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座线

银座线日语: Ginza sen */?)是亚洲日本第一条地铁路线,由东京地下铁营运,连接东京都台东区浅草站涩谷区涩谷站铁道要览内的名称为「3号线银座线」。

东京地下铁 银座线
行走中的1000系列车(涩谷-表参道站间)
日语原名
假名
罗马字
概览
营运地点 日本 东京都
服务类型地铁
所属系统东京地下铁
起点站浅草站
终点站涩谷站
路线代号 G
路线编号3号线
技术数据
路线长度14.2公里
最高速度65公里/小时[1][2]
正线数目复线
车站数目19个
轨距1,435毫米
最小曲线半径94.183公尺[3]
(上野站前后[3]
最大坡度33 [4]
电气化方式直流电600 V
第三轨供电
闭塞方式速度制御式
信号系统东京地下铁新CS-ATC
车辆基地上野检车区上野检车区涩谷分室
使用车型40列6节1000系列车
开通营运1927年(昭和二年)12月30日
乘客量1,456,122千人公里(2019年度)[5]
拥有者 东京地下铁
营运者 东京地下铁

路线名称的由来为繁华街的银座。车体、路线图和转乘信息所使用的路线颜色为色,路线记号为G

简介

接近涩谷站处的银座线高架段

银座线为亚洲日本第一条的地下铁路线。最初通车的「上野站浅草站」段路线(共长2.2公里),是由日本「地下铁之父」早川德次 (东京地下铁道)所创办的「东京地下铁道」公司,自1925年开始兴建,而于1927年12月30日通车;1934年延伸通车至新桥站。与此同时,另一间由东京横滨电铁(今东急电铁)经营者五岛庆太所创办的「东京高速铁道」公司,也兴建了「涩谷站新桥站」段路线,全段于1939年通车。

原本两间公司的路线相互独立,并保持竞争关系,仅双方路线的端点站于新桥站交会。直到1939年9月,在政府的协调下,双方路线开始相互直通运行。后来「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营团地下铁,今东京地下铁公司前身)在1941年成立,两段路线也正式合并,并将经营权让渡给营团;「银座线」这个路线名称则是在1953年命名的。2004年4月1日,营团地下铁正式公司化为东京地下铁当天,便在地下铁创始地之一的上野站举行发车仪式。

路线数据

  • 路线距离(营业距离):14.2公里(含地面段0.2公里)
  • 轨距:1435毫米
  • 站数:19个(包括起终点站)
  • 复线路段:全线
  • 电气化路段:全线(直流电 600 V第三轨供电
  • 闭塞方式:速度控制式(东京地下铁新CS-ATC
  • 列车无线方式:诱导无线(IR)方式、数码空间波无线(D-SR)方式(并用)
  • 最高速度:65公里/小时
  • 平均速度:34.2公里/小时
  • 表定速度:27.3公里/小时
  • 车辆基地上野检车区上野检车区涩谷分室
  • 工场:中野工场丸之内线内)
  • 地面路段:涩谷站附近
  • 最小曲线半径:91.4公尺

沿革

东京地下铁道

浅草-上野段开业时使用1000型列车
  • 1925年(大正14年)9月27日:浅草-上野段开工[6]
  • 1927年(昭和2年)
    • 7月10日:上野-万世桥段开工[6]
    • 12月29日:举行开通仪式,邀请有关系者试乘。
    • 12月30日:浅草-上野段(2.2公里)通车[6]
  • 1929年(昭和4年)6月7日:万世桥-神田段开工[7]
  • 1930年(昭和5年)1月1日:上野-万世桥(临时)段(1.7公里)通车[7]
  • 1931年(昭和6年)
    • 2月25日:神田-三越前段开工[7]
    • 10月10日:三越前-京桥段开工[7]
    • 11月21日:万世桥(临时)-神田段(0.5公里)通车。万世桥(临时)站废站[7]
  • 1932年(昭和7年)
    • 4月29日:神田-三越前段(0.7公里)通车[7]
    • 12月24日:三越前-京桥段(1.3公里)通车[7]
  • 1933年(昭和8年)
    • 1月7日:京桥-银座段开工[8]
    • 4月10日:银座-新桥段开工[8]
  • 1934年(昭和9年)
    • 3月3日:京桥-银座段(0.7公里)通车[8]
    • 6月21日:银座-新桥段(0.9公里)通车[8]
  • 1939年(昭和14年)9月16日:开始与东京高速铁道直通运行[9]
  • 1941年(昭和16年)9月1日:路线转让予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9]

东京高速铁道

  • 1935年(昭和10年)
    • 10月18日:虎之门-新桥段开工[8]
    • 12月6日:宫益坂-青山四丁目(外苑前)段开工[8]
  • 1936年(昭和11年)
    • 3月7日:青山四丁目(外苑前)-赤坂新町一丁目段开工[8]
    • 5月12日:赤坂新町一丁目-虎之门段开工[8]
  • 1937年(昭和12年)
    • 3月1日:中信道路-宫益坂段开工[8]
    • 11月30日:大和田-中信道路段开工[8]
  • 1938年(昭和13年)
    • 11月18日:青山六丁目(表参道)-虎之门段(4.4公里)通车。单线并列运行[8]。青山六丁目站比现在位置更接近涩谷。
    • 12月20日:涩谷-青山六丁目(表参道)段(1.1公里)通车。赤坂见附-虎之门为单线运行[8]
  • 1939年(昭和14年)
    • 1月15日:虎之门-新桥段(0.7公里)通车[9]
      • 东京高速铁道的新桥站为现时的车站,东京地下铁道的新桥站在西面设站。结合后作为留置线使用,只在有活动时公开。
    • 9月16日:开始与东京地下铁道直通运行。新桥站与东京地下铁道的新桥站结合。改变涩谷起点站(+0.3公里)[9]。青山四丁目站改称外苑前站,青山六丁目站改称神宫前站。
  • 1941年(昭和16年)9月1日:路线转让予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9]

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

起初长期为银座线主力使用的2000型,铫子电气铁道1000型的银座线复刻涂装
  • 1941年(昭和16年)
    • 9月1日: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开始营运。东京地下铁道、东京高速铁道转让路线(14.3公里)[9]
    • 12月1日:全列车改为2节或3节运行,不再有单节运行。
  • 1945年(昭和20年)1月27日:受同盟国军机,美军的空袭影响,部分路段停运,3月10日全线恢复营运[10]
  • 1953年(昭和28年)12月1日:路线名称确定为银座线[11]
  • 1955年(昭和30年)5月1日:部分列车开始以4节编组运行。与此同时,当初旧东京高速铁道的车站,包括神宫前、外苑前、青山一丁目、虎之门的各站月台有效长度最长为3节,有限度往浅草方向延长1节处理(1957年(昭和32年)7月1日完全解除)[12]
  • 1956年(昭和31年)10月1日:部分列车开始以5节编组运行。旧东京高速铁道的车站改为2节处理[13]
  • 1960年(昭和35年)11月28日:早上繁忙时段开始有部分6节编组列车运行[14]
  • 1966年(昭和41年)1月6日:全线所有班次改以6节编组列车运行[15]
  • 1968年(昭和43年)
    • 4月10日:根据都市交通审议会答申第10号,东京3号线为从涩谷方向开始经赤坂见附、新桥、神田、上野及浅草并延伸至三之轮。
    • 4月-6月:从开业以来一直使用的旧形车辆废除60辆,是营团第一次废除车辆。
  • 1972年(昭和47年)10月20日:神宫前站改名表参道站[16]
  • 1978年(昭和53年)8月1日:表参道站向外苑前站方向移动。
  • 1984年(昭和59年)
    • 1月1日 01系样板车开始营业。
    • 11月30日:01系量产车开始营业[17]
  • 1985年(昭和60年)7月11日:根据运输政策审议会答申第7号,删去浅草-三之轮之间的延伸计划。
  • 1990年(平成2年)8月13日:开始运行空调车辆[18]
  • 1993年(平成5年)
    • 7月30日:2000型、1500N型车辆停止营业。
    • 7月31日:保安设备改用新CS-ATC,并引入定位置停止设备(TASC)[19]。全线统一为01系列车。
    • 8月2日:实施ATC化,并全面更改时刻表,运行最高速度从55提升至65公里[20]。浅草-涩谷所需时间减少5分钟。
  • 1995年(平成7年)3月20日:受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影响,上午停止运行,下午重开。
  • 1997年(平成9年)9月30日 溜池山王站激活(虎之门-赤坂见附之间)[21]。是战后唯一一个新车站,通车58年后开业。

东京地下铁

  • 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民营化为东京地下铁。
  • 2008年(平成20年)11月18日:浅草-新桥之间被认定为『土木学会选奖土木遗产』。
  • 2009年(平成21年)2月6日:银座线被认定为『近代化产业遗产』。
  • 2012年(平成24年)
  • 2017年(平成29年)3月12日:1000系列车全数投入服务,同日营团01系列车全数退役。
  • 2019年(令和元年)12月27日:涩谷站月台由于升级工程,以及配合东急百货店西馆清拆工程(旧涩谷站月台位于东急百货店西馆的3/F),当天为最终使用日。于12月28日至下年1月2日,所有列车不停涩谷站赤坂见附站[23]该月台由1938年开始使用。
  • 2020年(令和2年)
    • 1月3日:05:01,首班列车于新涩谷站2号月台开出,该列车为第40编成[24],车站月台向浅草站方向迁移了130米。由2009年开始兴建的月台终于正式使用。[25]
    • 6月6日:日比谷线虎之门Hills站激活,虎之门站开始转乘业务。银座站银座一丁目站开始转乘业务。

运行形态

平日早上繁忙时间班次约每2分一班间隔,日间班次每3分1班。

基本上所有班次都是全线(浅草站-涩谷站间)运行。全线所需时间为31分25秒。

  • 平日早晚与末班车时段有列车只行驶上野站-涩谷站的路段。另外,早上和深夜都有数班列车只行驶浅草站-上野站路段的区间列车。
  • 新桥站与溜池山王站留置车辆1日各有1班虎之门开往涩谷与浅草。
  • 大晦日元旦通宵运行,分别有浅草站-上野站间的区间列车与全线运行列车(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1日只限浅草站-溜池山王站间)运行,两种列车重复路段班次为每7.5分钟1班。区间列车在上野站会到达浅草方向月台折返。

使用车辆

现时使用车辆

行走中的1000系列车
  • 1000系 - 6节编组共有40列240辆。首列车于2012年4月11日开始投入服务,2013年春开始量产,2017年3月12日全数投入服务,同日营团01系列车全数退役[26]。此后计划将第三轨供电的标准电压提升至750V[27]

过去使用车辆

  • 100型
  • 1000型
  • 1100型
  • 1200型
  • 1300型
  • 1400型
  • 1500型
  • 1600型
  • 1700型
  • 1800型
  • 1900型
  • 2000型
  • 01系

旧型车辆的涂装曾经参考1927年通车的柏林地铁淡黄色。后来在二战中、战后的混乱期颜色逐渐退去[28][27]

利用状况

2020年度最拥挤路段(B线赤坂见附 → 溜池山王间)拥挤率为98%[29]

近年的输送实绩如下表。表中最高值为红色,最高值纪录年度以后的最低值为蓝色,最高值纪录年度以前的最低值为绿色。

年度 最拥挤路段(赤坂见附 → 溜池山王间)输送实绩[30] 特记事项
运行班次:班输送力:人输送量:人拥挤率:%
1963年(昭和38年) 2917,22638,158222 最拥挤路段为赤坂见附 → 虎之门间
1964年(昭和39年) 2917,22634,706202 1964年8月29日日比谷线全线开业
1965年(昭和40年) 2917,26136,563212
1966年(昭和41年) 2917,27836,927214
1967年(昭和42年) 2917,31335,152203
1968年(昭和43年) 2917,40037,444215
1969年(昭和44年) 2917,47040,019229
1970年(昭和45年) 2917,47040,890234
1971年(昭和46年) 2917,47041,778239
1972年(昭和47年) 2917,47042,797245
1973年(昭和48年) 2917,47043,336248
1974年(昭和49年) 2917,47042,946246
1975年(昭和50年) 2917,47041,137235
1976年(昭和51年) 2917,47039,741227
1977年(昭和52年) 2917,47040,382231
1978年(昭和53年) 2917,47040,882234
1979年(昭和54年) 2917,47042,115241 1979年9月21日半藏门线青山一丁目-永田町间开业
1980年(昭和55年) 2917,47041,314236
1981年(昭和56年) 2917,47042,223242
1982年(昭和57年) 2917,47042,407243 1982年12月9日半藏门线永田町-半藏门间开业
1983年(昭和58年) 2917,47044,336254
1984年(昭和59年) 2917,47043,816251
1985年(昭和60年) 2917,47042,256242
1986年(昭和61年) 2917,47042,125241
1987年(昭和62年) 2917,47041,953240
1988年(昭和63年) 2917,63240,955232 1989年1月26日半藏门线半藏门-三越前间开业
1989年(平成元年) 2917,63236,265206
1990年(平成02年) 3018,24035,758196 1990年11月28日半藏门线三越前-水天宫前间开业
1991年(平成03年) 3018,24031,626173
1992年(平成04年) 3018,24033,347183
1993年(平成05年) 3018,24032,072176
1994年(平成06年) 3018,24031,018170
1995年(平成07年) 3018,24031,086170
1996年(平成08年) 3018,24031,016170
1997年(平成09年) 3018,24032,175176
1998年(平成10年) 3018,24032,451178 最拥挤路段变为赤坂见附 → 溜池山王间
1999年(平成11年) 3018,24031,867175
2000年(平成12年) 3018,24031,625173
2001年(平成13年) 3018,240169
2002年(平成14年) 3018,240 2003年3月19日半藏门线水天宫前-押上间开业
2003年(平成15年) 3018,24030,452167
2004年(平成16年) 3018,240162
2005年(平成17年) 3018,240164
2006年(平成18年) 3018,240165
2007年(平成19年) 3018,240168
2008年(平成20年) 3018,24030,219166
2009年(平成21年) 3018,240161
2010年(平成22年) 3018,240160
2011年(平成23年) 3018,24028,472156
2012年(平成24年) 3018,24027,898153 2013年3月16日东急东横线涩谷站地下化
2013年(平成25年) 3018,24027,882153
2014年(平成26年) 3018,24028,530156
2015年(平成27年) 3018,24028,891158
2016年(平成28年) 3018,24028,650158
2017年(平成29年) 3018,30029,241160
2018年(平成30年) 3018,30029,240160
2019年(令和元年) 3018,30029,264160
2020年(令和02年) 3018,30017,91598

车站列表

  • 车站编号往B线方向(涩谷往浅草的方向)增加。
  • 所有车站皆位于东京都内。
车站编号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英文站名 站间距离 累计距离 接续路线 所在地
G-01 涩谷 - 0.0 东京地下铁 半藏门线(Z-01)、 副都心线(F-16)(闸外转乘)[* 1]
东日本旅客铁道 山手线(JY 20)、 埼京线(JA 10)、 湘南新宿线(JS 19)
东急电铁 东横线(TY01)、 田园都市线(DT01)[* 1]
京王电铁 井之头线(IN01)
涩谷区
G-02 表参道 1.3 1.3 东京地下铁: 千代田线(C-04)、 半藏门线(Z-02) 港区
G-03 外苑前 0.7 2.0  
G-04 青山一丁目 0.7 2.7 东京地下铁: 半藏门线(Z-03)
都营地下铁 大江户线(E-24)
G-05 赤坂见附 1.3 4.0 东京地下铁: 丸之内线(M-13)、 有乐町线永田町:Y-16)、 半藏门线(永田町:Z-04)、 南北线(永田町:N-07)
G-06 溜池山王 0.9 4.9 东京地下铁: 南北线(N-06)、 丸之内线(国会议事堂前:M-14)、 千代田线(国会议事堂前:C-07) 千代田区
[* 2] 
G-07 虎之门 0.6 5.5 东京地下铁: 日比谷线虎之门Hills:H-06) 港区
G-08 新桥 0.8 6.3 都营地下铁: 浅草线(A-10)
东日本旅客铁道: 山手线(JY 29)、 京滨东北线(JK 24)、 东海道线(JT 02)、 横须贺·总武快速线(JO 18)
百合鸥 临海线(U-01)
G-09 银座
松屋·三越前)
0.9 7.2 东京地下铁: 丸之内线(M-16)、 日比谷线(H-09)、 有乐町线(银座一丁目:Y-19)
设有地下信道通往东银座站日比谷站有乐町站[* 3]
中央区
G-10 京桥
明治屋前)
0.7 7.9
G-11 日本桥
髙岛屋前)
0.7 8.6 东京地下铁: 东西线(T-10)
都营地下铁: 浅草线(A-13)
G-12 三越前 0.6 9.2 东京地下铁: 半藏门线(Z-09)(闸外转乘)
东日本旅客铁道: 横须贺·总武快速线新日本桥:JO 20)
G-13 神田 0.7 9.9 东日本旅客铁道: 山手线(JY 02)、 京滨东北线(JK 27)、 中央线(JC 02) 千代田区
G-14 末广町 1.1 11.0  
G-15 上野广小路
松坂屋前)
0.6 11.6 东京地下铁: 日比谷线(仲御徒町:H-17)(闸外转乘)
都营地下铁: 大江户线(上野御徒町:E-09)
东日本旅客铁道: 山手线(御徒町:JY 04)、 京滨东北线(御徒町:JK 29)[* 4]
台东区
G-16 上野 0.5 12.1 东京地下铁: 日比谷线(H-18)(闸外转乘)
东日本旅客铁道:东北新干线 东北新干线山形新干线秋田新干线上越新干线北陆新干线 山手线(JY 05)、 京滨东北线(JK 30)、 宇都宫线东北本线)、高崎线(JU 02)、 常磐线(快速)(JJ 01)
京成电铁 本线京成上野:KS01)
G-17 稻荷町 0.7 12.8  
G-18 田原町 0.7 13.5  
G-19 浅草 0.8 14.3 都营地下铁: 浅草线(A-18)
东武铁道 伊势崎线(东武晴空塔线)(TS-01)
  1. 银座线与半藏门线的涩谷站被视作不同车站。官方建议乘客从银座线转乘田园都市线于可以跨月台转乘半藏门线的表参道站转乘。此外,银座线与副都心线闸外转乘时限为30分钟。
  2. 车站所在地位于千代田区,但银座线月台位于港区。
  3. 与东银座站、日比谷站、有乐町站没有连络业务。
  4. 与御徒町站没有连络业务。

参见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银座线

参考数据

注释

    来源

    1. (PDF). 7.営业线の概要.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地下鉄协会: 3 – 4. 2021-10 [2021-1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0-17) (日语).
    2. 小佐野カゲトシ. . 実业之日本社. 2016-12-09. ISBN 9784408112015 (日语).
    3. 东京地下鉄道史. 坤、pp.31 - 35。
    4. 松枝一夫(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工务部工务课). . 鉄道ピクトリアル (电気车研究会). 1987-12-10, 37 (第12号(通巻489号)): 58. ISSN 0040-4047.
    5. . 东京都. [2021-07-31].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2-03-27).
    6.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58。
    7.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59。
    8.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60。
    9.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61。
    10.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65。
    11.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71。
    12.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72。
    13.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73。
    14.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78。
    15.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84。
    16.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92。
    17.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603。
    18.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608。
    19. 足立武士「CS-ATCの导入 その効果と展望」『鉄道ピクトリアル』1995年7月临时増刊号(通巻608号)p72 - 75、电気车研究会
    20.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612。
    21.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617。
    22. (PDF) (新闻稿). 东京地下铁. 2012-10-24 [2020-03-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5-11) (日语).
    23. 张子杰. . 香港01. 201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4) (中文).
    24. 1000系第39及40编成为特别社样车(复刻1000型列车)
    25. . 鉄道ファン (杂志). 2020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日语).
    26. 平成24年4月11日(水)银座线新型车両1000系いよいよデビュー 记念ヘッドマークを掲出 ホームページで运行ダイヤをお知らせいたしま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东京地下鉄 2012年3月26日(2012年4月11日阅覧)
    27. (PDF). 东京地下鉄: 15, 16. [2021-01-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2-01) (日语).
    28. 『鉄道ファン』1993年9月号および「鉄道ピクトリアル」2007年10月号
    29. (PDF). 国土交通省: 3. 2021-07-09 [2022-07-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02).
    30. 「都市交通年报」各年度版

    参考文献

    • . 东京地下鉄株式会社. 2004-12.
    •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 1991-07.
    • 中村建治. . 交通新闻社. 2007. ISBN 978-4-330-93607-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