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是位於臺灣島西南部的平原,也是台灣最大的平原,其範圍包括彰化縣、雲嘉南及高雄市的二都一市三縣,總面積約4,550平方公里。
嘉南平原 | |
---|---|
嘉南平原一隅;在西南部到處可見綠色稻田,是台灣最主要的農業產區,譽有「穀倉」之稱 | |
位置 | 臺灣島西南部 |
长度 | 110 km(68 mi) |
宽度 | 71 km(44 mi) |
面积 | 4,550 km2(1,760 sq mi) |
地质 | 沖積平原 |
地理
嘉南平原是台灣島面積最大的平原,位於台灣島的西南部,地勢東高西低,北接臺中盆地,西起西部海濱,東止於阿里山山脈山麓及高屏溪西岸接壤屏東平原,東西寬約71公里,南北長約110公里,面積約4,550平方公里[1]。雖然名為「嘉南」,但事實上涵蓋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等行政區,係由濁水溪、北港溪、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等溪所沖積而成的平原,為台灣最主要的農業產區。
嘉南平原東邊的山區是阿里山山脈,山麓丘陵經曾文溪切斷,分成北邊的嘉義丘陵,及南邊的新化丘陵。
嘉南平原特色是少雨(夏雨冬乾)、日照長,早期為倚賴天候決定收成的「看天田」,土地生產力僅北宜、中彰之一半[2],沿海地區更有鹽分高的問題。直到1930年嘉南大圳完工起大幅改善供水系統,始得「穀倉」之美稱。其後政府投注多年水力建設,今臺南市一地即建有七處水庫,水資源豐富。
另外由於氣候因素,故有其他地理區少見的甘蔗、鹽田。尤其甘蔗是昔日台灣外銷的主力,配合昔日兼辦客運的糖業鐵路,構成平原鄉村的特色。
歷史
嘉南平原在西元前5000出現,有多個考古遺址,包括大湖文化和蔦松文化[3] 。在漢族移民移民至臺灣島前,這裡是臺灣原住民巴布薩族、洪雅族、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和鄒族生活的地區。漢族移民始於荷治時期,在清領時期大量移民,多數來自福建泉州、漳州和廣東潮州。 進入日治時期後,日本殖民政府建有縱貫鐵路、嘉南大圳和糖廠。臺灣光復後,先後有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和台灣高鐵的建設。
嘉南平原為臺灣最早開發之處,但由於幅員甚大,跨越數過縣市,各地發展也相差甚多。例如雲林縣、嘉義縣等農業縣都是人口嚴重外流區。2010年縣市合併之後,臺南市成為與高雄市一樣,市中心人口超過百萬的直轄市。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嘉南平原 |
- 農田水利會聯合會編. . 臺北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05: 16. ISBN 986-00-0993-7.
- 《臺灣地租等則修正事業成績報告書》
- Chen, Yu-gao.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58. 1993 (中文).