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

清宣宗满语穆麟德转写Min Ning)(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爱新觉罗氏,是中国清朝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六位皇帝,于公元1820年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西藏方面尊其为「文殊皇帝[注 2]

旻宁
宣宗成皇帝
清宣宗成皇帝朝服全身像
清朝皇帝(第7位)[注 1]
统治1820年9月3日-1850年2月25日(29年175天)
前任清仁宗颙琰(嘉庆帝
继任清文宗奕𬣞(咸丰帝
储君皇四子奕𬣞(道光二十六年至三十年)
出生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
(1782-09-16)1782年9月16日
大清北京紫禁城撷芳殿
逝世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
1850年2月25日(1850岁—02—25)(67岁)
圆明园九洲清晏殿
安葬
王后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孝静成皇后(庶出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妃嫔
皇贵妃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贵妃彤贵妃舒穆禄氏
佳贵妃郭佳氏
成贵妃钮祜禄氏
和妃那拉氏
祥妃钮祜禄氏
常妃赫舍里氏
恬嫔富察氏
豫嫔尚佳氏
顺嫔那拉氏
恒嫔蔡佳氏
贵人平贵人赵氏
李贵人李氏
那贵人那氏
定贵人孙氏
常在蔓常在某氏
答应睦答应赫舍里氏
子嗣子:
隐志郡王奕纬(母和妃
顺和郡王奕纲(母孝静成皇后
慧质郡王奕继(母孝静成皇后
咸丰帝奕𬣞(母孝全成皇后
惇勤亲王奕𫟡(母祥妃
恭忠亲王奕䜣(母孝静成皇后
醇贤亲王奕𫍽(母庄顺皇贵妃
钟端郡王奕詥(母庄顺皇贵妃
孚敬郡王奕𬤝(母庄顺皇贵妃
女:
端悯固伦公主(母孝慎成皇后
次女(早殇,母祥妃
端顺固伦公主(母孝全成皇后
寿安固伦公主(母孝全成皇后
寿臧和硕公主(母祥妃
寿恩固伦公主(母孝静成皇后
七女(早殇,母彤贵妃
寿禧和硕公主(母彤贵妃
寿庄固伦公主(母庄顺皇贵妃
十女(早殇,母彤贵妃
年号
道光
谥号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道光三十年初谥)[1]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咸丰十一年加谥)[2]
庙号
宣宗
父亲仁宗睿皇帝颙琰
母亲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首都北京
皇宫紫禁城
封爵和硕智亲王
道光帝
汉语名称
汉语道光帝
蒙古语名称
传统蒙文 ᠲᠥᠷᠥ
ᠭᠡᠷᠡᠯᠲᠦ
ᠬᠠᠭᠠᠨ
西里尔蒙文
满语名称
满文 ᡩᠣᡵᠣ
ᡝᠯᡩᡝᠩᡤᡝ
ᡥᡡᠸᠠᠩᡩ᠋ᡳ
穆麟德转写Doro eldengge Hūwangdi
太清转写Doro eldengge Hvwangdi

道光帝为嘉庆帝次子,生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原名绵宁,即位后为避免他人避讳麻烦而改名旻宁。他是清朝历史上仅有的两位以嫡长子身分继承皇位的皇帝之一(另一位是其子咸丰帝[注 3]。死后庙号宣宗满语穆麟德转写siowandzung),谥号成皇帝满语穆麟德转写šanggan hūwangdi),葬于清西陵中的慕陵

生平

早年

道光帝的本名为绵宁,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出生于紫禁城撷芳殿内。他出生时,父亲嘉庆帝颙琰尚为普通的皇子,母亲喜塔腊氏为颙琰福晋嫡妻)。绵宁出生之前,嘉庆帝长子已夭折。绵宁成为他实际上的长子。绵宁从小即十分聪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随祖父乾隆帝打猎获鹿,赐黄马褂,赏戴双眼花翎[3]

乾隆帝执政的后期,父亲颙琰被立太子乾隆帝禅让,1796年(嘉庆元年)颙琰登基,同年,绵宁娶妻钮祜禄氏

1799年(嘉庆四年四月),嘉庆帝依照秘密建储制,立绵宁为太子。嘉庆十三年(1808年),他的第一个孩子奕纬出生。

道光帝在继位之前,其骑射武功在嘉庆帝诸子中相当闻名,亦习得一手好枪法。嘉庆十八年(1813年),因天理教癸酉之变,取出宫中禁用的鸟铳,连杀二敌的英勇表现,封为「智亲王」(满语穆麟德转写mergengge cin wang),所执的鸟铳也被封为“威烈”[4]。根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文件》,嘉庆25年封智亲王、皇太子同时接任皇帝。

继位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庆帝到热河木兰围猎,命皇次子智亲王绵宁、皇四子瑞亲王绵忻随驾,嘉庆帝被形容为“身体丰腴,精神强固”[5],二十四日,到达热河行宫,“圣躬不豫”[6]。当天,嘉庆帝到城隍庙烧香,又到永佑宫行礼,二十五日,病情严重 [7],当夜崩逝,死因不明,据今日推测,嘉庆帝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年逾花甲,身体肥胖,天气暑热,旅途劳顿,诱发脑中风心脏病卒死。即由军机大臣等共同打开装有传位密谕的𫔎匣 [8],又得禧恩为代表的宗室之建议和认同,和皇太后的中宫懿旨和皇弟瑞亲王绵忻的赞同,公布由绵宁继位 [9]

即位

绵宁继位后,为避免他人避讳麻烦改名旻宁,定年号为道光。即位时正值鸦片泛滥,道光帝为挽救国家财政危机,也主张禁烟,多次下诏禁鸦片进口,禁止自种自制。之后鸦片战争爆发,由于道光帝战守无策,时和时战,再加上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清朝战败于英国,并与英人签订和平条约,也是近代中国首条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及开放五口通商。

道光年间,推行三项改革措施:漕粮海运、改纲盐法为票盐法、允许开采矿产。

驾崩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道光帝因坚持为其继母恭慈皇太后守灵,以致生病,在圆明园九洲清晏殿驾崩,享寿69岁。安葬于清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咸丰元年正月初六日,库掌祥麟持来报单一件,内开咸丰元年正月初四日总管内务府大臣面奉谕旨,恭绘热河绥成殿宣宗成皇帝圣容,着沈振麟于正月底吉日敬谨恭绘。咸丰帝要求圣容要盘膝坐,前方设置放着《易经》首页乾卦的书案。

遗诏

朕蒙皇考仁宗睿皇帝覆载隆恩。付畀神器。临御天下。盈三十年。仰维列圣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本。自维薄德。敢不朝乾夕惕。惟日孜孜。故自御极至今。凡披览章奏。引对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并躬行节俭为天下先。嗣位之初。即颁手谕。首戒声色货利。一切游观玩好。稍涉侈靡之事。禁绝勿为。此薄海臣民所共见。溯自西陲小蠢。出师挞伐。旋致敉平。何敢自矜武略。迨后东南濒海之区。因贸易而启纷争。朕惟古之君子。爱人为大。何忍无辜赤子。惨罹锋镝。是用捐小忿。成大信。绥疆柔远。于今十载。卒使毒焰自消。民夷各安生理。此朕孳孳爱民之隐衷。至今日而庶堪共谅者也。至水旱成灾。朕窃自愧致累吾民。昕夕忧劳。不惜特发帑金。拯民疾苦。凡疆臣请蠲请赈。无不立沛恩施。从未屯膏靳泽。己饥己溺之怀。亦中外所共见。侍奉皇太后已及卅年。娱志承欢。敬谨罔懈。慎终尽礼差免愆尤。朕体气素强。自上年春夏之交。偶尔违和。加意调摄。总未复元。去腊还宫后。痛遭大行皇太后大事。擗踊摧伤。渐形亏弱。迩来气益上逆。病势日臻。追维在位历三十年。寿登六十有九。亦复何憾。顾念统绪至重。亟宜慎简元良。缵承大业。本日卯刻。特召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亲降朱笔谕旨。立皇四子奕𬣞为皇太子。并谕王大臣等同心赞辅。无恤其他。乃降旨甫经半日。神气渐散。岂非天乎。皇太子秉性仁孝。植德贞醇。必能钦承付托。其即皇帝位以嗣大统。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惟刻矢忧勤惕励。于以知人安民。永保我丕丕基。至于观人之法。鉴空衡平。妍媸轻重自见。惟无私乃克有济。兼愿中外文武臣僚。精白乃心。各勤厥职。用辅嗣皇帝郅隆之治。则朕怀益慰矣。丧服仍依旧制二十七日而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评价

道光皇帝喜溢秋庭图
道光皇帝行乐图
道光皇帝情殷鉴古图
  • 历史学家孟森认为:“宣宗之庸暗,亦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称这时期为「嘉道中衰」。
  • 蔡东藩:「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大事年表

  •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绵宁在撷芳殿出生。
  • 嘉庆元年,以钮祜禄氏为嫡福晋。
  • 嘉庆十八年九月,封为智亲王。
  •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仁宗去世,绵宁继位,更名旻宁。
  • 道光元年十一月初八,颁布《御制声色货利谕》,劝导节俭[10]
  • 道光八年,平定在西域新疆地区西南部为期八年的张格尔之乱,严禁新疆与支持白山派和卓张格尔反清的浩罕汗国通商。
  • 道光十一年,浩罕汗国遣使议和进贡。
  • 道光十二年,准许西域新疆地区与浩罕汗国重开贸易。
  • 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云南嵩明发生一场8.0级地震。地震倒塌房屋48888间,草房38733间,压死6700余人。
  •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黄爵滋奏请「将内地吸食鸦片者俱罪死」。十一月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日,虎门销烟开始。
  • 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九日,英舰封锁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英舰北上,六月攻陷浙江定海,七月抵达天津附近,其后返回广东。九月林则徐被革职。琦善与英方全权代表义律商议和约,十二月义律单方面公布《穿鼻草约》。同年,位于克什米尔地区东南部的拉达克王国,面临锡克帝国查谟拉者古拉卜·辛格派遣左拉瓦尔·辛格兵团(主帅全名「左拉瓦尔·辛格·卡赫卢里拉」)进攻的亡国危机,遣使向大清驻藏大臣求援遭拒。
  •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英军占领香港岛。道光帝不承认《穿鼻草约》,二月琦善被革职,押京审理。五月,锡克帝国属地查谟-克什米尔地区多格拉人的左拉瓦尔·辛格·卡赫卢里拉兵团趁并吞拉达克王国的灭国威势,进攻清属西藏阿里地区,爆发森巴战争(藏人称多格拉人为「森巴」)。
  •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英军兵临南京,清廷同意议和,《南京条约》立。冬季,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爆发的森巴战争,以锡克帝国多格拉兵团主帅左拉瓦尔·辛格·卡赫卢里拉和驻藏清军交战阵亡、余众败走告终。
  • 道光二十三年八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立。
  • 道光二十四年,中签订《望厦条约》。
  • 道光二十四年,中签订《黄埔条约》。
  • 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正式解除对天主教的禁令。
  • 道光二十七年,平定在西域新疆地区西南部爆发的七和卓之乱
  •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在圆明园驾崩

家族

道光帝家族
 
 
 
 
 
 
 
 
 
 
 
 
 
 
 
 
 
 
高祖父:圣祖仁皇帝玄烨
 
 
 
 
 
 
 
曾祖父:世宗宪皇帝胤禛
 
 
 
 
 
 
 
 
 
 
 
高祖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祖父:高宗纯皇帝弘历
 
 
 
 
 
 
 
 
 
 
 
 
 
 
外高祖父:良荣一等承恩公凌柱
 
 
 
 
 
 
 
曾祖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外高祖母:彭氏
 
 
 
 
 
 
 
父:仁宗睿皇帝颙琰
 
 
 
 
 
 
 
 
 
 
 
 
 
 
 
 
 
外高祖父:魏佳武士宜
 
 
 
 
 
 
 
外曾祖父:内管领魏清泰
 
 
 
 
 
 
 
 
 
 
 
外高祖母:年氏、晃氏
 
 
 
 
 
 
 
祖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外曾祖母:杨佳氏
 
 
 
 
 
 
 
 
 
 
 
宣宗成皇帝旻宁
 
 
 
 
 
 
 
 
 
 
 
 
 
 
 
 
 
 
 
 
外高祖父:喜塔腊爱兴阿 (喜塔腊安泰之子)
 
 
 
 
 
 
 
外曾祖父:喜塔腊常安
 
 
 
 
 
 
 
 
 
 
 
外高祖母:王佳氏
 
 
 
 
 
 
 
外祖父:承恩公和尔经额
 
 
 
 
 
 
 
 
 
 
 
 
 
 
外曾祖母:李佳氏
 
 
 
 
 
 
 
 
 
 
 
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外祖母:王佳氏
 
 
 
 
 
 
 
 
 
 
 
 
 

道光帝共有皇后4人(2人为追封),有位号的嫔妃共计17人,其中有过降位经历的竟有13人之多,其中彤贵妃曾于道光二十四年九月被直降三级,贬为贵人,睦嫔则在数月内(道光十一年八月至道光十二年四月)被连降四级,贬为不入流的官女子,以至于在降位当天投水自尽身亡。除了一些妃嫔自身原因以外,一向标榜节俭的道光帝希望以此种方式压缩宫内开销被认为是此举的主要原因。被降位的妃嫔除早逝者以外,大多到咸丰、同治年间通过新帝对先朝妃嫔的普遍晋封才陆续恢复原位分。

皇后

  • 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宣宗为皇子,嘉庆元年,仁宗册为嫡福晋。十三年正月戊午,薨。宣宗即位,追册谥曰孝穆皇后。初葬王佐村,移宝华峪,以地宫浸水,再移龙泉峪,后即于此起慕陵焉。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女。宣宗为皇子,嫡福晋薨,仁宗册继福晋。宣宗即位,立为皇后。道光十三年四月己巳,崩,谥曰孝慎皇后,葬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女一,殇。
  •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一等男颐龄女。事宣宗,册全嫔。累进全贵妃。道光十一年六月己丑,文宗生。十三年,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立为皇后。二十年正月壬寅,崩,年三十三。宣宗亲定谥曰孝全皇后,葬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子一,文宗。女二:一殇,一下嫁德穆楚克扎布
  • 孝静成皇后(康慈太妃、康慈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事宣宗为静贵人。累进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岁,妃抚育有恩。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子三:奕纲、奕继、奕䜣。女一,下嫁景寿

皇贵妃

  •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事宣宗,为常在。进琳贵人,累进琳贵妃。文宗尊为皇考琳贵太妃。穆宗尊为皇祖琳皇贵太妃。同治五年,薨,命王公百官持服一日,谥曰庄顺皇贵妃,葬慕东陵园寝。德宗朝,叠命增祭品,崇规制,上亲诣行礼。封三代,皆一品。子三,奕𫍽、奕詥、奕𬤝。女一,下嫁德徽

贵妃

  • 彤贵妃,舒穆鲁氏。事宣宗,为贵人。累进彤贵妃。复降贵人。文宗尊为皇考彤嫔。穆宗累尊为皇祖彤贵妃。女三,一下嫁扎拉丰阿,二殇。
  • 佳贵妃,郭佳氏。事宣宗,初为常在,后进贵人、嫔,复降。历咸丰、同治二朝进封。
  • 成贵妃,钮祜禄氏,事宣宗,为贵人,进嫔,复降。历咸丰、同治二朝进封。

  • 和妃那拉氏。初以官女子,事宣宗潜邸。嘉庆十三年,子奕纬生。仁宗特命为侧室福晋。道光初,封和嫔。进和妃。
  • 祥妃,钮祜禄氏。事宣宗,为贵人。进嫔,复降。文宗尊为皇考祥妃。穆宗追尊为皇祖祥妃。子一,奕𫟡。女二,一殇,一下嫁恩崇
  • 常妃赫舍里氏。初赐号珍贵人,道光五年四月十三日册封为珍嫔,同年八月初八日晋为珍妃,道光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降为珍嫔,道光九年六月初九日降为常贵人。道光三十年正月尊为常嫔,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三日卒,咸丰十一年十月追封为常妃。

  • 恬嫔,富察氏,嘉庆时为侧福晋,道光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册封为恬嫔,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十九日卒。
  • 豫嫔,尚佳氏,道光十年二月二十二日册封为玲常在,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二日因故降为尚答应。道光三十年正月晋为皇考尚常在,咸丰十一年十月尊为尚贵人,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尊为豫嫔,光绪二十三年卒。
  • 顺嫔,辉发那拉氏,道光四年三月十四日册封为顺常在,同年九月晋为顺贵人,道光九年三月初三日降为顺常在。道光三十年正月尊为顺贵人,咸丰十一年十月尊为顺嫔,同治七年三月十九日卒,年六十。同治十二年二十五日,奉安慕东陵。
  • 恒嫔,蔡佳氏,道光十四年三月入宫,初赐号宜贵人,后降宜常在,道光十八年八月十三日续降蔡答应。道光三十年正月晋为皇考蔡常在,咸丰十一年十月尊为蔡贵人,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尊为恒嫔,光绪二年闰五月六日卒。

贵人

  • 平贵人,赵氏,道光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卒。
  • 李贵人,李氏,道光二十年三月十三日,郎中善保之女着封为意常在。同年十二月二十日,意常在降为李答应,退出官女子二名。道光三十年正月晋为皇考李常在,居寿康宫寿二所。咸丰十一年十月尊为李贵人[11],同治十一年二月十八日卒。
  • 那贵人,辉发那拉氏,道光二十年二月十七日封为琭常在,同年十一月十七日晋为琭贵人,按贵人份例赏给。道光二十一年三月十八日降为琭常在,道光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七日降为那答应。道光三十年正月晋为皇考那常在,咸丰十一年十月尊为那贵人,同治四年七月二十日卒。
  • 定贵人,孙氏,初入侍宣宗潜邸为格格,嘉庆二十五年九月初五日封为定贵人,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卒。

答应

  • 睦答应,赫舍里氏,道光二年十月封为睦贵人,道光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晋为睦嫔,道光十一年九月十一日降为睦贵人,未久又为常在、答应,最后降为官女子且投湖自尽,约于道光十五年追封为答应。

官女子

  • 刘官女子,刘氏,二等侍卫官明之女,有一妹参加内务府选秀但落选。道光十一年四月前已入宫,封为蔓常在,道光十三年九月降为刘答应。道光十五年降为刘官女子,道光二十二年前卒。

皇子

皇女

  • 端悯固伦公主(1813年-1819年,6岁),皇长女,生母为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 皇二女(1825年),道光五年正月三十日出生,因先天不足诱发慢惊风,从六月十六日开始医治,至七月十四日夭折。生母为祥妃钮祜禄氏(时为祥嫔)。
  • 端顺固伦公主(1825年-1835年,10岁),皇三女,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 寿安固伦公主(1826年-1860年,34岁),皇四女,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 寿臧和硕公主(1829年-1856年,27岁),皇五女,生母为祥妃钮祜禄氏;
  • 寿恩固伦公主(1831年-1859年,28岁),皇六女,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 皇七女(1840年-1844年,4岁),道光二十年七月初二生,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殇,生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
  • 寿禧和硕公主(1842年-1866年,24岁),皇八女,生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
  • 寿庄固伦公主(1842年-1884年,42岁),皇九女,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 皇十女(1844年-1845年,1岁),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十七生,道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殇,生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

影视形象

影视作品演员
林则徐高正
少女慈禧曹达华
满清十三皇朝II嘉庆鲁振顺
《满清十三皇朝II 之道光
鸦片战争演义李保田
道光秘史黄百鸣
林则徐李心敏
沧海百年邓立民
鸦片战争苏民
天地民心修庆
红墙绿瓦之残阳舒耀瑄
太平天国张英才
大清后宫张晨光
嘉庆皇帝刘倚成
漕运码头章申
一生为奴杜志国
万凰之王陈锦鸿
瀛寰之志刘威
天命杨凯博

注释

  1. 入关之后的第6位。如果将努尔哈赤视作首位则为第8位。
  2. 藏传佛教文殊菩萨敬称「清帝」。
  3. 嘉庆帝长子为𫍯贵妃所出,道光帝是他与孝淑睿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所以是嫡长子。以此类推,道光帝长子为和妃所出,二子、三子为静皇贵妃(“孝静成皇后”为咸丰帝登基后追谥)所出,咸丰帝是他与孝全成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所以登基时的身份应该也是嫡长子。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17》,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18》,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19》,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文献

引用

  1. . [202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四月十二日,恭上尊谥,曰: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庙号:宣宗。」
  2. . [202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寻大学士等议奏,宣宗成皇帝尊谥,谨拟孝敏下加宽定二字,曰: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3.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385
  4. 《清史稿 卷十七 本纪十七》十八年九月,从幸秋狝木兰,上先还京师,而教匪林清党犯阙之变作。是月,戊寅,贼入内右门,至养心殿南,欲北窜。上御枪毙二贼,余贼溃散,乱始平。飞章上闻。仁宗欣慰,封上为智亲王,号所御枪曰「威烈」。谕内阁曰:「忠孝兼备,岂容稍靳恩施。」上谦冲不自满假,谢恩奏言:「事在仓猝,又无御贼之人,势不由己,事后愈思愈恐。」其不矜不伐如此。
  5. 《清宣宗实录》载颙琰“天体丰腴”。
  6. 《清仁宗实录》记载:“此次跸图,偶感暍暑。”
  7. 《嘉庆遗诏》:“迨抵山庄,觉痰气上壅,至夕益甚,恐克弗瘳。”
  8. 《清宣宗实录》:二十五年秋七年,仁宗秋狝热河,上随扈。戊寅,仁宗不豫,己卯,大渐,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禧恩、和世泰公启𫔎匣,宣示嘉庆四年御书,立上为皇太子。
  9. 《清宣宗实录》:二十五年秋七年,仁宗秋狝热河,上随扈。戊寅,仁宗不豫,己卯,大渐,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禧恩、和世泰公启𫔎匣,宣示嘉庆四年御书,立上为皇太子。仁宗崩,即日奉大行皇帝梓宫回京。辛巳,尊母后为皇太后,晋封惇郡王釂恺为惇亲王,釂愉为惠郡王。癸未,奉皇太后懿旨:「大行皇帝龙驭上宾,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见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卒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予所深知。为降谕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上奉懿旨,恭折覆奏,并将御前大臣等启𫔎匣所藏嘉庆四年四月立皇太子朱谕进呈。
  10. .
  11. 《宫中杂件》道光二十年三月十三日,郎中善保之女着封为意常在,挑进官女子三人。道光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意常在降为李答应,退出官女子二名。一名镶黄旗清平管领下苏拉六十一之女三妞,一名正白旗锤惠管领下原披甲人普泰之女二妞,实止。

来源

书籍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 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联经出版社

外部链接

参见

道光帝
出生于:1782年9月16日逝世于:1850年2月25日
统治者头衔
前任:
清仁宗颙琰
(父)

年号:嘉庆
大清皇帝
1820年10月3日-1850年2月25日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廿七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
继任:
清文宗奕𬣞
(子)

年号:咸丰
西藏文殊皇帝
1820年10月3日-1850年2月25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