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乐

非乐,是墨子的一个主张。墨子认为作乐会加重人民的负担,同时耽误人的工作,因此作乐会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墨子认为仁者办事,必定考虑利益天下之事。对人民有利的就要做,对人民不利的就应该停止[1]。非乐记载于墨子书中,原有三篇,惟中、下两篇已散伕,因此只存有上篇。[2]由于儒家思想提出礼乐,故此墨子在此思想中与儒家大相径庭。


墨家系列条目

人物

战国墨子禽滑厘耕柱子胡非子

钜子
著作

墨子》、《墨辩

思想

分类分类 · 语录语录 · 文库文库

人民三种忧患

墨子认为人民有三种忧患,第一种为饥饿没有食物、第二种为寒冷的人没有衣服、第三种为劳动的人无法休息,这三种为人民最大的忧患。但是撞钟、敲大、弹琴、吹笙等音乐均无助人民得到以上需要。[3]

影响男耕女织

小孩和老人无法演奏乐器,因为老人和小孩不够耳聪目明,而且手脚不够灵活,因此必定要成年人去做。但是成年人都需要耕种编织,若国君只顾作乐,就会影响人民的工作。[4]

音乐影响国家

墨子先举出人与动物的不同,例如雀鸟以自己的羽毛作衣服、昆虫以自己的爪作鞋、他们也可以水草作食物。但人必须以自己的劳力来生活。君子不治理国家政治则乱,卑下的人不工作则财力不足。随后墨子又举出各人之分内事,例如王公大人早朝晚退、君子需要治理官府、农夫需早出晚归辛勤耕作、妇女则需早起晚睡地编织衣布。若各人只顾着听音乐、演奏歌曲,则会造成不事生产、国家混乱。最后墨子更狠批,音乐会使人荒废国家政事。[5]

参考文献

  1. 高强华. . 教育百科. 台湾: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00年12月 (中文(繁体)). 非乐(ㄌㄜˋ)是墨子的一个主张,见[墨子‧非乐上篇]。非乐是反对泆(同逸)乐,因为泆乐于人无益。墨子主张仁人之事,必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利人即当为,不利人即当止。
  2. 墨子; 李生龙. . 李振兴 (编). 二版二册. 台北: 三民书局. 2014年1月: 224. ISBN 978-957-14-5315-6 (中文(繁体)). 〈非乐〉原有三篇,中、下篇已伕,今仅存此上篇
  3. 墨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6段 [2020-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中文(繁体)).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
  4. 墨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春秋战国 [2020-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中文(繁体)). 将必不使老与迟者,老与迟者耳目不聪明,股肱不毕强,声不和调,明不转朴。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股肱之毕强,声之和调,眉之转朴。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
  5. 墨子. . 二版二册. 台北: 三民书局. 2014年1月: 229–231 [2020-03-04]. ISBN 978-957-14-531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中文(繁体)). 曰:孰为大人之听治而废国家之从事?曰:乐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墨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