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烦
楼烦(拼音:Lóufán、上古音:lo bian[1]),古代民族与国家,在周朝前就已存在,其领土约在今中国山西与河套地区一带。在战国时,赵国侵吞其在山西一带的领土,其地置雁门郡。楼烦退至河套地区,又遭到秦国侵攻,领土逐渐减小。在冒顿单于时代,北移的楼烦部落被并入匈奴,成为匈奴附庸。在卫青时,遭汉朝军队击败后亡国,剩余族群或融入汉族,或加入匈奴及鲜卑。
历史
楼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以前,曾有向商朝[2]及周朝[3][4]朝贡的记录。春秋时期,楼烦与林胡居住在晋国北方,被归类为戎,分散为多个部落[5]。
战国初期,赵武灵王学习游牧民族,采胡服骑射。之后击破位于山西的林胡与楼烦,一部份林胡与楼烦人向北逃走,也有一部份附庸于赵国、燕国,成为其佣兵[6]。赵国将其占领的楼烦领土,设雁门郡[7]。林胡后为李牧所灭,但楼烦与白羊国仍在河套地区活动。
秦朝时,派蒙恬领军进攻河套。匈奴冒顿单于时代,东胡与楼烦被击败,成为匈奴的成员之一,匈奴占有河套地区[8]。楼烦成为匈奴下的附属国家[9]。
楚汉相争时,刘邦阵营中,有楼烦将领[10];项羽阵营中也有,当时擅长骑射者,常被称为楼烦[11]。
前127年,卫青击败匈奴的楼烦王、白羊王,取得河套地区,创建朔方郡[12]。汉武帝在此创建属国,管理归降的匈奴部落[13]。
参考资料
- 王力: . [2011-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3).
- 《逸周书》〈王会解〉〈伊尹朝献,周书〉:「汤问伊尹……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孅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𫘦𬳿、𫘝𫘨、良弓为献。』」
- 《逸周书》〈王会解〉:「成周之会,……正北方……楼烦以星施,星施者,珥旄。」
- 《晋乘搜略》卷2:「周成王时,楼烦子入朝于京师。」
- 《史记》〈匈奴列传〉:「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
- 《日知录》:楼烦乃赵西北边之国,其人强悍习骑射。《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乓。致云者,致其人而用之也。是以楚、汉之际多用楼烦人,别为一军。
- 《战国策》卷12:「昔者齐、燕战于桓之曲,燕不胜,十万之众尽。胡人袭燕、楼烦数县,取其牛马。」注:「楼烦,属雁门。」
- 《史记》〈匈奴列传〉:「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
-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
- 《史记》〈项羽本纪〉:「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集解:「应劭曰:『楼烦,胡也。今楼烦县。』」
-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击项羽之将项冠于鲁下,破之,所将卒斩右司马、骑将各一人。击破柘公王武,军于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
集解:「李奇曰:『楼烦,县名。其人善骑射,故以名射士为「楼烦」,取其美称,未必楼烦人也。』张晏曰:『楼烦,胡国名也。』」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元狩元年,……。明年,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虏略渔阳二千余人,败韩将军军。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令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元狩二年……其秋……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