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府

漳州府中国福建明朝时设置的,存在至清朝府城东有江东桥

漳州府在福建省的位置(1820年)
漳州府
闽南语名称?
全汉
全罗

历史沿革

明朝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漳州路为府,属福建行省治所龙溪县(县城、府治属漳州市芗城区),辖龙溪漳浦南靖长泰龙岩五县,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洪武九年(1376年),福建行省改为福建布政使司,漳州隶之。

成化六年(1470年),析龙岩县置漳平县

正德十二年(1517年),析南靖、漳浦县地置平和县。同年,割龙溪县西南地区属南靖县[lower-alpha 1]

嘉靖九年(1530年),割漳浦县二、三、四、五都置诏安县

嘉靖十四年(1535年),割漳州府、泉州府延平府三府四县边地置大田县,隶延平府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割龙溪、漳浦县地置海澄县[1]

隆庆元年(1567年),析龙岩并延平府永安、大田三县地置宁洋县

万历四年(1576年),割潮州府饶平县信宁都南澳岛的青澳、云澳来属诏安县[2]

以前,漳州府增设五县,达到十县规模。

清朝

清朝时,府治仍为龙溪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后,漳州府范围大约等同今日的漳州市(不包含龙海区角美镇少数地区[lower-alpha 2]南靖县西北角之长塔村[lower-alpha 3])以及龙岩市所辖漳平市少数地区[lower-alpha 4]永定区少数地区[lower-alpha 5]厦门市海沧区南半部[lower-alpha 6]金门县金城镇东碇岛[lower-alpha 7]、广东南澳县东半部[lower-alpha 8]

雍正十年(1732年),以广东潮州饶平福建漳州诏安两县分别持有之南澳岛诸澳合置南澳厅,由潮州府、漳州府共管。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龙岩县为龙岩直隶州,划漳平县并宁洋县龙岩直隶州管辖,漳州府辖境缩小,只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中、下游流域及其西南地区。同年,划漳浦县六都之东山岛东北角铜山保属诏安县[3][lower-alpha 9]

雍正十三年(1735年),划南靖县车田总十五保属漳浦县。

嘉庆三年(1798年),析平和、漳浦、诏安三县地置云霄厅[4]

至此,漳州府辖七县二散厅如下:

一、龙溪县

二、海澄县

三、长泰县

四、南靖县

五、平和县

六、漳浦县

七、诏安县

八、云霄厅[5]

九、南澳厅(与潮州府共管)[6]

中华民国

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民国二年(1913年)废,共开府545年。

兵制

清朝

顺治四年(1647年),设漳州镇。[7]

同治六年(1867年),漳州镇陆路各营裁减五成,并将同安营改归福建陆路提标管辖。[7]

光绪年间漳州府陆路诸营[7]
上级主官 各营
单位 主官 兵丁
种类员额 总数
2743
马战
35
步战
1194
守兵
1514
漳州镇总兵(官)
镇标中营游击7186239432
镇标左营游击6187238431
镇标右营游击6187238431
城守营都司4210211425
平和营游击4141192337
云霄营游击4133185322
诏安营游击4150211365
光绪年间漳州府水师诸营[8]
上级主官 各营
单位 主官 兵丁(漳州境内)
种类员额 总数
3982
驻地员额
步战 守兵 南澳
999
诏安
960
云霄
50
漳浦
550
海澄
643
龙溪
780
三都
160
四都
170
东山岛
630
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
提标中营参将--3710000003710
提标左营游击--60700000012595
提标右营游击--1850000000185
提标前营游击--1100000001100
铜山营参将5366641200001706305035000
金门镇总兵(官)
镇标右营游击--350000002001500
南澳镇总兵(官)
镇标左营游击5596001159999160000000

职官

入清以后,满清大量起用北人。

知府

明代知府[9][10]
姓名籍贯上任时间辖县备注
尹勖不详不详5
潘琳山西平阳府洪武元年5
许荣江西吉安府永丰县洪武八年5
白寿山东兖州府峄县洪武年间5
徐恭江西吉安府永丰县洪武十三年5
胡添锡不详洪武年间5
王仲谦不详洪武年间5
李晟不详洪武二十一年5
钱古训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洪武年间5
游仲桂广东肇庆府新兴县洪武年间5进入15世纪
薛?不详永乐年间5
叶亨福建福州府闽县永乐年间5
殳文通浙江嘉兴府宣德元年5
甘瑛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正统二年5
李春江西吉安府永丰县正统十年5
马嗣宗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景泰元年5
谢骞南直隶太平府当涂县景泰四年5
周天民四川重庆府长寿县天顺五年5
童信浙江金华府永康县天顺七年5
潘本愚广东惠州府博罗县成化二年5
王文山西潞州黎城县成化四年5▸6
张𪻺广东广州府番禺县成化十年6
姜谅浙江嘉兴府嘉兴县成化十五年6
刘瀚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成化二十一年6
邝文广东广州府南海县成化二十三年6
汪凤江西广信府弋阳县弘治四年6进入16世纪
彭桓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弘治十四年6
罗列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弘治十六年6
陈洪谟湖广常德府武陵县正德五年6
潘旦南直隶徽州府婺源县正德九年6
钟湘湖广武昌府兴国州正德十一年6▸7
张鹏四川嘉定州洪雅县嘉靖元年7
詹莹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嘉靖三年7
陆金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嘉靖七年7▸8
孙裕浙江宁波府鄞县嘉靖十二年8
顾四科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嘉靖十九年8
卢璧南直隶凤阳府盱眙县嘉靖二十五年8
李侨山东济南府长清县嘉靖三十一年8
曹三旸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嘉靖三十三年8
李光宸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嘉靖三十六年8
桂嘉孝四川成都府成都县嘉靖三十八年8
唐九德湖广长沙府湘潭县嘉靖四十三年8▸10
葛纶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隆庆二年10
罗青霄四川重庆府忠州隆庆四年10
刘志业浙江宁波府鄞县万历二年10
曹铣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万历七年10
陆从平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万历八年10
周铎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万历九年10
李载阳湖广黄州府蕲州万历十四年10
李日文江西抚州府金谿县万历二十三年10
杨维岳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万历二十三年10
韩擢广东惠州府博罗县万历二十七年10进入17世纪
方学龙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万历三十年10
闵梦得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万历三十七年10
袁业泗江西袁州府宜春县万历四十年10
汪康谣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万历年间10
侯应宾浙江温州府乐清县万历年间10
杨翰南直隶应天府溧水县天启元年10
施邦曜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天启年间10
曹荃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崇祯七年10
沈在宥浙江湖州府长兴县崇祯年间10
胡学戴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县崇祯年间10
金丽泽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崇祯末年10
祝登元浙江衢州府龙游县隆武年间-

冲繁疲难

清代依据各地民情之不同,制定了选任地方官员的标准。

福建省九府[11]
福州府福宁府延平府建宁府邵武府汀州府漳州府兴化府泉州府
交通位置重要程度
政务负担程度
税赋完纳程度
居民刁悍程度
漳州府七县一散厅[12]
龙溪县海澄县南靖县漳浦县平和县诏安县长泰县南澳厅
交通位置重要程度
政务负担程度
税赋完纳程度
居民刁悍程度

知府

清代知府[13][14][15]
姓名籍贯出身上任时间辖县备注
祝登元浙江衢州府龙游县顺治三年10
罗丽辰正红旗汉军顺治五年10
张延江南举人顺治七年10
房星煜正黄旗汉军贡生顺治九年10
钱光泰江南苏州府长洲县崇祯十三年特用出身顺治十二年10
齐赞枢正黄旗汉军顺治九年第三甲进士顺治十七年10
邓自辛不详不详10
钱震朗不详不详10
邓廷罗[lower-alpha 22]康熙二年10
王得善直隶保定府易州涞水县拔贡康熙三年10
孙芳桂直隶宣化府拔贡康熙四年10
刘梦兴河南汝宁府罗山县副贡康熙六年10
孙扬不详笔帖式康熙九年10
胡献瑶山东莱州府胶州顺治九年第三甲进士康熙十二年10
周昌镶蓝旗汉军康熙十二年第二甲进士康熙十六年10
吴延贵奉天奉天府开原县康熙十八年10
袁珩直隶顺天府香河县荫生康熙二十年10
白辉山西太原府平定州贡生康熙二十三年10
汪世印正红旗汉军荫生康熙二十三年10
靳治扬镶黄旗汉军笔帖式康熙三十三年10
卫召揆山西平阳府曲沃县荫生康熙三十五年10 进入18世纪
刘芳正白旗汉军监生康熙四十一年10
赵完璧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贡生康熙四十四年10
魏荔彤直隶真定府赵州柏乡县贡生康熙四十九年10
李秉衡正红旗汉军贡生康熙五十六年10
耿国祚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举人雍正二年10
潘体丰山东济南府武定州乐陵县贡生雍正五年10
李治国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康熙五十七年第三甲进士雍正六年10
杨一正陕西干州武功县贡生雍正七年10
张嗣昌山西平阳府浮山县贡生雍正八年10
杨一正雍正八年10再任
张嗣昌雍正九年10再任
王之琦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监生雍正十年10
高元昆江苏扬州府江都县康熙五十七年第三甲进士雍正十一年10▸7分设龙岩直隶州
童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贡生乾隆二年7
梁须楩正白旗汉军监生、笔帖式乾隆二年7
王德纯镶白旗汉军雍正二年第三甲进士乾隆三年7
徐林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乾隆四年7
萧侅广东嘉应州平远县贡生乾隆五年7
张廷球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乾隆六年7
周岱镶红旗汉军监生乾隆八年7
金溶直隶顺天府大兴县雍正八年第三甲进士乾隆十年7
魏嵉云南云南府昆明县荫监生乾隆十五年7
奇灵阿正黄旗满洲乾隆十九年7
暴煜山西潞安府屯留县举人乾隆二十二年7
余文仪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乾隆二年第三甲进士乾隆二十三年7
蒋允焄贵州贵阳府贵筑县乾隆二年第三甲进士乾隆二十五年7
刘增镶红旗汉军举人乾隆二十八年7
张挺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乾隆二十九年7
张镇山东武定府海丰县监生乾隆三十一年7
李师敏山东武定府惠民县乾隆二十二年第三甲进士乾隆三十四年7
李维钰直隶遵化州荫生乾隆三十八年7
双鼎正白旗满洲笔帖式乾隆四十一年7
姚棻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乾隆二十六年第二甲进士乾隆四十二年7
黄彬四川成都府汉州举人乾隆四十六年7
李浚源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举人乾隆四十七年7
朱芫会安徽徽州府歙县乾隆二十二年第三甲进士乾隆四十九年7
黄彬乾隆五十年7再任
史梦琦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乾隆三十四年第二甲进士乾隆五十四年7
全士潮江苏苏州府震泽县拔贡乾隆五十七年7
金城正白旗满洲乾隆六十年7
景文正蓝旗满洲嘉庆四年7 进入19世纪
方应恒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监生嘉庆六年7
景敏正白旗满洲贡生嘉庆九年7
特通阿镶蓝旗蒙古拔贡嘉庆九年7
裘增寿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举人嘉庆十二年7
英泰不详嘉庆十八年7
李赓芸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乾隆五十五年第二甲进士嘉庆十九年7
毕所譡山东登州府文登县副贡嘉庆二十年7
方传穟安徽安庆府桐城县监生嘉庆二十二年7
陆言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嘉庆四年第二甲进士嘉庆二十四年7
周镐江苏常州府金匮县举人道光元年7
戴嘉谷江西南安府大庾县荫生道光三年7
许原清江苏松江府华亭县监生道光九年7
童宗颜四川成都府新津县嘉庆十四年第二甲进士道光十五年7
王衍庆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举人道光十七年7
胡兴仁湖南永顺府保靖县拔贡道光十八年7
王衍庆道光二十年7再任
赵镛江西建昌府南丰县道光六年第二甲进士道光二十年7
黄德峻广东肇庆府高要县道光二年第二甲进士道光二十二年7
褚登江苏常州府靖江县道光三年第二甲进士道光二十三年7
王佐业江苏扬州府泰州道光六年第二甲进士道光二十四年7
赵镛道光二十四年7再任
王用宾安徽安庆府怀宁县道光六年第二甲进士道光二十五年7
徐耀直隶顺天府宛平县道光十三年第三甲进士道光二十六年7
方宝庆安徽安庆府桐城县道光六年第二甲进士道光二十六年7
庄受祺江苏常州府阳湖县道光二十年第二甲进士道光二十八年7
王佐业道光二十八年7再任
周之培河南开封府祥符县荫生咸丰元年7
王佐业咸丰元年7三任
文秀正白旗满洲咸丰三年7
金崇不详咸丰四年7
王肇谦直隶定州深泽县举人咸丰四年7
耿日椿直隶保定府新城县道光十八年第二甲进士咸丰六年7
王澍不详咸丰七年7
周立瀛江西吉安府安福县道光二十四年第二甲进士咸丰八年7
杨福五直隶宣化府保安州道光二十年第三甲进士咸丰八年7
周立瀛咸丰九年7再任
高会嘉江西九江府彭泽县道光二十五年第二甲进士咸丰十一年7
北克丹布正蓝旗满洲生员咸丰十一年7太平天国战死漳州城外
马珍四川松潘厅同治三年7
刘惠人不详同治四年7
杨庆容广西柳州府马平县附生同治六年7
朱以鉴广东潮州府澄海县廪贡同治六年7
张其曜浙江绍兴府会稽县监生同治七年7
杨先泽贵州贵阳府贵筑县道光三十年第三甲进士同治七年7
许善器浙江湖州府德清县监生同治十三年7
沈定均湖南岳州府临湘县拔贡同治十三年7[lower-alpha 23]
毓璋不详光绪年间7
吉昌不详光绪五年7
孙传衮不详光绪二十七年7
陈嘉言湖南衡州府衡山县光绪二十九年7

志书

文教

注释

  1. 相当于南靖县由义里一部分及居仁里全部
  2. 原属泉州府同安县积善里十八、十九、二十都。
  3. 原属龙岩州适中社
  4. 原属龙溪县二十五都
  5. 原属平和县清宁里
  6. 原属海澄县三都
  7. 原属海澄县四五都
  8. 原属南澳厅
  9. 因而东山岛全境为诏安县所有
  10. 原属龙溪县二十五都
  11. 原属南靖县居仁里
  12. 原属南靖县习贤里
  13. 原属南靖县由义里、居仁里
  14. 部分划属漳浦县后,今漳浦县北部仍有部分属南靖县居仁里,1949年后并入形成现今漳浦县
  15. 原属平和县新安里
  16. 部分划属云霄厅
  17. 原属平和县清宁里
  18. 全部划属云霄厅
  19. 原属漳浦县二十八都
  20. 部分划属云霄厅
  21. 以三县划地置云霄厅后,今云霄县北部仍有部分属平和县新安里、南部仍有部分属诏安县四都,1949年后陆续并入形成现今云霄县
  22. 凤阳府虹县及江宁府两说
  23. 《漳州府志》仅收录至沈定均,后续知府记载散见各处,名单不全。

参考来源

  1. 《海澄县志》,1633,梁兆阳、蔡国祯
  2. 周佳荣. . 中华书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2012-07-16: 30 [2019-10-26]. ISBN 97898881816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3. 《铜山志》,卷三武备志,乾隆十六年(1751年),陈振藻
  4. 《云霄厅志》,1816,薛凝度、吴文林
  5. 〈清代厅制研究〉,1995,吴正心
  6. 〈论16~18世纪南澳岛的王朝经略与行政建置演变〉,《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01期,2018,王潞
  7. 《漳州府志》,卷二十二兵纪一,光绪三年(1877年),沈定均
  8. 《漳州府志》,卷二十三兵纪二,光绪三年(1877年),沈定均
  9. 《漳州府志》,卷十秩官二,光绪三年(1877年),沈定均
  10. 《重纂福建通志》,卷百之四,道光九年(1829年),陈寿祺
  11. 〈《清史稿˙地理志》府州厅县职官缺分繁简订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三分,页633-638,1994,刘铮云
  12. 〈《清史稿˙地理志》府州厅县职官缺分繁简订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三分,页636、637,1994,刘铮云
  13. 《福建续志》,卷二十四职官二,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沈廷芳
  14. 《漳州府志》,卷十一秩官四,嘉庆十一年(1806年),特通阿
  15. 《漳州府志》,卷十二秩官四,光绪三年(1877年),沈定均

外部链接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漳州府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