长简水彬林园区区长列表)
面积
  总计32.2860 平方公里(12.4657 平方英里)
海拔11 公尺(36 英尺)
人口(2024年2月)(27,390户)
  总计68,132人
  排名高雄市的第12位
  密度2,110人/平方公里(5,466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832
户政数据代码64000130
毗邻大寮区小港区台湾省屏东县新园乡
网站https://linyuan.kcg.gov.tw/
从清水岩山顶眺望林园区及石化工业区

此区地势平坦,适宜农耕,同时拥有中芸、汕尾两大渔港,渔获量丰富,养殖渔业亦发达。1973年起政府在此兴建石油化学工业区(十大建设项目之一),使本区由「鱼米之乡」转变为台湾石化工业的重镇。

区名由来

林园位处凤山林木茂盛之边,故称「林仔边」,明郑时期名为小竹里,士绅的父系祖先大都由福建漳州府渡海来台。

南明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四月郑成功围漳州,九月二十六日退守龙溪县城(古县城),十月初一清兵攻陷县城,两方砲火激烈,致龙溪古县城的陈、林、黄、王、廖、韩、蔡、温、侯等姓人士的家园被战火烧毁,这些人士因此多随郑成功到台湾发展,定居于小竹里,许多乡人并在民宅奉祀漳州府龙溪县谢王公庙奉祀的「谢大王」,即晋代名将谢安

清代时小竹里非常繁荣,故分为两个里,小竹上里、小竹下里,现在兴济宫到福德庙的福兴街,是商业文化的重心,林园人称为「林边街」,所以老一辈的人要到林园街上都称去「林边街仔」,现在又称『旧街』,当时仍没有「林园」这个名称。

清乾隆52年(1787年),有一名唐山客带着香火来台经商,回程时因欲解手,暂时将香火悬挂在树上,夜间大放灵光,由于神迹不断,成为当地居民的守护神,但因不详其名,有乡民向自宅奉祀的「谢大王」扶乩求问,神谕称:「此香火即我香火」,方得知是谢王公庙香火,因而筑草庵奉祀,即今林园广应庙。

台湾日治时期大正9年(1920年)设高雄州日本官吏认为「林边」与屏东「林边」为同名,征求仕绅协助改名,当地的长老想起了漳州龙溪县谢王公祖庙的龙溪县古县城中心鹳林(现称下半林)和园中(现称上半林)两地,故取“林”、“园”二字命名,以示怀念祖籍日本人也很喜欢这个名字,认为「林园」的日文发音与「林边」相近,且意境很好,一如隐士,因此依议定名为「林园」,设「林园」。林园之地名自此出现,并沿用至今。

历史

区史沿革

本区历史可分六个时期:

  • 考古时期(?-1624年)—林园区境内,原属番社,为平埔族生番西拉雅族支族马卡道族(Siraya Makatao)聚处,在目前已发现七处考古遗址,可知大约在四百年前到六千五百年前,就有先住民在此住过,而且遍及区境内的凤山丘陵,汉人入侵以后,始被迫陆续迁离或汉化。
  • 荷治时期(1624年-1661年)—从史籍所载的零星记录,本地在十六世纪就有汉裔渔民踪迹,每届乌鱼汛期(每年11月底起至翌年1月中旬为止),就有很多渔户,来自闽南,从事渔业,并于沿海一带搭建小茅屋(藏藔)停歇。
  • 明郑时期(1661年-1683年)—郑成功郑氏陆军中权镇在小竹里创建「中权庄」进行屯垦。
  • 清治时期(1683年-1895年)—康熙23年(1684)隶属凤山庒;嗣后改为小竹桥→小竹→小竹下里。清康熙年间,设【西溪汛】,属安平水师【右营标】,因地属扼要,故置兵分守。
  • 日治时期(1895年-1945年)—明治34年(1901年)隶属凤山厅小竹下里林子边;大正9年(1920年),隶属高雄州凤山郡管辖,称为林园,设置役场(即现今区公所)。
  • 战后时期(1945年-)-1945年日本结束台湾统治,民国35年(1946年)颁布实施台湾省乡镇组织规程,林园改为林园乡,隶属高雄县。2010年12月25日高雄县市合并,改为高雄市林园区。

历史地名

  • 小竹桥、小竹里(再分小竹上、下里)
  • 西溪[1]
  • 中港[2],在小竹里,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受中厝溪,南行兼纳下廍窟合流入海,两岸相距里许,商船便于出入。
  • 顶林仔边街[3],在小竹里,县东南二十里,逐日为市(注:按顶林仔边位居海口,中港为小竹里《东小竹、西凤山》对外通商口岸,小竹里最早亦仅此一条街)。
  • 清朝康熙年间地图中,有提到中阬门(坑仔口,为今中门村)、金京潭(金荆潭 为今潭头村)与打鹿洲(为今三庄,林内、中厝、潭头地带)等聚落名称。
  • 清《凤山县采访册》记载小竹里辖九十五,林园地区就有四十个,计有:林内、潭头、中厝、后厝、溪洲、湾仔内、中港、西溪、半廍、后大厝、罟仔寮、山脚、大湖、滥尾、瓦窰沟、三张廍、王公庙、檨仔林、顶厝、二阬、顶嵌仔、港仔埔、港仔嘴、林内仔、廍边、顶林仔边街、顶林仔边、牛埔内、顶沟墘、下沟墘、韮菜园[4]、牛埔、中芸、中线、五块厝、苦楝脚、柚仔脚、椰树、田中央、溪洲仔等。另凤鼻头、中阬门归属凤山
  • 林仔边,日明治28年(1894年)6月至29年隶属台南县凤山支厅小竹下里管辖。
  • 林园,日大正9年(1920年),隶属高雄州凤山郡管辖,称为林园,设置役场。
  • 日治时期林园庄辖域内分为:汕尾、中芸、港子埔、王公庙、潭头、林子边、溪洲七个大字,苦苓脚、中坑门两个小字

重要事件

1988.7.20 中油林园厂油管破裂,重油外泄,严重污染鱼塭。[5] 1988.7.23 南帝化学工业公司燃烧塑料废料造成污染,在居民抗议下,厂方签下切结书不再燃烧。

地理

地形气候

林园区东临高屏溪,南临台湾海峡,北倚凤山丘陵;山、海、河环绕,全境属于高屏溪河口三角洲之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在地质土壤方面,本乡靠山部份地质属于黏土质及砂质壤土,土壤肥沃;临溪、海部份则属冲积砂质地。在气候方面,本区地处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海洋型气候,雨量充足。

早期河川水利

根据清光绪20年(1894年)卢德嘉汇纂《凤山县采访册》里关于林子边(现林园乡地带)河川和水利灌溉网络如下:

  • 淡水溪,县治诸溪,当以此为最(按县治纬溪凡四十六条,而经溪只此一条)。
  • 林内沟,县东南十八里,源受朝天岭雨水,东行里许,入金京潭。
  • 陈爷滥沟(上有溪洲仔桥),在小竹里溪洲仔庄西,县东南二十里,源由金京潭分支,东南行二里许,入中厝溪;
  • 苦苓脚沟,县东南十九里,源受清水岩池,东南行二里许,入苦苓脚窟。
  • 港仔埔沟,在小竹里港仔埔桥下,县东南二十里,源受苦苓脚窟,南行里许,由本庄尾入海。
  • 中坑门沟,在凤山,县东南二十三里,源受凤山雨水,西南行里许,至本庄脚入海。
  • 中厝溪(官渡),在小竹里,县东南十八里,源由淡水溪下游分支西南行,兼纳新庄仔、陈爷滥二沟,过顶林仔边溪(官渡),汇下廍窟,由中港入海,长十四里。

现今川渠

  • 高屏溪【昔淡水溪,俗称大溪】,长度171公里,发源于玉山山脉,经林园区出海,上游有楠梓仙溪、荖浓溪,是台湾流域面积最大的河川。
  • 林园排水干线【昔淡水溪歧流,俗称小溪】,长14,065公尺,自大寮区新庄支线交叉点经本区至东汕里流入高屏溪出海口。
    • 林内支线【昔林内沟】,长2,134公尺,自凤山水库经由林内里流入林园排水干线。
  • 中芸排水干线【昔中厝溪】,长2,385公尺,自王金德先生鸡场到中芸渔港出海。
    • 潭头支线【昔中厝溪、陈爷滥沟】,长2,514公尺,自中厝里经由潭头里至王金德先生鸡场止连接中芸排水干线。
    • 溪州支线【昔中厝溪、陈爷滥沟】,长1,877公尺,自中厝村大义路经由潭头13邻至王金德鸡场连接中芸排水干线。
    • 林园支线【昔顶林仔边溪】,长2,659公尺,自顶瓦窰沟经由王公里、林园里、文化路、中芸里连接中芸排水干线。
  • 港埔排水干线【昔苦苓脚沟、港仔埔沟】,长3,585公尺,自林家里经由顶厝里、港埔里出海口止。
  • 中门排水干线【昔中坑门沟】,长2,128公尺,自部队岸勤营经由龚厝里置中门里出海口止。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55,301    
1986 58,095+5.1%
1991 63,311+9.0%
1996 71,033+12.2%
2001 72,173+1.6%
2006 71,562−0.8%
2011 70,439−1.6%
2016 70,201−0.3%
2021 68,893−1.9%
来源:. 内政部.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根据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3年底林园区户数约2.7万户,人口约6.8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顶厝里与西汕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5,426人与796人[9]

政治

乡长

届序姓名备注
1林祺瑞
2刘柏泉
3刘柏泉
4黄万教
5黄万教
6林先文
7黄万教
8黄万教
9黄清景
10黄清景
11王方员姪子王耀裕中国国民党籍)为高雄市议员
12王方员
13张美丽
14黄兆呈
15韩赐村2010年当选首届高雄市第十一选区市议员(民主进步党籍)

区长

2010年12月25日起改制为林园区,区长由直辖市长官派。

任期姓名备注
2010~2016陈兴发原乡公所主任秘书[11]
2016~2019谢水福原旗津区长
2019~2022陈兴发原林园区长及燕巢区长
2022~现任简水彬原林园区公所主任秘书

区政组织

林园区公所高雄市政府在林园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运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高雄市政府。区长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4室等8个内部单位[12]

行政区划

  • 1950年划分为19:林园村、东林村、溪洲村、潭头村、中厝村、林内村、王公村、林家村、龚厝村、顶厝村、港埔村、港嘴村、中门村、中芸村、凤芸村、西溪村、东汕村、西汕村、北汕村
  • 1997年
    • 林园村划分为林园村、仁爱村
    • 东林村划分为东林村、文贤村
    • 溪洲村划分为溪洲村、五福村
    • 王公村划分为王公村、广应村
    • 北汕村划分为北汕村、中汕村
  • 2010年共24村改制为
林园区行政区划
A:东汕里、B:西汕里、C:凤芸里、D:仁爱里

警政治安

  •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林园分局 (07)641-2004
    • 林园派出所 (07)641-2013
    • 中芸派出所 (07)641-2792
    • 港埔派出所 (07)641-3695
  •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队 (07)231-764
    • 第6分队林园分队 (07)782-6500 (实际位于大寮区忠义里凤林四路353号,与林园分局忠义派出所合署办公)

经济

农渔产品

  • 林园区是高屏溪河口冲积平原,三角洲农渔产丰富,号称“鱼米之乡”。盛产有三金:黑金(乌鱼[13])、白金(鳗苗、虱目鱼苗)、黄金(稻米和美浓香瓜、小黄瓜)等农渔产品。
  • 农产:昔以稻米及甘蔗为大宗,现今以洋葱、小黄瓜、美浓瓜及蔬菜为主。
  • 渔产:有中芸渔港和汕尾渔港,以沿海捕捞渔业(现捞仔)及高价值精致养殖渔业为主,季节性赤尾青丁香鱼鳗苗乌鱼等次之。主要养殖九孔石斑老鼠斑龙胆石斑老虎斑点带石斑)、虾类(白虾草虾沙虾)、鳗鱼虱目鱼金目鲈金钟红衫等。

商业及服务业

分布于林园老街(福兴街)、新街(林园北路)、文化街、东林西路一带,为林园地区的商业中心。

  • 商业主要是贩售日常用品及农渔产品,经营业者大都以外地人前来租店营业者居多,林园在地店家则收取租金。
  • 服务业,以公家机关(区公所、卫生所、警察局、电信局、邮局、电力公司)及银行、农会、教会、加油站等。

石化工业

林园石油化学工业区,是政府筹划十大建设之一,于民国62年(1973)底开始动工,于民国64年(1975)开发完成,面积达403.6公顷,96年(2007)年产值约达2,740亿元,为南部最大石化工业区。以中油林园厂为内核,中下游厂家有李长荣化工、南帝化工、永嘉化学、中国合成橡胶、台湾石化合成、信昌化学、台湾苯乙烯、和益化学、台湾塑料、台达、中日合成、东联、南亚塑料、中美和、联成、合兴化工、阿科化学、亚洲聚合等18家公司在此设厂。目前扩增至26家,其中石化中下游相关产业厂商计24家。

文化演艺团体

掌中戏
  • 国兴阁掌中剧团
  • 金兴阁掌中剧团
歌仔戏
  • 公民姊妹歌剧团
  • 正艺霞少女歌剧团
  • 新协兴歌剧团
  • 新美兴歌剧团
  • 真艺霞歌剧团
音乐
  • 林园区广应庙王妈圣乐团
  • 林园雅轩圣乐团-传统音乐十全腔
诗社
  • 林园诗社~传统诗吟唱

文化古迹

  • 凤鼻头(中坑门)遗址[14]、「林家村遗址 」、「天明园遗址 」、「清水岩遗址 」、「潭头山遗址Ⅰ 」、「潭头山遗址Ⅱ 」和「凤山水库遗址 」等七处,其中凤鼻头(中坑门)遗址经文建会公告指定为「国定遗址」。
  • 清水岩原日军战备坑道[15](历史建筑物)
  • 林园港埔黄家(江夏派)古厝[16](历史建筑物)
  • 原顶林仔边警察官吏派出所(历史建筑物)
  • 林园糖铁火车站[17](已于2007年遭拆毁)
  • 林园老街(福兴街、林园北路)
  • 林园安乐楼
  • 林园港埔黄家安记栈(百年老栈,尚未列为古迹或历史建筑物)[18]

教育

高级中等学校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 高雄市林园区林园国民小学
  • 高雄市林园区中芸国民小学
  • 高雄市林园区汕尾国民小学
  • 高雄市林园区王公国民小学
  • 高雄市林园区金潭国民小学
  • 高雄市林园区港埔国民小学

医疗

  • 高雄市林园区卫生所
  • 建佑医院
  • 霖园医院
  • 社团法人高雄市林园区社区健康营造协会
  • 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

交通

公路

长途客运

高雄火车站高雄国际机场-林园-东港-林边-枋寮-枫港-恒春-垦丁

捷运接驳

  • 港都客运
    • 红3A林园干线小港站-凤鸣国小-林园区公所
    • 红3B林园干线:小港站-林园区公所
    • 红3C林园干线:小港站-林园区公所(不经西溪里)
    • 红3D林园干线:小港站-林园区公所(不经西溪里、宏平路)
    • 红3E林园干线:小港站-凤鸣里-林园区公所(不经西溪里)
  • 高雄客运

公共自行车

水路

  • 中芸↔小琉球—交通船(已停驶)
  • 溪州五块厝↔新园乡五房仔—走沿海线高屏溪渡口(民国64年《1975》双园大桥通车后已停设)
  • 汕尾↔盐埔仔。汕尾↔东港—走沿海线高屏溪渡口(民国64年《1975》双园大桥通车后已停设)

未来

高雄捷运

宗教信仰

林园市区、顶磘沟、龚厝、溪州

中坑门、下厝、顶厝、港埔、港嘴

  • 中坑门进发宫
  • 中坑门金兴宫
  • 下厝林凤宫
  • 港埔港龙宫
  • 港嘴池凤宫

西溪、中芸、汕尾

  • 西溪赐安宫
  • 西溪北极殿
  • 中芸凤芸宫
    • 凤芸宫迎妈祖:每四年一科海上巡香及遶境,巡古道由林园中芸渔港出发至台南安平大港往返,102年岁次癸巳农历3月22、23日科年即将举办。
  • 中芸灵帝殿
  • 汕尾慈天宫
  • 汕尾炉济殿
  • 汕尾东凤宫

清水岩、潭头、中厝、林内

  • 林园清水岩
  • 林园广济宫
  • 林园城隍庙
  • 中厝三庄三元殿
  • 潭头保兴宫
  • 林内里福德庙

佛教

  • 林溪禅寺
  • 普愿寺
  • 西如寺

基督宗教

宗派 教会(礼拜堂 / 圣堂)
天主教 圣奥斯定堂
路德宗(信义会) 台湾信义会林园利河伯教会
归正宗长老会(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林园教会、中芸教会
浸礼宗(浸信会) 林园浸信会(林园福音中心)
召会 高雄市召会林园北路会所
灵粮堂 林园活泉灵粮堂
其他 高雄市教会聚会所林园区教会聚会所

观光景点

自然

林园石化工业区旁的公园
林园中芸渔港
林园中芸沙滩
  • 高屏溪口(旧称淡水溪、下淡水溪[20]
  • 林园红树林生态区[21]
  • 林园河滨公园(赏鸟)[22]
  • 凤山水库[23](前身凤山采访册记载为 凤山池[24])
  • 中坑门海湾(古战场)[25]
  • 中芸渔港
  • 九孔养殖场

人文

  • 中芸国小天文馆[26]
  • 灵泉池[27](神秘之地,现军事管制区无法进入)
  • 唐荣公园[28]
  • 石化公园
  • 凤山[29]
  • 林园老街(林仔边街)[3]
  • 凤山县八景(之二)[30](之二)—凤岫春雨[31]、淡溪秋月[32]
  • 中芸渔港每年夏季活动—端午节举办高雄县县长杯龙舟锦标赛[33]
  • 凤芸社区每年冬季活动—12月间举办海洋文化节(农渔产品飨宴)[34]

运动休闲

  • 林园区立游泳池
  • 林园区立儿童游泳池
  • 林园区自行车道(高屏溪口↔岭口旗山)
  • 林园登山步道(清水岩↔凤山水库)
  • 高雄市立图书馆林园分馆
  • 高雄市立图书馆林园二馆

美食小吃

  • 面线糊
  • 意面
  • 和春圆仔冰
  • 粿品
  • 林园夜市(每星期五及星期二)
  • 林园早市
  • 王记肉圆
  • 兰姐鸭肉饭
  • 詹记鸭肉饭
  • 臭豆腐
  • 元豪汤包
  • 牛老大牛肉面

注释

    参考数据

    脚注
    1. 西溪
    2. 中港
    3. 顶林仔边街
    4. 韮菜园
    5. . [201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6. 凤山(林园)事件
    7. 黄健君,君仔博客
    8. 林园反三轻记事
    9. .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中文(台湾)).
    10. (XLS). 内政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中文(台湾)).
    11. . [2013-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12. . 林园区公所. [202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5) (中文(台湾)).
    13. 乌鱼
    14. 凤鼻头(中坑门)遗址
    15. 日治时期国防坑道遗址
    16. 黄家古厝寻根
    17. 林园糖铁火车站
    18. 安记栈风华
    19. . [2007-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2).
    20. 淡水溪、下淡水溪
    21. 林园河滨公园(赏鸟)
    22. 凤山水库
    23. 中坑门海湾(古战场)
    24. . [200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30).
    25. 灵泉池
    26. 唐荣公园
    27. 凤山
    28. 凤山县八景
    29. 凤岫春雨
    30. 淡溪秋月
    31. 龙舟锦标赛
    32. 海洋文化节
    书籍、视频与网站
    • 卢德嘉汇篡(清光绪20年,1894),凤山县采访册,台湾历史文献丛刊,台湾银行,台北
    • 刘益昌、陈玉美(1997),高雄县史前历史与遗址,高雄县文献丛书系列3,高雄:高雄县政府
    • 陈启铨(1999),一代名师林半仙风水传奇,武陵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 黄健君(2002-),戏说林园,君仔博客,高雄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林园区”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