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允焄

蒋允焄台湾话: Tsiúnn-ún-kun,—?),为光霞峰,又号金竹贵州贵筑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台南法华寺里的前台湾知府蒋允焄像

生平

乾隆二年(1737年)登丁巳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检讨。之后历任江西九江府、福建漳州府知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担任台湾府知府,隔年升台湾道。任内注重民生内政,并建书院。乾隆三十年(1765年)离任。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洲仔尾地区由于春夏两季豪雨泛滥,河水上涨,造成洲仔尾地区来往交通困难。时任台湾知府的蒋允焄遂「捐俸率先」展开防水工程。立有〈新建塭岸桥碑记〉。乾隆三十六(1771)年,升任台湾兵备道的蒋允焄回到洲仔尾,见「堤岸坍塌,桥梁损毁,无有修者」,再度修堤。立有〈蒋公堤功德碑记〉,现存于台南永康。[1]

纪念

位于台南永康三崁店的蒋公堤功德碑

〈蒋公堤功德碑记〉为纪念蒋允焄于洲仔尾地区捐银造桥所建。日治时期辗转到了三崁店制糖所,1953年时被发现但未受重视,1956年10月17日石旸睢等人至此采集发现此碑后,此碑移至今糖厂办公室前的庭园。[2]

参考文献

  1. 卢泰康. . 五南出版. 2017-07: 页225-237.
  2. 周俊霖、许永河. . 台南县新营市: 台南县政府. 2010年6月: 268-301页. ISBN 978-986-02-3586-9.

传记及研究书目

  • 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 张炳楠(监修),李汝和(主修),《台湾省通志》,台湾省政府,1961年。
  • 李腾岳等(监修),王诗琅(纂修),1981年,《台湾省通志稿—人物志》,成文出版社


官衔
前任:
谢锡佐
福州府知府
乾隆二十三-二十五年
(1758-1760年)
继任:
李拔
前任:
余文仪
漳州府知府
乾隆二十五-二十八年
(1760-1763年)
继任:
刘增
前任:
余文仪
台湾府知府
1763年上任
继任:
秦廷基
前任:
余文仪
福建分巡台湾道
1764年上任
继任:
奇宠格
前任:
李俊原
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
1766年上任
继任:
张所受
前任:
锡尔达
福州府知府
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
继任:
宋丰绥
前任:
余文仪
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
1769年上任
继任:
奇宠格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