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邨
彩虹邨(英語:)是香港早期興建之公共屋邨之一,獲稱為「香港最美屋邨」[2],佔地逾5.1公頃[3],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發展,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4],融入包豪斯風格元素[5]。因為設計獨特,彩虹邨榮獲了香港首個建築獎項——196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年度最高榮譽「銀牌獎」[6]。現時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彩虹邨 | |
---|---|
![]() 彩虹邨西南面(2018年7月) | |
概要 | |
類型 | 租住屋邨 |
地點 | 香港黃大仙區 |
地址 | 牛池灣:紫葳路5-19號 黃菊路2號 綠柳路2-8號 青楊路2、11號 紅梅路1-5號 |
22.335091°N 114.206529°E | |
![]() | |
入年份 | 1962年-1964年(60-62年樓齡) |
技术细节 | |
座数 | 11 |
其他 | |
7,455伙[1] | |
230 - 745 (ft²) | |
住户数 | 7,3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認可人口 | 17,5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地圖 | |



位置、概要與歷史
彩虹邨位於牛池灣,由多條東九龍區主要幹道包圍:龍翔道以南,太子道東以北,觀塘繞道以東及清水灣道以西,鄰近彩虹交匯處,因此交通十分便利。
彩虹邨在興建時曾經稱為彩虹新村,得名於牛池灣鄉的彩虹村,毗鄰的港鐵彩虹站亦因彩虹邨得名。屋邨的前身為九龍十三鄉牛池灣、沙地園、元嶺和坪頂之間的屋舍田地,1960年清拆[7]。政府於1958年批出該地給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大型屋邨,隨即展開工程,各樓宇由1962年至1964年間分期落成。是由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於1963年12月18日為彩虹邨主持開幕典禮,有關牌匾仍擺放於金碧樓下的藍鐘路(彩虹邨邨內入口通道)[8]。自該邨在1965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公會(今香港建築師學會)年度最高榮譽「銀牌獎」後,該邨開幕牌匾便掛有該獎牌,上面寫有的表揚對象為巴馬丹拿的Ian J. Campbell及Dick N. Pang[註 1]。
屋邨早期亦成為不少外國官員來港探訪的其中一站,包括前美國副總統尼克遜(1964年)、英國瑪嘉烈公主(1966年)、雅麗珊郡主伉儷(1980年)及港督麥理浩,尼克遜到訪時更加與居民打羽毛球。
彩虹邨入伙時,所有七層高相連式低座住宅大廈均沒有升降機,房屋委員會其後在2010-2011年為這些樓宇安裝升降機。
屋邨資料
彩虹邨為當年區內較有規劃的單一屋邨工程,佔地27英畝,共有8幢20層高長型高座及3幢7層高相連式低座住宅大廈,每座高座大廈有40個單位,1樓(其中有2個空號為各單位信箱及委員會會址)並設有4部升降機服務各層,由六樓起大廈內部各翼設遊樂空間一個。
屋邨近年成為港人和遊客喜愛拍攝的香港景點之一[10];2017年3月韓國女團本月少女 1/3的出道音樂專輯《Love & Live》於彩虹邨籃球場和羽毛球拍攝音樂錄影帶,令該地爆紅。[11]2016年11月韓國男團Seventeen《Check-in》音樂錄影帶也在彩虹邨取景,對彩虹邨的宣傳效果不及本月少女 1/3。
樓宇
樓宇名稱(座號) | 門牌號碼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 層數 | 每層伙數 | 每座單位總數(伙) | 建築師 | 承建商 | 原先提供升降機的廠商 | 現時提供升降機的廠商 | 期數 |
---|---|---|---|---|---|---|---|---|---|---|---|
紫薇樓(第1座) (英語:) | 紫葳路9號 | 舊長型 (中央走廊式,高座) |
1962年 | 20 | 40 | 800 | 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4] | 德榮建築 | 迅達 Monotron (AC/1) |
英國通用電氣-快而安 TMS-200 (ACVV) |
1 |
丹鳳樓(第2座) (英語:) | 紫葳路5號 | ||||||||||
綠晶樓(第3座) (英語:) | 紫葳路15號 | 1963年 | 2 | ||||||||
白雪樓(第4座) (英語:) | 黃菊路2號 | ||||||||||
翠瓊樓(第5座) (英語:) | 青楊路2號 | 1964年 | 3 | ||||||||
紅萼樓(第6座) (英語:) | 紅梅路5號 | 4 | |||||||||
碧海樓(第7座) (英語:) | 綠柳路2號 | 1963年 | 2 | ||||||||
錦雲樓(第8座) (英語:) | 紅梅路1號 | 1964年 | 4 | ||||||||
金碧樓(第9座)[註 2] (英語:) | 綠柳路8號 | 舊長型 (中央走廊式,低座) |
1963年 | 7 | 48 | 336 | (沒有升降機) | 三菱電機 Elesenna (VVVF) | 2 | ||
金華樓(第10座)[註 2] (英語:) | 紫葳路19號 | 32 | 224 | ||||||||
金漢樓(第11座)[註 2] (英語:) | 青楊路11號 | 1964年 | 30 | 210 | 3 | ||||||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但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單位設計
每個單位設有客飯廳、騎樓、廚房、浴室連洗手間及生活空間。四人房及六人房設於高座大廈內,而八人房及十二人房則設於低座大廈內。
在1960年代入伙初期月租48至130港元不等,當時一個毛衣廠工人月入約是150至300港元[12]。
設施




邨內設有一所停車場及五所學校,部份低座樓宇地下亦設有商店售賣食物及日常用品,亦設有一所郵政局。邨內亦設有邨內行車道路,連接各樓宇及接駁觀塘道、龍翔道及彩虹道,附近也設有彩虹交匯處。
- 涼亭
- 圓柱涼亭和健體區
- 卵石路步行徑
- 金漢樓地下的閒座區
- 兒童遊樂場(1)
- 兒童遊樂場(2)
- 休憩區
- 近金漢樓的健體區和休憩區
- 九龍彩虹邨居民聯誼會
- 彩虹邨郵政局
邨內街道
彩虹邨內七條道路均以慣稱彩虹七色(紅、橙、黃、綠、青、藍、紫)作首字:
- 紅梅路
- 橙花路
- 黃菊路
- 綠柳路
- 青楊路
- 藍鐘路
- 紫葳路
教育

幼稚園
特色地舖
彩虹邨屬早期建設的屋邨,當初沒設有獨立商場,只有一些商店散落在部份樓宇的地下,主要是金碧樓、金華樓、金漢樓、翠瓊樓一帶。這些商店在1962年隨屋邨落成而開設,零售面積接近4,500平方米。2005年房委會將旗下大部份商場及停車場售予領匯,即今日的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但彩虹邨的商店沒有跟隨售出,至今仍由房委會持有。同時由於這個原因,彩虹邨商店的租金升幅較領展商場的溫和,不少歷史較久的商店都沒有因高昂租金而被迫走[14]。
- 零食店旗昌辦館
- 鐘錶行
- 開業多年的理髮店
- 金碧酒家屹立彩虹邨50多年
- 翠瓊樓商鋪
圖片庫
- 彩虹邨全貌(2007年5月)
- 彩虹邨拍攝作品(經過後期製作)
- 彩虹邨樓宇
- 彩虹邨西南面
- 彩虹邨(攝於牛池灣市政大廈)
- 彩虹邨錦雲樓北面外貌
- 金碧樓地下樓梯
知名住客
- 楊貫一:馳名海外的阿一鮑魚創始人、曾獲「世界御廚」名譽,香港著名廚師
- 陳家強︰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童年於彩虹邨長大[15]
- 陶君行:社會民主連線前主席,前黃大仙區議會議員,在彩虹邨長大
- 呂宇俊: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有「零分博士」之稱[16]
- 羅君左:香港已故藝人,2010年因心臟病離世[17]
- 郭鋒:香港資深藝人
- 歐陽珮珊:已故香港影視女演員
- 陳國威:前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
- 鄭經翰:香港名嘴、前立法會議員,在參選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時稱曾住在金漢樓
- 黃洋達:前熱血公民首領、熱血時報創辦人,在彩虹邨長大
- 鄭松泰:前熱血公民成員兼立法會議員,在彩虹邨長大
- 謝君豪:香港男演員,在紫薇樓11樓長大。2022年12月參與房委會與無綫電視合作拍攝的《回家》特備節目,並返回該處探訪。[註 3]
- 陳十三:香港著名編劇[註 4]
- 潘燦良:香港舞台劇及電視演員[註 5]
- 劉以達:香港著名藝人[註 6]
交通
區議會議席分布
年度/範圍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2024-2027 | ||
---|---|---|---|---|---|---|---|---|---|
紫薇樓及丹鳳樓 | 池彩選區 | 池彩選區 | 黃大仙東選區 | ||||||
綠晶樓及金華樓 | 彩虹選區 | ||||||||
白雪樓、翠瓊樓、紅萼樓、碧海樓、錦雲樓、金碧樓及金漢樓 | 彩虹選區 |
註釋
- 獎牌全文:「This building was awarded the Silver Medal for the excellence in architecture 1965. Architects: Ian J. Campbell & Dick N. Pang of Palmer & Turner. The Hong Kong Society of Architects.」
- 實際上都是同一幢建築
- 資料來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7年11月20日播出的「南海十三郎謝君豪訪問第一集 + 你識唔識餐桌禮儀,重溫!」訪問。
- 資料來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7年11月24日播出的「南海十三郎謝君豪訪問最後一集」訪問。
- 資料來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7年11月24日播出的「南海十三郎謝君豪訪問最後一集」訪問。
- 資料來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4年7月10日播出的「Hong Kong Rocker系列六 : 嘉賓 劉以達 - 彩虹邨內猛人多 其中一個係達哥」訪問錄音。
參考文獻
- . 香港房屋委員會. 2015年4月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 Louise Yuen. . 小薯茶水間. 2023-11-08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 . 經民聯. 2019-09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中文(香港)).
- . 信報財經新聞 Lifestyle Journal.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5).
- 李浩然、黎志邦. . 香港電台「通識網」. 2018-04-23 [201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 PastAwards.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歷屆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一覽表
- 大公報. . 1960-08-15.
- 1979.jp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照片攝於1979年,從當時英國皇家空軍九龍灣兵房高空俯瞰四順、彩雲邨、清水灣道、坪石邨、彩虹邨,可見興建中彩雲邨。版權屬香港公共圖書館所有。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2023-12-21 [2023-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1).
- . 新假期. 2016-09-24 [2017-03-02].
- . hk01. 201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9).
- 舊時香港 Facebook 專頁. . 2018-07-27 [2019-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 (PDF). [2020-09-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23).
- (PDF). 審計署署長報告書. 香港審計署. [2021-01-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05).
- . 東方日報. 2016-12-13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 . Oh!爸媽. 2015-02-26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 . 東方日報. 2010-11-16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