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韵
定义
《广韵》以四声和韵排列,同韵目的字一起排列,称为小韵。每个小韵间以「○」号区别标。编者会在各小韵的首字标注反切读音,并注明这小韵收录的同音字数,如「东,德红切十七」即「东」读「德红切」,有十七字同音(包括东)。同小韵每个字都是声母、韵母、声调都相同的同音字。只是在《广韵》里,并没有标明每个小韵的声母,于是后人以那些同韵目的第一个字作为小韵的代表字。小韵其余单字的字音都跟首字的念法一样。《广韵》有3874小韵,共收26194字。
例外情况
在《广韵》中,有些字通过《广韵》反切音,能得出应该是同音字的结论,却分别列入《广韵》两个不同小韵,这现象称重纽。
此外,《广韵》有一些后增字,其前身韵书(如《切韵》)没有收录,是其后代韵书的编者新添,如「碧」字[1]。《广韵》编者基于「碧」所用反切和「辟」不同,把这些后增字放在相同韵目的最后,结果重出了一个小韵。但「碧」与「辟」在《广韵》应为同音字。
外部链接
- 韵典网:《广韵》小韵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古今文本集成:《广韵》小韵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刊谬补缺切韵》中无「碧」字。《唐韵》残卷中,有「碧,色也,说文:石文美者。方彳反一加。」证明「碧」字乃后世新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