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县

同安县,雅称银同。旧县名。辖域包括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厦门市多数地区[3]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东南部[4]以及中华民国管辖的金门县多数地区[5](不含乌坵乡金湖镇东碇岛)。

同安县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闽南拼音

县名由来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时,东南沿海社会秩序仍不够安定,故当时县名多寓有「平安」之意,如南安惠安等,而同安一地因古称「大同」,境内有座梅山,古名「同山」,遂将「同」字与「安」字结合,设同安县[6]

而「银同」之称则来自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所建于大轮山下的同安城,该城东西长,南北窄,形似银锭,遂名银同;该城又有「铜鱼城」之称,其名来自城南东溪溪底有三块因长年溪水浸染成古铜色的鱼形巨石[6]

历史沿革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分建安郡地设晋安郡,同年又分晋安郡地置同安县,但不久又裁撤并回晋安郡[6]开皇九年(589年),天下废,置南安县,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地区)。

闽州南安县

大业二年(606年),改泉州闽州

建安郡、建州之南安县

大业三年(607年),改闽州为建安郡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建州(治所在今福州地区)。武德四年(621年),建州移治建安县(治所在今建瓯地区)。

丰州、泉州、武荣州之南安县

武德五年(622年),析建州置丰州(治所在今泉州南安市丰州镇),南安县属丰州。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销,南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地区)。嗣圣元年(684年),分泉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治所在今泉州南安市丰州镇),寻即撤销[7],南安县还隶泉州

武周圣历二年(699年),复置武荣州,南安县还隶武荣州。圣历三年(700年),再废武荣州,南安县还隶泉州。同年,久视元年(700年),三置武荣州(治所在今泉州市鲤城区),南安县还隶武荣州。

泉州南安县

景云二年(711年),将州治在今福州市区的泉州更名为闽州,同时将武荣州更名为泉州,南安县还隶泉州。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设置大同场,粗定后来的同安县域[6]

泉州同安县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王延钧称帝建闽国,将南安县大同场升为同安县,此后沿设[6]清源军、平海军、泉州。

泉州路同安县

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泉州为路。

泉州府同安县

洪武元年(1368年),泉州路改为泉州府,同安属之。清兵入関之后,曾屠城四日,同安县军民死难五万多人。同安县教谕陈鼎自缢殉国,其子陈永华因此投奔郑成功并成为明郑名将。

南路道同安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同安县属南路道[8]

厦门道同安县

民国3年(1914年),南路道改名厦门道[8]。同年,金门厦门两地,自同安县析出,设思明县。民国4年(1915年)金门由思明县析出独立设县,管辖小金门大嶝、小嶝及周边岛屿,是为金门县[9]

福建省同安县

民国14年(1925年),废道,各县直接隶属福建省[8]

泉海省同安县

民国22年12月11日,福建省划分为4个省[10],同安县属泉海省。

兴泉省同安县

民国22年12月13日,泉海省改称兴泉省[8][10]

行政督察区同安县

民国23年7月,福建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同安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民国24年1月,改隶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8]。民国32年(1943年),专署改驻永春。民国35年9月,专署改驻晋江[11]

1949年9月19日,接管同安县城,同安县及原属金门的大嶝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并改隶第五行政区(第五专区)。中华民国政府持续管辖金门县除大嶝乡外剩余的大部分地区。

泉州专区同安县

1950年3月,第五专区改称泉州专区[8]

晋江专区同安县

1950年9月,泉州专区改称晋江专区。1951年1月,由晋江县析置县级泉州市[11]。1953年11月,析出集美乡归厦门市设立集美镇。1957年3月,灌口区的金山、锦宅两乡划入龙溪县。1957年4月18日,灌口区划入厦门市[9]

厦门市同安县

1958年,改隶厦门市[8]

晋江专区同安县

1970年8月,再划入晋江专区[8]。1971年3月,南安县大嶝、小嶝、角屿以及莲河、霞浯等地划归同安县[9]

晋江地区同安县

1971年7月,晋江专区改称晋江地区[11]

厦门市同安县

1973年,再划入厦门市[8]

厦门市同安区

1997年5月,废同安县,改为厦门市同安区。2003年9月,同安区的马巷镇、新店镇、新圩镇等组成翔安区,是以昔日同安县翔风民安里为内核而成的区[6]

行政区划

宋朝时,同安县有三乡、三十里,后集成为三乡、十一里,元朝依此改为四十四都,洪武元年(1368年)增置「在坊里」而都不变。洪武二十年(1387年)徙大嶝、小嶝二都人民于内地散居。永乐元年(1403年)并为三十五都。成化六年(1470年)恢复大嶝、小嶝二都人民为三十七都[12],直到乾隆四年(1775年)析置马巷厅为止,同安县的都里皆沿此置。

清朝初年同安县三乡十二里三十七都[13]
东界

西界
辖下各村现今分布地区
(2乡12镇35街道)
东界 绥德乡 翔风 二十都 金门县 金门县烈屿乡
十九都 金门县金城镇金宁乡
十八都 金门县金宁乡金湖镇金沙镇
十七都 金门县金沙镇
十六都 厦门市 翔安区大嶝街道
十五都 翔安区大嶝街道
十四都 翔安区新店街道金海街道
十三都 翔安区凤翔街道新店街道
十二都 翔安区民安街道凤翔街道新店街道
民安里 十一都 翔安区马巷街道民安街道新店街道
十都 翔安区内厝镇香山街道
九都 翔安区马巷街道内厝镇
八都 翔安区马巷街道内厝镇
同禾里 七都 翔安区新圩镇
六都 翔安区新圩镇
同安区五显镇
五都 翔安区新圩镇民安街道
同安区洪塘镇
四都 同安区大同街道五显镇洪塘镇
永丰乡 长兴里 一二三都 翔安区新圩镇
同安区五显镇
在坊里 同安区大同街道祥和街道祥平街道
西界 从顺里 一二都 同安区新民街道祥和街道祥平街道
三都 同安区西柯街道新民街道祥和街道
四五都 同安区美林街道新美街道
感化里 六七八都 同安区汀溪镇莲花镇祥平街道
归德里 九十都 同安区莲花镇新民街道新美街道祥平街道
明盛乡 仁德里 十一都 同安区西柯街道
集美区后溪镇侨英街道集美街道
十二都 集美区后溪镇侨英街道
十三都 集美区后溪镇
安仁里 十四都 集美区杏林街道杏滨街道
十五都 集美区灌口镇杏滨街道
海沧区东孚街道
十六都 集美区灌口镇杏滨街道
积善里 十七都 海沧区东孚街道
十八都 海沧区东孚街道新阳街道
十九都 漳州市 龙海区角美镇
二十都 龙海区角美镇
绥德乡 嘉禾里 二十一都 厦门市 湖区江头街道金山街道
思明区中华街道鹭江街道开元街道莲前街道
二十二都 湖区江头街道禾山街道
思明区鼓浪屿街道厦港街道滨海街道莲前街道
二十三都 湖区江头街道金山街道
思明区开元街道梧村街道筼筜街道嘉莲街道
二十四都 湖区湖街道殿前街道禾山街道

人物

职官

清朝

同安县知县[14][15]
姓名籍贯出身上任时间备注
张效龄辽东复州卫贡生顺治三年
谢观江南江宁府上元县顺治六年第三甲进士顺治七年
陈发直隶顺天府大兴县顺治八年
元琪江南镇江府金坛县拔贡顺治十年
梅应魁浙江嘉兴府海盐县顺治十二年
王予望陕西巩昌府巩昌卫拔贡顺治十五年
卞世珍辽阳贡生顺治十七年
刘梦确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举人康熙二年
邓麟采辽东荫生康熙八年
秦恪直隶广平府曲周县康熙九年第三甲进士康熙十八年
康玉湖北安陆府潜江县监生康熙十九年
冯俞昌湖北武昌府兴国州岁贡康熙二十年
杨芳声直隶宣化府万全左卫岁贡康熙二十二年
徐名觐江南江宁府监生康熙二十四年
李时熙直隶保定府束鹿县贡生康熙三十五年
路松年山东兖州府东平州汶上县贡生康熙四十二年
蒋沛贵州贵阳府贵筑县举人康熙四十四年
陈国柱湖北汉阳府汉阳县贡生康熙四十六年
和氏玺直隶广平府永年县康熙三十年第三甲进士康熙四十九年
朱奇珍湖南长沙府长沙县举人康熙五十一年
王世臣镶蓝旗汉军 监生康熙五十二年
刘兴元直隶保定府蠡县康熙四十二年第三甲进士康熙五十五年
周世培直隶正定府冀州康熙五十二年第三甲进士雍正元年
李兰正白旗汉军 举人雍正三年
程运青江南松江府华亭县举人雍正五年
吴永权浙江嘉兴府石门县举人雍正五年
史正治山西汾州府孝义县监生雍正七年
蒋廷重贵州贵阳府贵筑县举人雍正七年
唐孝本江南常州府武进县举人雍正九年
胡格湖北武昌府江夏县举人雍正十一年
曹銮广西桂林府全州雍正五年第三甲进士雍正十三年
唐孝本雍正十三年再任
王植山东青州府诸城县雍正五年第三甲进士乾隆三年
周岱镶红旗汉军 监生乾隆五年
李芬正蓝旗汉军[注 1] 举人乾隆六年
梁须楩正白旗汉军 监生、笔帖式乾隆九年
张荃云南昆明府雍正八年第三甲进士乾隆九年
周世纪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乾隆四年第二甲进士乾隆十二年
吴翼祖湖南长沙府湘阴县拔贡乾隆十三年
白永清正蓝旗汉军 监生乾隆十四年
张元芝江南和州含山县生员乾隆十五年
明新正黄旗满洲 举人乾隆十六年
夏瑚浙江杭州府仁和县监生乾隆十七年
熊定猷江西瑞州府高安县拔贡乾隆十七年
明新 乾隆十七年再任
干从濂江西南康府星子县乾隆十三年第三甲进士乾隆二十三年
邹召南湖北汉阳府汉阳县乾隆二年第三甲进士乾隆二十四年
李逢年广东嘉应州举人乾隆二十八年
徐熊占江苏常州府阳湖县监生乾隆二十九年
吴镛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举人乾隆二十九年
陈沄浙江嘉兴府石门县监生乾隆三十一年
沈德馨安徽太平府芜湖县举人乾隆三十一年
王思贤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乾隆三十一年
吴镛乾隆三十二年再任
郑俊业山东济宁州乾隆年间
黎大畹湖南长沙府宁乡县举人乾隆三十四年
吴镛乾隆三十四年三任
邬维肃优贡乾隆三十四年
蒋元枢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举人乾隆三十七年
侯大成陕西兴安州举人乾隆三十七年
邬维肃乾隆三十八年再任
马淮山东武定府商河县举人乾隆三十九年
邬维肃乾隆四十年三任
任震远江苏常州府宜兴县乾隆二十六年第三甲进士乾隆四十一年
冷震金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举人乾隆四十二年
任震远乾隆四十二年再任
王裕𪸩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举人乾隆四十四年
张奕江西临江府清江县监生乾隆四十五年
刘嘉会正黄旗汉军 贡生乾隆四十五年
刘彤山东莱州府掖县拔贡乾隆四十七年
李廷彩湖北荆州府江陵县贡生乾隆四十八年
刘嘉会 乾隆四十八年再任
刘诗山东青州府诸城县乾隆四十三年第三甲进士乾隆四十八年
方维宪直隶顺天府大兴县贡生乾隆四十九年
王兆和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举人乾隆四十九年
黄嘉训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举人乾隆五十年
单瑞龙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乾隆三十七年第二甲进士乾隆五十一年
恩古达正蓝旗蒙古 乾隆五十三年
邵四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举人乾隆五十三年
仇赋萍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举人乾隆五十三年
何茹连浙江衢州府江山县拔贡乾隆五十四年
张学溥直隶保定府清苑县吏员乾隆五十五年
杨赓铎直隶顺天府固安县监生乾隆五十五年
蒋齐耀江苏常州府阳湖县监生乾隆五十七年
史恒岱江苏镇江府溧阳县监生乾隆五十七年
李印川河南开封府郑州监生乾隆五十八年
屠珂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乾隆四十年第二甲进士乾隆五十八年
张曾汉安徽监生乾隆五十八年
史恒岱乾隆五十八年再任
程嘉襸安徽徽州府绩溪县监生乾隆五十九年
宋树垣直隶顺天府宛平县监生乾隆六十年
郭遇江苏通州如皋县监生乾隆六十年
延青云山西泽州府阳城县贡生乾隆六十年
袁廷鳌江西袁州府万载县举人[注 2]嘉庆元年
刘永公正黄旗汉军 举人嘉庆元年
方应恒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监生嘉庆二年
吴堂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举人嘉庆二年
张灏浙江嘉兴府嘉兴县举人嘉庆四年
李菶湖北德安府云梦县举人嘉庆五年
孙树南河南许州乾隆四十年第三甲进士嘉庆十二年
石鼎安徽安庆府宿松县嘉庆四年第三甲进士嘉庆十二年
高耀曾镶黄旗汉军 监生嘉庆十八年
何兰汀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嘉庆七年第二甲进士嘉庆十九年
阮贻昆江西南昌府新建县嘉庆十六年第三甲进士嘉庆二十年
林启泰浙江绍兴府上虞县监生嘉庆二十二年
李振青贵州兴义府监生嘉庆二十五年
许原清江苏松江府华亭县监生道光三年
顾潾浙江嘉兴府桐乡县监生道光七年
丁文焘直隶顺天府大兴县监生道光八年
熊飞江苏江宁府江宁县监生道光十二年
褚登江苏常州府靖江县道光三年第二甲进士道光十七年
盛朝辅贵州思南府道光十二年第三甲进士道光二十一年
杨承泽贵州铜仁府廪贡道光二十四年
张用糦安徽安庆府桐城县副贡道光二十六年[注 3]
王增𬭚河南归德府永城县监生道光年间[注 4]
沈功枚浙江湖州府归安县监生道光年间
白冠玉湖南岳州府华容县廪生同治四年
潘文凤安徽宁国府泾县附贡同治年间
刘敦华山西太原府文水县举人光绪年间
八十四镶红旗蒙古 光绪年间
张元鼎浙江杭州府仁和县监生光绪年间
朱承烈浙江绍兴府会稽县光绪六年第三甲进士光绪年间
章国均湖南辰州府沅陵县监生光绪年间
王金城江苏扬州府高邮州监生光绪年间
李泽春直隶天津府拔贡光绪年间
寇宗华贵州贵阳府修文县举人光绪年间
王扩中浙江嘉兴府举人光绪年间
杨文荣贵州光绪年间
钮承藩浙江湖州府乌程县附贡光绪年间
宁云汉宣统元年
陈文纬甘肃兰州府皋兰县监生宣统三年

注释

  1. 《永春县志》载为正白旗
  2. 《晋江县志》载为“廪贡”。
  3. 《重纂福建通志》仅收录至张用糦,后续知县见于《同安县志》。
  4. 《同安县志》所收录道光末年王增𬭚以后至宣统年间知县大多只存姓名,缺乏籍贯、出身及任年。

参考文献

  1. 厦英大辞典》第475页左半首字「同 tâng」字目之尾段: tâng-oaⁿ, the Hien city or district of Tung-an or Tung-ngan, in which district Amoy stands. 同安:同安县城或同安县,厦门所处之地、第238页左半首字:「县」koāiⁿ(漳 koān;泉 kṺiⁿ)杜嘉德 Douglas(1873, 1899:)
  2. 「县」:台北、金门之偏泉腔 kuāin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
  3. 颜立水:同安沿革及其疆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金门县政府属下之金门日报
  4. 同安县积善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易:角美的前世今生
  5. 县治沿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金门县政府
  6. 郭哲铭. . 出版商所在地: 金门县文化局. 2006-12-01: 15、18页. ISBN 978-986-00-6631-9.
  7. 〈南安掌故二则〉,《南安文史资料》,2016,林和胜
  8. 《同安县》,2000,中华书局
  9. 〈同安沿革及其疆域〉,《金门日报》,2007,颜立水
  10. 《晋江市志》,1994,三联书店
  11. 《鲤城区志》,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 《康熙同安县》,2014,凤凰出版社
  13. 《同安县地名志》,同安县地名志编辑委员会
  14. 《重纂福建通志》,卷百一十,道光九年(1829年),陈寿祺
  15. 《同安县志》,卷之十三,民国十七年(1928年),林学增、吴锡璜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