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夷

九夷,又称淮夷九貉[1],为东夷的九个部落,分别有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皆以凤鸟作为图腾。先秦时对自古以来居于东南地区(今淮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的部族的泛称。

九夷中的「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的意思,如《尔雅》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之说[2]郭璞《尔雅注》云:“九夷在东”[3],泛指东夷人。

文献记录

  • 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4]
  • 《说苑·君道》篇说越王句践与吴战,大败之,兼有九夷。大多数学者认为九夷与东夷含义相同。
  • 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齐……北夷方七百里,加之以鲁、卫,彊万乘之国也」。日人泷川以为:「王念孙曰,北夷当作九夷。」
  • 淮南子·齐俗训》云:「越王句践霸天下,泗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
  • 战国策·秦策》云:「楚包九夷,方千里。」《魏策》云:「楚破南阳九夷。」[7]
  • 李斯上始皇书云﹕“包九夷,制鄢、郢”;李注云﹕「九夷,属楚夷也。若然,九夷实在淮泗之闲,北与齐、鲁接壤,故论语:『子欲居九夷』。[8]……是九夷之地,东与十二诸侯接,而鲁为十二诸侯之一,故此言齐并九夷与鲁卫也。……今本之北夷,乃九夷之误,而不得以山戎当之也。」
  • 光旦:是又一九夷,在中原诸夏之南。

参考文献

  1. 《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疏:「九貉,即九夷,在东方。」
  2. 陈建初; 徐朝红; 胡世文. . 袁于善 (编). 初版一册. 台北: 三民书局. 2011年5月: 362 [2020-03-01]. ISBN 978-957-14-546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体)).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
  3. 郭璞.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晋朝: 42段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体)). 九夷在东
  4. 范晔.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南北朝 420年-445年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体)).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5. 孔子弟子. . . 互联网: 维基文库. 春秋战国: 九之十四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体)). 子欲居九夷
  6. 刘向. . 士礼居丛书.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西汉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体)). 楚苞九夷
  7. 刘向; 陈满铭; 温洪隆. . 修订三版二册. 台北: 三民书局. 2016年3月: 681 [2020-03-02]. ISBN 978-957-14-401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体)). 楚破南阳九夷
  8. 孙诒让《墨子闲诂》卷四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尔雅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战国策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