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迦
塞迦人(古波斯语: Sakā;佉卢体:𐨯𐨐 Saka;婆罗米体:
Śaka;梵语: Śaka、Śāka; 古希腊语: Sákai; 拉丁语:;中文:塞,上古汉语:*Sək; 古埃及语[1]:sk[注 1]、sꜣg[注 2]),又称塞种人、塞人、塞族,起源自伊朗高原的斯基泰人部落。古代著名的游牧战士,在大草原中漫游,其领土约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斯坦地区。

塞迦人战甲

黄金饰品
历史
现代研究
饶宗颐与杨宪益皆主张塞种即允姓之戎。余太山认为,月氏与塞种的先祖为允姓之戎。允姓之戎起源自少昊之后,由若水移居至伊洛之间,逐步西迁,后创建贵霜王朝与月氏等。在考古人类学上,月氏与塞种皆具有原始印欧人血统[5][6]。基于允姓之戎与塞种的研究,他进而推测,与允姓之戎一样,所有源自黄帝的氏族,如陶唐氏、有虞氏、少昊等,皆可能带有原始印欧人血统[7]。

天马是一种带有立马的青铜礼器顶饰,由萨迦人在公元前4世纪至1世纪之间创造。
日本东京大学学者植田信太郎与中国社科研究院学者王丽组成的中日联合研究团队,在200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比较在中国山东省发掘的古代遗体,发现在战国时期中期以前的山东人,在遗传基因上与欧洲人接近,有印欧人的特征;西汉末年以前的山东人则接近于中亚地区的维吾尔人与吉尔吉斯人。现代山东人则与东亚的日本人与韩国人基因接近[8][9]。
然而上述结论受到韩康信、尚虹的质疑,指出根据考古学研究,古代印欧人种东进的地理介限位于新疆东部至甘肃西部之间,在此以东的地区并没有发现具有印欧人种型态的类群[10],后来姚永刚和张亚平重新研究植田信太郎的同一批数据,发现遗传基因均属于东亚人种[11]。
曾宪法认为塞种人起源于克里米亚半岛与黑海北岸,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东扩至罗布泊[12]。
语言
注解
参考来源
- .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
- 《汉书》卷96〈西域传〉上:「罽宾国……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
- 《汉书》卷96〈西域传〉下:「乌孙国……本塞地也,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县度。大月氏居其地。后乌孙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乌孙昆莫居之,故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
- 荀济〈论佛教表〉:「案释氏源流,本中国所斥,投之荒裔,以御魑魅者也。乃至舜时,窜梼机于三危。左传允(音捐)姓之奸,居于瓜州是也。杜预以允姓,阴戎之别祖,与三苗俱放于三危。《汉书》〈西域传〉:『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炖煌。为月氏迫逐,遂住葱岭南奔。』又谓:『悬度、贤豆、身毒、天毒,仍讹转以塞种为释种,其实一也。』允姓与三苗比居教迹和洽。其释种不行忠孝仁义。贪诈甚者号之为佛。」,收入《广弘明集》卷7。
- 余太山,〈贵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属〉,发表于《文史》第38辑,1994年。
-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页138-141。
- 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
- 《从大陆寻找渡来系弥生人的根源-与山东省的共同研究报告》,土井滨遗迹人类学博物馆、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2000年出版
- 多贺谷昭《日本人漫长之旅I·由容貌探讨日本人的由来》,NHK出版,2001年
- 韩康信、尚虹《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种族属性的讨论》
- 姚永刚、张亚平《古老人群mtDNA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曾宪法《先秦时期塞种人之族源及其东渐问题》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