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雅尔

波雅尔保加利亚语乌克兰语俄语:罗马化IPA:[bɐˈjarʲɪn]罗马尼亚语 IPA:[boˈjer] 希腊语),是封建时代保加利亚帝国莫斯科大公国基辅罗斯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的一个仅次于大公的贵族头衔。由10-17世纪,在保加利亚、俄国和罗马尼亚演变为表示仅次于沙皇的亲王王子,加在姓氏前面是“采邑贵族”,在芬兰写作 Pajari 以显示和“食邑贵族”的区别。[1]

戈弗雷·内勒所绘之俄国波雅尔彼得·波将金
俄罗斯在16-17世纪波雅尔的形象示意图

词源

这字词可能是由保加利亚头衔复数形式“贵族”(bolyare)衍生的,这由古老保加尔语的碑文证实[2][3],并且在使用希腊语的拜占庭文档以boiladesboliades显示。[4][5]它的最终推导可能是由突厥字根"bey"(“高贵,富有”)和“ AR “(“男人们” )组成的。[4] 另一种可能的词源可能来自罗马尼亚单词"boi"(公牛); "boier"一个拥有公牛的富人。[6] 这头衔引入旧俄罗斯成为быля(bylya)。

各国的波雅尔

保加利亚

最古老的斯拉夫语的形式为bolyarin,复数bolyari(保加利亚语)----在保加利亚第二帝国(1185年-1396年)时可发现,并且可追溯到10世纪,这词可能已经是源自于古老保加尔人的高级贵族地位的头衔boila。 是通过转化boilar或bilyar到boyarbolyar。 支持这一假设,是依据10世纪拜占庭君士坦丁七世(905年9月2日-959年11月9日)皇帝的外交议定书,在保加利亚贵族被称为boliades[5],而9世纪保加尔的记录来源称他们boila[3]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由公元681年建国断续存在直到1018年) 时期贵族成员被称为boila,而在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时期,相应的头衔变为bolyarbolyarin,这是一个世袭的头衔。

塞尔维亚

在中世纪的塞尔维亚,「Boyar」(军衔塞尔维亚语:Боjари,Bojari)是相当于男爵的等级 ; 意谓「自由战士」(或一般的「自由人」),这是高于非自由 欧洲封建制度下的农民农奴的一个等级。这个词源来自(塞尔维亚语:бој,BOJ)词意是:战斗;塞尔维亚语字面意思是「参与战斗的人」或武士阶层,对比于欧洲封建制度下的农民,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但也有义务捍卫之,并为国王而战斗。在1450年后鄂图曼帝国奥匈帝国取得对塞尔维亚的统治。现今「Boyar」这个古老的名词意为:贵族(塞尔维亚语:племство,plemstvo)。

基辅罗斯

17世纪俄罗斯骑马的波雅尔画像

波雅尔经由他们在军事方面支持基辅罗斯王子而掌握相当大的权力。 他们许多人几乎完全依赖于对国家服务的功绩,而获得声望和权力,和他们的们第出生以及所拥有的土地几乎没有关连。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波雅尔在形象上非常类似于中世纪的食邑骑士,但蒙古人入侵后,他们传统文化的联系被撕裂遗失了。

波雅尔经由担任大公 咨询幕僚的议会(杜马),占据了国家最高的官职。他们被授予大量的土地,成为波雅尔的议会(杜马)成员,是基辅罗斯主要的立法者。

13世纪,在蒙古人入侵后,基辅罗斯中部和南部地区(现今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波雅尔融入立陶宛和波兰成为领地世袭的什拉赫塔采邑贵族。16 和 17 世纪,许多乌克兰的波雅尔未能获得世袭采邑贵族的地位而积极投入形成现今在乌克兰南部的哥萨克的雇佣军队。

莫斯科公国

俄罗斯波雅尔的结婚庆祝场面

14和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波雅尔也保有他们自己的影响力。然而,随着莫斯科公国的王公(Knyaz)们巩固自己的权力,波雅尔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特别是在伊凡三世伊凡四世时期。他们拥有古老世袭土地的权利,当他们离开先前王公转移到另一王公服务时, 削减了服务的动机及热诚,因而也没有向沙皇提供强制性服务的义务。沙皇伊凡四世被称为" 恐怖沙皇伊凡四世"在16世纪严格限制波雅尔的权力。

17世纪,波雅尔议会(杜马)由大约30人扩大到约100人,最终在1711年被沙皇彼得大帝推动他的政府和行政部门广泛改革时被废除了。末任波雅尔的费岳多改为出任首任俄罗斯帝国宰相

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公国

瓦拉几亚的内政司法官谢尔班·格勒迪什泰亚努(Șerban Grădișteanu),着卡尔帕克传统帽子,显示其波雅尔阶级
十六世纪时瓦拉几亚 (绿色)、摩尔达维亚公国特兰西瓦尼亚相对位置示意图

中世纪前期居住在喀尔巴阡山脉地区的罗马尼亚人的波雅尔(罗马尼亚语)阶级最初是被选任为农村社区的村长(在 多瑙河 北部地区名称为壳棱自;在河以南的名称为「森尼柯」(celnic)(意谓「领导者」)或「居搭」(jude)(意谓「仲裁者」)),随着时间的演变,他们的司法和行政权逐渐扩大到其他社区并转为世袭的。

在这地区更进化的政治结构出现后,他们的地位必须由中央权力机构确认将王公统辖的土地分配给他们,这使得波雅尔阶级的个人在运行包括军事或民用的功能时行使这种世袭的特权。

波雅尔的条件

罗马尼亚社会等级是由波雅尔,仕绅地主(mazil)和佃农(răzeş)组成。作为一个波雅尔有三层意涵:是土地的所有者,有农奴(佃农),并具有军事和/或行政职责。一个波雅尔具备管辖/或仲裁的功能。这些功能被称为食邑职务(dregătorie)采邑职务(boierie)。只有王公有权指派配采邑职务(boierie)。地主与农奴,但没有功能被归类为仕绅地主(mazil),但仍然被认为是贵族血统(罗马尼亚语)的字面翻译为“波雅尔的骨头”)。小地主拥有一个耕地,无需区分(罗马尼亚语的字面翻译为契约耕户(condominium))或农奴都被称为佃农(răzeş)。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考据,他们是仕绅地主(mazil)的后代。

起源

虽然王公被赋予职务并非世袭的,但所拥有的土地是可世袭的。王公能将土地给予他人的,但不能将土地收回,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如叛国罪。因此,有两种类型的波雅尔:一种是那些祖先作为古老的农村社区的首领,曾经是封建诸侯国,这样的王公只是确认自己先前存在的地位所持有的土地;

另一种是那些由王公授予或继承也是王公授予他们的领地(两种继承的区别请参考神圣罗马帝国封建继承制度的采邑贵族食邑贵族(Briefadel))。

拜占庭希腊法纳尔人主政时期,有些波雅尔也没有可继承的土地,只有一个职务。 在这情况下,将职务出售给买得起的人们,波雅尔的数量就因而增加了。

等级制度

十九世纪安德烈·里亚布什金所绘制波雅尔手上拿着卡尔帕克传统帽子的油画。帽子越高表示波雅尔的阶级就越高。

在波雅尔军事--管理职务之间的紧密联系的情况下导致了混乱,在拜占庭希腊法纳尔人主政时期更为严重:这些职务开始被视为贵族头衔,就类似于西方世界。实际上,这并不是所有的情况 。传统上,波雅尔由三个社会阶层所组成:波雅尔第一等,第二等及第三等的社会阶层。例如,第一等或大掌柜,第二掌柜,第三掌柜,每一个都有他的不同义务和权利。位阶的差异在礼服或容貌外观上是显而易见的,举例说:只有第一等的波雅尔可以蓄留胡须,其余的就只能有八字胡。在第一等的“大波雅尔”之下,又划分出波雅尔的次类。这些都是大地主也有一些非常高的职务,如大内政法官职务。在这些“大波雅尔”之上的是王公。

王公

帕夏两个马尾巴的 '符节' (Tui)

王公通常都是由波雅尔中选定或任命,但这不是一个必要条件

最初,只有王公后人能够被选为王公。但是,在拜占庭希腊法纳尔人主政时期,任何人可能成为王公,如果被苏丹任命(或足够富有可由大维齐尔(鄂图曼帝国苏丹的最高运行官)购买这项任命)。

特别是在鄂图曼帝国作为宗主国,由拜占庭希腊法纳尔人主政时期,王公的头衔成为鄂图曼帝国的行政结构中的管理功能,随后演变成为波雅尔的终极形式。

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公国的王公的头衔和有两个马尾巴符节帕夏 是同等的尊贵。

参考文献

  1. .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6).
  2. Bulgari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Volume I, Bul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71, p.71
  3. . [2014-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4. Vasmer's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ussian)
  5. . [2014-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3-20).
  6. S. Paliga and E. Teodor, Lingvistica si arheologia slavilor timpurii. O alta vedere de la Dunarea de Jos. Editura Cetatea de Scaun, 2009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波雅尔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