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迈
陈其迈(1964年12月23日—),鲁凯名祖迈(鲁凯语:Comay)[3],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民主进步党籍,现任高雄市市长,曾任民主进步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行政院副院长、民主进步党代理主席。
陈其迈 | |
---|---|
![]() | |
![]()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2020年8月24日补选 | |
副职 | 罗达生 林钦荣 |
秘书长 | 郭添贵 |
前任 | 韩国瑜(正任) 杨明州(代理) |
多数票 | 列表
|
![]() | |
代理任期 2022年11月30日—2023年1月18日 | |
秘书长 | 林鹤明(代理) |
前任 | 蔡英文(正任) |
继任 | 赖清德(正任) |
![]() | |
任期 2019年1月14日—2020年6月19日 | |
行政院院长 | 苏贞昌 |
前任 | 施俊吉 |
继任 | 沈荣津 |
![]() | |
任期 2012年2月1日—2018年11月3日辞职 | |
继任 | 陈静敏 |
选区 | 全国不分区及侨居国外国民立法委员选举区 |
任期 1996年2月1日—2004年5月20日 | |
选区 | 高雄市第一选举区 |
![]() | |
任期 2007年10月17日—2008年5月19日 | |
总统 | 陈水扁 |
秘书长 | 叶菊兰 陈唐山 |
前任 | 卓荣泰 |
继任 | 叶金川 |
![]() | |
代理任期 2005年2月1日—2005年9月26日 | |
前任 | 谢长廷(正任) |
继任 | 叶菊兰(代理) 陈菊(正任) |
![]() | |
任期 2004年5月20日—2005年2月1日 | |
行政院院长 | 游锡堃 |
个人资料 | |
别名 | Comay(鲁凯语)[1] |
出生 | ![]() | 1964年12月23日
国籍 | ![]() |
政党 | ![]() |
配偶 | 吴虹 |
儿女 | 2 |
父母 | 陈哲男(父) |
母校 | 中山医学院(学士) 国立台湾大学(硕士) |
军事背景 | |
服役 | 国民兵[2] |
经历
|
1996年,陈其迈当选为第三届立法委员,于连任两届后在2004年转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发言人。2005年,在时任高雄市市长谢长廷辞职转任行政院院长后,曾担任代理市长职务。其后于2007年再度回中央工作,担任总统府副秘书长,于2008年政党轮替后改任民进党副秘书长。2012年,获民进党列入全国不分区名单之中,以政党代表身份再度成为立法委员,并于2016年时连任不分区立委一职。
2018年3月,陈其迈在民进党高雄市市长初选民调中胜出,获民进党提名为高雄市市长选举候选人,同年11月辞去立法委员职务投入选战[4],但最终败于中国国民党候选人、前台北农产运销公司总经理韩国瑜。2019年1月,接任行政院副院长[5],三度进入中央工作。
2020年6月,韩国瑜罢免案通过后,同月陈其迈获民进党征召参与市长补选,因此请辞行政院副院长职务[6],并于同年8月15日在补选中以70.03%的得票率击败中国国民党候选人李眉蓁和台湾民众党候选人吴益政,当选新任市长,得票率也超过2014年九合一选举时任市长陈菊的68.09%得票率,为高雄市目前得票率最高的市长[7],并于2022年连任[8]。2022年11月,蔡英文因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而辞去党主席,由陈其迈担任代理党主席。[9]
早期生涯
陈其迈出生于基隆市[10],两岁时移居高雄市。高雄市立高雄高级中学毕业后,取得中山医学院医学士及国立台湾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预防医学硕士的学位[11]。他是政治人物陈哲男与陈辜美贵的次子,有一名哥哥(陈其尧)和一名妹妹(陈书芸)。
大学期间,他多次参加学运,曾在1989年228公义游行时任高雄地区副总指挥。在就读台大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时,担任其父立法委员办公室主任。1994年,他帮助陈哲男法拟「全民健保法」及「老人福利法」,同年出任地下电台蕃薯之声电台台长[12][13][14]。就读研究所时,他参加潜水社,并养成潜水的兴趣[15]。
早期政治生涯
高雄市立法委员
1995年,陈其迈受民进党征召参选高雄市第一选举区(北区)立法委员,以第四高票当选[17],更以三十岁之龄成为当年选举史上最年轻的男性立委。[18]当选后,陈其迈加入正义连接派系[14],并在1998年至2000年任派系秘书长[13]。1998年,陈水扁支持林义雄竞选民主进步党主席,之后出任林义雄竞选党主席的运行总干事[13]。1998年底陈水扁连任台北市市长失利后,陈其迈便陪着陈水扁四处访问[13]。此外,陈也在此时担任台湾医界联盟运行委员[13]。
1998年底,陈其迈以全国最高票连任立委,并在其后任立法院民进党党团副干事长。1999年,34岁的陈其迈担任立法院民进党党团干事长,是立法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干事长[14]。
同年,陈水扁代表民进党参选总统,为了吸引选票,喊出新中间路线口号。之后陈其迈便与马永成翻译提出中间道路学说的西方政治学家的著作,为陈水扁的新中间路线造势[14]。2000年陈水扁就任总统后,为改变正义连接在党内少数派系和民进党在立法院少数党的困境,陈其迈发起成立主流联盟,并任发言人一职。同时,还号召在1960年代左右出生的立委组成跨派系的「六〇社」,网罗高志鹏、蔡煌瑯、段宜康、卓荣泰等年轻立委入社。
2001年12月,以第二高票再度连任立委。2002年,陈在民进党中提出党政合一的路线主张。9月,陈为促进台湾与日本政治经济的交流,又与25位民进党青壮派立法委员成立「台日政治菁英会」。同时,正义连接为学习新潮流系并重整派系,原本规划由陈其迈出任会长,不过陈在立法院党团三长选举失利后打消此意。2003年,陈其迈二度担任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6月,陈水扁创办的凯达格兰学校第一期国家领导与发展策略班开学,许多金控公司、国营企业董事长、立法委员皆为学员。陈其迈亦被规划参加,毕业后不久后担任凯达格兰学校校友会首任会长。
高雄市代理市长
2005年2月1日,在高雄市市长谢长廷成为阁揆之后,任命陈其迈为代理市长,陈其迈在当年以不惑之龄成为台湾历史上最年轻的直辖市首长,任内他积极鼓励电影导演到高雄拍戏,以行销高雄。名导蔡明亮的《天边一朵云》就是在高雄莲池潭、河堤社区取景[20]。知名导演侯孝贤、郑文堂等导演,也陆续在高雄取景拍摄电影[20]。2005年7月,高雄市正式成为2009年世界运动会的主办城市。8月,陈其迈因高捷泰劳暴动案负责而请辞[21],并成为英国伦敦政经学院访问学者[16]。
政务及党务职

2007年2月11日,返台接任总统府副秘书长[22],随后在2008年5月,接任民进党副秘书长。
2009年,陈其迈在八八水灾期间亲自深入灾区协助运送物资、指挥调度相关救灾工作[23]。
2011年5月,进入蔡英文竞选团队,接任民进党政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兼发言人。
走路工案
法院指出,陈其迈、管碧玲、萧裕正等人在2006年12月8日晚间接获搜证录像,经过勘察后发现视频中确实有两名男子发钱后呼吁民众要票投「一号」且身旁有人身穿黄俊英竞选总部背心[24][25]。法院因而认为陈菊阵营在主观上有相当理由确信黄俊英阵营有人贿选,而召开记者会[25]。不起诉书指出,所谓「走路工事件」,经检方侦查结果,既非陈菊阵营自导自演,而系事实,自非属谣言或不实之事,与诽谤罪构成要件不符[25]。
法院指出,全案系「黄俊英竞选总部云林县后援会」首席执行官苏万基担心他的后援会在黄俊英的造势晚会动员人数不足,有失面子,于是请托同乡杨庆德委托绰号「古意」的古锌酩帮忙动员。而「古意」和另一绰号「黑松」的蔡能祥自行起意发给每位愿意参加黄俊英造势晚会的人每人500元新台币的酬劳[25]。至于苏万基与杨庆德是否涉入贿选,则因罪证不足获得不起诉处分[25]。至于「古意」等人在游览车上发钱时提及「投票给市议员一号候选人黄柏霖、市长也投一号」,检方调查后认定系「古意」应游览车上另一位民众要求才临时起意这么说[25]。
最终检调机关认定,高雄市长大选「走路工案」并非陈菊阵营自导自演,而黄俊英、黄柏霖也不知情[25]。法院认为,虽然陈菊阵营记者会上所贴「黄俊英贿选抓到了!」大字报,内容未加「阵营」或「?」有欠严谨,但陈菊阵营在选前深夜召开记者会是「接获情资确认为真实」、「乃时间上所不得不然」,缺乏「真实恶意」,而且选举期间也没有法律假期(选举期间法院维持正常运作),实难认为陈菊阵营有何诽谤之故意[25]。
重返立法院

2011年3月,陈其迈和李昆泽皆参加民进党高雄市第6选区立委初选,经协调后,陈其迈由前行政院长谢长廷陪同,在高雄市党部开记者会表态退出党内初选,并由李昆泽出线角逐立委。陈其迈于是争取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提名,于2011年6月29日,获得民进党中执会提名,成为2012年立法委员选举不分区名单之第8位。
2016年,陈其迈任职立法院第九届不分区立委[27]。
2018年11月3日,陈其迈宣布辞去立委一职以专注于高雄市市长选举。在两次任期内,屡获为公督盟立法委员评鉴为优秀立委以及评鉴前三名[28]。
任内政绩
2014年高雄气爆事故期间曾协助救灾与灾后复原事宜[29],任内成功邀请前股王,被动组件制造商「国巨」回到高雄的大发工业区投资数百亿元设立新厂[30]、成功让行政院投资100亿元开发桥头新市镇、桥头科学园区,并预计于2019年3月可开始招商[31]。
在其任内,通过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32]、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第47条修正案[33]、 地方制度法第四十四条及第四十六条条文修正草案,将地方议会议长、副议长选举、罢免方式改为记名投票[34]、社会秩序维护法第八十五条条文修正草案,增订无故拨打警察机关报案专线且经劝阻不听者之处罚[35],也废除了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中「罢免不得宣传」规定[36]。
不当党产
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在处理《不当党产处理条例》草案。因国民党团未依规定提书面意见,内政委员会召委陈其迈委员宣布确认议事录内容。国民党立院党团批评陈其迈漠视程序正义,用多数暴力处理,不当党产条例的政党范围只针对民国76年以前成立的政党[37]。
中国国民党批评陈其迈急着把不当党产条例审完,明明会期还很长,民进党却还动用表决,本周还延长开会时间到全案讨论完毕才结束,是政治追杀。国民党批评民进党为了政治追杀不择手段,是反民主的恶劣示范,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决定集体离席来表达愤怒。陈其迈则回应指出,从2002年起,民进党提出不当党产处理条例,总共被国民党杯葛306次,始终不见天日,2017年从3月4日到6月6日,共开了4次会议,国民党在会议中时常天马行空,进行进程杯葛,有阻挡法案通过的意图[38]。陈其迈表示,不当党产严重伤害民主政治的公平性,希望国民党可以不再用党产选举,而是靠理念价值博得民心[38]。
2018年高雄市市长选举
2018年陈其迈从党内初选脱颖而出代表民主进步党参选高雄市长。陈其迈的高雄市长理念及相关政见获得林昶佐、洪慈庸及黄国昌等时代力量党籍立委的支持。[39] 黄国昌说:「对陈其迈接下高雄市政充满高度期待,也相信陈其迈领导高雄市政可以发展更好。虽然我跟其迈分属不同党派,但在很多重要进步价值上,『我们是相同的』」[39];洪慈庸表示:「我曾在高雄工作,其实当初很想在高雄买房,我觉得当高雄人是件很骄傲的事![39]」;林昶佐则说,陈其迈和竞选对手都曾经是立法委员,但竞争对手却从来没关心过国民党执政长久以来南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现在要来选高雄市长才讲的自己好像很关心。[39] 台北市长柯文哲办公室总干事小野也拍视频,力挺陈其迈[40]。
来自高雄的作家藤井树,以一席「我不会跟一个一碰面就说我又老又穷的人交朋友。所以我挺其迈的。」表态支持陈其迈的理念[41]。陈其迈学运时期的战友罗文嘉表态支持陈其迈[42]。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徐世荣公开支持陈其迈,称赞他踏实低调[43]。徐世荣说,当初苗栗大埔事件发生时,陈其迈对他们其实有许多协助,例如力促《土地征收条例》的修法。[43]
陈其迈在2018年11月8日,偕同政策白皮书的编辑群包含陈其迈就读国立台湾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时的老师陈建仁、70名来自南台湾各领域的教授、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郑英耀共同发表《政策白皮书》[44]。校长郑英耀指出,高雄市已脱离文化沙漠,现在的高雄是一个充满艺术、美学的城市;当我们在谈经济时,不忘艺术美学,才不会显得财大气粗;陈其迈构筑的经济首都政策白皮书,是花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的政策白皮书。[44] 文化界要角,知名导演柯一正录制视频,呼吁选民要相信诚实、认真,行事低调的陈其迈,来作为领导者[45]。基进党高雄党部主任委员陈柏惟亦表态支持陈其迈,因为他认为陈其迈竞争对手并不了解高雄,许多政见和「高雄发大财」、“成为全台首富”等口号经过深究之后发现并不明确且其高雄人口未来每年以6%速度增加,十年到达500万人、爱情摩天轮、南海开采石油等政策的可行性不符常理[46][47][48]。
竞选过程
陈其迈认为当前高雄正面对四个挑战:经济结构转型、空气污染严重、人口结构老化,青壮年外流其他县市、财政困难,举债空间有限。[49][50]
陈其迈表示他若当选市长,将扩大民众的租金补贴[51]针对媒体询问是否效仿韩国瑜将恢复议员配合款,陈其迈表示「不会」。[52]关于高雄未来的交通政策,陈其迈则提到未来若当选,要加速路竹延伸线及高雄捷运黄线的工程,并争取林园延伸线(蔡英文总统已口头允诺)及高雄铁路地下化延伸楠梓[53]。他也强调母语是民族灵魂,不会的话要学生回家自己跟父母学台语、客语、原住民语等被联合国警示为濒危的母语[54]。(参见:国语运动)关于环境绿美化,陈其迈表示高雄铁路地下化完工可与目前兴建中的捷运黄线红线串联。他预告未来要启动大车站计划,通过左营新站、高雄车站及鳯山车站周边都更、开发商圈及社区并加速将旧铁道沿线改建成水绿园道;以及争取台铁地下化延伸到楠梓区,缝合楠梓交通及生活圈[53]。而针对原先隶属高雄县内陆的区域发展,陈其迈表示现在高速铁路下的桥下道路只到阿莲区,尚未延伸到燕巢区,未来他会将高铁桥下道路从从台南市仁德区延伸到市区并衔接国道10号,链接大台南都会区与高雄都会区[53]。除此之外,还要将国道10号延伸至六龟区,带动大旗山区美浓区的观光发展及农产运销,并同时强化路竹区、冈山区、旗山区美浓区等区域交通转运功能,扩大庄头巴士及公车小黄(具有公车功能的出租车),提升偏乡的交通水准[53]。他也承诺如果当选高雄市长将亲任观光委员会召集人,当观光业者最坚强的靠山,预算倍增2千万元吸引更旅客来访[55][56]。
在协助年轻高雄子弟的创业与技术创新方面,陈其迈阵营表示,未来高雄市政府将盘点闲置公有地,兴建20个新创基地并提供租金减免,做为青年创业的空间。新创基地内会提供创业人所需的技术与资金上的协助。[57] ,以Co-working(共享工作)、incubators(孵化器)、accelerator(加速器)提供创业人各种资源上的协助,并协助企业育成。而共享工作场域、新创基地将与大学院校结合,除此之外还会开放设备让有需要的民众或中小企业承租使用[57]。而高雄银行计划转型成新创投资银行,提供青年小型创业贷款。拉高青年创业贷款额度、压低利率[57],但是输了。
陈其迈的招商政见为集成高雄市政府各部门,成立单一窗口负责产业接洽,以解决高雄产业面临的缺水、缺地、缺电、缺人等问题,陈其迈预计要加速开发仁武产业园区,吸引台商回流[57]。
针对网友询问陈其迈的「打造高雄成为智能城市」政见背后是否有参考PTT创办人杜奕瑾的意见?」杜奕瑾回复表示:「智能城市是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题目,今年(2018)3月陈其迈有讨论。实验室中立支持『所有』民主优秀候选人所提好的人工智能产业想法,目前有主动来讨论过且提过想法的就两个市长候选人,网络找得到。我是高雄人没错,老家还在那里。」[58] 而网络搜索到的结果,除了陈其迈之外,就是台北市长柯文哲[58]。
高雄市市长
补选
2020年6月6日,高雄市第3届市长韩国瑜遭到罢免成功,3个月内要进行市长补选,2020年6月17日,陈其迈接受民主进步党征召,参与高雄市长补选。在行政院院长苏贞昌的同意下,陈其迈辞去行政院副院长一职,辞职于19日生效[59]。
2020年8月15日,成功以671,804票击败其他候选人并胜选高雄市市长补选。同月24日正式连同其他局处首长上任[60]。
民主进步党代理党主席
2022年11月26日,2022年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果揭晓,虽然陈其迈连任高雄市市长,但身为执政党的民进党仅守住五个县市,是自创党后参与1989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以来最严重的惨败。兼任党主席的总统蔡英文于当晚9时许为败选负责,宣布辞去党主席一职[61]。当天深夜即有媒体透露党内高层经过讨论,可能推举具有当然中常委身分的陈其迈,暂时代行党主席职务。
2022年11月30日,民进党败选后第一次召开例行中常会,会中正式推选陈其迈为代理党主席[62]。
个人生活
陈其迈和妇产科女医师吴虹结婚,夫妻二人共育有一子(陈政通)一女(陈政圆)。
选举纪录
年度 | 选举届数 | 选举区 | 所属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当选标记 | 备注 |
---|---|---|---|---|---|---|---|
1995 | 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 | 高雄市第一选举区 | ![]() |
38,367 | 10.60% | ![]() |
[63][64] |
1998 | 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 | 98,553 | 22.44% | [65][66] | |||
2001 | 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 | 56,550 | 14.49% | [67][68] | |||
2012 | 第八届立法委员选举 | 全国不分区及侨居国外国民立法委员选举区 | 4,556,424 | 34.62% | [69][70] | ||
2016 | 第九届立法委员选举 | 5,370,953 | 44.06% | [71] | |||
2018 | 第三届高雄市市长选举 | 高雄市 | 742,239 | 44.80% | |||
2020 | 第三届高雄市市长补选 | 671,804 | 70.03% | ![]() |
|||
2022 | 第四届高雄市市长选举 | 766,147 | 58.10% |
著作及译作
著作
年份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
1995年 | 《新党震荡》 | 廖雨辰,陈其迈 | 台北:希望出版 | ISBN 9579243018 |
《台湾阵痛 急诊台湾公共政策》 | 陈其迈 | 千华出版 | ISBN 9786666243876 |
参见
参考文献
- 苏福男. . 自由时报. 2022-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中文(繁体)).
- 徐白樱. . 联合报. 2022-04-01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中文(繁体)).
- 苏福男. . 自由时报. 2022-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中文(繁体)).
- 王淑芬. . 中央通信社. 2018-11-03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3) (中文(繁体)).
- 黄筱淇. . TVBS. 2019-01-11 [202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中文(台湾)).
- 叶素萍、顾荃. . 中央通信社. 2020-06-17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中文(繁体)).
- . 苹果日报. 2020-08-15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中文(繁体)).
- . 自由时报. 2022-11-27 [2022-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7).
- 黄信维. . 新新闻. 2022-12-01.
- (PDF).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0-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09) (中文(繁体)).
- 黄韦铨、林惟崧. . 苹果日报. 201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9) (中文(繁体)).
- BIOS monthly. . BIOS monthly. 2020-01-09 [2020-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中文(台湾)).
1994 年,「蕃薯之声」由陈其迈在高雄成立并担任台长
- 林麒玮. . 苹果日报. 2019-07-14 [2020-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中文(台湾)).
- 林玮丰、黄信维. . 风传媒. 2020-06-27 [202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中文(台湾)).
- 黄扬明. . 镜传媒. 2018-06-20 [201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0) (中文(繁体)).
- 王文萱. . 风传媒. 2018-01-15 [202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中文(台湾)).
- . 上报. 2018-03-07 [2020-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中文(台湾)).
- 何豪毅. . 汇流新闻网. 2020-02-05 [2020-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中文(台湾)).
- . 行政院万维网.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中文(繁体)).
- . 三立新闻网. 2018-11-06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中文(繁体)).
- 朱怡蓉、徐记宏、方志成. . TVBS. 2005-09-06 [202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中文(台湾)).
- 邱燕玲; 李欣芳; 林雅丽.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07-02-10 [200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中文(繁体)).
- . 公民监督国会联盟. 2012-11-27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 (中文(繁体)).
- 王吟芳、魏斌. . 苹果日报. 2007-02-03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8) (中文(繁体)).
- 黄建华.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07-02-03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中文(繁体)).
- 欧昶廷. . ETtoday新闻云. 2018-11-14 [2018-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4) (中文(繁体)).
- . 自由时报. 2016-01-16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繁体)).
- . 公民监督国会联盟. [201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31) (中文(繁体)).
- 张淑慧. . 新头壳 Newtalk. 2018-11-13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3) (中文(繁体)).
- 钟荣峰. . TechNews 科技新报. 中央通信社. 2018-11-08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中文(繁体)).
- 林上祚. . 风传媒. 2018-11-09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9) (中文(繁体)).
- . 自由时报. 2016-06-07 [2016-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6) (中文(繁体)).
- 涂巨旻. . 自由时报. 2016-03-25 [2016-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中文(繁体)).
- 魏嘉瑀. . 中时电子报. 2016-05-16 [2016-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3) (中文(繁体)).
- 翁嫆琄. . ETtoday新闻云. 2016-05-04 [2016-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 (中文(繁体)).
- 李牧宜.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6-04-15 [2016-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6) (中文(繁体)).
- 何豪毅. . 民报. 2016-06-08 [2016-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中文(繁体)).
- . ETtoday新闻云. 2016-06-08 [2018-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4) (中文(繁体)).
- 林玮丰. . 风传媒. 2018-11-05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中文(繁体)).
- 黄健诚. . 今周刊. 2018-11-06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中文(繁体)).
- 胡治言. . ETtoday新闻云. 2018-11-07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中文(繁体)).
- 曾盈瑜. . 苹果日报. 2018-11-08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3) (中文(繁体)).
- 葛祐豪.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11-09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9) (中文(繁体)).
-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11-08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中文(繁体)).
- 葛祐豪.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11-08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中文(繁体)).
- . 台湾基进. 2018-11-06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8) (中文(繁体)).
- . 三立LIVE新闻. 2018-11-05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6) (中文(繁体)).
- . 台湾基进. 2018-11-05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中文(繁体)).
- 谢莉慧. . 新头壳 Newtalk. 2018-11-20 [201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0) (中文(繁体)).
- 科技报橘 TechOrange. . 今周刊. 2018-11-09 [201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0) (中文(繁体)).
- . 三立新闻网 SETN.COM. 2018-10-27 [2018-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7) (中文(繁体)).
- 林宪源. . 中广新闻网. 2018-08-21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2) (中文(繁体)).
- 郑仰哲. . 新头壳 Newtalk. 2018-10-12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中文(繁体)).
- 王荣祥.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09-30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中文(繁体)).
- 颜振凯. . 风传媒. 2018-11-12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3) (中文(繁体)).
- 徐慧珠; 宋珮文; 吴忠勋; 哀招贤. . TVBS新闻网. 2018-11-12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0) (中文(繁体)).
- 羊正钰.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8-11-06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中文(繁体)).
- 张淑慧. . 新头壳 Newtalk. 2018-11-07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7) (中文(繁体)).
- 叶素萍; 顾荃; 陈俊华. . 中央通信社. 2020-06-17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中文(台湾)).
- 林健生; 王龙韬; 陈奂宇; 孟昭权; 许政俊; 陈显坤. . 公视新闻网. 2020-08-21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7) (中文(繁体)).
- . 民视. 2022-11-27 [202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2).
- . 镜周刊. 2022-11-30 [202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7).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中文(繁体)).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中文(繁体)).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3) (中文(繁体)).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中文(繁体)).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中文(繁体)).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中文(繁体)).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中文(繁体)).
- . 自由时报. 2012-01-14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中文(繁体)).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0)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陈其迈 |
![]() |
维基语录上的陈其迈语录 |
- 高雄市政府 陈其迈市长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立法院 陈其迈委员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陈其迈的Facebook专页
- 陈其迈潜水日记的Facebook专页
- 陈其迈的Instagram帐户
- 陈其迈的Twitter帐户
- YouTube上的陈其迈频道
- 陈其迈的Plurk专页
![]() | ||
---|---|---|
![]() | ||
前任: 谢长廷 |
高雄市市长 代理 2005年2月1日-2005年9月26日 |
继任: 叶菊兰(代理) 正任:陈菊 |
![]() | ||
前任: 杨明州(代理) 正任:韩国瑜 |
高雄市市长 第三届补选、第四届 2020年8月24日- |
现任 |
行政院 | ||
前任: 施俊吉 |
行政院副院长 第三十七任 2019年1月14日-2020年6月19日 |
继任: 沈荣津 |
政党职务 | ||
![]() | ||
前任: 蔡英文 |
民主进步党主席 代理 2022年11月30日-2023年1月18日 |
继任: 赖清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