ㄥ
ㄥ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肱字的古字「𠃋」,發音則取「肱」字的韻母。《說文解字》:「𠃋,古文厷,象形。臂上也。」。ㄥ為複合韻母,發音「ㄜ」+「ㄫ」,開頭的音為何,不同學者不同看法,有些認為跟ㄣ相同是ㄜ在感嘆詞或輕聲等用法時發的中央元音/ə/;有些則認為ㄫ是舌根音,前方的音應會跟著後移,所以是發ㄜ的本音半閉後不圓唇元音/ɤ/;因此ㄥ的發音為/əŋ/或/ɤŋ/。
注音符號 灰底爲變體;每格次行爲萬國音標 | ||||||
---|---|---|---|---|---|---|
聲母 | ||||||
發音 方式 | 塞音 | 擦音 | ||||
全清 | 次清 | 全濁 | 次濁 | 清 | 濁 | |
重脣 | ㄅ /p/ | ㄆ /pʰ/ | ㆠ /b/ | ㄇ /m/ | /β/ | |
輕脣 | ㄈ /f/ | ㄪ /v/ | ||||
舌尖 | ㄉ /t/ | ㄊ /tʰ/ | /d/ | ㄋ /n/ | ㆹ /ɫ˭~ɫʰ/ | ㄌ /l/ |
軟齶 | ㄍ /k/ | ㄎ /kʰ/ | ㆣ /ɡ/ | ㄫ /ŋ/ | ㄏ /x/ | ㆸ /ɣ/ |
脣軟齶 | ㆼ /kʷ/ | ㆽ /kʷʰ/ | ||||
喉 | /ʔ/ | ㄏ /h/ | /ɦ/ | |||
舌冠 | ㄐ /tɕ/ | ㄑ /tɕʰ/ | ㆢ /dʑ/ | ㄬ /ɲ~ȵ/ | ㄒ /ɕ/ | 、ㆺ /ʑ/ |
翹舌 | ㄓ /tʂ/ | ㄔ /tʂʰ/ | /dʐ/ | ㄕ /ʂ/ | ㄖ /ɻ~ʐ/ | |
平舌 | ㄗ /ts/ | ㄘ /tsʰ/ | ㆡ /dz/ | ㄙ /s/ | /z/ | |
介母、高元音 | ||||||
部位 | 前 | 中 | 後 | |||
普通 | ㄧ /i~j/ | ㄩ /y~ɥ/ | ㆨ /ɨ/ | ㄭ /ɯ/ | ㄨ /u~w/ | |
鼻化 | ㆪ /ĩ/ | ㆫ /ũ/ | ||||
韻母 | ||||||
單韻 | ㄚ /a/ | ㆩ /ã/ | ㆿ /ɐ/ | |||
ㄛ /o/ | ㆦ /ɔ/ | ㆧ /ɔ̃/ | ㄜ | |||
ㄝ | ㆤ | ㆥ | ㆾ | |||
複韻 | ㄞ /ai/ | ㆮ | ㄟ /ei/ | ㄠ /au/ | ㆯ | ㄡ /ou/ |
鼻韻 | ㆬ /m̩/ | ㆰ /am/ | ㆱ /ɔm/ | |||
ㄯ /n̩/ | ㄢ /an/ | /ɔn/ | ㄣ | |||
ㆭ /ŋ̩/ | ㄤ /aŋ/ | ㆲ /ɔŋ/ | ㄥ | |||
韻尾 | ㆴ /p̚/ | ㆵ /t̚/ | ㆻ /k̚/ | ㆷ /ʔ̚/ | ||
其他 | ㄦ | |||||
聲調 | ||||||
官話 | ˉ | ˊ | ˇ | ˋ | ˙ | |
客閩 | ˪ | ˫ |
ㄥ在華語中前面加上ㄧ時,ㄜ的音會消失,也就是發成「ㄧ+ㄫ」(/iŋ/);但在像是臺灣話中,ㄧㄥ的ㄜ音不會消失,發為/iəŋ/。ㄥ在前面加上ㄨ,卻沒有加其他聲母時,單純的發為「ㄨ+ㄥ」(/wəŋ/)。若前方還有聲母,則會發為「ㄨ+ㄫ」(/ʊŋ/);但今日主流的華語腔調,不論兩岸,均都已改發為「ㄛ+ㄫ」(/oŋ/)。ㄥ在前面加上ㄩ時,會變為「ㄧ+ㄨ+ㄫ」的組合(/iʊŋ/),但今日主流華語腔調,已改發為「ㄧ+ㄛ+ㄫ」(/ioŋ/)。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中,ㄥ都對應為[eng];而前加上ㄧ時,則為[ing]。ㄥ前面加上ㄨ且無其他聲母時,威妥瑪拼音與漢語拼音拼為[weng],通用拼音則用台灣的主流發音拼為[wong]。而在ㄥ前面加上ㄨ且有其他聲母時,威妥瑪拼音以舊式發音拼為[ung];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則都拼為[ong]。ㄥ前面加上ㄩ時,威妥瑪拼音以舊式發音拼為[iung](無其他聲母時拼為[yung]);漢語拼音則拼為[iong](無其他聲母時拼為[yong]),通用拼音則不論前方是否有聲母,全拼為[yong]。
在注音字母苗文中,ㄥ不單獨使用,只用於「ㄨㄥ」/oŋ/[ong]跟「ㄧㄨㄥ」/ioŋ/[iong]。
相關變體
在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方音符號中,增加了一個擴充符號「ㆲ」,即「工」,取其韻母,用於表示「ㆦ」[oo]+「ㄫ」[ng]的臺灣話韻母(/ɔŋ/,台羅拼音:[ong]),用於區別發為「ㄨ+ㄫ」(/ʊŋ/)的「ㄨㄥ」。然而,由於臺灣話中的「ㄛ」[o]並不會接「ㄫ」,因此「ㆲ」發為「ㄛ+ㄫ」(/oŋ/)實際上也是不影響辨義的同音位自由變異。因而臺灣話用者也可能將「ㆲ」發為/oŋ/;在臺灣話大量影響下的臺灣華語,「ㄨㄥ」也跟著音變為/oŋ/。所以在臺灣,「ㆲ」基本上是跟「ㄨㄥ」相同發音的符號;而「ㄧㆲ」則是跟「ㄩㄥ」相同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