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公市

马公市台湾话白话字Má-keng-chhī),清代旧称为「妈宫」、「娘妈宫」或「东西澳」,前二者得名自澎湖天后宫,后者源自清代行政分区名称,前身为「马公镇」,位于澎湖本岛西半部,澎湖县县治所在地,澎湖群岛的政经文化及交通中心,东邻湖西乡,全市面积约有34平方公里,人口约有6.4万人,是澎湖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

马公市
Magong City
旧称:妈宫、东西澚
县辖市
马公市官方图章
马公市徽
马公市位置图
坐标:23°34′N 119°35′E
国家 中华民国
台湾省
上级区划澎湖县
设立1889年(始设妈宫城,为澎湖厅治)
1920年(妈宫改名马公,设马公街
1945年(改制马公镇,为澎湖县治
1981年(改制为县辖市)
下级区划33627
政府
  行政机构马公市公所
(立法机关:马公市民代表会
  市长黄健忠马公市市长列表)
面积
  总计33.9918 平方公里(13.1243 平方英里)
海拔13 公尺(43 英尺)
人口(2024年2月)(26,437户)
  总计63,970人
  密度1,882人/平方公里(4,874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880
户政数据代码10016010
毗邻湖西乡
网站http://www.mkcity.gov.tw/

1945年将马公街改制澎湖县马公区马公镇,直至1981年因属县治所在地而改制为县辖市[1],使其成为台湾唯一座落于离岛,以及离岛地区的最大都市。

市名缘由

妈宫街井规划平面图,图上标示妈宫五个通称町名,分别为宫内町、北町、东町、南町、西町(1912)。

马公地区位于澎湖本岛(大山屿)西部,古称「妈宫屿」(Má-king-sū),自古便是避风港。早于明清文献,便有「娘宫」、「妈澳」、「妈祖台」、「祖妈宫」、「马祖澳」等记载,其中以「妈宫」最为常见。由于岛上在明朝万历年间便有祭祀妈祖澎湖天后宫,故「妈宫」应与妈祖信仰有所关联,随后也从地方庙宇扩大成当地地名概念。[2]:143

1920年(大正九年),台湾总督府第八任台湾总督田健治郎推动行政区域改制,原澎湖厅改组成澎湖郡,澎湖郡辖下的「妈宫」便仿其音,转称「马公」,沿用迄今。[2]:143[3]:98-100

二战结束后,马公市民间一直有复名的声浪,不少人认为「妈宫」之名才有城市历史的延续感,主张从「马公市」复名回「妈宫市」,亦便于子孙追溯故乡的文化渊源。[4]

历史

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领有澎湖之后[5],妈宫街因濒临港湾,常有军队驻扎,四季皆可停泊船只,商业活动频繁,渐渐发展成热闹的市街,在乾隆朝形成所谓「七街一市[注 1]」,市街活动多由官府和班兵把持,驻扎澎湖约有七个标营[注 2],各自设有庙馆伙房广布于妈宫四周[注 3],造成军民杂处的乱象[8]:57-62道光朝之后,地方教育和商业发展渐趋蓬勃[8]:127-129、到光绪年间,妈宫已发展成「十街二市[注 4]」的规模[8]

妈宫城含括的滨港区域,由「东甲」、「南甲」和「北甲」组成,当时合称作「妈宫三甲」[10]。约莫于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妈宫仅有「东甲」(官署区)和「南甲」(港端口区)两个聚落形成[8]。妈宫东甲因与官方政府关系密切,很早便有奉祀玄天上帝、此具备军事色彩的神祇当作聚落的信仰中心(东甲北极殿)。南甲最初的领域则含括妈宫西半部,如火烧坪、澳仔底以及测天岛(小案山)等地,一同集结成神明会的组织;然后在同治三年(1864年)海灵殿落成,确立南甲为一独立祭祀圈或生活圈的态势俨然成形[11];由于海灵殿起建全由民间出资,也成为民间势力崛起的表征[8]

清末澎湖总镇署衙门(今马公市仁爱路与建国路附近)

「北甲」聚落的形成时间稍晚,大约于清领末期才有祭祀「朱府王爷」的神明会组织[12],直到日治时期的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才正式起建北甲的角头庙(北甲北辰宫[8]。综论妈宫三甲的聚落,约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宏洛奉旨筑城的时候便已存在[10][13]:56-57

1981年将马公港内东北侧浅滩填海造陆(今新生路以南区域),1993年完成上述区域马公第三渔港港区建设。2020年开始规划将案山浅滩区与测天岛北侧填海造陆以解决大型邮轮无法停泊的问题[14]

历年所属行政区列表
起讫年份行政区
1920~1926高雄州澎湖郡马公街
1926~1945澎湖厅马公支厅马公街
1945~1946澎湖县马公区马公镇
1946~1981澎湖县马公镇
1981~澎湖县马公市

地理

气候

马公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马公市(1981年-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5.5
(77.9)
27.8
(82.0)
30.1
(86.2)
35.3
(95.5)
38.9
(102.0)
39.5
(103.1)
40.0
(104.0)
39.8
(103.6)
39.2
(102.6)
37.6
(99.7)
34.4
(93.9)
30.0
(86.0)
40.0
(104.0)
平均高温 °C(°F) 19.3
(66.7)
19.6
(67.3)
22.4
(72.3)
26.0
(78.8)
28.8
(83.8)
30.6
(87.1)
32.0
(89.6)
31.8
(89.2)
30.7
(87.3)
28.1
(82.6)
24.8
(76.6)
21.1
(70.0)
26.3
(79.3)
日均气温 °C(°F) 16.9
(62.4)
17.1
(62.8)
19.5
(67.1)
23.0
(73.4)
25.7
(78.3)
27.6
(81.7)
28.7
(83.7)
28.6
(83.5)
27.8
(82.0)
25.4
(77.7)
22.4
(72.3)
18.9
(66.0)
23.5
(74.3)
平均低温 °C(°F) 15.4
(59.7)
15.4
(59.7)
17.4
(63.3)
20.9
(69.6)
23.7
(74.7)
25.6
(78.1)
26.6
(79.9)
26.5
(79.7)
25.9
(78.6)
23.9
(75.0)
20.9
(69.6)
17.4
(63.3)
21.6
(70.9)
历史最低温 °C(°F) 4.4
(39.9)
5.3
(41.5)
8.2
(46.8)
11.1
(52.0)
15.4
(59.7)
20.3
(68.5)
22.7
(72.9)
22.6
(72.7)
21.8
(71.2)
19.6
(67.3)
14.3
(57.7)
7.1
(44.8)
4.4
(39.9)
平均降水量 mm() 21.9
(0.86)
50.2
(1.98)
52.9
(2.08)
92.4
(3.64)
123.2
(4.85)
164.1
(6.46)
131.6
(5.18)
170.8
(6.72)
74.2
(2.92)
26.1
(1.03)
20.1
(0.79)
23.5
(0.93)
951.0
(37.44)
平均相对湿度(%) 80.5 82.4 83.1 83.4 84.5 86.6 85.1 85.5 81.2 78.1 78.0 78.7 82.3
月均日照时数 112.9 96.7 124.7 157.2 172.5 199.6 260.8 240.1 225.3 183.9 131.1 117.3 2,022.1
来源:中央气象局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55,567    
1986 55,091−0.9%
1991 53,531−2.8%
1996 52,218−2.5%
2001 53,132+1.8%
2006 53,942+1.5%
2011 57,468+6.5%
2016 61,740+7.4%
2021 63,289+2.5%
来源:. 内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根据澎湖县政府民政处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马公市户数约2.6万户,人口约6.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882人,是澎湖县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15],也是全县唯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1,000人的行政区[16]。市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西卫里与桶盘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7,310人与396人,其中西卫里也是澎湖县人口第一大村里,与朝阳里、光荣里、东文里、西文里并列澎湖县人口前五大村里[15]

政治

历任市长

届次 姓名 党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1 谢界和 1981年12月25日 1982年3月1日 首任,马公镇长改聘
2 王干同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1982年3月1日 1986年3月1日
3 1986年3月1日 1990年3月1日
4 杨国夫 1990年3月1日 1994年3月1日
5 1994年3月1日 1998年3月1日
6 许丽音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1998年3月1日 2002年3月1日
7 王干发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2002年3月1日 2006年3月1日
8 苏昆雄 无党籍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2006年3月1日 2010年3月1日
9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2010年3月1日 2014年12月25日
10 叶竹林 无党籍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无党籍[18] 2014年12月25日 2018年12月25日
11 2018年12月25日 2022年12月25日
12 黄健忠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2022年12月25日 现任

市政组织

马公市公所是澎湖县马公市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县辖市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运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马公市的自治监督机关为澎湖县政府。市长由全体市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马公市公所并置市政会议,为市政最高决策机构,在市长之下,设有6课3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3个附属机关。

马公市民代表会是马公市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马公市全体市民立法和监察市政。市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共有12位市民代表,第一选区1席市民代表、第二选区5席市民代表、第三选区4席市民代表、第四选区2席市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2位市民代表互选产生。

马公市为澎湖县议会第一选区,在澎湖县议会19席县议员中,马公市共选出11席县议员[19]

行政区

马公市行政区划

1945年(民国34年),国民政府将「马公街」改为「马公镇」,下设里。

1981年(民国70年),马公镇升格为马公市,共辖34里。

2010年(民国99年)2月1日,马公市新复里并入复兴、长安里,减少1里,所辖变更为33里,辖有:石泉里、光明里、光复里、光华里、光荣里、安宅里、西文里、西卫里、东文里、东卫里、虎井里、长安里、前寮里、重光里、中央里、复兴里、中兴里、启明里、桶盘里、重庆里、朝阳里、阳明里、案山里、菜园里、乌崁里、兴仁里、锁港里、山水里、铁线里、嵵里里、井垵里、风柜里、五德里[1]。其中,虎井里与桶盘里为马公市离岛虎井屿桶盘屿,自成一里,其余皆在澎湖本岛上。

宗教

教育

大学

高级中等学校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交通

1945年美军所绘制的马公全景地图

航空

海运

公路

旅游

日本统治时期的马公
澎湖县最为古老的四眼井:建于1592年,位于马公市中央老街的最北端

国际交流

姐妹市

注释

  1. 约莫在乾隆年间便有所谓的「七街一市」,即指环绕澎湖天后宫附近的闹街,分别是「右营直街」、「右营横街」、「左营街」、「渡头街」、「海边街」、「仓前街」以及「大井街」,一市则为天后宫庙埕的「鱼市」。[6]
  2. 分别是「水师提标营」、「闽安标营」、「海坛标营」、「南澳标营」、「南澳标右营」、「铜山标营」、「铜山标右营」、「烽火门」。[6]
  3. 庙馆设置源自于朝廷实施三年一换的班兵制度,期满之时,因季风难行,班兵必须滞留澎湖,常常导致盘缠耗尽仍不得归返。各标营为了解决调防的食宿问题,先后于妈宫各处购置房产,之后更向四周扩散,甚至开始有大批产业,或以收受租金为庙馆收入来源。[7]
  4. 街道增加「太平街」、「东门街」(今重庆街)和「小南门街」(今民族路南段);而原有天后宫庙埕的鱼市旁,添加一个「菜市」,虽曰「二市」,其实都在同一处。[9]

参考文献

  1. . 澎湖县马公市公所. [2019-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5) (中文(台湾)).
  2. 颜, 尚文. .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04 (中文(台湾)).
  3. 黄, 验; 黄, 裕元. 2016年第三刷. 台北市: 远流. 2015. ISBN 9789860475227 (中文(台湾)).
  4. 马公市公所. . 澎湖县马公市公所. 2013-03-18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5) (中文(台湾)).
  5. 许雪姬. .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中文(台湾)).
  6. 林豪 1893.
  7. 张玉璜 1998,第35–41页.
  8. 余光弘. (PDF).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988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5) (中文(台湾)).
  9. 张玉璜 1998,第60页.
  10. 许玉河. . Penghu.Info. 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中文(台湾)).
  11. 林美容. . 《历史月刊》. 1988, (9) (中文(台湾)).
  12. 郭金龙. . . 澎湖县: 开台澎湖天后宫管理委员会. 2006: 345–346. ISBN 9868272300 (中文(台湾)).
  13. 张玉璜. . 澎湖县: 澎湖县立文化中心. 1998. ISBN 9570215895 (中文(台湾)).
  14. 案山拟海埔新生地 扩建第三渔港至测天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澎湖日报,2020/8/15
  15. . 澎湖县政府民政处.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7) (中文(台湾)).
  16. 内政部户政司. . 中华民国 内政部户政司 万维网.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中文(台湾)).
  17. . 内政统计月报.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20-02-10 [2020-08-27].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台湾)).
  18. . 中央社. 2021-02-18 [202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中文(台湾)).
  19. 澎湖县议会. . 澎湖县议会万维网.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9)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马公市”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