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將軍
成都將軍,清朝八旗14個駐防將軍之一,全稱鎮守成都等處地方將軍,為清朝的從一品武官,下轄八旗兵約2500人,是駐紮在四川省所有八旗兵丁及工匠的最高軍政長官。按清制須由旗人出任該職位,官署設立在四川省首府成都府,被稱為「成都將軍衙門」,為清朝最後一處設置的駐防將軍(1776年),為乾隆四十一年大小金川之役後特別設立。
成都將軍一職,最初是在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首次設立,首任成都將軍由多羅額駙、三等襄勇文襄侯明亮出任,駐防八旗由清朝皇帝直屬,平時由位於順天府的八旗都統衙門管理,兵部和當地督撫官員都無權管轄指揮。最後一任成都將軍玉昆在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時與四川的革命軍談判,最終成都和平易幟,當地八旗兵丁和其眷屬的安置也被妥善處理,這也正式宣告這個設立時間達136年的武將職位的終結。
簡介
成都將軍是在乾隆四十一年,即公元1776年時所設立,此時的清帝國剛打完了大小金川之役,乾隆帝便設立了成都將軍一職,他在設立時明確規定了,成都將軍是作為金川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且成都將軍除了統領四川的八旗兵丁和節制四川省的綠營以外,還被賦予統治地方的行政權力,以加強其權勢;其職權由管理大、小金川地區擴大到了管理整個川邊的藏族地區,以震懾嘉絨地區各土司。並且還明確了成都將軍與四川總督相互明確的職權範圍,以避免這些封疆大吏彼此互相掣肘。
而原本按照清朝的軍事制度,駐防八旗的將領不能指揮綠營,以防止駐防將軍的權力過大,讓地方大將之間保持互相牽制。但成都卻是例外,“將軍兼統綠營者惟四川”(《清史稿·兵制》),表明成都駐防將軍有統轄廣大少數民族地區的任務,其地位比較突出。
兵制
歷任成都將軍
任職者 | 任期 | 旗籍 | 接任前官職 | 卸任後官職 | 備註 |
---|---|---|---|---|---|
明亮[2] | 乾隆41年-乾隆43年 | 滿洲鑲黃旗 | 廣州將軍 | 四川提督 | 三等襄勇侯、太子太保,過世後諡「文襄」 |
特成額[3] | 乾隆43年-乾隆49年 | 滿洲鑲黃旗 | 禮部尚書 | 湖廣總督 | |
保寧[4] | 乾隆49年-乾隆51年 | 蒙古正白旗 | 江南提督 | 四川總督 | 三等公、太子太保,過世後諡「文端」 |
鄂輝[5] | 乾隆51年-乾隆55年 | 滿洲正白旗 | 雲南提督 | 四川總督 | 三等男、太子少保,法式尚阿巴圖魯 過世後諡「恪靖」 |
成德[6] | 乾隆55年-乾隆56年 | 滿洲正紅旗 | 四川提督 | 駐藏幫辦大臣 | 三等承恩公,賽尚阿巴圖魯,過世後諡「威恪」 |
奎林[7] | 乾隆56年-乾隆57年 | 滿洲鑲黃旗 | 駐藏辦事大臣、正紅旗蒙古都統 | 過世 | 一等承恩公,兼任參贊大臣,綳武巴圖魯 過世後諡「武毅」 |
觀成[8] | 乾隆56年-乾隆58年 | 滿洲鑲白旗 | 四川提督 | 成都將軍 | 署理,兼任四川提督 |
觀成[8] | 乾隆58年-嘉慶3年 | 滿洲鑲白旗 | 四川提督、署理成都將軍 | 西安右副都統 | 太子少保 |
富成 | 嘉慶3年-嘉慶4年 | ||||
慶成[9] | 嘉慶4年 | 漢軍正白旗 | 直隸提督、署理正黃旗漢軍都統 | 藍翎侍衛 | |
阿迪斯[10] | 嘉慶4年-嘉慶5年 | 滿洲正白旗 | 署理直隸提督 | 伊犛領隊大臣 | 一等誠謀英勇公 |
勒保 | 嘉慶5年-嘉慶?年 | 署理 | |||
德楞泰[11] | 嘉慶5年-嘉慶10年 | 蒙古正黃旗 | 署理四川提督 | 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 | 三等繼勇公、太子太保,繼勇巴圖魯 過世後諡「壯果」 |
慶成[9] | 嘉慶10年-嘉慶11年 | 漢軍正白旗 | 湖北提督 | 總兵銜 | 太子太保,錫郎阿巴圖魯,過世後諡「襄恪」 |
特清額[12] | 嘉慶11年-嘉慶16年 | 滿洲鑲黃旗 | 署理四川總督 | 過世 | |
豐紳 | 嘉慶16年-嘉慶17年 | 滿洲鑲黃旗 | 四川提督 | 駐藏幫辦大臣 | |
祥保[13] | 嘉慶17年 | 滿洲鑲黃旗 | 西安將軍 | 駐藏幫辦大臣 | |
豐紳 | 嘉慶17年-嘉慶18年 | 滿洲鑲黃旗 | 駐藏幫辦大臣 | 丁父憂 | |
常明[14] | 嘉慶18年 | 滿洲鑲紅旗 | 四川總督 | 四川總督 | 署理,兼任四川總督,太子少保,智勇巴圖魯,諡號「襄恪」 |
賽沖阿 | 嘉慶18年-嘉慶22年 | 滿洲正黃旗 | 吉林將軍 | 正白旗漢軍都統、御前大臣 、鑲黃旗領侍衞內大臣 | 二等男、太子太師,斐靈額巴圖魯,圖形紫光閣,諡號「襄勤」 |
德英阿 | 嘉慶22年-嘉慶25年 | 滿洲鑲藍旗 | 寧夏將軍 | 烏魯木齊都統 | 雲騎尉、世管佐領、太子太保,巴圖巴圖魯,諡號「剛果」 |
參考文獻
- . 維基文庫. [202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0).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2023-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