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区
弥陀区(台湾话:),旧称「弥罗港」、「弥陀港」,前身「弥陀乡」,位于台湾高雄市西部沿海,地处高雄平原北边边缘。北边以阿公店溪为界邻永安区,东以冈山空军机场接冈山区,西滨台湾海峡,南接梓官区。当地地形平广,除东南部漯底山为泥火山地形,其余皆为平原。
弥陀区 Mituo District 旧称:弥罗港 | |
---|---|
市辖区 | |
![]() 弥陀区位置图 | |
坐标:22°47′N 120°14′E | |
国家 | ![]() |
上级区划 | 高雄市 |
下级区划 | 12里206邻 |
政府 | |
• 区长 | 欧剑君(弥陀区区长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14.7772 平方公里(5.7055 平方英里) |
海拔 | 5 公尺(16 英尺) |
人口(2024年2月)(6,877户) | |
• 总计 | 18,236人 |
• 排名 | 高雄市的第29位 |
• 密度 | 1,234人/平方公里(3,196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邮递区号 | 827 |
户政数据代码 | 64000280 |
毗邻 | 永安区、冈山区、梓官区 |
网站 | https://mituo.kcg.gov.tw/ |

辖区历史
弥陀港
明郑永历十五年,福建漳州府南靖县人吴寿来台开垦弥陀港,后吴寿弟弟(一说亲戚)随高开台祖高和祖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易、李、林、陈、蔡等族人渡台共同开垦弥陀港中部地区,形成农业集村,同姓多共居,大吴居住在弥靖里主要干道两旁;小吴居住在弥仁里南部;易、高两姓居住在弥靖里弥陀国小以南;陈姓在弥仁里北部;蔡姓在弥寿里西北;李姓在弥寿里中部;林姓在弥寿里南部。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21,580 | — |
1986 | 21,563 | −0.1% |
1991 | 21,512 | −0.2% |
1996 | 21,876 | +1.7% |
2001 | 21,762 | −0.5% |
2006 | 20,998 | −3.5% |
2011 | 20,217 | −3.7% |
2016 | 19,555 | −3.3% |
2021 | 18,627 | −4.7% |
来源:. 内政部.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根据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3年底弥陀区户数约6.9千户,人口约1.8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南寮里与弥仁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2,369人与571人[1]。
政治
乡长时期
届次 | 姓名 | 备注 |
---|---|---|
官派 | 高文良 | |
乡代选出 | 高文良 | |
1 | 李龙飞 | |
2 | 李东灿 | |
3 | 李东灿 | |
4 | 庄玉霖 | |
5 | 庄玉霖 | |
6 | 张玉松 | |
7 | 孙启明 | |
8 | 黄树霖 | |
9 | 黄树霖 | 过世 |
9 | 谢春正 | 补选 |
10 | 谢春正 | |
11 | 林天霖 | |
12 | 吴荣重 | |
13 | 蔡金河 | |
14 | 蔡金河 | |
15 | 张文山 |
区长时期
任次 | 姓名 | 备注 |
---|---|---|
1 | 张文山 | |
2 | 罗长安 | |
3 | 欧剑君 |
区政组织
弥陀区公所是高雄市政府在弥陀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运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高雄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3课4室等7个内部单位[3]。
行政区划
弥陀区辖有文安里、光和里、南寮里、海尾里、过港里、漯底里、弥仁里、弥陀里、弥靖里、弥寿里、旧港里、盐埕里等里。
梓官区户政事务所与弥陀区及永安区户政事务所,自103年3月1日起整并为「高雄市梓官户政事务所」,原永安区及弥陀区户政事务所,改称「永安办公处」及「弥陀办公处」。
宗教信仰
道教和台湾民间信仰
- 弥寿宫
位于弥寿里,为弥陀庄境主,祭祀天上圣母。
据弥寿宫重建碑文记载:
濑南濑西两处乃前清台湾府属之盐埕,天上圣母系府守尊礼,在濑南场内,故衔得府正堂之称。迨弥陀港道填塞,盐田随之以废;圣母神像迎留境内崇敬,逐年轮甲过头。后至咸丰丁已,三庄人等兴建庙宇于福德祠西侧,号曰弥寿宫。复因分金有被偷徒嫌疑,越及同治年辛末,又移分金数武于西而重建。今春,自西而东展筑重修,肭中再雕殿妈诸神饰新,立石以志之。
由碑文得知,弥寿宫所祀天上圣母原本位于濑南盐场内,后因弥陀港道阻塞,盐场废置,神像留于庄内轮流供奉,但常起冲突,遂于清咸丰丁巳年间建庙,曰弥寿宫。
- 玄天宫
位于弥靖里,为本里之信仰中心,于清咸丰年间,本庄吴姓先人至其故乡迎来玄天上帝供奉,起初祀于吴姓大厅,日后信徒渐渐增加,香火日趋鼎盛,遂于民国四十五年立公厝,又于民国八十五年重建庙宇,配祀福德正神、注生娘娘。主要供奉姓氏为吴、易、高三姓。
- 三和宫
位于弥仁里,主祀池府千岁,配祀吴府千岁、三太子。香火是由小吴(吴寿弟弟)从中国大陆所携来,起初同样于各家大厅祭拜,后至民国五十八年建庙完成。主要供奉姓氏为吴、李两姓。
- 濑南场代天府
位于盐埕里,奉祀池府王爷,香火为张姓先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携来,供奉于自宅。日治时期时因其子孙将香火藏匿,所得保留。《凤山县采访册》记载建于光绪元年(1875),为本区古老庙宇之一。
- 安乐宫
位于盐埕、过港(顶盐)两里之间,奉祀天上圣母(二妈),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于泉州港出海,帮助海商渡船至打狗的护船妈,航船驶进过港内外海域,夜晚海起狂风巨浪,打翻航船,二妈显化将金身送上沙堤林投边,当夜晚灵光闪现,村民前去观察情况并拾回金尊回家奉祀,当时搭建竹寮朝夕香礼,日后弟子请去行医济世,战后耆老请回金尊,并于民国四十九年(1960)兴建殿宇,民国五十年(1961)完工庆成安座,号曰『安乐宫』;后因建筑结构老旧不堪使用,于民国九十二年(2003)动土重建,并于民国一百年(2011)完工,成为盐港地区的境主。
- 清和宫
位于光和里(下寮),奉祀天上圣母(三妈、官衙妈),因私家奉祀神圣散置各处,无固定信仰中心,所以积极倡导集中奉祀,并于民国五十六年(1967)召开信徒大会及筹措工程、兴建工程和兴建公厝,号曰『清和宫』,并向《弥寿宫》奉请三妈为主神,而私家奉祀的神祇有林府千岁、东岳大帝、保安公、保安妈、池府千岁 吴府千岁等,一同创建了此庙,也成为光和里的信仰中心及境主。
- 齐天宫
位于海尾里,奉祀齐天大圣、观音佛祖、朱府千岁、温府千岁、万府千岁、池府千岁等,居民原居大山仔,后因昭和九年(1934)大水而迁居此处,民国四十三年(1954)兴建庙宇齐天宫,民国六十八年(1979)时曾重建。
基督宗教
宗派 | 教会(礼拜堂 / 圣堂) |
---|---|
归正宗长老会(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 弥陀教会、文安教会 |
浸礼宗(浸信会) | 中华基督教浸信会真道堂 |
召会 | 高雄市召会新生街会所 |
参考数据
- .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中文(台湾)).
- . 内政部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05-22].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台湾)).
- . 弥陀区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中文(台湾)).
- . [2005-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9).
- . [200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
- . [200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1).
- . [200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30).
- .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 .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 . [2019-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