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区
香山区(台湾客家语海陆腔:hiongˋ sanˋ kiˋ;台湾话:),旧称「番山」,前身「香山乡」,位于台湾新竹市西南部,西滨台湾海峡,北临北区,东邻东区,东南连新竹县宝山乡,南接苗栗县竹南镇、头份市。全境面积约为55平方公里,为新竹市面积最大的区,约占新竹市总面积的56%。
香山区 Xiangshan District 旧称:番山 | |
---|---|
市辖区 | |
![]() 香山区位置图 | |
坐标:24°46′N 120°56′E | |
国家 | ![]() |
上级区划 | 新竹市 |
设立 | 1990年11月1日 |
下级区划 | 24里375邻 |
政府 | |
• 区长 | 陈享泽(香山区区长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54.8491 平方公里(21.1774 平方英里) |
海拔 | 26 公尺(85 英尺) |
人口(2024年2月)(29,600户) | |
• 总计 | 78,910人 |
• 排名 | 3(新竹市排名) |
• 密度 | 1,439人/平方公里(3,726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邮递区号 | 300 |
户政数据代码 | 10018030 |
毗邻 | 北区、东区;新竹县宝山乡、苗栗县竹南镇、头份市 |
网站 | http://dep-s-district.hccg.gov.tw/ |
历史
地名由来
香山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
清领时期
香山原为道卡斯族竹堑社的所在地。相传永历三十六年(1682年)明郑军北伐路经此地,沿途征召道卡斯族运输粮草,族人不堪其扰,迁至今新竹一带。后有后垅社与中港社迁居至此。康熙三十年(1691年)王世杰开垦竹堑,复开垦竹堑以南的三十九庄。当时有陈、许与曾三姓开辟香山地区,然时遭道卡斯族抵抗,三姓垦民30于人遭其杀害,此地汉人遂绝迹。后于盐水港划土牛线并设置隘寮防守,汉人再次聚集。乾隆初年将土牛线外之地给予道卡斯族耕种,土牛界线随之解除[1]:793。后由于竹堑港经常淤塞,于南侧另辟新港,原有的港口就以「旧港」称之。嘉庆十二年(1815年)新港又淤塞,故重开旧港,然此时港口已不稳定,道光二十年(1840年)大型船只已无法进入。于是至道光五年(1825年)开辟香山为港口[2]:49,因其位置接近福州府,而成为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
香山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划属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年)改隶新成立的彰化县。九年(1731年)改隶新成立的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年)设立台北府,改隶新成立的新竹县。十一年(1885年)设立福建台湾省,台北府位于其辖区内。

地理
香山湿地
香山湿地位于客雅溪口至盐水港溪口的沿海地区,为一片长13公里,宽2公里,面积1,025公顷的潮间带,由客雅溪与盐水港溪挟带泥沙堆积而成。[4]:58
香山湿地出现过的涉禽,纪录中有277种,其中26种为保育类动物,聚集于客雅溪口的水笔仔纯林内,每当退潮时大批水鸟集中至浅滩觅食,涨潮后再退至客雅溪北岸的新竹海埔新生地[4]:59、61。由于淡水河口近年的开发压力,冬季来自西伯利亚、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与日本的候鸟,多由竹围湿地与关渡湿地转至香山湿地栖息。[4]:59
香山湿地是台湾本岛招潮蟹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地区,纪录上超过40种,数量达400,000,000只,其中和尚蟹有250,000,000只,台湾招潮蟹有10,000只[4]:58。香山湿地也是北台湾重要的鱼场,潮间带地形平缓,有不少鱼苗与蟹苗生长,客雅溪口西北海域同时划为保护礁禁渔区[4]:61。香山湿地也是北台湾最大的牡蛎养殖场,亦是台湾本岛牡蛎养殖的北限区域,但于1997年受海水污染影响,造成产量锐减。
1996年在澳洲举行的拉姆萨公约组织会议中,将香山湿地列为「东亚重要湿地及水鸟保护网」[4]:61。2001年经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公告为新竹市滨海野生动物保护区。
河川
- 客雅溪:原名隙仔溪。发源于新竹县宝山乡东部北坑子,向西流经枫桥、坊子坑、洽水桥、大崎、葫芦肚与双溪。于李厝附近进入新竹市东区,向西北流经青草湖、牛屎崎与乌崩坎。于客雅一带进入北区。于埔羌园附近进入香山区,持续向西北流经大南势与虎子山,于罟寮西南侧住入台湾海峡[5]:71。其中双溪至青草湖间的河道,因其风景秀丽,清代中叶即被列入堑南八景之一,称「隙溪墨水」[5]:73。同治十年(1871年)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陈培桂编纂《淡水厅志》时,将「隙溪吐墨」列为全淡八景之一。[5]:382
- 油车沟溪
- 三姓公溪:又称三圣公溪。相传此地在开垦过程中,有陈、许、曾三姓共十余人遭原住民杀害,后人为之兴建祠庙祭拜,故称三圣公,又称三姓公。三姓公溪上游称北坑溪,导入南坑溪始称三姓公溪。向西北流经三姓桥、浸水后注入台湾海峡。[5]:73
水圳
湖泊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91 | 50,897 | — |
1996 | 57,805 | +13.6% |
2001 | 65,758 | +13.8% |
2006 | 69,165 | +5.2% |
2011 | 73,748 | +6.6% |
2016 | 77,518 | +5.1% |
2021 | 78,641 | +1.4% |
来源: . 内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
根据新竹市香山区户政事务所统计,2023年底香山区户数约3万户,人口约7.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438人,为新竹市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虎山里与南港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6,255人与871人[6]。
政治
历任首长
任次 | 姓名 | 就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备注 |
---|---|---|---|---|
1 | 张三 | 1990年11月1日 | 1991年9月13日 | |
2 | 林火城 | 1991年9月14日 | 1995年8月31日 | |
3 | 杨文俊 | 1995年9月1日 | 2002年1月22日 | |
4 | 蔡天力 | 2002年1月23日 | 2005年12月31日 | |
5 | 江盛任 | 2006年1月1日 | 2006年7月24日 | |
6 | 柳剑山 | 2006年7月2日 | 2009年11月23日 | |
7 | 柯锦祥 | 2009年11月23日 | 2010年9月1日 | |
8 | 黄锦源 | 2010年9月2日 | 2014年12月25日 | |
9 | 吴金益 | 2015年2月3日 | 2016年6月13日 | |
10 | 赖荣光 | 2016年6月27日 | 2018年1月18日 | |
11 | 李季萦 | 2018年1月18日 | 2018年7月2日 | |
12 | 沈静涛 | 2018年7月2日 | 2019年7月16日 | |
13 | 林柏志 | 2019年7月16日 | 2020年7月27日 | |
14 | 陈丽琪 | 2020年7月27日 | 2023年1月19日 | |
15 | 黄治锦 | 2023年1月19日 | 2024年1月16日 | |
16 | 陈享泽 | 2024年1月16日 | 现任 |
数据源:新竹市香山区公所[8]
经济
文化
教育
香山区现有大专院校三所,分别为中华大学、玄奘大学、元培医事科技大学等三校。高中职有新竹市立香山高级中学一校。其他公立教育机构计有3所国民中学、10所国民小学,以及国际学校新竹荷兰国际学校[11]。
交通
公路
道路
客运
公共自行车
截至2018年1月10日,YouBike微笑单车在香山区共设有5个站点。
旅游
自然景观
参考数据
- 周浩治. . 新竹县政府. 2008. ISBN 9789860155143.
- 黄琡匀. (PDF). 《竹堑文献·第三十六期》. 新竹市政府文化局. 2006年9月 [2018-0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4).
- 李泰昌、李敏子、何良正、吴瑞益、金梅玲、陈辉阳、崔静萍、蔡学忠. . 远足文化. 2004. ISBN 9867630521.
- 庄玉珍、王惠芳. . 远足文化. 2001. ISBN 9573049325.
- 张永堂. . 新竹市政府. 1996.
- . 新竹市政府民政处.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中文(台湾)).
- . 内政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06-14].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 . 新竹市香山区公所. [202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中文(台湾)).
- . 新竹市香山区公所.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中文(台湾)).
- 韩国栋. . 国家文化总会. 2009. ISBN 9789866573156.
- 姚霞芬 (编). . . 新竹市: 新竹市政府. 2009年6月: 106页–107页. ISBN 9789860069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