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
彩云(英语:)通常为一种荚状云[注 1],具有明亮点或彩色边缘,其色彩称之为云彩(英语:[注 2]或),属于一种光象[注 3]。常见的色彩是桃色或绿色,位在距太阳附近的云上。彩云的形成为一种「绕射现象」(Diffraction),其云彩为大型日华[注 4]的片段,但比例过小,无法观察出圆弧[4]。

形成原因
日光通过带有水滴微粒悬浮的薄云时,水滴使得通过的光产生不同方向的绕射,绕射的光彼此干涉,光波相结合处会看到明亮的光,相抵消处的光线较暗。不同色光的绕射角度不同,一种色光的明亮区在另一种色光的阴暗区显现出来,渐次形成色彩次序。在离太阳愈远的地方色彩愈淡。由于云朵为不规则片状分布,因此产生不规则片状的艳丽彩云[5]。
形成条件
文化意涵
成语
容易产生彩云的美观荚状云一般为好天气的预兆。而古代亦认为彩色云气为吉祥的征兆,因此有一句中文成语为「祥云瑞气」或作「瑞彩祥云」。在《孤本元明杂剧—度黄龙》头折:「今到此山之中,观见瑞气祥云,氤氲于九霄之上[6]。」在明朝无名氏《鱼篮记》第四折:「你看俺佛门现万道金光,满天现祥云瑞彩也。」
另外,由于艳丽的云彩容易消散,又有一句成语为「彩云易散」。比喻好景不常或红颜薄命[7]。在《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8]。」
典故
罕见的彩云常用来比喻「王气」。彩云或日晕作为阴阳学家占候术语中的王气,又称「天子气」或「旺气」,后来又叫「庆云」、「景云」或《西游记》中的「五彩祥云」。封建皇帝利用光象自我神化,以表示自己是「奉天承运」,是真正的「龙种」。如《鸿门宴》中范增劝项羽进攻刘邦时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9]。」又如清朝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九回《隋炀帝两院观花 众夫人同舟游海》:「一人将要下台,忽见西北上一道赤气,如龙纹一般,冲将起来。紫烟猛然看见,着了一惊,忙说道:『此天子气也!何以至此?』炀帝忙回头看时,果然见赤光缕缕,团成五彩,照映半天,十分奇怪,不觉也惊讶起来,因问道:『何以知为天子气?』紫烟道:『五彩成纹,状如龙凤,如何不是?气起之处,其下定有异人[10]。』」
歌曲
- 《彩云追月》
- 《彩云伴海鸥》
- 《彩云飞》
- 《彩云之南》
人名
- 赛金花:乳名赵彩云,曾改名为富彩云。为近代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女子。
地理
云南省的“云南”一名源于在西汉时在今祥云县境内设置的云南县[13],“云南”一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常见的说法便是由“彩云之南”而来。谢肇淛《滇略》载“汉武时彩云见白崖(今弥渡红崖),县在其南,”;李京《云南通志》载“元狩间,彩云见南中,云南名始此”[14]。
组织
- 公益组织“彩云协会”
一些有记载的观测实录
- 2003年2月15日下午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谷观察到绿紫红黄色阶的彩云[15]。
- 2004年11月13日位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圣海伦斯山观察到双层七彩的彩云[15]。
- 2005年6月12日中午位在日本长野县佐久市观察到长条状变化的五彩彩云(日承),持续时间约为43分钟[16]。
- 2005年6月16日位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艾哈迈德讷格尔县观察到桃色与橙色的彩云[17]。
- 2005年12月1日位在中国云南省大理市观察到边缘为红与绿色的彩云[18]。
- 2007年2月7日日落时位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针叶树林观察到桃色与绿色的彩云[19]。
- 2007年5月18日中午位在中国天津市观察到横条状五彩彩云(日承),持续时间约为70分钟[20]。
- 2007年7月11日下午位在台湾屏东县的台1线枋寮乡路段观察到阿拉丁神灯或天使翅膀形状的红黄绿彩云,持续时间为十几分钟[21]。
其他云的色彩与意义
除了彩云外,一般的云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由于太阳光直接穿过云朵散射,所以云朵反映出太阳光的本色——白色。由于云的厚薄不同,云本身亦会吸收光线,因此愈厚的云愈暗,使得云的色彩依云本身的厚薄渐次变化由白至灰乃至黑。
此外,由于云中的水滴对不同波长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长波长的红黄光易被水滴吸收,衹有短波长的蓝光容易穿过厚的云层而散射出来。因此厚的云看起来色是蓝灰色的。
当阳光穿过冰晶会产生绿色调的云,因此绿色调的积雨云往往表示大雨、冰雹、强风或潜在的龙卷风即将来袭。
暴风雨来袭前会出现血红色的云。在台湾有句话说:「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意思是说:在日出的时候,如果天际伴随红云,就表示台风快来不能出远门[22]。
注释
- 荚状云(英文:Lenticularis或Lenticular Clouds)为一种中间厚、边缘薄,表面光滑,轮廓鲜明,形状像豆荚、凸透镜或柠檬的云块。常见的种类有「荚状高积云」和「荚状层积云」。主要是因为局部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汇合而成。当气流上升因绝热冷却而形成云时,受到下降气流抑制,使得云体不能继续向上发展,边缘蒸发变薄,因而形成豆荚状。形成的位置常在山的背风处。经常平行排列,云量和位置不会显著改变。有时在山顶形成孤立云块,像是山的帽子,称作「盔状云」(crest cloud)或「云盔」,一般为好天气的预兆,但若变化异常则为冷锋逼近的先兆[注 5]。
- Irisation直译应为虹彩或虹色[1],在此为气象专有名词——云彩[2]。
- 光象,指来自太阳或月亮的光线经过反射、折射、绕射或干涉等光学过程所产生的发光现象[2]。
- 日华,日光射过含有水滴的薄云层,光波产生绕射,使得水滴两侧各为新光源,众多水滴形成新光源的电磁波相互干涉形成内蓝外红的彩虹光环即为日华[3]。
- 网页:香港天气信息中心,《云和天气 的存盘,存档日期2007-09-11.》,2007.7.12查参
参考文献
- 列表,Flickr,《查找irisation相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7.12查参
- 文章:中华航空气象协会,《「航空气象教室」第三集~现在天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飞航天气》,第六期,2006.10
- 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 Lain工作室. . Lain大气百科. 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 2002 [2007-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03).
- . 中央气象局图书馆. [2007-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7).
- 戚启勋. . 科学月刊 (科学月刊杂志社). 1976-09, (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8).
- . 教育部成语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30).
- 《金瓶梅》第二十六回:「可怜这妇人忍气不过,寻了两条脚带,拴在门楹上,自缢身死,亡年二十五岁。正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 . 教育部成语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 孙伟东. . 东辉外国语高级中学. 2005-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2).
- 褚人获.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 陈健一; 颜依依. . 上善人文基金会. [2007-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9).
- (明)郭裴编撰;王元林校注.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12: 609. ISBN 978-7-80736-924-0.
- 方国瑜.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87. ISBN 7-101-00125-4.
- 吴光泛 着; 云南省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编. .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8: 8. ISBN 7-222-00203-0.
- 朱晓瑾. . 天文和大气. [200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29).
- 佐久市天文台. . うすだスタードーム画像集. [2005-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5).
- Photograph: Harshad Sharma , Rainbow In Clouds!, Flickr, June 16, 2005
- . 上海文广. 2005-12-07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0).
- Photograph: Photogcam , Iridescent-Clouds-at-Sunset near Conifer, Colorado, Flickr, February 7, 2007
- . 北方网. 2007-05-19 [2007-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 叶奉达; 赵立. . TVBS新闻. 200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 文章:耕石楼刻印舖,《【篆刻札记】台湾二十四节气 (六)》,2007.7.12查参
外部链接
- 光象的种类 - Lain大气百科
- 奇异的光象 - 科学月刊
- Iridescent Cloud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tmospheric Opt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每日一天文图-彩云,2003 - 成功大学物理分站
- 每日一天文图-彩云,2004 - 成功大学物理分站
- 红色云彩照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查找Iridescent Clouds相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