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龙楼

观龙楼英语:)是香港房屋协会发展的甲类资助屋苑,是最后一个受政府资助兴建的资助房屋计划。观龙楼位于香港岛坚尼地城龙华街20号,在1968年落成。E至G座则于2000年拆卸,并于2008年重建完成为观龙楼第1及2座。

观龙楼
概要
类型租住屋邨
地点香港中西区
地址 香港西环坚尼地城龙华街20号
22°16′50″N 114°07′40″E
香港房屋委员会
入年份1968年(56年楼龄)
技术细节
座数8
2,343
18.7至51.4 m2
201至553 sq ft (ft²)
网站
http://kll.hk-cic.com/HKI/Chi/
地图
观龙楼重建一期

历史

观龙楼由司徒惠(Szeto Wai,CBE,1913-1991)及Michael Payne(房协建筑师)合作设计,他因此项目获颁发奥克兰建筑协会建筑设计奖[1]。观龙楼创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原来共有7座20层高的长型楼宇组成,共2,073个单位,人口接近13,000人。由于缺乏平坦空间,公共设施如社区中心、居民委员会办公室、图书室、幼稚园、运动场等安排设于各楼宇的屋顶。得以安置入住的主要是受「市区改善计划」影响包括第一街第二街的原旧楼居民和中环街市结志街卑利街的重建影响居民。

1987年,时任港督衞奕信爵士伉俪曾经到访本邨[1]

重建工程

房协于2000年策划重建观龙楼,重建作甲类资助房屋及住宅发售计划的综合性屋苑,后来为配合政府停售居屋措施,所以改为采取重建第一期和复修第二期的混合方案。第一期工程首先拆卸E座外翼和G座共617个单位,剩余第二期的A-F座亦约在2008年复修完成。

观龙楼重建(一期)由马梁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保华建业承建。上盖结构工程已经于2007年4月完成,而整体建筑工程预计将于同年年底竣工,耗资65,000万港元。完成后两幢44层高大厦提供共872个出租单位,配套设施包括社区会堂、商舖和停车场,令整个屋邨的单位数目增至2,328个。观龙楼复修(二期)工程亦已于2006年动工,投资额为26,000万元,包括翻新外墙及屋邨设施、增设升降机、改善消防、保安及供电系统等。工程于2009年竣工[2]

当初为减轻成本,观龙楼只有一组共6部电梯供居民上落之用,每隔四层(4/F、8/F、12/F、16/F、20/F)才设出口,楼与楼之间利用走廊互通。随着部份屋邨居民年纪渐大,房协于2004年耗资2700多万元增建一座客运升降机大楼,方便住户出入[3]

观龙楼重建一期(第1及2座)面积及编配标凖

单位款式单位型号单位单位间隔编配标凖室内楼面面积
一人及二人单位D1型D1型(5-39楼C室)开放式1-2人约18.4平方米
一人及二人单位D2、及D4型D2型(5-31楼K室);D3型(5-31楼J室);D4型(5-31楼D室)开放式1-2人约18.2平方米
小型单位S1、S2及S3型S1型(5-31楼E室);S2型(5-31楼H室);S3型(5-31楼L室)可间一房两厅2-3人约25.3平方米
中型单位M1及M5型M1型(5-31楼F室、32-39楼E室、40-44楼D室)、M5型(32-39楼G室、40-44楼F室)可间两房两厅3-5人约36.1平方米
中型单位M2、M3及M7型M2型(5-31楼G室、32-39楼F室、40-44楼E室)、M3型(5-31楼M室、32-39楼J室;40-44楼H室)、M7型(32-39楼D室、40-44楼C室)可间两房两厅3-5人约36.8平方米
中型单位M4、M6及M8型M4型(5-44楼A室)、M6型(32-39楼H室、40-44楼G室)、M8型(25-44楼B室)可间两房两厅3-5人约36.0平方米
大型单位L1型L1型(5-24楼B室)可间两房两厅5-6人约45.9平方米

观龙楼旧区(A至F座)面积及编配标凖

单位款式单位型号单位间隔编配标凖室内楼面面积
小型单位4型、5型可间一房两厅2-3人约22.8-28.5平方米
中型单位6型、7型可间两房两厅3-5人约31.6-39平方米
大型单位9型、12型可间三房两厅5-6人约48.9-51.4平方米

图片集

名人

邻近建筑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坚尼地城站专线小巴总站
龙华街
科士街
红色小巴
士美菲路
红色小巴
  • 西环至铜锣湾线[5]
  • 西环至香港仔线[6]
卑路乍街
红色小巴

天灾及意外

山泥倾泻

1994年7月23日,观龙楼D座对落山坡(近科士街游乐场)的护土墙于连日豪雨中倒塌,8名途人走避不及惨遭活埋,最终只有3人逃过一劫。[13]

建筑师救友不遂变陪葬

年仅28岁的梁姓助理建筑师,获悉陈姓旧同学受感情及失业问题困扰,情绪低落,2008年4月15日凌晨前往观龙楼十九楼走廊开解挚友时,挚友突情绪失控,攀越石屎栏河跳楼自杀,他奋勇扑前制止,岂料自己亦被拉扯出栏河,与挚友双双死亡。

纵火灭口自杀案

2016年7月16日凌晨,观龙楼D座13楼两个单位起火,约2.5小时后被救熄,造成4人死亡,[14]包括一家三口,其中一人是3岁女童。凶手是住在对面单位、有多年精神病纪录的神秘独居男子,同样命丧现场。邻居表示肇事两户人经常因声浪问题争执,[15]消防在现场找到助燃剂,相信火警有可疑,警方将案件列为纵火及凶杀案处理。

死因裁判法庭在2019年2月13日裁定独居杀手死于自杀,而两母女死于不合法被杀。裁判官称房协职员处理租户投诉时态度袖手旁观,漠不关心,企图隐瞒事件,批评职员刻意淡化死者投诉。而痛失3名亲人的李女士离开法庭时表示一辈子无法原谅房协,因职员隐瞒租户是神经病,到庭上作供才透露有记录,认为应付出代价。[16]

离奇火警 户主碎尸万段

2018年6月29日清晨5时18分,观龙楼2座41楼一个单位发生严重火灾,现场冒出浓烟及火光熊熊,天花、地板、外墙、家具烧至焦黑。[17]消防员到场扑救前,一名中年男子突从跳楼,跌落行人信道顶,四肢飞脱身首异处,遍地残肢及器官碎片,遗留在信道顶及地下,死状极其恐怖,几近死无全尸。据了解死者为53岁无业男子,为起火单位住客。消防员约35分钟后将火救熄,[18][19]并初步怀疑单位冷气机起火,屋内有两个火头。[20]

此外,事发时附近有听障人士居住,该失聪人士指发生火警时,她如常外出上班,但由于不知道发生火警,遂在电梯大堂等候升降机,惟迟迟不见升降机运作,有其他住客见状,遂用手语通知她发生大火。[21]聋人机构「龙耳」曾要求政府向失聪居民家内加装连接大厦火警钟的警示灯,令他们在火警发生时即使听不到警钟,亦能从警示灯的闪动得知发生火警[22]

参考数据

  1. 观龙楼介绍(连座向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香港房屋协会
  2. . [2007-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3).
  3. . [2007-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1).
  4. .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2).
  5. .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8).
  6. .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2).
  7. .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8. .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3).
  9. .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4).
  10. .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11. .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3).
  12. .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13. . [2006-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14. . 香港电台. 2016年7月16日 [2016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5日).(繁体中文)
  15. . 无线新闻. 2016年7月16日. (繁体中文)
  16. 林乐儿. . 香港01. 2019-02-19 [2019-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17. . 苹果日报. 2018-06-30 [2018-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18. . 苹果日报. 2018-06-29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19. . 香港01. 2018-06-29.
  20. . 苹果日报. 2018-06-30 [2018-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21. . 东方日报. 2018-06-29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22. . 香港01. 2018-06-29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观龙楼
  • . paul y. engineering. [201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