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交道
称呼
(英语:level crossing,,日本称作/ fumikiri);而港澳由于平交道不多,故未有统一称呼。
安全与防护设施
.jpg.webp)
早期的平交道有人值守,当火车将通过时,看守挥动红旗或红灯示意所有车辆和行人停止,并使车辆和行人离开轨道。后来,引入了手动或电子的栏杆以挡住公路。栏杆用于阻拦任何车辆和行人闯入铁路。在铁路的早期,许多车辆都是畜力车,因此有必要设立真正的障碍。而现代除了车辆和行人流量大的平交道仍有人看守外,大多已自动化运作而无人看守。
为防止车辆及行人闯越,有的平交道会安装侦测器,在人车于栅栏放下后仍在平交道内时发出声响警告,并有紧急按钮以在车辆卡在平交道无法移开时按钮警告列车减速停车,但仍有此类事件发生,多发生于繁忙有栏杆无人看守平交道,因此如车辆不幸被困,应撞毁遮断杆逃生。另外会装有自动照相机或监视器以告发闯平交道者。
有一些车站受限于地形等因素,无法在月台与站房之间设跨线天桥或地下道,也会设置平交道供搭车旅客跨越铁轨通行。
有些平交道会依照道路的大小和线路的多少会有些变化。在台湾曾经存在过最大的平交道为台北市南港区向阳路平交道,道路有上下八线车道、铁路则有四轨正线,以四台卷线马达和两个开关控制两边栅栏,该段台铁铁路行车密度每八到十分钟一班车,是当时最繁忙的平交道。
闯越平交道是极危险的行为,并因此造成多起伤亡事故。1961年7月9日,11次台铁对号特快在民雄车站南方撞上闯越平交道的嘉义客运北港开往嘉义班车,造成嘉义客运车上48死,为台湾史上死亡者最多的平交道事故,此后该平交道永久封闭另外兴建陆桥改道。2013年度平交道事故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
高铁因列车速度快,地铁因班次密集,为了营运安全,在营运正在线,完全不设置平交道,并与其他交通完全隔离(称为A型路权)。而磁浮列车因视同高速铁路,因此也没有设置平交道。而单轨列车则是因为其设计,无法设置平交道,仅能以全程A级路权设计。
各地平交道
台湾
台湾铁路公司所经营的台湾传统铁路均设有平交道。由于消除地面交通阻隔并减少闯平交道而肇事的需求,并增进铁路行车安全,1990年后新建或改善线均采立体交叉。随着铁路立体化建设的发展,铁路平交道已渐减少中。台铁没有平交道的支线区间是沙仑线与六家线全路线,与内湾线新竹至竹中间。而台北都会区自1980年代起历经多年、多个阶段逐步的铁路改建工程,在2008年9月21日起台北铁路地下化项目全数完工通车后,纵贯线北段三坑↔浮洲36.7公里间已全无平交道。[1],在2016年10月16日起台中都会区铁路高架捷运化计划第一阶段完工通车后,自此台中线三义↔新乌日42.7公里间已全无平交道。在2018年10月14日起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全数完工通车后,自纵贯线南段新左营↔屏东线后庄17公里间已全无平交道。
平交道也有重新激活的时候,包括2010年6月旧山线复驶所重新激活的四座平交道,均位于三义↔胜兴间(现已不再复驶,因应旧山线改造铁道自行车计划,而该四座平交道则是再次停用)。以及因应高架化工程所需而临设置的,包括彰化县员林市外环道路平交道(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1日)、台中市北屯区松竹路平交道(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15日)及台中市南区文心南路平交道(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15日)、屏东县屏东市和平路平交道(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间)与复兴路平交道(2013年11月底至2015年8月间),直到高雄潮州铁路捷运化计划等相关计划完工后撤除。深澳线复驶后,重新激活了2处平交道。位于屏东县潮州镇潮州基地激活后增设了一处平交道。
![]() |
维基教科书中的相关电子:中华民国法律注解/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54条 |
![]() |
维基教科书中的相关电子:中华民国法律注解/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75条 |
![]() |
维基教科书中的相关电子:中华民国法律注解/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80条 |
台湾糖业铁路也在中南部各地的大小路口均有设置各种不同的平交道,从只有在路口设置单一警告标志到保安设施完整的种类都有。也有如过去屏东县屏东市民和路上列车在道路中间行驶的情形,在糖厂停产和放弃铁路运输后除了观光用途外大多数已经废除。
阿里山森林铁路除了路面宽广的嘉义市东区忠孝路平交道和途中北门至竹崎区间的县道159号设有专员定时看守的卷线栅栏外,其余的路口原本只有设置简单的警铃与警告标志,但在台铁接手经营阿里山森林铁路后,也为原本没有栅栏的平交道增设栅栏,并更换为台铁样式的警铃及灯号。
台湾高铁与各地捷运(轻轨以外)路线自始即以完全独立专用路权(A型路权)设计兴建,正线不设置平交道,也不允许人车跨越路轨,并以高架桥、地下化、隧道、围篱设施阻止人车进入路权范围,只在内部机厂、基地设有不对外开放的平交道。
高雄轻轨、淡海轻轨等轻轨系统采用B型路权,沿路多个交叉路口采用优先号志,且轻轨捷运列车车身不长,速度较低,故轻轨平交道未设置遮断器。
种类与数量
台湾铁路公司将平交道分为下列6类,目前数据统计至2017年1月6日止。[2]
种类 | 简介 | 个数 | 百分比 |
---|---|---|---|
第一种 | 设遮断器及警报设备,并应昼夜派看栅工驻守。 | 6 | 1.35% |
第二种 | 设遮断器及警报设备,并应每日在规定时间内派看栅工驻守。 | 1 | 0.23% |
第三种甲 | 设自动警报设备及自动遮断机,不派看栅工驻守。 | 381 | 87.59% |
半封闭式平交道 | 简称半封。设置标准同第三种甲平交道,仅留开口1.5公尺宽供行人及机踏车通行 | 28 | 6.44% |
人工控制平交道 | 简称手控。设遮断器及警报设备,仅于列车通过时以人工操作。 | 11 | 2.53% |
专用平交道 | 专供特定厂商、公司或行号使用之平交道,其看栅工及设备由厂商自行提供。 | 8 | 1.84% |
总计 | 435 | 100% |
中国大陆
主要的电气化复线铁路干线(如京广线、京沪线及陇海线等)已经实现铁路与公路的全立体交叉,而京哈线于北京市水南庄仍有一个铁路道口(位置:39.9005239°N 116.4966198°E),广深线最后一处道口,射击场道口,于2020年12月10日关闭;京沪线最后一处道口,柳村道口于2019年间关闭,改以地下道穿越铁路。尚有部分单线非电气化铁路仍有平交道的存在,例如湘桂线、宁芜线及各货运支线(例如深圳的平南铁路在深圳地铁大学城处往前走1000米有平山道口)等。
目前所有在中国大陆的高速铁路和各个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线路,自开始投入运营时,即均全数不于正线设置道口,只存在于机厂、车辆段等不向公众开放的地方。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条正线与道路平交的轨道交通线路(不包含有轨电车)。
此外,晚清末期至民国年间有不少城市曾建设有轨电车,但在1949年后不少城市的电车服务已停止,而路轨亦被拆除。近年亦有不少城市重新建设有轨电车(或轻轨),不少路段都与车辆共享路权,因此出现大量道口,例子有上海的张江有轨电车、深圳的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等。
香港
在九广铁路英段电气化以后,以上平交道已经取消。而香港现存的重型铁路平交道,均位于铁路车厂内,基本上均处于车务禁区(而通往港铁何东楼车厂附设机务段的平交道,则横跨往马场站轨道,是唯一容许载客列车使用的道口),每座车厂各有两个(但港铁八乡车厂仅设一平交道于西厂范围,并改用穿过正线下方的隧道连接两端厂房),不供公众使用,因此可以说香港现时没有一个常用或供公众使用的重型铁路平交道运作。至于轻铁及电车则在设计上与道路并列,因此可说是香港仅有供公众通行的平交道位置/设施。
日本
平交道在日本称为“踏切”,日本各地于2014年约有33,528处的平交道,标准规格的新干线与地下铁各路线,与新交通轨道系统路线,完全没有平交道。但由在来线改轨而成的迷你新干线与通往滨松工厂的出入线,或地下铁机厂的轨道,平交道仍然存在。
以下为日本境内完全没有平交道的在来线路线: (不含列车直通运行的其他路线)
JR集团:
JR以外的私铁、第三部门铁道公司
- 仙台机场线、野岩鉄道会津鬼怒川线、东急田园都市线、京王电铁相模原线、小田急电铁多摩线、泉野线、首都圈新都市铁道筑波快线、名古屋铁道机场线、东海交通事业东海城北线、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神户电铁公园都市线、南海电铁机场线、鹿岛临海铁道大洗鹿岛线。
- 第1种甲平交道(JR东海道线 宫下平交道)
东京地下铁银座线在通往上野检车区的侧线中存在平交道,因为银座线采用第三轨供电,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轨行区导致触电,因此该平交道设有闸门,垂直于遮断机平行于道路。[3]
法国
截止2016年,法国本土有15459个铁路平交道口,其中距离首都巴黎市区最近的为德伊拉巴尔铁路道口。
美国
美国铁路的平交道数目约21万个,随处可见。[4]
种类
可简略分为下列2种。
- 主动式铁路平交道(Active Crossing):所有因列车驶近而触动相关设施,进而主动提供警告与交通控制设施的铁路平交道。
- 被动式铁路平交道(Passive Crossing):所有铁路平交道附近所提供的警告标志与铺面标线且并非由列车驶近而触动的交通管制设施,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用路人有关铁路平交道相关位置,并采取适当的动作以安全通过铁路。
印度
印度全国有数万个平交道,而且经常有人车跨越或进入轨道,但也有许多原先是平交道的道路,改建成以高架桥或地下道跨越铁路
图片集
其他的「平交道」
飞机跑道有时会越过公路或铁路线,并需要号志以避免碰撞。
参考文献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平交道 |
- . [202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8).
- . [2016-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3).
- .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 Assessment of safety at level crossings in UNECE member countries and othe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safety at level cross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