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英語:)是在臺灣發行的一套介紹今日各科科學的月刊。擁有五十多年歷史的《科學月刊》於1970年1月1日正式出版。當時,一群留美的台灣學生,以「引介新知、啟發民智」為己任,興辦這份科學雜誌。
Science Monthly | |
学科 | 科學普及 |
---|---|
语言 | 中文 |
出版 | |
出版历史 | 1970年至今 |
出版者 | 科學月刊社(台灣) |
發行週期 | 月刊 |
标准缩写 | |
ISO 4 | Sci. Mon. |
索引 | |
ISSN | 0250-331X |
OCLC 編號 | 4106281 |
《科學月刊》簡介
《科學月刊》(Science Monthly)由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發行,是臺灣通俗科學界自編的代表性刊物,由林孝信與李怡嚴等人於1970年1月1日創刊,迄今從未缺期,為臺灣市面上發行超過五十年的屈指可數的月刊之一。其發行對象主要是高中以上的學生,內容涵括自然科學、應用科學與數學。
《科學月刊》的姊妹刊物《科技報導》(SciTech Reports),係周成功於1981年10月創辦,每月15日發刊,內容以報導與評論為主,免費贈送臺灣科學技術界從業人員。初期設定的尺寸為26 X 37.5公分,後於2020年1月號起改為21 X 28公分。
科學月刊社於1971迄1974年間,由台北市科學出版基金會科學圖書社出版《科學選粹》系列圖書二十一種;於1984迄1986年間,由台北市科學出版基金會出版部出版《科學月刊叢書》九種,於1985及1986年復出版《現代生物》各一種;於1985迄1986年間,與正中書局合作出版《學生科學叢書》六十種;於1999年與天下遠見出版合作出版《諾貝爾的榮耀》一套三冊,2005年補正再版;自2011年起,與臺灣商務印書館合作出版《商務科普館》系列叢書;於2016年與八旗文化合作出版《諾貝爾獎2005-2015》一套三冊。
《科學月刊》歷年獲得的重要榮譽與獎勵列如下表:
年份 | 獎勵單位 | 獲獎名稱 |
---|---|---|
1976 | 行政院新聞局 | 第一屆金鼎獎──優良雜誌獎 |
1984 | 行政院新聞局 | 第九屆金鼎獎──科學技術類優良雜誌獎 |
1986 | 行政院新聞局 | 第十一屆金鼎獎──科學技術類優良雜誌獎 |
1981〜1988 | 教育部 | 獎勵自然及應用科學類學術性刊物 |
1990 | 行政院新聞局 | 第十五屆金鼎獎──科學技術類雜誌出版獎 |
1990 | 教育部 | 獎勵期刊丙類(增進一般大眾知識之通俗性刊物) |
1991〜1996 | 教育部 | 優良期刊獎(增進一般大眾知識之通俗性刊物) |
2007 | 行政院新聞局 | 金鼎三十「老字號金招牌」資優出版事業特別獎 |
2013 | 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會 | 第一屆世界華人科普獎──科普期刊類金獎 |
2020 | 行政院文化部 | 第四十四屆金鼎獎──雜誌類學習類獎 |
《科學月刊》的創辦
《科學月刊》的前身是《新生報.中學生科學週刊》,於1965年5月2日創刊,由當時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三年級學生林孝信發起,邀集理學院同學共同參與。起初林孝信是社長,他畢業服役後,由物理學系低一屆的林英琛接棒。下設編輯委員會,由數學系的同學王凱,施光彥及化學糸同學劉興後負責找稿、審稿等工作。當時新生報有加印單頁,免費送給台北市的一些高中。作者以台大為主,也有一些其他學校的,包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的同學們供稿,延續到1967年2月27日為止,共出刊八十三期。
1969年的2月,林孝信當時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當第二年的研究生,有感於臺灣科學教育落後而留學生思想分歧,與曹亮吉、李怡嚴、賴昭正、劉源俊及散於各地的同學、友人商議後,決定發起結合留學生共同為臺灣出版《科學月刊》。1969年3月發出《科學月刊簡報》第一期,發起信由李怡嚴、吳力弓、林孝信、劉源俊、洪秀雄、徐均琴、陳宏光、賴昭正、曹亮吉、許景盛、勞國輝十一人具名。
1969年5月發出的第二期《簡報》決定各分組負責人及各地區聯絡人,請王渝當修辭編輯,又決定先出第零期試印本──稿件在芝加哥收集後,由李怡嚴及楊國樞在臺灣負責出版。1969年9月15日第零期出版(列有共同發起人國內外共一百零四人),受到各界好評,於是美國與臺灣兩方面分頭緊鑼密鼓籌備創刊事宜。1970年1月1日,《科學月刊》在臺北市創刊。其後,每期稿件由芝加哥聯絡中心彙集整理,寄到臺北。在臺灣的印行工作主要由李怡嚴、宓世森、石資民、石育民等人負責。
為討論出版《科學月刊》出版事宜,除每星期從芝加哥聯絡中心發出一份《科學月刊工作通報》外,自1970年4月17日起,每月月中的那一期《工作通報》訂為「討論號」,由各地聯絡員輪流主辦。於是,《科學月刊》在美國各地建立了一個廣大的聯絡網。
1970年底,美國留學生界發生保衛釣魚台運動,許多留學生積極參與,於是《科學月刊》的聯絡網鬆散,國內外的聯絡也中斷。面臨這一危機,所幸當時在李怡嚴擔綱,張昭鼎、黃仲嘉、楊覺民、陳國成、石育民、石資民、劉凱申、宓世森、陳讚煌、王亢沛、劉廣定、徐道寧、胡芷江諸人的協助下,《科學月刊》的重心成功從美國移到了臺灣,其間約有半年的過渡期。這時,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也已成立,成為《科學月刊》的後盾。
《科學月刊》的經營
《科學月刊》創刊時向行政院新聞局登記為雜誌社,自1970年12月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成立後隸屬於該基金會。基金會成立之初置董事十一人,後減為九人,定期改選三分之一;負責重大決策,通過預決算及聘免重要負責人。社長(理事長)召集社務委員會(理事會)會議,對外代表科學月刊社,並負責經營及社內人事;總編輯組成編輯委員會,負責《科學月刊》與《科技報導》兩刊物之內容及編輯。
科學月刊社是一群熱心科學教育的知識份子組成,共同為理想奮鬥,「沒有老闆」是其特色。成員來自各方,集思廣益;各人量力而為,前仆後繼。只有意見與貢獻,沒有爭權與營利。
《科學月刊》創刊之初定價低廉,強調靠募款支持,後來數度遭遇經營危機;幸賴共同努力,克服艱困,終於在1990年代起站穩腳步。1970年創刊時社址暫寄於臺北市光復南路巷內宓世森宅,後沿光復南路兩度遷移;1973年初遷至八德路一段工專書局後間,又在附近數經搬遷。1977年2月張昭鼎提供雲和街四樓公寓自宅作社址;1982年董事會決定以正中書局出版《學生科學叢書》稿費購置羅斯福路四段十一樓房舍,10月遷入新址。1987年3月社址復遷至董事何壽川免費提供的重慶南路二段十樓部分房舍(後又遷至九樓),原址出租。1990年11月遷回羅斯福路四段十一樓,直至2018年出售。並於2018年6月搬遷至羅斯福路三段七十七號七樓迄今。
基金會歷任董事長的名單列如下表:
姓名 | 在任期間 | 姓名 | 在任期間 | ||
---|---|---|---|---|---|
李怡嚴 | 1970〜1972 | 劉源俊 | 1999〜2002 | ||
張昭鼎 | 1973〜1993 | 周延鑫 | 2002〜2006 | ||
王亢沛 | 1993〜1995 | 劉源俊 | 2006〜 | ||
劉廣定 | 1996〜1999 | (秘書:宓世森,1984〜2012) |
科學月刊社歷年的負責人名單列如下表(1970年4月之後為社長/副社長,1995年8月之後為理事長/副理事長):
姓名 | 在任期間 | 姓名 | 在任期間 | 姓名 | 在任期間 |
---|---|---|---|---|---|
李怡嚴 | 1969〜1970 | 劉源俊 | 1987〜1988 | 曾耀寰 | 2015〜 |
劉凱申 | 1970 | 張昭鼎/劉源俊 | 1989〜1990 | ||
宓世森 | 1971 | 張昭鼎/周成功 毛玉麟 | 1990〜1991 | ||
王重宗 | 1971〜1972 | 張昭鼎/姜善鑫 袁家元 | 1991〜1993 | ||
石資民 | 1973〜1975 | 劉源俊/姜善鑫 魏哲和 | 1993〜1994 | ||
劉源俊 | 1976〜1978 | 劉源俊/周延鑫 曾憲政 | 1994〜1995 | ||
盧志遠 | 1978〜1982 | 劉源俊/周成功 | 1995〜1997 | ||
周成功 | 1982〜1983 | 周延鑫/程樹德 | 1997〜1999 | ||
曹亮吉 | 1983〜1984 | 羅時成 | 1999〜2002 | ||
周成功 | 1984〜1985 | 洪裕宏 | 2002〜2003 | ||
劉源俊 | 1985〜1986 | 林基興 | 2004〜2012 | ||
曹亮吉 | 1986〜1987 | 程一駿 | 2012〜2015 | ||
《科學月刊》歷任總編輯/副總編輯名單列如下表:
姓名 | 在任期間 | 姓名 | 在任期間 | 姓名 | 在任期間 |
---|---|---|---|---|---|
林孝信 | 1969〜1971 | 江晃榮/謝瀛春 | 1984〜1985 | 蔡孟利/黃向文 | 2015.09〜2016.02 |
石育民 | 1971 | 謝瀛春 | 1985〜1988 | 蔡孟利/黃向文、李志昌 | 2016.03〜2016.06 |
黃仲嘉/王亢沛 | 1971〜1972 | 劉源俊/江才健 | 1988〜1989 | 蔡孟利/李志昌、林宮玄、林翰佐 | 2016.07〜2016.08 |
王亢沛 | 1972〜1973 | 劉康克 | 1989〜1990 | 蔡孟利/林宮玄、林翰佐 | 2016.09〜2017.03 |
劉源俊 | 1973〜1974 | 姜善鑫 | 1990〜1993 | 蔡孟利/林宮玄、林翰佐、張敏娟 | 2017.04〜2017.05 |
劉源俊/張之傑 | 1974〜1976 | 郭中一 | 1993〜1997 | 林翰佐/林宮玄、張敏娟 | 2017.06〜2018.04 |
(輪值)/張之傑 | 1976〜1977 | 張之傑(代理) | 1997〜1997.10 | 林翰佐/林宮玄、張敏娟、趙軒翎 | 2018.05〜2018.06 |
(輪值)/謝瀛春 | 1976〜1978 | 羅時成 | 1997.11〜1999 | 林翰佐/陳妙嫻、蔡政修、趙軒翎 | 2018.07~2019.07 |
謝瀛春 | 1978 | 程樹德 | 1999〜2002 | 林翰佐/蔡政修、趙軒翎 | 2019.08~ |
劉源俊 | 1978 | 張之傑/曾耀寰 | 2002〜2004 | ||
任秀姍 | 1978〜1979 | 林基興/曾耀寰 | 2004〜2011 | ||
劉源俊 | 1979 | 王文竹/曾耀寰 | 2011〜2013 | ||
曾惠中 | 1979〜1984 | 曾耀寰/蔡孟利 | 2013〜2014 | ||
江晃榮 | 1984 | 曾耀寰/蔡孟利、黃向文 | 2014〜2015.08 | ||
《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名單列如下表:
在任期間 | 名單 |
---|---|
2016~ | 王文竹、王伯昌、曲建仲、江建勳、李志昌、李武炎、周鑑恆、林秀玉、林基興、邱韻如、金升光、門立中、紀延平、范賢娟、倪簡白、高憲章、張大釗、陳妙嫻、陳彥榮、陳鎮東、黃正球、黃向文、單維彰、景鴻鑫、曾耀寰、程一駿、程樹德、楊正澤、葉李華、葉偉文、廖達珊、管永恕、劉宗平、鄭宇君、鄭運鴻、韓德生、蘇逸平、蔡孟利、嚴如玉 |
2021年1月~ | 王文竹、王伯昌、曲建仲、江建勳、李武炎、李志昌、李精益、阮明淑、周鑑恆、林秀玉、林宮玄、邱韻如、金升光、金必耀、門立中、紀延平、范賢娟、倪簡白、高啟明、高憲章、張大釗、張敏娟、陳彥榮、陳鎮東、單維彰、景鴻鑫、曾耀寰、程一駿、程樹德、黃正球、黃相輔、楊正澤、葉李華、廖達珊、廖英凱、管永恕、劉宗平、蔡兆陽、蔡孟利、蔡振家、鄭宇君、鄭運鴻、韓德生、嚴如玉、嚴宏洋、蘇逸平 |
調查台大學術造假風波
2016年台大有11篇論文在匿名科學論文網站PubPeer被人質疑造假,科學月刊開始進行長期的追蹤報導[1]。
《科學月刊》的形式與內容
《科學月刊》1970年創刊時內文的形式是十六開版模造紙套色72頁,後來考慮成本改為不套色,1981年增為80頁,1991年放大字體並調整版面,1995年再擴為88頁又改變字體與版面,1997年1月加大為菊八開版,2003年又恢復80頁,2004年10月改用雪面銅板紙。遇特殊情況時增頁或加彩色頁。
1970年創刊時用活字排版印刷,後來為節省開支改為打字機排版平版印刷,1989年起改為用桌上型電腦排版平版印刷(1989年用PC排版,1995年改用Mac,2013年起復改用PC)。
早期數學、物理、化學方面的內容較重,後來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工程科學的內容逐漸增多,並加強本土題材及本土科學研究的報導。到前二十年後期,已樹立「植根本土、放眼國際」的風格。早期許多文章是翻譯的,1990年代起,幾乎都改為作者自撰。
至於專欄的演變,創刊初期的專欄有「教學心得」、「門外漢」、「讀者信箱」、「書評」、「人物傳記」、「益智益囊集」等;後來有「昨天、今天、明天」、「科學走廊」。1974年起有「評論」、「封面故事」、「一月紀聞」,延續迄今。曾有過的專欄有:「科學新粹」、「大家談科學」、「實驗以驗實」、「科技與文明」、「通思集」、「面線的世界」、「科學教室」、「科學小品」等等。近年則有:「紙上專討會」、「數‧生活與學習」、「昆蟲與人」、「咱的海」、「中研院點將錄」、「科學大觀園」、「高中生了沒」等等。
2013年開始有著重補充高中自然科學課程的專欄,例如「言之有物」針對物理科,「談天說地」針對地球科學;2014年還將針對化學和生物開闢相關專欄;加上原有的「數‧生活與學習」,希能全面輔助高中自然科課程。此外,「科學教育我有話說」則針對高中課綱與教學作評論。
1983年的「科學與人文」到了1985年演變為「科學、人文與科學史」,中斷若干年後,1989演變為「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後來又演變為「科學史話」。 1983年介紹分子生物學新知的「突破/展望」到了1986年改為「現代生物學1986」,後來每卷改用新的年份。
1972年12月號的「癌症專號」是《科學月刊》的第一個專輯。1986年11月開始,每個月都推出一個專輯。1990年開始改為每兩個月推出一個專輯。近年則每期都有一專輯,並以「封面故事」方式呈現。
2015年1月號起,《科學月刊》改版為21 X 28公分,內頁全彩印刷。並因應十二年國教選修課程,規劃一系列高中科學專欄,包含「解.數」、「理.物」、「生.動」、「變.化」、「天.地」和「就是那道光」等六個專欄。「就是那道光」專欄於2015年12月結束。2019年1月起,專欄名稱改為「數不勝數」、「格物致知」、「物換星移」、「生生不息」、「潛移默化」、「前瞻未來」。
《科學月刊》的意義
《科學月刊》結合一群有心科學教育的人士在業餘共同為社會服務,以嚴謹的態度,為臺灣維持一份高水準的通俗科學代表刊物。這群人有所不為,對歷史負責;介紹科學,但絕不迎合學生升學的需要;講道理,辨是非,評論不正確的觀念與政策。
科學月刊社認為科學發展與科學教育不應只是政府的工作,他們致力的是「民間科學」──也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科學(Science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而科學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傳授科學知識,更希望藉著科學知識的傳播,引介科學方法與精神,提昇國民的文化水準。
參加科學月刊社的人原來多彼此不相識。但藉著這個「準社團」──一個保證清流的社團,大家彼此砥礪勉勵,在其中成長,也加強了各人在自己崗位上奮鬥的信心與決心。它實踐了一項理想,在文化的承啟、科學普及與科學本土化、人才的鍛鍊與培植各方面也有重要貢獻。
2019年12月,在《科學月刊》屆滿五十周年的前夕,科學月刊社將過去五十年所有內容數位版的使用權,捐給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建置「科學月刊五十年大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網站供大家自由閱覽,並同時將創刊早期的文物檔案捐贈給臺灣大學圖書館。
附一:歷年來科學月刊社曾舉辦「民間科技研討會」一覽
屆次 | 舉辦時間 | 地點 | 主題 | 主要負責人 |
---|---|---|---|---|
1 | 1990年12月 | 臺北市 | 科技與本土 | 林 和 |
2 | 1993年1月 | 臺北市 | 科技教育 | 曾憲政 |
3 | 1995年4月 | 臺北市 | 台灣基礎科學的困境與挑戰 | 劉源俊 |
4 | 2010年9月 | 臺南市 | 巨變時代裡再造新科技社群 | 林孝信 |
附二:歷年來科學月刊社承辦「張昭鼎紀念研討會」一覽
年份 | 主題 |
---|---|
1994 | 科學史、科學哲學與科學教育 |
1995 | 台灣基礎科學的困境與挑戰(第三屆民間科技研討會) |
1996 | 生命科學與認知科學的發展 |
1997 | 科學創意 |
1998 | 生物科學教育 |
1999 | 科學教育如何在網路上實施 |
2000 | 科學的人文面向探索 |
2001 | 回應二十一世紀生物科技之衝擊與挑戰 |
2002 | 科學家、科技與文化 |
2003 | 科學與教育 |
2004 | (以演講方式取代研討會) |
2005 | 數理教育研討會 |
2006 | 二十一世紀生命科學的發展 |
2007 | 數學到底難不難?有啥用? |
2008 | 奈米世界研討會 |
2009 | 科學與文化 |
2010 | 從「防治肝炎經驗」到「改善洗腎問題」 |
2011 | 國家百年科技史的回顧與前瞻 |
2012 | 十二年國教的中學科學教育 |
2013 | 二十年來臺灣基礎科學發展的回顧與前瞻 |
2014 | 網路與科普 |
2015 | 十二年國教科學課程的深耕與活化 |
2016 | 科學教育新型態—創客與網路公民科學 |
2017 | 前瞻工業5.0下的技職教育、就業、與創業 |
2018 | 如何面對 AI 時代的浪潮 |
2019 | 108課綱初登場:科學素養導向的理想與實際 |
註釋
- 楊惠君. . 2017-02-16 [2017-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參考資料
- 《科學月刊十周年紀念文集》,科學月刊社,1980.1。
- 《科學月刊二十周年紀念文集》,科學月刊社,1990.2。
- 《科學月刊三十周年大事記》,科學月刊社,2000.1。
- 《科學月刊四十周年紀念文集》,科學月刊社,2010.1。
- 《臺灣科學社群40年風雲──記錄六、七〇年代理工知識份子與《科學月刊》》,林照真,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