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報 (印度教)
業力觀是構成印度教理想主義中的主要部份,印度教中,業力是解釋邪惡問題的主要方向,而和佛教及耆那教不同,印度教中的神對於業力有特定角色。根據印度古典梵文史詩《摩诃婆罗多》記載,主角阿周那(梵文:अर्जुन, arjuna)在準備參與一場戰事前,得知有他自己的家屬成員加入了敵方陣營,因而有放棄參戰的打算。但阿周那的戰車御者,即是印度教中最崇高的黑天(天城文:कृष्ण)解釋責任的觀念,使阿周那明白到自己肩負參戰的責任。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
業力是指行為或廣義地包含因果關係。業力不同命運,人在自由的情況下所做的決定會影響將來的命運,根據《吠陀經》,如果我們播種善因,將結善果。業力就是泛指今生及前生所有行為及伴隨行為而起的反應,凡此種種行為結果都會決定我們的將來,但業力並不一定會即時顯現,也有可能會經過積累,在今生或來生遇上特殊的條件時才顯現。
潛伏業
潛伏業(Anarabdha Karma)分為前世業及現世業,
現世業
現世業(Kriyamana, Sanciyamana)指在今世累積,來生果報的業。
前世業
前世業(Praktana, Sancita Karma)指前生累積,來世果報的業。
隨伴業
隨伴業(Arabdha, Prarabdha)指今生已伴隨其身體承受者。
延伸閱讀
- Krishnan, Yuvraj. .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7. ISBN 81-208-1233-6.
- Michaels, Axel. .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691-08953-1.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er Hinduismus: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Verlag C. H. Beck, 1998).
- Vireswarananda, Swami. . Calcutta: Advaita Ashrama Publication Department. 1996. ISBN 81-85301-95-6.
外部連結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業報 (印度教)”的内容 | |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 |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 |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 |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 |
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 |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