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廍
糖廍[注 1],又称为蔗廍,是制糖的场所,也是台湾早期的制糖工厂,由压榨甘蔗的棚屋和煮糖的熬糖屋所构成[1]。其所产的糖为赤糖,即黑糖,这些糖有部分会再经由「糖间」加工成白糖[2]。
糖廍 | |
![]() 糖廍 | |
表记 | |
---|---|
汉字 | |
白话字 | |
台罗拼音 |

糖廍
日本时代新式糖厂出现后,旧式糖廍与改良糖廍皆逐渐没落、消失。2018年在台南市善化区溪美里出土150-160年前糖廍,是目前唯一尚存的完整遗址[3]。
形式
衍伸地名
糖廍(蔗廍)演变成地名,遍布台湾中南部各地,成为历史见证。包括:
附注
- 「廍」(台湾闽南语:phōo)指台湾早期的制糖所,非中文古有用字,而是闽粤移民来到台湾后发展出的语词。[lower-alpha 1]由于大五码中未收录「廍」字,因此常误作「部」与「廓」。
参考
- 见糖廍文化园区内的「廍」字简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