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蘭
蔡廷蘭(臺灣話:,1801年9月21日—1859年4月17日),原名崇文,字仲章、後改名廷蘭、更字香祖,號郁圓,學者稱秋園先生,臺灣府澎湖廳林投澳雙頭掛社(今馬公市興仁里)人[1],清朝政治人物,為澎湖唯一的進士[1]。
蔡廷蘭 | ||
---|---|---|
大清赣州府同知 | ||
籍貫 | 福建 | |
族裔 | 漢族 | |
原名 | 蔡崇文 | |
字號 | 字仲章、香祖,號郁圓 | |
出生 | 嘉慶六年八月二十日 大清福建省臺灣府澎湖廳林投澳雙頭掛社(今台灣澎湖縣馬公市興仁里) | |
逝世 | 咸豐九年三月十五日 大清江西省南昌府豐城縣 | |
親屬 | 蔡培華(父) | |
出身 | ||
| ||
著作 | ||
|
生平
家族乃金門瓊林蔡氏,明末遷至澎湖[2],為蔡培華第四子,十三歲補弟子員,屢試第一,深得蔣鏞欣賞。道光十二年(1832年)澎湖大饑,作〈請急賑歌〉上呈興泉道周凱。受知於周凱,因避其名諱,改名廷蘭(周凱字仲禮)。台郡当道名流莫不知有此士。道光十四年(1834年)主講引心書院。[3]
道光十六年(1835年)鄉試畢返鄉遭颱風,飄泊至越南廣義省菜芹汛出海口。阮朝官員因他有廩生的身份,加恩增給錢五十緡,並不用依規定等來年待船歸國,當年冬就准陸路北行回國。在會安與南義巡撫潘清簡一日筵敘兩次。除夕夜至王城順化,欲晉謁明命帝,但東閣大學士關仁甫稱他會被慰留待船而作罷。回途中參觀二徵夫人廟。步行四月,歷萬餘里在道光十七年(1836年)返福建,所見所聞撰成《海南雜著》。[1]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進士,人稱「開澎進士」。道光十七年(1837年),周凱任臺灣道,聘蔡廷蘭主講崇文書院,兼引心、文石兩書院。歷官峽江知縣、南昌水利同知、豐城知縣等。因抗太平軍有功,升贛州同知、賞載藍翎。咸豐九年(1859年)陰曆三月十五日卒於官,移靈回鄉。[1][3]
澎湖縣的人物傳說,僅蔡廷蘭及張百萬二人即佔六成多,這些傳說詳述了兩人傳奇的一生,也表達出當地人對蔡、張二人功成名就的渴望[4]。
著作
著《海南雜著》二卷、《香祖詩草》一卷。《海南雜著》上卷包括〈滄溟紀險〉、〈炎荒紀程〉、〈越南記略〉,下卷皆途次唱酬之詩[3]。此書於清代出版四版,光緒三年(1877年)北京俄國東正教傳教士譯為俄文,除此尚有法、日、越南等多國譯本,是當時全台唯一一本海外見聞錄,也是清代時期台灣人著作外國見聞之首例[1]。《香祖詩草》抄本由陳瑾堂贈連橫,後轉入楊雲萍之手,現存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計有五十六題、一百一十五首詩作[5]。
逸事
有誤傳當地膾炙人口的詩作〈澎湖八景〉為蔡廷蘭所作,但其實是當地秀才許晉纓作品[6]。
家族
開澎始祖蔡鳴震來澎時間約於明崇禎17年(1644年)[7],根據高啟進編著《開澎進士蔡廷蘭》[8]:17-19記載,蔡廷蘭為金門瓊林第22世子孫,遷澎第六代,族譜行「仲」字輩。
父系先祖
- 金門開基始祖:蔡煜(一世)
- 澎湖開基始祖:蔡鳴震(十七世,開澎第一代)
- 遷澎第三代,曾祖父:蔡克舉、曾祖母:李氏
- 遷澎第四代,祖父:蔡君超、祖母:許氏
- 遷澎第五代,父親:蔡培華、母親:許氏,育有五子。
兄弟
- 行長:蔡會賓,字仲嘉,號廷茗(廷嘉)
- 行次:蔡良遇,字仲幸,號廷萱(廷緣)
- 行三:蔡天胤,字仲隆,號廷蕃(廷芝)
- 行四:蔡崇文,字仲章,後改名廷蘭,字香祖
- 行五:蔡威武,字仲揚,號廷顯(廷揚)
子嗣
- 長子蔡繼尹
- 次子蔡繼漸(後為秀才)
- 另有二女,適同村陳某與王某
参考资料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 高啟進、陳益源、陳英俊. . 臺灣: 澎湖縣文化局. 2005-10. ISBN 9789860025842 (中文(臺灣)).
- 蔡主賓. . 臺灣: 金門縣政府文化局. 2005-12-01. ISBN 9860040303 (中文(臺灣)).
- 林豪. . 臺灣: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8-04-01. ISBN 9570021586 (中文(臺灣)).
- 姜佩君. . 臺灣: 里仁書局出版社. 2007-10-30. ISBN 9789867908896 (中文(臺灣)).
- 陳益源、柯榮三. . 臺灣: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2-12-01. ISBN 9789860347623 (中文(臺灣)).
- 葉連鵬. . 臺灣: 澎湖縣政府. 2001-08. ISBN 9789570293760 (中文(臺灣)).
- .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 國家圖書館. 2004 [2018-12-14] (中文(臺灣)).
- 高, 啔進. .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13. ISBN 978986038728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