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化

神化神格化古希腊语英语:)是指把人、物高举至的地位。例如,中国民间信仰常常将历史人物神化,朝廷也会顺应民情给予认证,例如明朝万历帝关公关圣帝君清朝康熙帝册封妈祖为天后[1][2]。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在内的多神信仰地区都有将杰出人物封神的传统。

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宗教家和哲学家都不以神自居,却长期被其弟子们把其神化:

  • 佛教 - 教主释迦牟尼被标榜为世尊,正信的佛教徒仅视佛为悟道之人,并非是神。然而民间信仰中仍常被当作供奉的神明之一,道教也将其列为神仙之一。
  • 印度教 - 明确地把先贤神化,其中更包括把佛祖和历代伟人,如古印度神话的英雄黑天罗摩等尊为毗湿奴的化身,但黑天生前仅是一位名将,罗摩是传说中的国王,都从未自封为神的。到了后来还把哲学家商羯罗尊为湿婆神的化身。

在政治方面,历史上曾相当流行君权神授说君主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如在罗马帝国成立早期,罗马皇帝自称为王中之王,并要世人向他们膜拜,当作神明所供奉及建庙。时至今日,部分君主国当局与民间也为君王塑造神格化形象,如近代的日本天皇泰国国王和最近的前尼泊尔国王,都曾把君主神化。法西斯主义倾向于把当朝的独裁者神格化;虽然共产党奉行的马列主义主张无神论,反对崇拜偶像和神格化的作法,但部分共产党领导人诸如史达林勃列日涅夫铁托霍查毛泽东胡志明金日成家族[3]波尔布特齐奥赛斯库等却进行个人崇拜,将领导人冠以「慈父」、「太阳」、「红太阳」、「人民领袖」、「领导内核」等封号,民间更有将领袖视同神明崇拜的风俗,如近代中国蒋中正崇拜毛泽东崇拜习近平崇拜

一些经典文本亦会被某些宗教教派神格化,视为等同神祇的崇拜对象,并发展出相应仪式、信仰。如锡克教经典《古鲁·格兰特·萨希卜》、佛教妙法莲华经》及《缘起偈》、日本国家神道的《教育敕语》等等。儒家经典《春秋》亦被某些儒者视为具有圣王的位格,唯未发展出单独的崇拜仪式。

参考

  1. Liu, James T. C. "Yueh Fei (1103–41) and China's Heritage of Loyalt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31, No. 2 (Feb. 1972), pp. 291–297 [296]
  2. Wong, Eva. The Shambhala Guide to Taoism. Shambhala, 1996 ISBN 1570621691, p. 162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hotograph of North Korean newlywed couples in their best attire bowing before the statues of Kim Il Sung and Kim Jong Il in Pyongyang, from Reddit.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