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
起源
氐族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氐族与羌族同源。不过几年前曾有说法,指属于藏族(古代的吐蕃人)一支的白马藏人,此民系认为自己的方言和标准的藏语实在差异甚大,连习俗跟典型的藏族有很大的不同,应该不属于藏族而是古代氐族的直系后裔,希望能成为一支独立民族。
历史
春秋战国时始以氐为族名,居于中国西北部。据《三国志》引《魏略》,氐人嫁娶风俗与羌人类似,为西戎中豲戎等的后代[2]。
汉朝至三国期间,氐族曾两度大迁徙,至关中一带居住。其时还有如羌族的少数民族迁入关中。惠帝时代,氐人曾与晋相战两年余,到十六国时晋室南下,氐人便在北方创建前秦、后凉、仇池等政权。南方的巴蜀地区也存在过氐人创建的成汉政权。
随着居于中国日久,在唐朝时代,一部分氐族人与吐蕃人相融合,而其余氐族则与汉族或其他民族相融合。目前民族学家认为现在白马人的血缘和生活习惯算是氐族的后裔。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 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 魏略西戎传曰:「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其种非一,称槃瓠之后,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皆编发。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其自还种落间,则自氐语。其嫁娶有似于羌,此盖乃昔所谓西戎在于街、冀、豲道者也。」
研究书目
- 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外部链接
- Wei Lue (a 3rd century CE Chinese tex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ection 1 (a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