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围乡

壮围乡台湾话)位于兰阳平原东部,邻近宜兰市区。东临太平洋,又居兰阳溪下游及出海处,地势平坦,且土壤属沙质土壤,排水良好加上日照充足。全境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农业为其主要产业活动,沿海地区多重植根茎类作物(花生、萝卜、西瓜、山药等)。当地也有养殖渔业,出海捕鱼、牵罟是旧时沿海地区赖以为生的活动(2016年,壮围廍后社区规划让民众体验牵罟)。

壮围乡
Zhuangwei Township
旧称:民壮围
壮围乡官方图章
壮围乡徽
壮围乡位置图
坐标:24°46′N 121°48′E
国家 中华民国
台湾省
上级区划宜兰县
下级区划14221
政府
  行政机构壮围乡公所
(立法机关:壮围乡民代表会
  乡长沈清山壮围乡乡长列表)
面积
  总计38.4769 平方公里(14.8560 平方英里)
海拔2 公尺(7 英尺)
人口(2024年2月)(9,570户)
  总计24,331人
  排名9
  密度632人/平方公里(1,638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263
户政数据代码10002060
毗邻头城镇礁溪乡宜兰市五结乡
网站http://www.jw.gov.tw/Default.aspx

当地产业以农业为主,特产瓜果类及青葱。而稻米的产量更名列台湾三大米仓之一,是一个充满乡村气息的滨海地区,同时位于兰阳平原的海岸中心,是欣赏「龟山朝日」的最佳地点。

历史

壮围乡旧称「民壮围」,系于1802年由吴沙率众入侵兰阳平原,后为酬谢有功青壮乡民,因而称之;或说吴化(吴沙的姪子)部属九旗首之陈孟理(或说陈明灯)见此土壤肥沃,率众划界管垦,因无天险可守,只有青壮年围屯聚居,故名。

嘉庆十五年,宜兰县收归版图,设置「噶玛兰厅」,光绪六年,改为「宜兰县」。

甲午战后,日本领台,改为「宜兰支厅」。1920年,实施州厅制度,宜兰厅并入台北州,壮围台北州宜兰郡,共辖部后、公馆、壮二、壮三、壮四、壮五、壮六、壮七、过岭、三块厝、十三股、功劳、雾罕、南兴、美福、新兴、七张、大福、土围、新发、古亭笨、五间、抵美等23个大字。1940年,宜兰市扩大管辖区域,乃将壮围的壮二、壮三、壮四、壮七、七张并入宜兰市[1]

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行政长官公署将台湾从5州3厅改为8县,壮围乡属台北县宜兰区[1]。1950年宜兰县设立,壮围乡改隶宜兰县[2]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24,548    
1986 24,396−0.6%
1991 24,404+0.0%
1996 26,049+6.7%
2001 27,136+4.2%
2006 25,457−6.2%
2011 24,674−3.1%
2016 24,236−1.8%
2021 24,391+0.6%
来源:. 内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根据宜兰县政府民政处统计,2023年底壮围乡户数约9.6千户,人口约2.4万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吉祥村与永镇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3,149人与865人[3]

政治

历任首长

届次姓名党籍任职期间备注
官派陈添益
官派吴池
官派李朝养
1张郭春1952年1月10日-1954年1月9日
2张郭春1954年1月10日-1957年1月9日
3陈茂盛1957年1月10日-1960年1月9日
4陈茂盛1960年1月10日-1964年3月1日
5吴凤鸣1964年3月1日-1968年3月1日
6吴凤鸣1968年3月1日-1973年4月1日
7曾来福1973年4月1日-1977年12月30日
8曾来福1977年12月30日-1982年3月1日
9林茂荣1982年3月1日-1986年3月1日
10林茂荣1986年3月1日-1990年3月1日
11张樟琳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1990年3月1日-1994年3月1日
12张樟琳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1994年3月1日-1998年3月1日
13邱耀祖无党籍1998年3月1日-2002年3月1日
14邱耀祖无党籍2002年3月1日-2006年3月1日
15游濸木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2006年3月1日-2010年3月1日首位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乡长
16简文魁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2010年3月1日-2014年12月25日
17简文魁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2014年12月25日-2018年12月25日
18沈清山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2018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
19 沈清山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2022年12月25日-现任

乡政组织

壮围乡公所是壮围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运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壮围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宜兰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壮围乡公所于每月固定召开一次主管会报,并由乡长亲自担任主持人,设有5课3室等8个内部单位及3个附属机关[4]

壮围乡民代表会是壮围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全体乡民立法和质询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壮围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4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3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5]

行政区与各村村长

  • 大福村 村长:陈荣华
  • 古亭村 村长:郑文展
  • 古结村 村长:赖建国
  • 吉祥村 村长:陈长壬
  • 东港村 村长:林玉华
  • 美城村 村长:吴橜达
  • 复兴村 村长:陈秀英
  • 新社村 村长:庄阿日
  • 新南村 村长:叶庆文
  • 永镇村 村长:吕文章
  • 功劳村 村长:林金虎
  • 忠孝村 村长:庄朝明
  • 美福村 村长:陈天来
  • 过岭村 村长:李春田

宗教祭祀

壮围八大庄庙宇

早期壮围乡八大庄分别是永镇村、忠孝村、过岭村、新社村、后埤村、廍后村、美城村、古亭村,而早期壮围八大庄庙宇分别为壮围永镇庙(主神开漳圣王)、过岭保安宫(主神中坛元帅)、壮六镇安庙(主神开漳圣王)、社头镇安庙(主神开漳圣王)、后埤振安庙(主神开漳圣王)、美城福德庙(主神福德正神)、古亭永惠庙(主神开漳圣王)、番社同安庙(主神玄天上帝),并以壮围永镇庙(开漳圣王)为公庙,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壮围永镇庙邀请八大庄头大庙主神前往一同参与过火。

庙宇

  • 番社同安庙:主祀玄天上帝
  • 东港镇安宫:主祀开漳二王
  • 壮围慈德宫:主祀玄天上帝
  • 美福镇安庙:主祀古公三王
  • 壮六镇安庙:主祀开漳圣王
  • 新社镇安庙:主祀开漳圣王
  • 壮围永镇庙:主祀开漳圣王
  • 公馆永安宫:主祀中坛元帅
  • 功劳永安庙:主祀大众爷
  • 古亭永惠庙:主祀开漳圣王
  • 新南镇安宫:主祀玄天上帝
  • 壮围慈德宫:主祀玄天上帝
  • 美福协天庙:主祀关圣帝君
  • 美福港边协天庙:主祀关圣帝君
  • 顺和协天庙:主祀关圣帝君
  • 美城南安宫:主祀南发元帅
  • 过岭保安宫:主祀中坛元帅
  • 古结保安庙:主祀广泽尊王
  • 后埤振安宫:主祀开漳圣王
  • 五间紫云寺:主祀齐天大圣
  • 美城福德庙:主祀福德正神
  • 过岭集安宫:主祀太上老君
  • 大福补天宫:主祀女娲娘娘
  • 永镇福德庙:主祀福德正神
  • 东港庆安寺:主祀广泽尊王
  • 壮五镇安庙:主祀古公三王
  • 壮六玄威庙:主祀玄天上帝
  • 顺和延平庙:主祀延平郡王
  • 东安圣祖庙:主祀圣祖
  • 东港大众爷庙:主祀大众爷
  • 东港金斗公庙:主祀金斗公
  • 新社发莲宫:主祀开漳圣王
  • 美城万善庙:主祀有应爷公
  • 过岭福德庙:主祀福德正神
  • 新社福德庙:主祀福德正神
  • 东港渔师庙:主祀渔师爷(张志和

教育

高级中等学校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 宜兰县壮围乡壮围国民小学
  • 宜兰县壮围乡大福国民小学
  • 宜兰县壮围乡古亭国民小学
  • 宜兰县壮围乡公馆国民小学
  • 宜兰县壮围乡过岭国民小学
  • 宜兰县壮围乡新南国民小学
  • 宜兰县私立中道高级中学附设双语国小

公立托儿所、幼稚园

交通

公路

公车信息

台湾高铁

高铁基地[设在壮围乡美福村]

旅游

永镇滨海公园沙滩及龟山岛
永镇海滨公园一偶
  • 加留沙埔海岸
  • 壮围沙丘旅游服务园区
  • 永镇海滨公园
  • 北滨(东港至竹安)自行车专用道
  • 兰阳溪口水鸟保护区
  • 东港榕树公园
  • 壮围新南村休闲农业区
  • 旺山休闲农场-主题南瓜园
  • 后埤社区

农产品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引用
    1. 施添福 2000,第102页.
    2. . 壮围乡公所. [2023-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5) (中文(台湾)).
    3. . 宜兰县政府民政处.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8) (中文(台湾)).
    4. . 壮围乡公所. [202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30) (中文(台湾)).
    5. . 宜兰县壮围乡民代表会. [202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中文(台湾)).
    书籍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南投市: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000. ISBN 957-02-7474-3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壮围乡”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