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葬

节葬墨家思想之一。墨子认为厚葬久丧容易使国家贫穷,人民减少,政治紊乱[1]。墨子于此主张明显反对儒家的葬礼[2]


墨家系列条目

人物

战国墨子禽滑厘耕柱子胡非子

钜子
著作

墨子》、《墨辩

思想

分类分类 · 语录语录 · 文库文库

提出富众治的主张

墨子认为,仁者为天下考虑,如同孝子为父母亲考虑一样。父母贫穷时,应当使他们富有;因此人民太少,就应想办法使之增多;人民乱了,就应当让他们安定。能力不足、财力不足、智力不足这些事情只会办不成。但是孝子不会隐藏自己的能力、智力和财力。

墨子慨叹三代圣王经已逝世,天下失去了是非标准。后世的君子认为厚葬就是仁和义;同时亦有一派人认为厚葬不是仁和义。这两派人互相非议,同时高举效法的主张。这两派人都言论不定,因此墨子提出考察国家和万民的施政利益,那一点符合富、众、治。只要能够使穷变富、使寡变众,使危变安,就是符合仁和义了[3]

反对厚葬久丧

墨子提出考察厚葬久丧是否符合利益,因此墨子假设如果有丧事举行,按照厚葬派说法,棺木一定要厚、埋葬一定要深、衣服一定要多,而且棺饰需要华丽和坟堆一定要大。故此百姓有丧事时几乎都倾家荡产、诸侯有了丧事则倾尽府库,还要让死者遍身珠宝。

随后举行丧事时,哭泣无定时[4],还要披麻带孝,铺草席枕土块。而且强行不食使自己饥饿,又故意穿单薄的衣服让自己受寒,导致面容枯槁,耳不聪目不明,引致自己无力做事,甚至弄得需要拐杖才能行走[注 1],这样一共坚持三年[注 2]。君主、父母、妻子与长子死了,各守丧三年外,伯父叔父兄弟又需要守丧一年、外姓姻亲和亲族守丧五个月,姑姊甥舅亦有数个月守丧期[注 3]。若以这些言论作法则,君主不能上早朝、农夫不能耕作、工仄不能制作器皿,因此造成社会瘫痪,墨子认为这主张决不能实行。

引用古圣王葬丧之法

古代圣王曾经制订埋葬之法,棺木只需三寸厚、衣服只用三领,下葬时墓穴不需到达地泉,上面不会渗出臭气,陵墓宽三尺,就足够了。活着的人不需守丧太久,应尽快从事工作,这是圣王埋葬之法[8]

从前北狄中从事教化工作时,死在途中葬于蛩山[注 4],只用三领衣衾,以劣质的谷木当棺材,用葛布包尸体,下葬以后才哭。舜到西戎从事教化工作时,死在途中,葬在南己[注 5]。他同样以劣质的谷木当棺材,用葛布包尸体。禹往东到九夷从事教化工作时,死在途中,葬于会稽山[注 6]。他以桐木当棺材,同样用葛布包尸体。这三位圣王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却采用了这样的埋葬方法[12]

重申节葬

因此,棺木只需三寸厚、衣服只用三领,下葬时墓穴不需到达地泉,上面不会渗出臭气,陵墓宽三尺,就足够了。哭着送葬,哭着回来,回来从事生产这才有助于祭祀,有助于向父母行。如果确实要行,就以节葬作为施政的主张[13]

参考

注释

  1. 按照《礼记》记载,古时丧杖就是孝子丧亲时用作搀扶身体[5]
  2. 儒家主张守丧三年,而孔门弟子宰我亦曾以此作疑问询问孔子[6]
  3. 按照《仪礼》,不同亲族有不同的守丧期,并且各个礼节有很严格的规定[7]
  4. 于《山海经》中曾有记载:「狄山,帝尧葬于阳」,惟阳是否等于蛩山则说法不一[9]
  5. 按照史记说法,舜崩于苍悟,葬于零陵[10]
  6. 史记》同样记载曾东到巡狩,崩于会稽,与墨子说法一致[11]

    参考文献

    1. 高强华. . 台湾: 国家教育研究院 (中文). 节葬为墨子的一项主张,认为厚葬久丧,不是利国利民之道,节葬即是对丧葬之礼和守丧之期要有所节制,不必作没有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2. 墨子; 刘振强. . 二版二册. 台北: 三民书局. 2014年1月: 153. ISBN 978-957-14-5315-6 (中文).
    3. 墨子; 刘振强. . 二版二册. 台北: 三民书局. 2014年1月: 154. ISBN 978-957-14-5315-6 (中文).
    4. 孔门弟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5段 [2020-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中文). 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
    5. 孔门弟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9段 [2020-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中文). 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
    6. 孔门弟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21段 (中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7. 孔门弟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6 [202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中文). 大功布衰裳,牡麻绖,无受者: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叔父之长殇、中殇,姑、姊妹之长殇、中殇,昆弟之长殇、中殇,夫之昆弟之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适孙之长殇、中殇,大夫之庶子为适昆弟子之长殇、中殇,公子之长殇、中殇,大夫为适子之长殇、中殇。其长殇皆九月,缨绖;其中殇,七月,不缨绖。
    8. 墨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12 [202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中文). 子墨子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
    9.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23段 (中文). 狄山,帝尧葬于阳
    10. 司马迁.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26段 [202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中文). 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11. 司马迁.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28段 [202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中文).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12. 墨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10段 [202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中文). 子墨子曰:「不然。昔者尧北教乎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阴,衣衾三领,榖木之棺,葛以缄之,既窆而后哭,满埳无封。已葬,而牛马乘之。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衣衾三领,榖木之棺,葛以缄之,已葬,而市人乘之。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绞之不合,通之不埳,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13. 墨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13 [202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中文). 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请1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仪礼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墨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