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 (清朝)

明亮满语转写Mingliyang1736年—1822年),字寅斋[1]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都统广成之子,孝贤纯皇后侄儿。清朝政治人物,军事人物,历任广州将军成都将军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等。因战功卓着,被封为三等襄勇侯,过世后谥文襄,并入祀贤良祠

襄勇文襄侯 明亮
清代三等襄勇文襄
前任:新创建
继任:三等襄勇侯 联庆
明亮 (清朝)
清代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多罗额驸、赏双眼花翎
国家清朝
时代清代
主君清高宗清仁宗清宣宗
明亮
寅斋
封爵一等襄勇伯(1776年,41岁)
二等襄勇伯(1796年,61岁)
族裔满洲
旗籍镶黄旗
氏族沙济富察氏
其他名号入祀贤良祠
出生清朝高宗乾隆元年
1736年
逝世清朝宣宗道光二年
1822年
87岁
直隶省顺天府
谥号文襄
生员出身

历任

  • 生员出身。
  • 乾隆十八年(1753年)娶履亲王允祹之女,为多罗额驸
  • 十九年(1754年):授整仪尉
  • 累迁銮仪尉銮仪使
  • 三十年(1765年):授伊犁领队大臣
  • 三十一年(1766年):伊犁领队大臣,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改吉林都统
  • 三十三年(1769年):吉林副都统,改宁古塔副都统。
  • 三十六年(1772年):以护军统领四川总督桂林出师金川
  • 三十七年(1773年):革职[2]。授一等侍卫衔,降二等侍卫衔,实授二等侍卫[3],升头等侍卫,加副都统衔,升授领队大臣[4]征大金川参赞
  • 三十八年(1774年):升广州将军,授定边右副将军[5]小金川复定,赐御用黑狐冠
  • 四十年(1775年):广州将军,授内大臣
  • 四十一年(1776年):功封一等襄勇伯,赐双眼花翎。授成都将军雅州总边政[6],师还,赐银币、鞍马。以成都将军入军机处行走
  • 四十二年(1777年):成都将军,署四川提督。一等襄勇伯。
  • 四十三年(1778年):成都将军,署四川提督,改授四川提督。一等襄勇伯。
  • 四十六年(1781年):乌鲁木齐都统。一等襄勇伯。
  • 四十八年(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署伊犁将军。革职逮京、监候[7]
  • 四十九年(1784年):开释、授蓝翎侍卫,升一等侍卫[8]
  • 五十年(1785年):镶黄旗护军统领,改正红旗护军统领,伊犁参赞大臣,署乌什参赞大臣,实授乌什参赞大臣。
  • 五十一年(1786年):乌什参赞大臣,改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 五十三年(1788年):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加镶红旗蒙古都统。
  • 五十五年(1790年):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加刑部尚书
  • 五十六年(1791年):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改黑龙江将军,刑部尚书。
  • 五十七年(1792年):刑部尚书,黑龙江将军,加内大臣
  • 五十八年(1793年):黑龙江将军,改伊犁将军
  • 六十年(1795年):伊犁将军,改正红旗汉军都统。革职[9]
  • 嘉庆元年(1796年):苗民起义,授一等侍卫。升副都统衔,署理广州将军,寻授广州将军,领队大臣。赐轻车都尉世职,军功封二等襄勇伯,赐双眼花翎
  • 二年(1797年):轻车都尉、二等襄勇伯,副都统衔,广州将军。赐紫缰
  • 三年(1798年):轻车都尉、二等襄勇伯,副都统衔,广州将军。革爵、夺双眼花翎、紫缰,革职逮京、留军效力[10]。寻以军功赐副都统衔、花翎。寻夺花翎[11]
  • 四年(1799年):副都统,参赞大臣,代勒保经略,升正红旗汉军都统。革职逮京、斩监候[12]
  • 五年(1800年):追录前功以领催陕甘总督松筠讨贼,授蓝翎侍卫,领队大臣,升二等侍卫,以五品衔授宜昌总兵领侍卫内大臣。进秩视三品,左迁蓝翎侍卫[13]。复擢三等侍卫、领队大臣,复授宜昌镇总兵。
  • 六年(1801年):宜昌镇总兵。召还、授二等侍卫,干清门行走,加副都统衔。
  • 七年(1802年):升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外授乌鲁木齐都统,加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平白莲教匪功封一等
  • 九年(1804年):一等男,乌鲁木齐都统,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内授镶蓝旗蒙古都统,内大臣兵部尚书,充阅兵大臣
  • 十年(1805年):一等男、晋封一等。镶蓝旗蒙古都统,内大臣,兵部尚书,阅兵大臣,镶白旗汉军都统。
  • 期间署镶红旗蒙古都统。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火器营事务。
  • 十四年(1809年):一等子、晋封三等襄勇伯,镶蓝旗蒙古都统,改镶蓝旗满洲都统,内大臣,兵部尚书,阅兵大臣。加太子少保衔。
  • 十五年(1810年):三等襄勇伯,太子少保衔,协办大学士,镶蓝旗满洲都统,兵部尚书。赐双眼花翎。
  • 十六年(1811年):三等襄勇伯,太子少保衔,协办大学士,镶蓝旗满洲都统,兵部尚书,正黄旗蒙古副都统,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 十七年(1812年):三等襄勇伯,外授西安将军
  • 十八年(1813年):三等襄勇伯,西安将军,内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改镶白旗蒙古都统,署兵部尚书,署左都御史,实授左都御史、兵部尚书。
  • 十九年(1814年):三等襄勇伯,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镶白旗蒙古都统,兵部尚书,改镶蓝旗汉军都统,加内大臣,左都御史。
  • 正白旗蒙古都统。管理俄罗斯佐领
  • 二十二年(1817年):三等襄勇伯,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授武英殿大学士、进太子太保
  • 二十四年(1819年):三等襄勇伯、晋封三等襄勇侯武英殿大学士
  • 道光元年(1821年):三等襄勇侯,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致仕,食全俸。
  • 二年(1822年)卒,年八十七。道光帝亲临奠,赐陀罗经被。谥文襄,入祀贤良祠

战绩

  • 嘉庆元年(1796年),贵州石柳邓湖北石三保等起为苗乱,命明亮出佐湖南军,贼久据孝感,署湖广总督永保讨之未克,明亮将三千五百人至潼川铺,贼出战,明亮设伏于黄金庙,攻贼垒,贼中伏砲裂,败退入城。明亮令于城门外积柴纵火,贼出皆堕壕,火烧三日始灭,城遂破,赐轻车都尉世职。攻锺祥,得贼首张家瑞等。战于双沟,屯兵于吕堰,贼至,明亮击败之。再进攻平陇,破养牛塘、刚息冲诸关隘。围石隆,阵斩石柳邓,捕获其妻儿,封二等襄勇伯,赐双眼花翎。
  • 嘉庆二年(1797年),白莲教乱延及四川陕西湖北三省,命明亮督兵赴四川。明亮自永绥入四川,与四川总督宜绵军会师。转战焚金峨寺,破重石子、香炉坪,克分水岭、火石岭诸关卡。贼首王三槐出战,明亮大破之,杀万馀人,三槐中枪逃逸。再战于精忠寺,俘三槐之母。襄阳贼首姚之富齐王氏等窜入四川,与三槐及达州贼首徐添德会合重整。之富等盘据开县南天洞,明亮击破之,追击战于大凉山云阳贼首高名贵应贼,明亮与宜绵用计诱捕名贵,歼灭其部众。贼攻白帝城,明亮循江下宜昌,贼来犯,击破之。追至独树,会湖广总督景安率师到达,合击,逼贼入南漳山中。预料贼军将要渡汉水北入河南,令总兵长春屯兵谷城为防备;明亮督兵出隆中,贼兵北逃,击溃之,赐紫缰。贼屡败,不能北渡,乃自房县入陕西境。明亮追击屡战皆捷,先后杀六千馀人。贼败走紫阳,明亮率军至白沔峡,姚之富等与诸贼首张汉潮高均德分道逃窜,明亮追汉潮、均德入汉中
  • 嘉庆三年(1798年),明亮督兵追姚之富、齐王氏自山阳县郧西县,急袭,姚之富、齐王氏投崖自杀,赐副都统衔、花翎。率师进西乡,张汉潮与诸贼首詹世爵李槐会合万馀人,自竹谿县平利县太平县,明亮追及于池子山,战,俘获詹世爵、李槐。
  • 嘉庆四年(1799年),明亮追贼入子午谷,战于张家坪,歼灭张汉潮部众。
  • 嘉庆五年(1800年),再击败贼军于斑竹园远安镇,命以五品衔授宜昌镇总兵。贼进犯,明亮击败之。贼军西走陕西,明亮守七星关,贼复折往东,明亮迎击于朱家嘴,大破之,进秩视三品。贼兵复入陕西境,明亮与陕西巡抚倭什布合军击败之,贼南窜。明亮击破陕西贼首高二马五等。明亮回师湖北,战于寿阳坪,破贼首徐添德,战于狮子岩佘家河,破贼首苟文明
  • 嘉庆六年(1801年),与德楞泰联兵,围勦白莲教首脑徐添德樊人杰湖北均州,徐、樊皆投水自尽,白莲教乱平定。
  • 《清史稿》评:「明亮知兵过福康安,廉侔士毅,师屡有功,辄有𬺈之者,未能竟其绩。立朝既久,躬享上寿,进受封拜,非幸致也!」

家庭及关联

注释

  1. 恒穆义(Arthur W. Hummel)编《清代名人传略》中册,279
  2. 《清史稿》:桂林师出墨垄沟,败绩,明亮未以闻,上责其隐,夺职。
  3. 《清史稿》:阿桂参赞大臣代将,令明亮仍出墨垄沟,潜袭甲尔木,夺第一山梁。地高寒,不俟令引还,阿桂奏劾,降二等侍卫衔。复攻甲尔木,乘雪陟其中峰,克所筑碉卡,授二等侍卫。
  4. 《清史稿》:寻攻真登梅列,断贼粮道,迁头等侍卫,加副都统衔。复自都恭进破噶察、丹嘉诸寨,与阿桂会于僧格宗。阿桂授副将军,命明亮为领队大臣。
  5. 《清史稿》:十月,师再举,阿桂出西路,授明亮定边右副将军,出南路,当一面。
  6. 《清史稿》:师克噶拉依,金川平。时议以成都将军驻雅州总边政,以授明亮。明亮以雅州地隘,请还驻成都,陈善后诸事,皆从之。
  7. 《清史稿》:员外郎开泰罪谴,命永远枷号;明亮徇协领富通请释之,未以闻。四十八年,移伊犁将军,而富通当引见,开泰惧失庇,投水死。事闻,上逮明亮诣京师,狱成,罪绞待决。
  8. 《清史稿》:甘肃固原回复乱,大学士阿桂出视师,命释明亮,赐蓝翎侍卫从军。乱定,授头等侍卫。
  9. 《清史稿》:坐在黑龙江令兵输貂予贱值,夺职,留乌鲁木齐自效。
  10. 《清史稿》:贼走紫阳,明亮师次白沔峡,之富等与诸贼渠张汉潮高均德分道窜走,明亮逐汉潮、均德入汉中。上责明亮不当置群盗而但逐汉潮、均德,夺爵及双眼花翎、紫缰。之富等亦渡江与均德合走汉阴,其徒入城固南郑,乃夺职,逮诣京师。旋以军事急,命留军自效。
  11. 《清史稿》:汉潮还走南乡,复攻陷西乡石泉,命夺花翎。
  12. 《清史稿》:明亮劾永保军久驻不进,永保言明亮有手札尼其移军。上为夺明亮职,逮诣京师,明亮方追贼入子午谷,战于张家坪,歼汉潮。师还,就逮,罪斩待决。
  13. 《清史稿》:上命赴四川讨贼,明亮以陕西贼渠高二、马五等将至竹谿,驰赴迎击。上责明亮不即赴四川,复左授蓝翎侍卫。
  14. .
  15. .
  16. .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330》,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数据

  • 《清国史馆传稿》1077号
  • 《清史馆传稿》一册卷十五514,卷十六553
  • 《清史列传》四册卷二十九19,21
  • 《清史稿校注》八册卷一百九十三5938,九册卷二百十三7038
  • 清史稿》列传一百十七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内阁大库文件004853号,037680号,111036号,111305号,114192号,122733号,122811号,123409号
官衔
前任:
喀宁阿
清朝刑部满尚书
乾隆五十五年八月庚午 - 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丁卯
1790年9月30日 - 1791年1月20日
继任:
苏凌阿
前任:
觉罗长麟
清朝兵部满尚书
嘉庆九年六月戊辰 - 嘉庆十六年六月壬子
1804年7月17日 - 1811年7月25日
继任:
恭阿拉
前任:
福庆
清朝兵部满尚书
嘉庆十八年十一月丁亥 - 嘉庆十九年三月甲寅
1813年12月16日 - 1814年5月12日
继任:
和宁
前任:
瑚图礼
清朝兵部满尚书
嘉庆十九年八月辛未 - 嘉庆二十二年六月甲戌
1814年9月26日 - 1817年7月15日
继任:
和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